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04 20:2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教学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标
1.知识与能力:
⑴了解和掌握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的基本史实;
⑵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元朝民族融合的讲述,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拉近历史,展示历史画面。突出历史的演进过程,历史的前后对比,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发挥的积极作用。
⑵怎样评价文天祥抗元,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认识问题。
⑶行省制度对后者的影响很大,结合现实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唯物史观和爱国的精神。
⑷元朝的统一,元朝的政治制度和民族融合,中外交往等都表明元朝的历史地位,应予以肯定。
⑸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重点难点的分析
1、蒙古族的兴起:
蒙古族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民族,成吉思汗是其杰出的领袖。通过提问:成吉思汗是怎样统一蒙古?为什么能够统一蒙古?使学生了解蒙古族,并形成对成吉思汗的正确评价。
2、元朝的建立:
通过怱必烈建立元朝,迁都,统一中国的学习,以及元朝的经济,中外交往,行省制度,民族融合的知识串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认识元统一的重大意义。
3、行省制度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学习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幻灯片的制作,对唐、元之疆域作对比,对古今行政区域作对比。同时思考:通过对比,元的行政统治有什么特点?从而使学生对行省制度的目的、内容、作用等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4、民族融合是本课又一重点:
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大亮点,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学习中引导学生自学归纳民族融合的表现,并进一步认识民族融合与元的统一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对元统一的历史意义,元朝的历史地位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导读提纲
请同学们对照导读提纲的提示,阅读课本,并在书中作好标记
一“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1. 找出本目中的重要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成吉思汗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 你认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都具备了哪些条件?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建立和统一的时间,过程
2.南宋抗元英雄是谁?你从他身上感受到什么精神?
3.元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1)元世祖采取了哪些发展农业的措施?
(2)看P68图,元朝运河新开凿了哪两段?海运的路线?
(3)商业繁荣,大都繁华
(4)中外交往频繁
4.元朝统治者是如何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的?
三、元朝民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
四、试归纳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刚才大家欣赏的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学生:蒙古族。
师:提到蒙古族,你们会联想到什么?
学生:草原、牛羊、帐篷、摔跤。。。。。。
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2课,共同来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由蒙古族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大一统的政权——元朝。(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
(出示课件):
一、“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师:请同学们结合大屏幕的导学提纲快速阅读课本,找出答案,并作好标记。
1.找出本目中的重要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成吉思汗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师:蒙古族是生活在蒙古高原一带的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他们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看这就是当时的历史现实,你知道这种局面是怎样结束的吗?请1号同学回答。
师:很好。(出示课件)铁木真经过多年战争,打败四周各部,统一蒙古。1206年建立蒙古政权,尊称成吉思汗。
师:这是毛泽东的词《泌园春 雪》,用一代天骄来评价他合适吗?你能说说理由吗?2号同学,很好。那他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5号同学。
师:请看大屏幕,成吉思汗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统一了蒙古,建立了蒙古政权,从此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成吉思汗是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是,统一蒙古,是不是成吉思汗的最终心愿呢?不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是如何完成他们的宏图大业的。
二、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蒙古统一全国的过程,仔细看,然后思考:蒙古族是如何统一全国的?请小组同学讨论,我们一会儿起来交流。请10号同学回答。很好。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1.灭西夏,金,大理。
2.忽必烈即元世祖,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
3.1276年攻占临安,南宋灭亡。元朝于1279年统一全国。
师: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做好标记,巩固这部分知识。
师: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请同学们思考:中国封建社会有几次结束大分裂之后的大统一局面?小组同学讨论讨论。4号同学,7号同学。
师:请看大屏幕:秦汉、西晋的短暂统一、隋统一南北朝、元朝建国。
师:元的统一,开创了我国历史上又一个统一的历史时期,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世祖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下面我们来了解元朝社会经济与对外交往的情况。请同学们结合大屏幕提纲,阅读课本68页内容,找出相关的知识。
三、元朝的社会经济:
(出示课件)元朝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1)元世祖采取了哪些发展农业的措施?
(2)看P68图,元朝运河新开凿了哪两段?海运的路线?
(3)商业繁荣,大都繁华
(4)中外交往频繁
(学生回答:1.重视发展农业。2.开凿新运河和海运。3.商业繁荣,大都繁华。4.中外交往频繁。)
而我们知道,元朝的大都在北方,为了南粮北运,元世祖命人开凿了两段新运河(你还记得运河是什么时期开凿的吗?生回答)
屏幕显示:同学们请看,这就是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请同学们注意对比元朝运河与隋运河相比有哪些变化?
生答:⑴隋运河通过洛阳,呈大弯曲状。元朝都城在大都,运河不再通过洛阳而是截道取直,抵达大都。
根据课本P68图说说新开凿的两段运河(学生回答,师显示)
师问:3.谁能谈谈有关马可·波罗的故事。
过渡:出示幻灯片: 元朝疆域图。师讲述:元朝建立后,实现了空前的大统一,其版图“有汉唐之地而加大”。面对如此空前辽阔的疆土,元统治者如何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呢?
四、行省制度
哪位同学能说说行省制度有哪些具体内容?(生回答)
师显示:中央设“中书省”。管辖大都及其附近地区,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管理全国的行政事务。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最北行省是岭北行省和辽阳行省。
今西藏地区,元政府在中央设置宣政院,专门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这说明,西藏自元朝后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地方行政区。台湾当时叫琉球。
师问:通过前面对行省制度的了解,你认为有哪些特点?生答,师归纳
⑴适应我国疆域辽阔的特点,将地方统一纳入中央管辖。避免出现唐朝藩镇割据称雄危协中央的局面。
⑵特别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尤其是加强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
师小结:行省制度,进一步巩固了空前辽阔的疆土,尤其是把今蒙古、西藏、新疆东部及南部、海南岛,台湾以及东北边远地区纳入中央的管辖范围之内,加强了内地和边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疆域。我们今天的行政区划与元朝行省制度是一脉相承的,可见其影响深远。
五、民族融合
过渡:元朝的统一,还促进了民族融合的发展,元朝民族融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生回答,师显示)生答:⑴汉族开发边疆。⑵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
⑶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已经汉化。⑷回族开始形成。
师提示70元朝的诗歌反映民族融合的现象。 P71看图分析,蒙族官员的生活与汉族官员没有大的差别。
师小结:元朝民族融合能够进一步加强和发展,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三国以来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它促进了各民族互相学习,交往,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从而也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六、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小结:出示幻灯片
⑴统一全国,结束唐末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
⑵社会经济发展。
⑶中外交往频繁,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
⑷实行行省制度,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
⑸促进民族融合,边疆地区的开发。
师进一步归纳:元朝统一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元朝在中国历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
指导学生在板书的基础上进行归纳
过渡:可是我们知道在元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位让后世敬仰的顽强抗元的英雄,知道他是谁吗?谁能讲讲他的故事或名言?
出示幻灯片:文天祥
师问:我们从文天祥身上感受到什么精神?(生答: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
设疑:出示幻灯片
有人说: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进步意义,那么文天祥抗元就是违背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因此,不应赞扬,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1.元统一的进步性是不争的事实。
2.但是元统一过程中对南宋发动的战争,使南宋境内汉族人民遭受残酷的屠杀和压迫,导致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
3.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
4.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