2025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实验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实验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5-07 09:1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实验题
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 。
(2)若用A装置作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则A装置需做的改进为 。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备CO2,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C中,纸花a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后干燥,纸花b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通入CO2气体后,纸花 (填“a”或“b”)变红,变红的原因是 。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气体。
(1)仪器名称:① 。
(2)实验室制取CO2和O2均可使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 选填“A”或“B”),请写出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关闭弹簧夹,多孔隔板处(如 图)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 (用 字 母 e、f、g对如图所示现象进行排序)。
(4)若集气瓶中充满气体(如图所示),将分液漏斗①中的澄清石灰水滴入瓶中,稍作振荡,发现 气球将 (填“膨胀”或“缩小”)。
3.请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 。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装置与相比,的优点是 。
(4)若用E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从 (填“b”或“c”)端进入。
4.小贝同学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1)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以选择的仪器有②③ ⑦⑧(填序号),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
(2)若用二氧化锰、H2O2溶液和装置甲制取氧气,长颈漏斗应伸入液面以下,理由是 。实验后,为了进一步回收二氧化锰,可将反应后的物质 (填操作名称)、洗涤、干燥。
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仪器和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②的名称是 。
(2)用①②③组合可制备,请写出实验室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 ,防止气体从发生装置泄漏的必要措施是 。
(3)收集应选用装置④,理由是 。
(4)利用图⑥所示装置(集气瓶中预先装满气体),先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预计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 (填“变大”“不变”“变小”),再加入足量的盐酸,预计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 (填“变大”“不变”“变小”)。你预测加入稀盐酸后气球大小发生变化的理由是 。
6.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 。
(2)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 。
(4)装置G是用软塑料管自制的气体发生装置,该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则无纺布袋里的固体是 ,试剂加入完毕后,要使反应进行,接下来的操作是 。
7.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2所示装置(铁架台已省略)进行还原氧化铁实验。
(1)制取二氧化碳:在实验室利用图1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未停止前关闭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还原氧化铁: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后打开两侧止水夹,将注射器1中的CO2缓缓推入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关闭两侧止水夹,用喷火枪依次加热木炭和氧化铁。
①实验过程中,需要交替推拉注射器2和3,其作用是收集尾气和 。
②实验过程中,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
8.跨学科小组进行了下列三组实验,请回答问题:
(1)小明向图1装置的试管中加入试剂后,观察到小车向左移动,则所加试剂可能为_____(填字母)。
A.锌粒和稀硫酸 B.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C.氧化铁和稀盐酸
(2)小新用图2所示装置分别进行甲、乙实验,将5mL浓NaOH溶液、5mL水同时挤压到对应试管中,振荡。(已知:气压减少时,水的沸点会降低)
①当观察到 ,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②写出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如图3,小红观察到氢氧化钡溶液变浑浊, (填“能”或“不能”)证明通入的CO2与氢氧化钡发生了反应。
9.我国力求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即的消耗量抵消其排放量。某兴趣小组围绕的制备、吸收。封存等问题展开探究。
I.的制备(如图1):
(1)仪器a的名称是 。
(2)用组合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何验证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装置也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过程中若关闭装置中的活塞,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Ⅱ.的吸收:利用压强传感器研究溶液吸收的情况。用3个的烧瓶收集满纯净的,连接压强传感器,用注射器同时等速度分别注入三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各15mL,同时振荡烧瓶。采集的数据如图2所示。
(3)曲线a、b、c所示的实验中,时导致压强瞬间降低的操作是 ,时被吸收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写出溶液吸收的化学方程式 。
Ⅲ.的封存:碳封存是从大气中捕获、储存二氧化碳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操作是“碳捕集”,如下图是一种利用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石灰乳是氢氧化钙的悬浊液。
(4)以上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5)下列溶液中,同样能用于“捕捉”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溶液 B.溶液 C.氨水 D.溶液
10.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从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
(3)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需在水面上方覆盖一层植物油,其原因是 。
(4)装置F是探究CO2性质的创新实验装置,同时取下U形管两端的橡胶塞,开始反应。
①反应时,右边玻璃管液面上升速度比左边更 (填“快”或“慢”)。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别往左右两边的烧杯内滴加等量的紫色石蕊溶液,充分搅拌,左右两边烧杯内出现的现象为 。
11.根据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打开止水夹,通入O2后甲和乙中的现象为 ,由此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为 。为防止白磷自燃,通常将白磷保存在水中,其目的是 。
(2)实验2,先关闭弹簧夹,再将注射器中的NaOH溶液推入B中,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12.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 。
(2)用A装置制取气体前,须进行的操作是 。
(3)请写出利用装置ACE制取干燥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该套装置 (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
(4)若用30%的过氧化氢溶液配制5%的过氧化氢溶液120g,需要水 g。
13.气体制取是初中重要的化学实验。
(1)选择装置:实验室制取和都能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原理: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验满气体:下图既不能用于验满又不能用于验满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4)废液排放:实验室制取后的液体需处理为中性才能排放。下列物质既能检验废液的溶质组成又能处理废液的是_______(填序号)。
A.硝酸银溶液 B.熟石灰 C.大理石
14.我国古代人民积累了许多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周礼·考工记》中载有“涑帛”的方法,即利用“灰”(草木灰,主要成分为)和“蜃”(贝壳灰,主要成分为CaO)混合加水所得溶液来洗涤丝帛,可把丝洗得干脆亮丽。某化学小组对“混合加水所得溶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实验过程】
(1)向碳酸钾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无色酚酞变红,说明碳酸钾溶液呈 (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2)步骤Ⅰ的反应会 (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小组同学将烧杯丙中的混合物过滤后得到澄清溶液,并对该溶液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 无明显现象 该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钙
实验2 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无气泡产生 该溶液中不含
实验3 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 该溶液中含有
【交流讨论】
(4)同学们发现实验2和实验3的结论不相同,经过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实验2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 。
(5)据以上实验,可得出烧杯丙中澄清溶液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6)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10%的溶液的pH=11.6,浓度为1%的KOH溶液的pH=13.2,根据如图数据分析,选用 溶液洗涤丝帛效果更好。
15.金属镍在航空航天领域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发动机等关键部件。某兴趣小组开展以废旧氢一氧化镍电池为原料回收镍的项目式探究活动。
任务一:了解氢一氧化镍电池
(1)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为氢氧化镍,它属于 (填“酸”“减”或“盐”);负极活性物质为储氢合金,电解液为氢氧化钾溶液。废旧电池属于 垃圾(填“可回收”“有害”或“其他”)。
任务二:回收金属镍
【查阅资料】镍是一种银白色金属,活动性位于铁和锡之间;硫酸镍()溶液呈中性。
【预处理】
(2)取出正极活性物质,经洗涤、烘干处理后加入足量稀硫酸,固体溶解得到溶液,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设计】
(3)完成下表: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目的
1 取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于烧杯中,用传感器测定溶液 溶液中含有过量的 (填化学式)
2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入 ,并实时测定 由2.3逐渐变为7 除去溶液中过量的试剂
3 向操作2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打磨过的铁丝 铁丝表面有 析出 回收得到金属镍
【反思评价】
(4)请写出操作3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东认为没有必要进行操作2,你的观点是 (请填写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16.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CO2气体,并进行相关性质研究。
(1)仪器a的名称是 。
(2)连接装置A、B,向仪器a内逐滴加入稀盐酸。
①仪器a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若装置B用来干燥CO2,装置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
(3)小组同学设计C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若观察到 现象,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
17.如图是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几种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吴同学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装置C,与装置B相比其优点是 。
(4)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 (选填“c”或“d”)通入。
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完成下列实验活动。
(1)写出标有②序号的仪器名称:② 。
(2)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选用下图仪器制取一瓶干燥且不含氯化氢气体的二氧化碳。
①按气流方向填写所需的仪器为 。(选填装置字母序号)
②制取CO2气体的方程式为 。
(3)启普发生器是一种气体发生器,常用于固体颗粒和液体的实验中制取气体,图1是启普发生器的简易装置。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塑料瓶等用品设计如图2装置模拟启普发生器制取和检验二氧化碳。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为使该发生装置达到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目的,大理石应该放的位置是 。
②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方法是 。
③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并验满,验满的方法是 。
19.化学学习小组同学设计了多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甲组同学设计了图A所示实验:在瓶中先铺一层细沙,再引燃白磷。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锥形瓶内白磷燃烧有大量白烟,气球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乙组同学设计了B装置(发生的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小组同学四次实验得到下列数据,其中有问题的两组数据是 。该实验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原因是 。
实验 ① ② ③ ④
盐酸加入Na2CO3粉末前称量/g 85.3 82.8 84.8 86.5
盐酸加入Na2CO3粉末后称量/g 85.3 80.6 83.2 87.8
(3)丙组同学根据乙组同学的装置,设计了C实验(发生的反应为Fe+CuSO4=FeSO4+Cu)来研究质量守恒定律,C实验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
(4)丁组同学用图D中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发现一定质量镁完全燃烧后留下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轻,联系实验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经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除B、D实验外,E实验也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 。
20.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①仪器的名称 。
(2)实验室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用C装置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少量水蒸气,C中放入的试剂是 。
(3)小明用D装置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后,进行如图所示实验,结果上方蜡烛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实验题》参考答案
1.(1)铁架台
(2)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
(4) b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2.(1)酒精灯
(2) B
(3)gfe
(4)膨胀
3.(1)长颈漏斗
(2) AD
(3)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4)b
4.(1) ⑤⑥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为氧气
(2) 防止生成的氧气从长颈漏斗逸出 过滤
5.(1)锥形瓶
(2) CaCO3+2HCl=CaCl2+H2O+CO2↑ 长颈漏斗下端伸入液面以下
(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4) 变大 变小 盐酸能够和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装置内压强变大(合理即可)
6.(1)酒精灯
(2)
(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口a处,若木条火焰熄灭,则集满
(4) 锌粒(合理即可) 挤压软塑料管下部有液体的部位
7.(1)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2) 使反应物充分接触,使其充分反应(合理即可)
8.(1)AB
(2) 甲中热水沸腾,乙中热水未沸腾
(3)不能
9.(1)长颈漏斗
(2)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管口n,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试管内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3) 振荡烧瓶 c>b>a
(4)NaOH溶液、生石灰
(5)CD
10.(1)分液漏斗
(2) B 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3)将二氧化碳和水隔绝
(4) 慢 左侧烧杯溶液变蓝色,右侧烧杯溶液变红色
11.(1) 甲中的白磷不燃烧,乙中的白磷发生燃烧 温度达到着火点 隔绝氧气,防止白磷燃烧
(2) A中溶液流入B,产生白色沉淀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使瓶内气压减小,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产生难溶于水的碳酸钙
12.(1)长颈漏斗
(2)检查装置气密性
(3) 不能
(4)100
13.(1) BC 锥形瓶
(2)
(3)B
(4)C
14.(1)碱性
(2) 放出
(3) 二氧化碳 有白色沉淀产生
(4)稀盐酸少量,会先与KOH反应,即使有,也无气泡产生
(5)KOH、
(6)浓度为1%的KOH溶液
15.(1) 碱 有害
(2)
(3) H2SO4 KOH溶液 银白色固体
(4) 不同意,若不进行操作 2,溶液中过量的硫酸会与铁丝反应,消耗铁丝且使得到的镍不纯
16.(1)锥形瓶
(2) CaCO3+2HCl=CaCl2+H2O+CO2↑ 浓硫酸/浓H2SO4
(3)纸花Ⅰ不变红,纸花Ⅱ变红
17.(1)酒精灯
(2)
(3)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4)c
18.(1)分液漏斗
(2) B、G、D
(3) 塑料羽毛球内 连接仪器装置,关闭K1,向a装置左侧塑料瓶中加水,当左侧液面高于右侧时停止加水,能形成稳定的液面差,说明气密性良好 燃着的木条放在C装置导管口,若木条熄灭,则集满
19.(1) 先膨胀后缩小 4P+5O22P2O5
(2) 第①组和第④组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导致天平不平衡
(3)没有气体参加反应,也没有气体生成
(4) 部分氧化镁以白烟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 2Mg+O22MgO
(5)E中酒精溶于蒸馏水,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
20.(1)锥形瓶
(2) B 浓硫酸/浓H2SO4
(3)倾倒二氧化碳速度过快,高处蜡烛火焰附近氧气浓度减小而熄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