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5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分。
1.(2025·罗湖模拟)下列为自行车部件或使用中的实例,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车把上套了有花纹的橡胶套 B.遇到紧急情况时用力捏刹车
C.自行车轮胎上刻有花纹 D.轴承中装有滚珠
【答案】D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A、车把上套了有花纹的橡胶套,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
B、刹车时用力捏闸,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
C、自行车轮胎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
D、轴承中装有滚珠,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减小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2025·罗湖模拟)如图所示的是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描述的牛拉磨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磨在磨盘上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
B.磨转动得越快,磨的惯性越大
C.磨匀速转动时,处于平衡状态
D.谷物被磨碎,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答案】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及其现象;平衡状态的判断;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3.(2025·罗湖模拟)如图所示是小孩踏着滑板车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向左运动时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未发现踏板形变,对小孩没有产生弹力
B.此时滑板车载着小孩由于惯性向左运动
C.此时滑板车恰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答案】B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解答】A、小孩踏在滑板车上,对滑板车有压力的作用,压力使滑板车发生形变,对小孩产生弹力,故A错误;
B、玩滑板车的小孩,脚离开地面后,由于惯性还能继续运动,故B正确;
C、用力向后蹬地,滑板对地有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对滑板有向前的反作用力,滑板向前运动,滑板车不受平衡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惯性是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二力平衡的条件:同一个受力物体,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2025·罗湖模拟)如图所示装置叫作单摆,细线一端固定于M点,另一端拴一小球,小球由AA点静止释放后,将在A、B两点之间往复运动(不计任何风力),如果运动到B点时,受到的力全部消失,下列猜想正确的是( )
A.继续往复运动 B.做圆周运动
C.静止不动 D.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图中,当小球运动到B点时,瞬间速度为零,此时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2025·罗湖模拟)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的三个力作用,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分别是( )
A.、向左 B.、向右 C.、向左 D.、向左
【答案】D
【知识点】力的合成与应用
【解析】【解答】图中,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F=F1+F2=7N+4N=11N:当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合力F'=F-F3=11N-9N=2N,根据图像,力的方向向左,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时,合力大小等于两分力大小之和,方向与分力方向相同: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反,合力大小等于两分力大小之差,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
6.(2025·罗湖模拟)如图所示是电动“中国红”双层公交车,体现了“绿色环保低碳出行”的科学发展理念。关于匀速行驶的双层公交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交车里的乘客对车厢的压力与车厢对乘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双层公交车所受的牵引力与地面对双层公交车的阻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双层公交车和人的总重力与地面对双层公交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双层公交车匀速转弯时,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C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解答】A.公交车里的乘客对车厢的压力与车厢对乘客的支持力,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双层公交车所受的牵引力与地面对双层公交车的阻力,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双层公交车和人的总重力与地面对双层公交车的支持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双层公交车匀速转弯时,车运动的方向不断改变,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相互作用力的关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改变。
7.(2025·罗湖模拟) 在火箭与导弹领域,手工制造固体燃料依然十分重要,火药雕刻技术也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武器装备的国防实力。首先它对精度的要求极高,又因为固体燃料极其敏感,静电、不合理的摩擦,甚至刀具触碰到金属壳等都能导致其燃爆。以徐立平为代表的“大国工匠”以精湛的火药雕刻技术让一件件大国重器华丽绽放。如图所示,雕刻火药时刀刃磨得锋利是为了( )
A.减小压强 B.减小压力 C.增大压强 D.增大压力
【答案】C
【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 雕刻火药时刀刃磨得锋利是为了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增大压强,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分析】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
二、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
8.(2025·罗湖模拟)如图所示虚线为一足球运动的轨迹,足球质量为,请画出足球在空中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答案】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
【解析】【解答】结合足球的质量,计算重力:G=mg=0.4kg×10N/kg=4N,踢出去的足球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时,只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点在重心,并标出重力的符号G和大小,如图所示:
【分析】根据足球的质量,利用G=mg,计算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作用点在重心。
9.(2025·罗湖模拟)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画出物体所受摩擦力和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摩擦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物体静止于某一斜面上,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过物体的重心作沿斜面向上的力,即摩擦力f;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与斜面接触面的中点处,过此点作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力,即为压力F,如下图:
【分析】作力的示意图,需要知道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然后根据力的三要素绘制力的示意图即可。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0.(2025·罗湖模拟)在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团决赛上,国乒女团比战胜日本女团,连续五届奥运会夺冠。如图所示,运动员用球拍击打乒乓球时,若以乒乓球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答案】球拍;乒乓球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施力物体是发出力的物体。当乒乓球拍击打乒乓球时,施力物体是乒乓球拍,受力物体是受到力的物体。乒乓球被球拍击打,则受力物体是乒乓球。故第1空填:球拍;第2空填:乒乓球。
【分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前者被称为施力物体,后者则被称为受力物体。
11.(2025·罗湖模拟)如图所示,若不计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并忽略摩擦,则当水平拉力为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答案】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用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向两端拉弹簧测力计,与只拉一端效果是相同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拉一端时,另一端也必须有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不可能显示两边的拉力之和,而只会显示一个力的大小,即2.5N。故第1空填:2.5N。
【分析】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可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两个力分别向两边拉,与一端固定,只拉另一端效果是相同的。
12.(2025·罗湖模拟)如图所示,手握着一个质量为的瓶子保持悬空静止,则瓶子受到重力大小为 ;瓶子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将 ;手对瓶子的握力是由于 形变产生的。
【答案】20;竖直向上;手
【知识点】弹力;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13.(2025·罗湖模拟)物理兴趣小组在做“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分别通过平铺在水平面上的毛巾、棉布、木板表面,如图所示。
(1)小车在 (选填“毛巾”“棉布”或“木板”)表面速度减小得最慢;
(2)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 状态;
(3)运用力和运动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运动状态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地面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
(4)本实验中小车要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 。
【答案】(1)木板
(2)匀速直线运动
(3)C
(4)控制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等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
(1)实验时,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在上面运动的距离最远,速度减小的最慢;
(2)根据实验,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运行越远,可推理得: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原来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3)A、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是同时保持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故A错误;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错误;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地面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故C正确;
故选C;
(4)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
【分析】(1)接触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如果运动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运用了科学推理的方法;
(3)利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
14.(2025·罗湖模拟)如图所示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比较C、D、E图三次实验,得出结论: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3)你认为 (填“能”或“不能”)通过A、B两次实验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A图中水瓶对砖块的压强pA和B图中水瓶对海绵的压强pB的大小关系为PA P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如图F所示,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水瓶紧靠在一起,放在海绵上,海绵的凹陷程度与 图一样。
(5)通过实验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有关。如图2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如果在它们的上方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厚度,则剩余部分的质量m甲 m乙,如果在它们的上方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后,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 P乙。(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1)凹陷程度
(2)压力
(3)不能;等于
(4)B
(5)>;>
【知识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解析】【解答】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时,
(1)实验中,海绵受到压力不同,凹陷程度不同,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应压力的作用效果,是转换法。故第1空:凹陷程度;
(2)根据C、D、E实验,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凹陷程度不同,得出结论: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有关。故第1空:压力;
(3)根据AB实验,因受压面材料不同,发生形变的难易不同,不能通过A、B实验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AB两图中,压力和受力面积都相等,根据,A图中水瓶对砖块的压强pA和B图中水瓶对海绵的压强pB的大小为:pA等于pB。故第1空:不能;第2空:等于;
(4)图F中,与B相比,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为原来的2倍,但比值不变,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水瓶紧靠在一起,放在海绵上,海绵的凹陷程度与B图一样。故第1空:B;
(5)图2中,设切去的高度为h,因甲、乙均匀实心正方体,故;又因甲、乙对地面压强相等,则ρ甲gh甲=ρ乙gh乙,即ρ甲h甲=ρ乙h乙,已知h甲>h乙,故ρ甲<ρ乙,
若在两个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剩余部分的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
则,因为h甲>h乙,则h甲-h>h乙-h,则,剩余部分的质量m甲'大于m乙';
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质量时,减小的压力相同,因S甲>S乙,所以 p甲 < p乙;
又因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相同,则切去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度第1空:大于;第2空:大于。
【分析】(1)根据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用到的是转换法;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
(3)根据被压物质的形变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受压面的材料相同且形变要明显;当压力和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4)当压力和受力面积增大相同倍数时,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5)根据压强相等和高度关系,判断物体密度的关系;
已知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对地面压强的相等和两者的高度关系,判断出密度的关系;
当它们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根据密度公式得出截去部分和剩余部分的质量关系;
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质量时,减小的压力相同,根据压强公式和受力面积关系得出压强变化量之间的关系,结合原来的压强相等即可判断。
15.(2025·罗湖模拟)为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初二的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1)肖明向图1中的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质量相等的砝码,此时木块两边受到的拉力 (选填“相等或不等”),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当他把左盘中砝码换成一个质量较大的砝码时,木块仍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2)李亮对肖明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往两盘中加入质量相等的砝码,将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个角度后释放,小车将 (选填“运动或静止”)。这个操作是为了探究 。
(3)李老师看完他们的实验后,对他们表示了赞扬,并让他们尝试用轻质硬纸片代替小车,用如图3甲中的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写出图3甲装置的两个优点:① ②
(4)轻质硬纸片两端细线上挂上相同钩码,如图3乙所示,此时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答案】(1)相等;桌面与木块有摩擦力
(2)运动;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
(3)忽略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可以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4)能
【知识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解析】【解答】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
(1)实验时,左盘和右盘中砝码的质量相等,则木块两边所受的拉力相等;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木块仍然静止,还受平衡力的作用;木块右侧拉力力,有向右运动的趋势,桌面对木块有向左的摩擦力,使木块受力平衡;故第1空:相等;第2空:桌面与木块有摩擦力;
(2)图2中,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松手后小车不能平衡,会发生转动,是探究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故第1空:运动;第2空: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
(3)图3中,小卡片的质量很小,重力远小于卡片受到的拉力,选用轻质小卡片,可忽略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水平桌面间有摩擦力,会影响实验效果,用轻质硬纸片代替小车,可以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故第1空:忽略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第2空:可以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4)图3乙中,卡片受到的拉力不在同一水平高度,但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同一直线、同一物体上,卡片能平衡。故第1空:能。
【分析】(1)物体两侧放质量相同的钩码,两侧物体重力相等,受到的拉力相等;物体静止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探究二力平衡时是否同一直线上,可以把物体转动一个方向,观察现象;
(3)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受到拉力不同时,产生摩擦力,会影响实验效果;
(4)二力平衡的条件:同一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不一定在同一水平高度。
四、计算题:16题9分,17题6分。
16.(2025·罗湖模拟)“共享汽车”悄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如图所示是某品牌“共享汽车”,其总质量1t,该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2倍,g=10N/kg。求:
(1)汽车受到的重力。
(2)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3)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
【答案】(1)解:由得,汽车的重力:
;
(2)解:汽车受到的阻力:
;
(3)解: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汽车的质量,利用G=mg,计算受到的重力;
(2)根据f=0.2G,计算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3)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计算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
17.(2025·罗湖模拟)A、B两物体均为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A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将B物体叠放在A物体上,如图甲所示。若沿水平方向将B物体切去一部分,A对地面的压强与B切去部分的高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A、B物体的边长分别为20cm、10cm。求:
(1)A物体的重力;
(2)B的密度。
【答案】(1)由图乙可知,当切去高度为物体B的边长时,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此时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A的重力;
(2)由图乙可知,当切去高度为物体B的边长时,物体A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为,
此时物体B的重力等于物体A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
物体B的密度。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物体的压强和受力面积,利用F=pS,计算压力,结合水平面受到的压力等于重力,计算重力大小;
(2)根据变化的压强,利用F=pS,计算压力,判断总重力,根据变化的压力,判断物体的重力,根据,计算密度。
五、综合题:每空1分,共14分
18.(2025·罗湖模拟)在明天的体育课上,两个班级要进行拔河比赛,为确立比赛战术和策略,同学们走进物理实验室进行实验探究:
【理论分析】
拔河过程中,甲队对乙队的拉力等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若甲队获胜,则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因此,为赢得比赛,队员应尽量选用防滑性能较 (选填“好”或“差”)的鞋子。
【提出问题与猜想假设】
为探究鞋子的防滑性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猜想:可能与鞋底材质、鞋底花纹、接触面上的压力和接触面材质有关。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鞋子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鞋子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小明经过多次实验,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已知:A鞋重3N,B鞋重4N,A鞋与B鞋的材质相同但花纹不同。
实验序号 实验用鞋 图示 接触面 滑动受到的摩擦力
一只A鞋 木质桌面 2.2N
一只A鞋 塑胶垫 1.8N
一只A鞋 玻璃板 1.0N
一只B鞋压在A鞋上 玻璃板
2.5N
两只B鞋压在A鞋上 玻璃板 4.0N
一只B鞋 玻璃板 1.2N
⑴由实验①②③可知,鞋子的防滑性能与 有关;
⑵由实验③④⑤可知,接触面所受 越大,鞋子受到的摩擦力也越大;
⑶由实验③和⑥可知,鞋子的防滑性能与鞋底花纹有关。
【交流评估】
1.依据实验结论2,请再提出一条赢得拔河比赛的策略: 。
2.小美同学认为实验结论3存在缺陷,原因是 。她还认为这个实验其实很难成功,因为实验中存在很难操作的地方,那就是 。
【答案】大于;匀速直线;好;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选择体重大的同学;没有控制接触面上的压力相同;很难保证匀速直线拉动鞋子;实验过程中存在很难使鞋子做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探究拔河比赛获胜的因素时,
【理论分析】在拔河比赛中,双方之间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不是决定胜负的因素。若甲队获胜,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
为获得胜利,需要增大摩擦力,则要增大队员对地面的压力,增大粗糙程度,即穿防滑性好的鞋子;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要使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则让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根据表中①②③,一只鞋子,压力相同,粗糙程度不同,测力计示数不同,可知,压力相同,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测力计示数不同,鞋子的防滑性能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2)根据表中③④⑤,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可知,在接触面的材质相同时,接触面上压力越大,鞋子外底所受摩擦力越大。
【交流评估】1.拔河比赛中需要增大有益摩擦,选择体重大的同学,增大压力,鞋子应穿鞋底较粗糙的鞋子,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2.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利用③、⑥探究结论时,鞋子的质量可能不同,重力大小不同,造成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实验时,不方便在运动过程中读数,还有就是实验过程中存在很难使鞋子做匀速直线运动,使实验较难成功。
【分析】【理论分析】拔河比赛时,两队分别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绳子的拉力与地面对他的摩擦力,因为两队之间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大小相等,谁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谁就会获胜;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匀速直线运动时,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
(1)压力相同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越大;
【交流评估】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实验时,使物体匀速直线运动不易操作,且不方便读数。
19.(2025·罗湖模拟)图甲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膨胀螺栓,按照图乙所示的方法安装好膨胀螺栓,下方挂很重的吊扇也不脱落。
(1)螺栓安装前如果不清理墙孔中松软的砂石会导致螺栓松动,原因是螺栓与砂石间可能会产生 (选填“滚动”、“滑动”或“静”)摩擦,这种情况会导致螺栓与墙体间的摩擦力大大减小;吊扇在工作时对屋顶的拉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吊扇的重力。
(2)膨胀管与墙孔间的摩擦力f与压力F之间的关系近似为,若不考虑膨胀螺栓所在的墙孔发生形变,要螺栓吊起10kg重物,膨胀管与墙孔间的压力至少要达到 N。
(3)在物理学中,两个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f与压力F的关系为,μ称为这两个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丙所示实验中,木块重为4N,木板重为8N,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0.3,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0.5,若用拉力F将木板匀速抽出,则测力计的示数是 N。
【答案】(1)滚动;小于
(2)200
(3)1.2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种类
20.(2025·罗湖模拟)如图所示的情景节选自天工开物,划船时,船桨向后划水,船向前行驶。请解释其中的物理知识。
【答案】划船时,船桨向后划水,桨对水施加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会同时对桨施加向前的反作用力,所以船向前运动。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21.(2025·罗湖模拟)《天工开物》中写道“凡弓弦取食柘叶蚕茧”,指出用多股蚕丝作为弓的弦,人用力将弓弦拉弯。请解释其中的力学知识。
【答案】人用力将弓弦拉弯,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不仅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还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1 / 1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5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分。
1.(2025·罗湖模拟)下列为自行车部件或使用中的实例,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车把上套了有花纹的橡胶套 B.遇到紧急情况时用力捏刹车
C.自行车轮胎上刻有花纹 D.轴承中装有滚珠
2.(2025·罗湖模拟)如图所示的是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描述的牛拉磨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磨在磨盘上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
B.磨转动得越快,磨的惯性越大
C.磨匀速转动时,处于平衡状态
D.谷物被磨碎,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2025·罗湖模拟)如图所示是小孩踏着滑板车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向左运动时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未发现踏板形变,对小孩没有产生弹力
B.此时滑板车载着小孩由于惯性向左运动
C.此时滑板车恰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2025·罗湖模拟)如图所示装置叫作单摆,细线一端固定于M点,另一端拴一小球,小球由AA点静止释放后,将在A、B两点之间往复运动(不计任何风力),如果运动到B点时,受到的力全部消失,下列猜想正确的是( )
A.继续往复运动 B.做圆周运动
C.静止不动 D.做匀速直线运动
5.(2025·罗湖模拟)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的三个力作用,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分别是( )
A.、向左 B.、向右 C.、向左 D.、向左
6.(2025·罗湖模拟)如图所示是电动“中国红”双层公交车,体现了“绿色环保低碳出行”的科学发展理念。关于匀速行驶的双层公交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交车里的乘客对车厢的压力与车厢对乘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双层公交车所受的牵引力与地面对双层公交车的阻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双层公交车和人的总重力与地面对双层公交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双层公交车匀速转弯时,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7.(2025·罗湖模拟) 在火箭与导弹领域,手工制造固体燃料依然十分重要,火药雕刻技术也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武器装备的国防实力。首先它对精度的要求极高,又因为固体燃料极其敏感,静电、不合理的摩擦,甚至刀具触碰到金属壳等都能导致其燃爆。以徐立平为代表的“大国工匠”以精湛的火药雕刻技术让一件件大国重器华丽绽放。如图所示,雕刻火药时刀刃磨得锋利是为了( )
A.减小压强 B.减小压力 C.增大压强 D.增大压力
二、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
8.(2025·罗湖模拟)如图所示虚线为一足球运动的轨迹,足球质量为,请画出足球在空中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9.(2025·罗湖模拟)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画出物体所受摩擦力和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0.(2025·罗湖模拟)在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团决赛上,国乒女团比战胜日本女团,连续五届奥运会夺冠。如图所示,运动员用球拍击打乒乓球时,若以乒乓球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11.(2025·罗湖模拟)如图所示,若不计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并忽略摩擦,则当水平拉力为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12.(2025·罗湖模拟)如图所示,手握着一个质量为的瓶子保持悬空静止,则瓶子受到重力大小为 ;瓶子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将 ;手对瓶子的握力是由于 形变产生的。
13.(2025·罗湖模拟)物理兴趣小组在做“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分别通过平铺在水平面上的毛巾、棉布、木板表面,如图所示。
(1)小车在 (选填“毛巾”“棉布”或“木板”)表面速度减小得最慢;
(2)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 状态;
(3)运用力和运动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运动状态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地面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
(4)本实验中小车要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 。
14.(2025·罗湖模拟)如图所示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比较C、D、E图三次实验,得出结论: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3)你认为 (填“能”或“不能”)通过A、B两次实验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A图中水瓶对砖块的压强pA和B图中水瓶对海绵的压强pB的大小关系为PA P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如图F所示,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水瓶紧靠在一起,放在海绵上,海绵的凹陷程度与 图一样。
(5)通过实验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有关。如图2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如果在它们的上方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厚度,则剩余部分的质量m甲 m乙,如果在它们的上方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后,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 P乙。(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5.(2025·罗湖模拟)为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初二的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1)肖明向图1中的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质量相等的砝码,此时木块两边受到的拉力 (选填“相等或不等”),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当他把左盘中砝码换成一个质量较大的砝码时,木块仍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2)李亮对肖明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往两盘中加入质量相等的砝码,将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个角度后释放,小车将 (选填“运动或静止”)。这个操作是为了探究 。
(3)李老师看完他们的实验后,对他们表示了赞扬,并让他们尝试用轻质硬纸片代替小车,用如图3甲中的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写出图3甲装置的两个优点:① ②
(4)轻质硬纸片两端细线上挂上相同钩码,如图3乙所示,此时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四、计算题:16题9分,17题6分。
16.(2025·罗湖模拟)“共享汽车”悄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如图所示是某品牌“共享汽车”,其总质量1t,该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2倍,g=10N/kg。求:
(1)汽车受到的重力。
(2)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3)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
17.(2025·罗湖模拟)A、B两物体均为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A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将B物体叠放在A物体上,如图甲所示。若沿水平方向将B物体切去一部分,A对地面的压强与B切去部分的高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A、B物体的边长分别为20cm、10cm。求:
(1)A物体的重力;
(2)B的密度。
五、综合题:每空1分,共14分
18.(2025·罗湖模拟)在明天的体育课上,两个班级要进行拔河比赛,为确立比赛战术和策略,同学们走进物理实验室进行实验探究:
【理论分析】
拔河过程中,甲队对乙队的拉力等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若甲队获胜,则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因此,为赢得比赛,队员应尽量选用防滑性能较 (选填“好”或“差”)的鞋子。
【提出问题与猜想假设】
为探究鞋子的防滑性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猜想:可能与鞋底材质、鞋底花纹、接触面上的压力和接触面材质有关。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鞋子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鞋子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小明经过多次实验,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已知:A鞋重3N,B鞋重4N,A鞋与B鞋的材质相同但花纹不同。
实验序号 实验用鞋 图示 接触面 滑动受到的摩擦力
一只A鞋 木质桌面 2.2N
一只A鞋 塑胶垫 1.8N
一只A鞋 玻璃板 1.0N
一只B鞋压在A鞋上 玻璃板
2.5N
两只B鞋压在A鞋上 玻璃板 4.0N
一只B鞋 玻璃板 1.2N
⑴由实验①②③可知,鞋子的防滑性能与 有关;
⑵由实验③④⑤可知,接触面所受 越大,鞋子受到的摩擦力也越大;
⑶由实验③和⑥可知,鞋子的防滑性能与鞋底花纹有关。
【交流评估】
1.依据实验结论2,请再提出一条赢得拔河比赛的策略: 。
2.小美同学认为实验结论3存在缺陷,原因是 。她还认为这个实验其实很难成功,因为实验中存在很难操作的地方,那就是 。
19.(2025·罗湖模拟)图甲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膨胀螺栓,按照图乙所示的方法安装好膨胀螺栓,下方挂很重的吊扇也不脱落。
(1)螺栓安装前如果不清理墙孔中松软的砂石会导致螺栓松动,原因是螺栓与砂石间可能会产生 (选填“滚动”、“滑动”或“静”)摩擦,这种情况会导致螺栓与墙体间的摩擦力大大减小;吊扇在工作时对屋顶的拉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吊扇的重力。
(2)膨胀管与墙孔间的摩擦力f与压力F之间的关系近似为,若不考虑膨胀螺栓所在的墙孔发生形变,要螺栓吊起10kg重物,膨胀管与墙孔间的压力至少要达到 N。
(3)在物理学中,两个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f与压力F的关系为,μ称为这两个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丙所示实验中,木块重为4N,木板重为8N,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0.3,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0.5,若用拉力F将木板匀速抽出,则测力计的示数是 N。
20.(2025·罗湖模拟)如图所示的情景节选自天工开物,划船时,船桨向后划水,船向前行驶。请解释其中的物理知识。
21.(2025·罗湖模拟)《天工开物》中写道“凡弓弦取食柘叶蚕茧”,指出用多股蚕丝作为弓的弦,人用力将弓弦拉弯。请解释其中的力学知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A、车把上套了有花纹的橡胶套,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
B、刹车时用力捏闸,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
C、自行车轮胎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
D、轴承中装有滚珠,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减小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答案】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及其现象;平衡状态的判断;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3.【答案】B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解答】A、小孩踏在滑板车上,对滑板车有压力的作用,压力使滑板车发生形变,对小孩产生弹力,故A错误;
B、玩滑板车的小孩,脚离开地面后,由于惯性还能继续运动,故B正确;
C、用力向后蹬地,滑板对地有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对滑板有向前的反作用力,滑板向前运动,滑板车不受平衡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惯性是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二力平衡的条件:同一个受力物体,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答案】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图中,当小球运动到B点时,瞬间速度为零,此时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答案】D
【知识点】力的合成与应用
【解析】【解答】图中,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F=F1+F2=7N+4N=11N:当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合力F'=F-F3=11N-9N=2N,根据图像,力的方向向左,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时,合力大小等于两分力大小之和,方向与分力方向相同: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反,合力大小等于两分力大小之差,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
6.【答案】C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解答】A.公交车里的乘客对车厢的压力与车厢对乘客的支持力,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双层公交车所受的牵引力与地面对双层公交车的阻力,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双层公交车和人的总重力与地面对双层公交车的支持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双层公交车匀速转弯时,车运动的方向不断改变,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相互作用力的关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改变。
7.【答案】C
【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 雕刻火药时刀刃磨得锋利是为了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增大压强,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分析】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
8.【答案】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
【解析】【解答】结合足球的质量,计算重力:G=mg=0.4kg×10N/kg=4N,踢出去的足球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时,只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点在重心,并标出重力的符号G和大小,如图所示:
【分析】根据足球的质量,利用G=mg,计算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作用点在重心。
9.【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摩擦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物体静止于某一斜面上,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过物体的重心作沿斜面向上的力,即摩擦力f;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与斜面接触面的中点处,过此点作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力,即为压力F,如下图:
【分析】作力的示意图,需要知道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然后根据力的三要素绘制力的示意图即可。
10.【答案】球拍;乒乓球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施力物体是发出力的物体。当乒乓球拍击打乒乓球时,施力物体是乒乓球拍,受力物体是受到力的物体。乒乓球被球拍击打,则受力物体是乒乓球。故第1空填:球拍;第2空填:乒乓球。
【分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前者被称为施力物体,后者则被称为受力物体。
11.【答案】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用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向两端拉弹簧测力计,与只拉一端效果是相同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拉一端时,另一端也必须有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不可能显示两边的拉力之和,而只会显示一个力的大小,即2.5N。故第1空填:2.5N。
【分析】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可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两个力分别向两边拉,与一端固定,只拉另一端效果是相同的。
12.【答案】20;竖直向上;手
【知识点】弹力;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13.【答案】(1)木板
(2)匀速直线运动
(3)C
(4)控制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等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
(1)实验时,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在上面运动的距离最远,速度减小的最慢;
(2)根据实验,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运行越远,可推理得: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原来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3)A、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是同时保持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故A错误;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错误;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地面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故C正确;
故选C;
(4)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
【分析】(1)接触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如果运动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运用了科学推理的方法;
(3)利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
14.【答案】(1)凹陷程度
(2)压力
(3)不能;等于
(4)B
(5)>;>
【知识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解析】【解答】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时,
(1)实验中,海绵受到压力不同,凹陷程度不同,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应压力的作用效果,是转换法。故第1空:凹陷程度;
(2)根据C、D、E实验,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凹陷程度不同,得出结论: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有关。故第1空:压力;
(3)根据AB实验,因受压面材料不同,发生形变的难易不同,不能通过A、B实验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AB两图中,压力和受力面积都相等,根据,A图中水瓶对砖块的压强pA和B图中水瓶对海绵的压强pB的大小为:pA等于pB。故第1空:不能;第2空:等于;
(4)图F中,与B相比,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为原来的2倍,但比值不变,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水瓶紧靠在一起,放在海绵上,海绵的凹陷程度与B图一样。故第1空:B;
(5)图2中,设切去的高度为h,因甲、乙均匀实心正方体,故;又因甲、乙对地面压强相等,则ρ甲gh甲=ρ乙gh乙,即ρ甲h甲=ρ乙h乙,已知h甲>h乙,故ρ甲<ρ乙,
若在两个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剩余部分的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
则,因为h甲>h乙,则h甲-h>h乙-h,则,剩余部分的质量m甲'大于m乙';
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质量时,减小的压力相同,因S甲>S乙,所以 p甲 < p乙;
又因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相同,则切去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度第1空:大于;第2空:大于。
【分析】(1)根据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用到的是转换法;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
(3)根据被压物质的形变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受压面的材料相同且形变要明显;当压力和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4)当压力和受力面积增大相同倍数时,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5)根据压强相等和高度关系,判断物体密度的关系;
已知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对地面压强的相等和两者的高度关系,判断出密度的关系;
当它们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根据密度公式得出截去部分和剩余部分的质量关系;
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质量时,减小的压力相同,根据压强公式和受力面积关系得出压强变化量之间的关系,结合原来的压强相等即可判断。
15.【答案】(1)相等;桌面与木块有摩擦力
(2)运动;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
(3)忽略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可以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4)能
【知识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解析】【解答】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
(1)实验时,左盘和右盘中砝码的质量相等,则木块两边所受的拉力相等;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木块仍然静止,还受平衡力的作用;木块右侧拉力力,有向右运动的趋势,桌面对木块有向左的摩擦力,使木块受力平衡;故第1空:相等;第2空:桌面与木块有摩擦力;
(2)图2中,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松手后小车不能平衡,会发生转动,是探究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故第1空:运动;第2空: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
(3)图3中,小卡片的质量很小,重力远小于卡片受到的拉力,选用轻质小卡片,可忽略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水平桌面间有摩擦力,会影响实验效果,用轻质硬纸片代替小车,可以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故第1空:忽略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第2空:可以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4)图3乙中,卡片受到的拉力不在同一水平高度,但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同一直线、同一物体上,卡片能平衡。故第1空:能。
【分析】(1)物体两侧放质量相同的钩码,两侧物体重力相等,受到的拉力相等;物体静止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探究二力平衡时是否同一直线上,可以把物体转动一个方向,观察现象;
(3)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受到拉力不同时,产生摩擦力,会影响实验效果;
(4)二力平衡的条件:同一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不一定在同一水平高度。
16.【答案】(1)解:由得,汽车的重力:
;
(2)解:汽车受到的阻力:
;
(3)解: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汽车的质量,利用G=mg,计算受到的重力;
(2)根据f=0.2G,计算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3)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计算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
17.【答案】(1)由图乙可知,当切去高度为物体B的边长时,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此时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A的重力;
(2)由图乙可知,当切去高度为物体B的边长时,物体A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为,
此时物体B的重力等于物体A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
物体B的密度。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物体的压强和受力面积,利用F=pS,计算压力,结合水平面受到的压力等于重力,计算重力大小;
(2)根据变化的压强,利用F=pS,计算压力,判断总重力,根据变化的压力,判断物体的重力,根据,计算密度。
18.【答案】大于;匀速直线;好;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选择体重大的同学;没有控制接触面上的压力相同;很难保证匀速直线拉动鞋子;实验过程中存在很难使鞋子做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探究拔河比赛获胜的因素时,
【理论分析】在拔河比赛中,双方之间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不是决定胜负的因素。若甲队获胜,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
为获得胜利,需要增大摩擦力,则要增大队员对地面的压力,增大粗糙程度,即穿防滑性好的鞋子;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要使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则让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根据表中①②③,一只鞋子,压力相同,粗糙程度不同,测力计示数不同,可知,压力相同,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测力计示数不同,鞋子的防滑性能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2)根据表中③④⑤,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可知,在接触面的材质相同时,接触面上压力越大,鞋子外底所受摩擦力越大。
【交流评估】1.拔河比赛中需要增大有益摩擦,选择体重大的同学,增大压力,鞋子应穿鞋底较粗糙的鞋子,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2.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利用③、⑥探究结论时,鞋子的质量可能不同,重力大小不同,造成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实验时,不方便在运动过程中读数,还有就是实验过程中存在很难使鞋子做匀速直线运动,使实验较难成功。
【分析】【理论分析】拔河比赛时,两队分别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绳子的拉力与地面对他的摩擦力,因为两队之间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大小相等,谁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谁就会获胜;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匀速直线运动时,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
(1)压力相同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越大;
【交流评估】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实验时,使物体匀速直线运动不易操作,且不方便读数。
19.【答案】(1)滚动;小于
(2)200
(3)1.2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种类
20.【答案】划船时,船桨向后划水,桨对水施加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会同时对桨施加向前的反作用力,所以船向前运动。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21.【答案】人用力将弓弦拉弯,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不仅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还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