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部分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 地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部分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 地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5-07 09:3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三地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番西邦峰地处越南西北部,海拔3143m,早期只能徒步攀登。2016年,番西邦峰索道建成,垂直跨度超过1400m,显著提高了番西邦峰的知名度。据此完成1—2题。
1.建设番西邦峰索道的关键驱动力是
A.需求增长 B.技术进步 C.政策支持 D.资金积淀
2.番西邦峰索道建成后,显著改变番西邦峰山下的
A.常住人口规模 B.对外交通方式 C.生态环境质量 D.服务行业规模
徐州都市圈位于共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区和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区,是淮海经济区的核心部分,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和中心城市辐射能力较弱,尤其是同级别之间未建立有序的产业分工体系。为促进徐州都市圈整体发展,政府部门划定四个专业化功能区,每个专业化功能区重点发展一两项特色产业。图示意徐州都市圈网络结构。据此完成3—5题。
3.徐州都市圈中心城市辐射能力较弱,最可能主要是因为
A.人口流失严重 B.高端产业不足 C.交通条件不便 D.位于四省交界
4.专业化功能区划分的关键因素是
A.周边县级市数量 B.与交通干线的距离
C.依托地级市建制 D.与徐州市区的距离
5.为促进彼此的分工协作,四个专业化功能区需要
A.互相转移产业 B.引进徐州人才 C.发展相近产业 D.完善连接交通
四川是森林资源大省。四川聚焦森林的“水库”“粮库”“钱库”“碳库”功能,在全国率先开展“森林四库”建设,打造全国高水平“森林四库”建设示范省。下图示意四川省地形分布。据此完成6—8题。
6.四川省打造全国高水平“森林四库”建设示范省的优势在于
A.多山的地形 B.暖干的气候 C.充沛的水源 D.肥沃的土壤
7.从宜林性和综合价值的角度,推测四川省森林发挥“粮库”“钱库”功能的主要分布区是
A.川西北高寒山区 B.成都平原周边山区
C.川东北丘陵山区 D.成都平原城市林区
8.将森林“碳库”转化为“钱库”,离不开
①碳市场机制建设 ②碳汇总量评估
③特色林产品供给 ④营林资金支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公元前3200年左右,古人在爱尔兰东部(53.5°N,6.5°W)建造了一个巨大的土堆,用石头包围它,并在入口处建有石头屋。每年有5天的时间,黎明的阳光会透过入口上方的窗口照射进入石头屋内部,此时当地的区时(中时区区时)为8:45左右。图3示意该建筑景观。据此完成9—10题。
9.黎明的阳光透过入口上方的窗口照射进入石头屋内部的5天可能是
A.3月18日—22日 B.6月19日—23日 C.9月20日—24日 D.12月19日—23日
10.实际上,这五天能看到阳光照射进入石头屋的概率较低,主要是因为当地
A.太阳高度较小 B.日出时间较晚 C.阴雨天气较多 D.植被遮挡较多
林芝米林机场(29°30′N,94°33′E)地处青藏高原河谷地带,天气变化多端,大风是影响米林机场飞机起降的首要因素。下图示意米林机场晴空大风天、多云大风天平均风速和风变率(瞬时风速的变化幅度)的日变化。据此完成11—13题。
11.与多云大风天相比,晴空大风天
A.风变率差异小 B.风变率最高值更早
C.上午平均风速更小 D.平均风速最高值更早
12.北京时间上午11时晴空大风天的风变率最低,可能是由于此时
A.对流强度较弱 B.山谷风正在转化 C.地面温度较高 D.高空气压场稳定
13.综合考虑自然条件,林芝米林机场最适合飞机起降的时间段是
A.上午 B.下午 C.上半夜 D.下半夜
散头咀半岛为广东沿海的沙嘴,南北两侧海岸类型不同,北侧溪头港海湾为候鸟栖息的家园。为抵御台风,当地在沙嘴上营造海防林。近年来,散头咀半岛面积仍在扩大,与东侧的离岛有相连趋势,但至今未能相连。下图示意散头咀半岛的位置。据此完成14—16题。
14.散头咀南、北两侧的海岸类型分别是
A.砂质海岸、基岩海岸 B.淤泥质海岸、砂质海岸
C.基岩海岸、淤泥质海岸 D.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
15.散头咀半岛面积仍在扩大,主要是因为
①河流输沙量较稳定 ②沙嘴受侵蚀减弱
③局部海平面下降 ④潮汐频次降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散头咀半岛与东侧离岛未能相连,主要取决于
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 C.潮水侵蚀作用 D.潮水堆积作用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由于核心区住房成本高昂,特大城市职住分离现象突出,有较大规模外来人口居住在郊区,通过便捷的地铁等交通方式通勤。合肥国家级高新区于1990年成立。合肥市政府和安徽省政府分别于2006年、2016年迁至政务区和滨湖新区后,合肥逐步形成了多中心的城市格局。合肥市总体上职住关系相对平衡,多数常住人口能够在离家较近的区域就业。在多中心城市格局的影响下,近年来,合肥市职住分离现象逐渐开始显现,尤其是滨湖新区职住分离度较高,大量常住人口在外区就业。下图示意合肥市多中心的城市格局。
(1)与特大城市相比,分析合肥市职住关系总体上相对平衡的原因。(6分)
(2)与高新区、政务区相比,简述滨湖新区职住分离度较高的原因。(6分)
(3)分别简述政府和企业在缓解合肥市职住分离中可采取的措施。(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公元前5300—4500年,塞尔维亚西北部的马奇瓦地区农耕文明兴起。萨瓦河和德里纳河的泛滥一方面带来肥沃的土壤,另一方面也对马奇瓦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威胁,制约马奇瓦地区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下图示意马奇瓦地区公元前5300——4500年古人类遗迹的分布。
(1)从与河流位置关系的角度,概括马奇瓦地区古人类遗迹南部与北部的分布差异,并说明其形成原因。(6分)
(2)萨瓦河和德里纳河的泛滥影响马奇瓦地区土壤的性状,导致作物生长受到制约,对此做出合理解释。(8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绿地是城市的重要碳汇(吸收、固定或储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空间。某团队研究发现,呼和浩特不同类型城市用地的碳通量(吸收的二氧化碳与释放的二氧化碳之间的差值)和碳密度(每公顷吸收或排放的碳的总质量)有较大差异,绿地植被类型、管护方式对碳吸收和碳排放有较大影响。下图示意呼和浩特不同类型城市用地的碳通量和碳密度。
(1)指出单位面积碳汇效应最强的绿地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2)根据附属绿地的碳通量和碳密度的特点,分析其对城市建设的启示。(6分)
(3)为提高绿地碳汇能力,请提出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和管护的改进措施。(8分)
高三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1.A【解析】本题考查建设番西邦峰索道的关键驱动力,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索道作为景区的运营项目,以营利为目的,只有具备一定的客源需求,保持足够的盈利能力,才会驱动投资者投资该项目。故A选项正确。
2.D【解析】本题考查番西邦峰索道建成后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番西邦峰索道建成后,前往番西邦峰的游客增多,拉动山下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发展,流动人口规模扩大。常住人口规模、对外交通方式和生态环境质量不会直接发生改变。故D选项正确。
3.B【解析】本题考查徐州都市圈中心城市辐射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徐州市作为中心城市,不至于人口流失严重;中心城市为徐州市,高端产业不足,城市辐射能力较弱,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升级;徐州市地处铁路交会处;位于四省交界,应具备更强地向不同省份的辐射能力。故B选项正确。
4.C【解析】本题考查专业化功能区划分的关键因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由材料可知,四个专业化功能区分别依托四个地级市,推测依托地级市建制是专业化功能区划分的关键因素,而其他因素不具备共性。故C选项正确。
5.D【解析】本题考查促进四个专业化功能区分工协作的措施,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各专业化功能区应发展不同的产业,形成互补分工,都需要承接徐州转移的产业,而不是四个专业化功能区之间互相转移产业;由于四个专业化功能区分别发展不同的产业,需要增强四者之间的联系,以促进产业之间的合作。故D选项正确。
6.A【解析】本题考查四川省打造全国高水平“森林四库”建设示范省的优势,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四川省森林资源丰富,这是建设全国“森林四库”示范省的重要优势,而四川森林资源丰富主要是因为其山地多,宜林地广;除川西高原外,四川省多数地区为暖湿的气候条件;水源、土壤不是森林覆盖率高的决定性因素。故A选项正确。
7.B【解析】本题考查四川省森林发挥“粮库”“钱库”功能的主要分布地区,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川西北高寒山区、川东北丘陵山区更多体现的是生态功能,如“水库”“碳库”;四川省森林发挥“粮库”“钱库”功能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活力和经济联系,成都平原周边山区符合;城市林区规模小,难以发挥出“粮库”“钱库”功能。故B选项正确。
8.A【解析】本题考查将森林“碳库”转化为“钱库”的措施,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变现”是关键。聚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碳普惠机制建设,拓展区域性林业碳汇消纳渠道,能为“碳库”转化为“钱库”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①②正确;特色林产品供给跟“碳库”联系不大,③错误;营林资金支持是直接予以“钱库”支持,不是将森林“碳库”转化为“钱库”,④错误。故A选项正确。
9.D【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该现象出现时,当地的区时(中时区区时)8:45左右日出,说明昼短夜长,为冬半年;且每年只有5天的时间,黎明的阳光会透过入口上方的窗口照射进入石头屋内部,这5天最可能为冬至日前后。故D选项正确。
10.C【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日照的因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爱尔兰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且四面环海,阴雨天气多,特定时间看到阳光照射进入石头屋的概率较低。故C选项正确。
11.C【解析】本题考查多云大风天与晴空大风天特征的比较,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由图可知,晴空大风天风变率差异比多云大风天大;与多云大风天相比,晴空大风天风变率最高值、平均风速最高值出现时间更晚;当地地方时的上午,晴空大风天平均风速小于多云大风天。故C选项正确。
12.B【解析】本题考查上午11时晴空大风天的风变率最低的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晴天山谷风显著,上午11时(地方时约9时)恰好处于山谷风转化的期间,近地面风场相对稳定,风变率低。故B选项正确。
13.A【解析】本题考查林芝米林机场最适合飞机起降的时间段,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下半夜和上午平均风速较低,而上午风变率低,且与下半夜相比,上午能见度高。故A选项正确。
14.D【解析】本题考查海岸类型判断,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散头咀为沙嘴,以砂质海岸为主;其北侧海岸的走向朝着内湾的方向,水流动力弱,且接纳河流入海的物质,形成淤泥质海岸。故D选项正确。
15.A【解析】本题考查散头咀半岛面积仍在扩大的主要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要使沙嘴扩大,需要有充足的沙源,陆入河流输沙是一个重要条件,①正确;人类营造海防林,植被根系抵御侵蚀,沙嘴受侵蚀减弱,导致沙嘴扩大,②正确。故A选项正确。
16.C【解析】本题考查散头咀半岛与东侧离岛未能相连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由图可知,散头咀半岛与东侧离岛之间为狭窄的通道,推测与涨落潮的潮水侵蚀有关。故C选项正确。
17.(1)城市规模较小,建成区面积有限(2分);核心区竞争优势不明显,与非核心区住房成本差异较小(2分);地铁等快速交通相对滞后,通勤难度较大(2分)。
(2)开发起步较晚,招商引资需要时间(2分);距离市中心、主要环线道路较远,产业吸纳能力不足(2分);基础设施改善,城区面貌较新,吸引大量人口定居(2分)。
(3)政府:合理开展城市规划,实现区域内就业岗位和常住人口数量匹配(2分);在就业集中地提供各类保障性住房(2分);为集中连片住宅区增加就业机会,鼓励就近创业(2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4分)
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优化公司选址(2分)。
【解析】本题考查合肥市职住关系总体上相对平衡的原因、滨湖新区职住分离度较高的原因、政府和企业在缓解合肥市职住分离中可采取的措施,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
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第(1)问,与特大城市相比,合肥市职住关系总体上相对平衡,一方面是因为城市面积有限,且住房成本相对较低,没有必要职住分离;另一方面是因为通勤交通体系不完善,职住分离难度较大。第(2)问,可以从开发历史、地理位置等方面回答就业机会较少的原因,从配套设施等方面回答定居人口较多的原因,这两方面综合导致职住分离程度高。第(3)问,政府主要从规划层面,对就业集中地点增加保障性住房,对居住集中地点增加就业机会。企业应积极响应并配合政府号召,科学选址。
18.(1)差异:南部多沿河流分布,北部多与河流保持一定距离(2分)。
原因:南部位于河流上、中游地区,地势较高,沿河流分布便于取水(2分);北部位于河流下游地区,地势低平,与河流保持一定距离便于防洪(2分)。
(2)洪水泛滥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土壤含水量提高,春季土温回升慢(2分);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减少,渍水缺氧,不利于植物根系呼吸(2分);土壤湿度大,易诱发病虫害(2分);洪水泛滥会直接带走部分土壤,造成水土流失,导致作物生长受到制约(2分)。
【解析】本题考查马奇瓦地区古人类遗迹南部与北部的分布差异及形成原因、萨瓦河和德里纳河的泛滥对马奇瓦地区作物生长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第(1)问,南部遗址点多接近河流,而北部多数不在河边,这主要是因为南部地势较高,需要就近取水,北部地势较低,需要注意防洪。第(2)问,可以从土壤温度、土壤含氧量、土壤病虫害、土壤侵蚀等方面分析。
19.(1)防护绿地(2分)。
原因:防护绿地以生态防护为主要功能,植被丰富,碳吸收能力强(2分);管理、维护方式较粗放,产生的碳排放较低(2分)。
(2)附属绿地碳通量大,(主要因为其面积大,)且附属绿地碳吸收密度高(2分),因此在城市功能区建设中,要注重附属绿地规划,适度扩展附属绿地规模,并提高附属绿地的连通性(2分);附属绿地碳排放强度大,应通过精选绿化品种、改进管护等手段减排(2分)。
(3)在公园绿地中增加多年生草本植物代替草坪,减少公园绿地修剪频率(2分);选用本地碳汇优势树种,适当搭配外来树种(2分);减少化肥使用,对枯叶等凋落物进行就地转化处理(2分);改变传统照明方式,采用新型节能灯具(2分);选用节水灌溉方式,减少能源消耗(2分)。(每点2分,答出四点,8分)
【解析】本题考查单位面积碳汇效应最强的绿地类型及原因、附属绿地的碳通量和碳密度的特点对城市建设的启示、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和管护的改进措施,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第(1)问,将碳吸收密度减去碳排放密度,可以得到单位面积绿地的碳汇强度。由图可知,防护绿地碳汇强度值最大,这主要与其生态功能管护方式有关。第(2)问,附属绿地碳通量大,说明其虽然作为其他用地的附属品,但具有较强的碳汇功能,因此需要注重附属绿地规划;附属绿地碳排放强度较大,需要通过各类措施减少碳排放。第(3)问,可以从绿地植被类型、各类管护方式等角度回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