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物的延续和发展》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物的延续和发展》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5-07 11:4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生物下册新人教版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物的延续和发展》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义乌小鲵”目前仅见于浙江省少数地区,属中国稀有两栖动物之一,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3年濒危特种红色名录。关于“义乌小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无脊椎动物
B.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C.其发育方式是变态发育
D.生长发育与细胞分裂、生长、分化无关
2.能够卷舌是显性性状,用A表示:不能卷舌是隐性性状,用a表示,那么不能卷舌的基因组成是( )
A.AA B.aa C.AA或Aa D.Aa
3.孔雀开屏属于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哪一阶段( )
A.产卵 B.孵卵 C.求偶 D.育雏
4.下列关于鸟卵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为卵壳,其坚固的结构对胚胎起保护作用
B.②为胚盘,内有遗传物质,完成受精后能发育成雏鸟
C.③为卵黄,为胚胎的发育提供全部的营养
D.④为卵白,内有水分和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利用
5.学习了“植物的生殖”后,小强在家进行了如下操作,该繁殖方式是(  )

A.扦插 B.嫁接 C.杂交 D.植物的组织培养
6.下列各项能正确表示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的是(  )
A.22对+X B.22条+X C.X D.22条+X或22条+Y
7.图示A、a表示某一对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A基因来自父方,则a基因最可能来自母方
B.该图示中的染色体不能表示受精卵内的染色体
C.该个体的性状,通常表现a基因控制的性状
D.该个体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只含有A基因
8.近年来,非洲蝗灾令数千万人的粮食安全受到威胁。请分析消灭蝗虫的最佳期在(  )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9.关于遗传病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 B.可以遗传给后代
C.能够传染给同事 D.影响人类健康而且很难治愈
10.果农在一棵果树上发现了一个大型的变异芽,不知它能否产生优良的新品种。为了验证其结果,果农设计了下列几套方案,你认为可取的是
A.将变异芽小心取下进行“芽接” B.让它长成枝后再进行扦插繁殖
C.等它开花时进行套袋以利于自花传粉 D.等它开花时进行人工异花传粉
11.下列关于D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 B.DNA在细胞中都成对存在
C.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 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2.如果改变生物的某个基因,会出现的现象( )
A.生物的性状会全部改变 B.生物的性状不会改变
C.生物会出现许多新的性状 D.生物的某一性状可能发生改变
13.星辰大海,征途万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太空遨游半年后,于2022年4月16日9时58分安全返回地面!航天员乘坐的返回舱内座椅是模仿婴儿在母体里的结构,使航天员更加的安全舒适。舱内座椅的设计运用了生物学的什么技术?( )
A.克隆技术 B.仿生技术 C.发酵技术 D.转基因技术
14.水稻细胞内有12对染色体,我国科学家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适合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海水稻”。下列有关“海水稻”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海水稻”体细胞核内有24个DNA分子 B.在育种过程中进行了人工选择育种
C.培育“海水稻”的原理是杂交育种 D.普通甜椒培育成“太空椒”与此培育方法相同
1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染色体中含有遗传物质
B.一般来说,大多数细胞失去细胞核后,很快就会死亡
C.遗传物质控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
D.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16.如图为脊椎动物的心脏结构示意图和进化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中两栖动物的心脏结构为两心房一心室
B.图一中鸟类和哺乳动物分别在图二中a、c位置
C.图二中a、b、c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D.结合图一,图二可知,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17.某桃园内有黄桃、毛桃、蟠桃等多个品种。如果将黄桃的带芽枝条嫁接到毛桃树上,枝条成活并在开花后授以蟠桃的花粉,所结桃子可供食用部分的味道接近( )
A.黄桃 B.毛桃 C.黄桃和蟠桃 D.不能确定
18.苯丙酮尿症(伴随智力障碍)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为 d,位于常染色体上,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对智力正常的夫妇可能生一个患苯丙酮尿症的孩子
B.一对智力正常的夫妇的孩子智力肯定正常
C.若孩子患苯丙酮尿症,则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患该病
D.近亲结婚的后代一定会患苯丙酮尿症
二、资料分析题
19.萤火虫是一种夜行、能发光的昆虫,它的发育过程与家蚕相似,萤火虫的幼虫主要捕食淡水小螺、蜗牛等,同时它又是青蛙、蜻蜓的食物。萤火虫对生活环境要求高,是生态的指示保护物种。
(1)萤火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 动物,资料中与它属于同一类群的动物有 。
(2)据资料可知,萤火虫的发育过程属于 发育(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
(3)资料中与萤火虫存在捕食关系的生物有 。
(4)为了保护萤火虫,作为中学生的你应该: 。
20.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鸟类在繁殖过程中会表现出一些特殊行为,如求偶、筑巢、孵卵等。交配后雌鸟在鸟巢里产卵。受精卵形成于输卵管中,在排出体外的过程中依次被蛋白,壳膜和卵壳所包裹。鸟卵中卵白约占60%,卵黄约占30%。其中,卵白的主要成分有水分、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卵黄中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脂肪、维生素(VAVD)、无机盐(铁、磷)等。当鸟卵内的水分遗失时,气室会增大。当鸟卵孵化时,气室有随胚胎的发育增大的现象。一只鸟卵卵壳上的气孔数目可达7000个左右,而且在卵壳的最外面有一层粘液凝固而成的薄膜。
下面是鸡卵结构图,请结合上述资料回答问题:
(1)雌鸟与雄鸟交配后,雄鸟产生的精子进入雌鸟体内与卵细胞在 中形成受精卵。鸟类的这种受精方式称为 受精。
(2)受精后,鸟卵中的 (结构)进行细胞分裂,发育成胚胎。鸟卵中的 可以保护胚胎并能防止水分散失, 和 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的结构。
(3)从动物行为的形成过程来看,鸟类的筑巢行为属于 行为。
(4)每年的4月1日至4月7日是北京市的爱鸟周,请你设计一条宣传语呼吁身边的人一起参与到保护鸟类的活动中来: 。
21.比利时胚胎学家比耐登在对马蛔虫的细胞分裂过程进行研究时,发现了染色体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假设一对雌、雄马蛔虫的染色体上有两对基因(如图),请回答:

(1)图中的“”和英文字母(A或a或B或b)分别代表 和 。
(2)在图中画出马蛔虫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包括上面的基因)。
(3)图中的受精卵发育成马蛔虫后,其相关性状与亲代中的 (选填“雌性”或“雄性”)亲本一致。
(4)1890-1891年,科学家通过对多种生物的观察研究,证实了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 (选填“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或“形态相似大小相同的染色体”)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5)你认为这种染色体的传递规律对遗传有什么重要意义?
22.阅读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红灯大樱桃,是采用嫁接的方法繁育的。果农将普通红灯樱桃的幼嫩枝条嫁接在大叶草樱桃的树干上,培育出的红灯大樱桃色泽艳丽,果肉肥厚,多汁味甜,果实成熟期较早,耐储存,颇受果农和消费者欢迎。
(1)早春后气温还很低,可消费者却可以在市场上买到红灯大樱桃,影响红灯大樱桃成熟的主要因素是 (填“阳光”或“温度”或“水分”)。
(2)根据资料分析,果农培养红灯大樱桃的方法是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接上去的普通红灯樱桃的枝条被称为 ,而大叶草樱桃被称为 。
(3)假设普通红灯樱桃的红色果皮由基因AA控制,大叶草樱桃的黄色果皮由基因aa控制,那么果农嫁接培养后所结红灯大樱桃果皮颜色的基因是 。
(4)许多庭院绿色植物和果树都可以利用嫁接法繁殖,请你再举—例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新人教版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物的延续和发展》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C B B A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D B D D B A A
19.(1) 节肢 蜻蜓
(2)完全变态
(3)青蛙、蜻蜓、淡水小螺和蜗牛等
(4)不随意捕捉萤火虫
20.(1) 输卵管
体内
(2) 胚盘 卵壳 卵黄 卵白 气室
(3)先天性
(4)做爱鸟、护鸟的小卫士
21.(1) 染色体 基因
(2)
(3)雄性
(4)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
(5)保证子代获得双亲的整套遗传信息(基因、遗传物质),有利于保护物种的稳定性。
22.(1)温度
(2) 无性 接穗 砧木
(3)AA
(4)鸭梨与杜梨(只要合理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