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25届高三二模 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滨州市2025届高三二模 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7 06:3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试卷类型:A
高三语文试题
2025.5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是人民的创造,人民性是城市的第一社会属性;城市是多样文明的
空间化聚集,空间性是城市的第一自然属性。城市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具体统一。从空问
与城市哲学的维度,探索完善城市建设的空间实现方式、空间落地方式,对于营建高质量的
人民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提出与落地,为化解诸多城市问题提供了
原则性指导,标志着我们的城镇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建设已经取得巨大
成就并向纵深推进。从空间哲学、空间权利维度看,我国的城市建设也面临一些需要着力
解决的空间关系问题。比如如何可持续性统筹空间生产的社会性与生态性。从人与人的
关系看,城镇化水平得到提高,市民生活得以改善的重要基础,是人们共同生产、共同营建、
共同拥有了更高质量的建成空间、人化空问;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城镇化进程良性可持
续,人民的美好生活得以实现的重要表现,是人们在享有更高质量人化空间的同时,也享有
更为优质的自然空间和生态环境。在实践中,能否可持续统筹人化空间与自然空间、空间
权利社会性与生态性的关系,对人民城市营建有长期性影响。
(摘编自陈忠、徐延民《城市建设的空间哲学思考》)
材料二:
城市化中的科学决策问题,这一点现在看起来尤为重要。从我的经验来看,要做到科
学决策,不是说要完全听专家的,而是专家和行政各方要良好结合,大家在一起共同论证,
高三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
用科学的观,点来得出结论,谁对就听谁的。
说到底,城市化的话題特别值得讨论,对它必须要有一个综合深远的理解。不能简单
孤立地去看待城市化,而要从改革开放的全局去理解。我们对城市化的认识还有很多地方
需要改变,从历史角度看,城市化的内涵和重,点是动态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城市化”和
“城市”发展并不存在什么边界,也不可能有统一标准。我们规划界有一句话一我们唯一
能确定的就是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文明不断发展,科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水平不断
提高,城市和乡村也永远会在前进中发展。
现在,中国城市发展和建设可以做的具体事情很多,这是我们的好机会。我们的社会、
经济、文化现象,跟城市化现象放在一块来谈,会更有看,点。我们面对的困难不少,但我总
是讲城市的春天,“一五”计划是第一个春天,改革开放伊始是第二个春天,现在应当说是第
三个春天。当然,春天也有它自己的特点,并不都是春暖花开、春意融融,就像早春的天气
一样,还有乍暖还寒的一面。所以,以我这几十年的经历,对于中国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化的
看法是:太着急不行,太慢也不行,而是要实事求是跟着经济规律,把城市和城市化看成是
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科学内涵和过程,要有这样的观念,才能冷静地处理事情。既要总
结经验,又要面向问题;既要看准一个问题,又不能看死一个问题。改革开放是历史的选
择,绝不是一个短期、暂时的命题,而是一个长远、永久的主题,所以,我们要走的科学发展
道路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四个字的包容面很大,我们只有从这个角度,才能把城市
规划和建设的方方面面做好,以这样一种思想准备,迎接新的更加美好的城市的春天。
(摘编自《为了城市的春天一亲历新中国城市规划与建设》,周干峙口述)
材料三:
南望泰山,北依黄河,城区东西最长处超90公里,南北最窄处仅10多公里…长期以
来,济南被黄河分隔为主城区(南岸)和生态空白区(北岸),形成了东西狭长、南北短促的带
状发展格局。在此格局下的城市,面临着来自人口、就业、交通等多方面压力。2016年底,
济南提出“真正北跨”的具体方聚,从“大明湖时代”走向“黄河时代”,济南开启了城市变革
之旅。
于济南城市发展的宏大叙事中,产业布局的演变宛如一场深刻而壮丽的变革画卷在黄
河两岸徐徐展开。以前北岸多是相对传统的乡村风貌和少量零散产业,如今在济南北岸的
起步新区高楼林立,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纷纷入驻,依托南岸成热的科技资源与人才储备,重
点发展智能制造、高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与南岸形成良好的互补协同,这一转变,不仅为
济南的产业升级迭代注入了澎湃活力,更为这座千年古城在新时代的城市竞争与区战发展
格局中,锚定了全新的坐标与方向,真正让黄河两岸在产业布局上打破隔阀,开启了从“南
岸”到“两岸”融合共进的全新篇章。
高三语文试题第2页(共10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