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5-08 08:31:53

文档简介

玉溪一中 2024—2025 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
生物学科试卷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D A D B B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B D A B D D D D
21.(共 12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 2分)
(1) 温度(1分) 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或减小误差)(1分)
(2) 无水乙醇(1分) 红光(1分)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可以吸收蓝紫光,而红光主要被叶绿
素吸收
(3)是 气孔导度减小,胞间 CO2浓度降低 有机肥的分解可以为光合作用提供 CO2
22.(共 10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 1分)
(1) 相对稳定 神经-体液
(2)冷觉感受器 下丘脑 交感神经
(3)寒冷环境中,小熊猫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增多,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3
分)
(4)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23.(共 12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 2分)
(1)假说-演绎(1分) 基因(1分)
(2)不可行 D基因频率会逐渐降低
(3)4(1分) 分离(1分)
(4)正常翅正常眼:展翅正常眼:展翅粘胶眼=1:1:1
正常翅粘胶眼:展翅正常眼:展翅粘胶眼=1:1:1
24.(共 10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 2分)
(1)垂直(1分) 自生(1分)
(2)五日生化需氧量下降,说明水体中可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减少;悬浮物中含有有机物,水体中悬浮物
浓度下降,说明水体中的有机物减少
(3) 减少 海菜花等吸收水中的氮和磷从而减轻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不能大量繁殖;放流的鱼(和螺
蚌)可以摄食藻类,使水体中藻类含量减少
(4)湿地周围建立缓冲带;减少污水排放;禁止围湖造田;退耕还湿等(合理即可)
25.(共 11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 2分)
(1) 酶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1分) 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2) 温度、pH、溶解氧 酵母菌数量、酒精浓度
(3)发酵前后的 pH 酵母菌及醋酸菌大量的代谢产物如酒精及醋酸抑制了其他杂菌的生长繁殖玉溪一中 2024—2025 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
生物学科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命题人:高溪 审题人:2027届生物备课组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1-15 题每题 2 分,16-20 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安徽临泉县发现一种新的豆科油料作物——茶豆,千粒重 150克左右,它的特点是耐旱、出
油率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茶豆中的结合水含量较多,主要与脂肪、蛋白质等结合
B.点燃茶豆种子,烧尽时的一些灰白色的灰烬就是无机盐
C.茶豆茎秆中的纤维素在草食类动物的消化道内很容易被消化
D.茶豆出油率高,榨出的油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室温下呈液态
2.人体红细胞生活在血浆(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氧气。
下列关于人体红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红细胞中发达的生物膜系统是红细胞完成生命活动的结构基础之一
B.人体红细胞分解葡萄糖产生 CO2并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细胞利用
C.一般情况下人体红细胞的渗透压与血浆的渗透压大致相等
D.人体红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新的红细胞,实现细胞的新老更替
3.科学家取同种动物相同组织细胞分为两组,A组含水通道蛋白,B组去除水通道蛋白,分别
置于相同且低于细胞质浓度的溶液中,定时测量细胞体积,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水分子由水通道蛋白转运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B.水通道蛋白只能运输水分子,不能运输 Ca2+等离子
C.在M点时,A组细胞质浓度高于 B组细胞质浓度
D.实验结果可知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运输比自由扩散快
4.如图是患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已知该疾病是一种伴性遗传病。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Ⅰ2的母亲不一定是该病患者,但携带致病基因
B.Ⅲ7的致病基因由Ⅰ2的致病基因通过Ⅱ4传递获得
C.Ⅱ3和Ⅱ4再生一个儿子患这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1/2
D.Ⅱ3和Ⅱ4再生一个患这种遗传病的儿子概率是 1/8
5.在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我国科学家成功运用噬菌体疗法治愈了耐药性细菌
第 1 页 共 8 页
引起的顽固性尿路感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噬菌体与细菌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发生了协同进化
B.宿主细菌经噬菌体侵染后,基因定向突变的几率会变小
C.运用噬菌体治疗时,噬菌体会侵染病原菌和膀胱细胞
D.噬菌体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6.小李因食用芒果而出现了嘴唇肿胀、口腔起水疱等过敏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泡中液体的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质含量较低
B.发生过敏反应之前小李已经接触过此类过敏原
C.嘴唇肿胀部位的组织液渗透压比正常情况下高
D.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能力异常导致
7.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几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胸腺在免疫中的作用是先分化出造血干细胞,进而分化出 T细胞
②过敏反应是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过敏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③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能对任何病毒起免疫作用
④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T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
⑤一种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细胞毒性 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⑥自身免疫病和艾滋病都是机体免疫功能不强或缺陷造成的
A.②⑥ B.②⑤ C.③⑤ D.①④
8.采用稻田养蟹的生态农业模式既可提高水稻产量又可收获螃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模式中水稻属于第一营养级
B.该模式中水稻和螃蟹处于相同生态位
C.该模式可促进水稻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D.该模式中碳循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之间进行
9.为了研究和保护我国东北地区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
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为生态学研究提供
了相关依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保护区内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B.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小
C.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可调查生活在该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豹的种群密度
D.该技术能调查保护区内东北豹种群中成年个体数量,不能调查幼年个体数量
10.植物生命活动受植物激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菊花是自然条件下秋季开花的植物,遮光处理可使其延迟开花
第 2 页 共 8 页
B.玉米倒伏后,茎背地生长与重力引起近地侧生长素含量较低有关
C.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值高时能诱导根的分化
D.土壤干旱时,豌豆根部合成的脱落酸向地上运输可引起气孔关闭
11.千岛湖分布着众多岛屿,商陆是岛屿上的入侵植物,食果鸟取食商陆果肉有助于其种子繁殖
和传播,研究发现周围空旷的岛屿被商陆入侵程度比周围密布小岛的岛屿更严重。下列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商陆、食果鸟等岛上的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B.食果鸟对商陆的取食减缓了商陆入侵
C.若岛屿物种丰富度较高,商陆入侵程度较轻
D.食果鸟的活动范围可影响商陆在不同岛屿的入侵程度
12.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传统发酵技术所用的菌种一般是接种的纯净的菌种
B.传统发酵技术是各种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
C.传统发酵技术的目的是获得发酵产品或更多的微生物
D.利用前一次发酵保存下来的面团进行发面,属于传统发酵技术
13.在《诗经》中有“中田有庐,疆埸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的描述,据东汉许慎《说文解
字》解释:“菹菜者,酸菜也”,由此可见,我国制作酸菜的历史颇为悠久。下列有关酸菜制
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降低杂菌污染,发酵前需要对器具进行消毒
B.制作酸菜初期,酸菜坛中的氧气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
C.制作酸菜利用了植物体表面的乳酸菌来进行发酵
D.酸菜坛中的亚硝酸盐会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减少
14.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都可以纯化大肠杆菌,属于二者的共同点的有几项( )
①可以用相同成分的固体培养基 ②都要对操作者双手、培养皿等进行灭菌 ③都要使用
接种环进行接种 ④都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接种 ⑤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 ⑥都可以使
用液体培养基 ⑦都可以获得单菌落 ⑧都需要将接种后的平板和未接种的平板一起进行倒
置培养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15.一般情况下,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会杀死细菌,但变异的细菌可能产生耐药性。在“探究某抗
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实验中,将大肠杆菌培养液接种到培养基上后,放置含该抗生素的圆
形滤纸片和不含抗生素的圆形滤纸片,一段时间后测量滤纸片周围抑菌圈的直径,第一代培
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第 3 页 共 8 页
A.在抗生素的作用下大肠杆菌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B.第二代培养时应从第一代抑菌圈的中央挑取细菌,配成菌液
C.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会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变异
D.该实验中,连续培养几代后抑菌圈的直径逐渐变大
16.用荧光标记法对基因进行标记,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为研究一只基因型为
AaXBXb果蝇的细胞分裂过程,科研人员用红、黄、蓝、绿 4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基因 A、a、
B和 b(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 I前期,则细胞中一定会出现 8个荧光标记点
B.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则细胞中一定出现 4种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点
C.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可以观察到细胞每一极有 4种颜色的荧光标记点各一个
D.若细胞中有 4个荧光标记点,且每条染色体上仅有一个标记点,则不一定有同源染色体
17.研究表明,经常被母亲舔舐的幼鼠性情更好,舔舐会使 NR3C1基因甲基化水平降低,该基
因表达的蛋白质能降低体内应激激素(皮质醇)的浓度,从而使小鼠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舔舐引起的小鼠性状改变可能遗传给后代
B.NR3C1基因甲基化水平降低,其表达的蛋白质增多
C.促进小鼠 NR3C1 基因的表达,可使小鼠性情更好
D.NR3C1 基因甲基化本质上属于基因突变
18.为研究高盐胁迫下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类似物(EBR)对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相关
实验。T1—T6组先用不同浓度的 EBR浸种处理,再用 NaCl溶液作高盐胁迫处理,CK为对
照组。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催芽并统计种子的发芽率,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CK T1 T2 T3 T4 T5 T6
EBR浓度(mg/L) 0 0 0.025 0.050 0.100 0.200 0.400
NaCl(150mmol/L) - + + + + + +
发芽率 97.3% 86.2% 89.9% 96.9% 95.1% 93.2% 86.4%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 NaCl处理、EBR的浓度
B.高盐胁迫可能会抑制种子对水分的吸收从而抑制种子萌发
C.浓度为 0.050mg/L的 EBR浸种可有效抵抗高盐胁迫对西瓜种子的毒害
D.高盐胁迫下 EBR对西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19.热带雨林是生物多样性最高的陆地生态系统,对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稳定碳氧平衡等起着
第 4 页 共 8 页
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小,引起人们更
多的关注和思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热带雨林垂直分层较多,一般不发生光竞争
B.热带雨林水热条件较好,退化后恢复相对较快
C.热带雨林林下植物的叶片大或薄、叶绿体颗粒小
D.热带雨林物种组成和结构复杂,物质循环相对封闭
20.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大家佩戴口罩的意识增强,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一次性口罩的分解处
理问题。一次性口罩的主要成分为聚丙烯纤维(PP),某科研团队准备从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
一次性口罩的细菌。如图甲表示 PP 分解菌分离与计数的过程,6号试管涂布的三个平板的菌
落数分别为 550、601、688;7号试管涂布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 58、73、97;8号试管
涂布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 8、15、28。图乙表示在培养基中加入能与 PP 结合而显色的
染色剂,目的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所用的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
B.图甲、图乙使用涂布器时,将涂布器放在火焰上灼烧,待酒精燃尽,涂布器冷却后,再进
行涂布
C.1g土壤样品中含有 PP分解菌的估算数目是 7.6×10 个
D.对菌液进行稀释时,由于每次取液体积均为 1mL,可以一直使用同一移液管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5 分。
21.为了探究高温胁迫对马铃薯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表
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第 5 页 共 8 页
净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胞间 CO2浓度
SPAD 公顷产量
温度(℃) /μmol·(m2·s) /mmol·(m2·s) /μmol·(m2·s)
值 /(t/hm2)
-1 -1 -1
35 39.47 14.23 302 342 29.41
30 42.50 17.35 362 359 30.84
25 44.50 20.02 375 383 34.52
注:SPAD值表示反应单位叶面积内叶绿素的含量。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每一处理均设置了重复实验,其目的是 。
(2)利用 SPAD仪测定叶绿素含量时,可先用 (填试剂名称)提取马铃薯叶片中的
色素后再测。SPAD仪是通过测量叶片对可见光中的 (填“红光”或“蓝紫光”)的吸收
来确定叶绿素的相对数量,选择该可见光的原因是 。
(3)由表分析可知,在高温胁迫的作用下,气孔导度 (填“是”或“不是”)限制马铃薯
净光合速率的因素,依据是 。高温胁迫导致马
铃薯产量下降,研究团队发现增施有机肥能显著增加马铃薯产量,其原因是

22.小熊猫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主要分布区年气温一般在 0~25℃之间。测定小熊
猫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静止时的体温、皮肤温度(图 1),以及代谢率(即产热速率,图 2)。回
答下列问题:
(1)由图 1可见,在环境温度 0~30℃范围内,小熊猫的体温 ,皮肤温度随环境温度
降低而降低,这是在 调节方式下,平衡产热与散热的结果。
(2)图 2中,在环境温度由 20℃降至 10℃的过程中,小熊猫代谢率下降,其中散热的神经调节路
径是:皮肤中的 受到环境低温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递到位于
第 6 页 共 8 页
______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使支配血管的 (填“交
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外周血管收缩,皮肤和四肢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
(3)图 2中,当环境温度下降到 0℃以下时,从激素调节角度分析小熊猫产热剧增的原因是

(4)通常通过检测尿液中类固醇类激素皮质醇的含量,评估动物园圈养小熊猫的福利情况。皮质
醇的分泌是由 轴调节的。使用尿液而不用血液检测皮质醇,是因为血液中
的皮质醇可以通过 进入尿液,而且也能避免取血对小熊猫的伤害。
23.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分析的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摩尔根利用果蝇做实验材料,运用 法证明了 在
染色体上。
(2)研究发现,控制果蝇展翅和正常翅的基因位于 3号染色体上,其中展翅基因(D)纯合致死。
若利用基因型为 Dd的果蝇逐代随机交配来保存 D基因,则该方法 (填“可行”或“不
可行”),理由是 。
(3)若控制果蝇粘胶眼的基因(G)也位于 3号染色体上,该基因纯合致死。现有M果蝇(展翅正
常眼),其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M果蝇的一个细胞中基因 g最多有 个。D
与 d、G与 g基因的遗传分别遵循基因的 定律。
(4)现有一只展翅粘胶眼雄果蝇,欲确定基因 D和 G是否位于同一条
染色体上,某兴趣小组让其与M果蝇杂交,请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
则 D和 G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D和G不位于
同一条染色体上。
24.云南滇池是享有高原明珠美誉的淡水湖泊,但受人类干扰使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滇池某湿地
区域采用“花—鱼—螺蚌—鸟”立体生态修复模式,通过回植净化能力较强的土著植物海菜花、
放流土著鱼和螺蚌等重构被打破的生态链环节。该模式对修复区域水质的作用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第 7 页 共 8 页
(1)“花—鱼—螺蚌—鸟”立体生态修复模式中回植的海菜花属于沉水植物,与滇池中挺水植物、
浮水植物等形成群落空间结构中的 结构。该模式选择并合理布设滇池土著生物,
使它们形成互利共存关系,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所遵循的 原理。
(2)据图分析,该模式对修复区域水体中的有机物具有一定净化作用,依据是
(答出 1点即可)。
(3)据图可知,该模式作用下修复区域水体中藻类的含量 (填“减少”或“增加”),出
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答出 1点即可)。
(4)除采用“花—鱼—螺蚌—鸟”立体生态修复模式,从减少人类干扰的角度分析,滇池湿地生态
修复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答出 2点即可)。
25.猕猴桃因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 C含量极高,药食两用,风味特异而被称为“水果之王”。如
图是以猕猴桃为原料发酵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酿制果酒时,一般要先通气的目的是 。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酒精发酵的反应式为 。
(2)酒精发酵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好 (答出 3点)等发酵条件,使发
酵过程处于最佳状态:同时要随时检测培养液中的
(答出 2点)等,以了解进程。
(3)为鉴定果醋是否酿制成功,除可以通过观察菌膜、尝、嗅之外,还可以通过检测
作进一步的鉴定。果酒和果醋发酵中都没有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但杂菌
却不能正常生长繁殖,原因是 。
第 8 页 共 8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