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素养提升学业水平监测(5月)数学试卷
1.(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记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若,,则的公差为( )
A.-4 B.-2 C.2 D.4
【答案】D
【知识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解析】【解答】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若,, 则,解得,即数列的公差为4.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求解即可.
2.(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已知随机变量,且,则( )
A.2 B.4 C.6 D.8
【答案】A
【知识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解析】【解答】解:随机变量,,,
解得.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随机变量方差的性质求解即可.
3.(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如图,直线和圆,当从开始在平面上按顺时针方向绕点匀速转动(转动角度不超过)时,它扫过的圆内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时间的函数.这个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平均变化率;瞬时变化率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圆内阴影部分的面积随着的增大而增加,即函数为单调递增函数,且增长趋势先慢后快,过圆心后逐渐变慢,即函数图象的变化率先变大在变小.
故答案为:D.
【分析】由题意可得:圆内阴影部分的面积随着的增大而增加,根据面积函数的变化趋势,结合图象的变化率先变大在变小判断即可.
4.(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已知非零实数a,b,c不全相等,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若a,b,c成等差数列,则,,构成等差数列
B.若a,b,c成等比数列,则,,构成等差数列
C.若a,b,c成等差数列,则,,构成等比数列
D.若a,b,c成等比数列,则,,构成等比数列
【答案】C
【知识点】等差数列概念与表示;等比数列概念与表示
【解析】【解答】解:A、若,满足 a,b,c成等差数列 ,但,,无意义,故A错误;
B、若,,时,,,故B错误;
C、若a,b,c成等差数列,则,即,则,,构成等比数列,故C正确;
D、当时,满足 a,b,c成等比数列 ,但,,无意义,故 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取特值法即可判断ABD;由题意可得,利用等比中项即可判断C.
5.(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有3台车床加工同一型号的零件,第1台加工的次品率为1%,第2,3台加工的次品率均为2%,加工出来的零件混放在一起.已知第1,2,3台车床加工的零件数分别占总数的25%,30%,45%.任取一个零件,则它是次品的概率为( )
A.0.0175 B.0.017 C.0.0145 D.0.014
【答案】A
【知识点】全概率公式
【解析】【解答】解:记事件=“任取一件是次品”,事件=“第台车床加工”,
,,
根据全概率公式可得,任取一件是次品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6.(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原文如下: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除以3余2),五五数之剩三(除以5余3),七七数之剩二(除以7余2),问物几何?现有这样一个相关的问题:已知正整数满足三三数之剩二,将符合条件的所有正整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记数列的前项和为,则的最小值为( )
A.19 B.17 C.16 D.15
【答案】C
【知识点】基本不等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数列是以2为首项,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则,,即,
则,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故的最小值为16.
故答案为:C.
【分析】由题意可知数列为等差数列,求通项公式以及前n项和,结合基本不等式求解最小值即可.
7.(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若函数在区间上不单调,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
【解析】【解答】解:函数定义域为,,
当时,,函数单调递减;
当时,,函数单调递增,当时,函数取得极小值,
因为函数在区间上不单调,所以函数在区间上存在极值点,
所以,解得,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求函数的定义域,再求导,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并求函数的极值点,由题意转化为极值点在定义域内列式求解即可.
8.(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已知且,且,且,则(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解析】【解答】解:化为;
转化为;
转化为,
构造函数,,
则,,,
令,解得;令,解得;
则函数在内单调递增,在内单调递减,
故,即,且,则.
故答案为:B.
【分析】先将等式化成统一形式,构造函数,分析可得,,,利用导数判断的单调性,结合单调性判断比较大小.
9.(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某学院派出甲、乙、丙、丁四名老师带队去A,B,C,D四个地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名老师只能去一个地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四个区都有人去,则共有24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B.若恰有一个区无人去,则共有36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C.若甲不去A区,且每个区均有人去,则共有18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D.若A区只能是甲去或乙去,且每个区均有人去,则共有16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答案】A,C
【知识点】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排列、组合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A、若四个区都有人去,则有种不同的安排方法,故A正确;
B、若恰有一个区无人去有种选法,则有2人去同一个区,先选出这两人有种选法,再将分配到三个区共有种不同的安排方法,故B错误;
C、若甲不去A区,且每个区均有人去,则有种不同的安排方法,故C正确;
D、若A区只能是甲去或乙去,且每个区均有人去,则有种不同的安排方法,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分析】利用全排列求解即可判断A;由题意先选1个区,再选两人看成整体,最后分配即可判断B;利用特殊元素优先安排即可判断CD.
10.(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杨辉三角”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从第1行开始,第行从左到右的数字之和记为,如,,,的前项和记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杨辉三角”第10行中,从左到右第8个数字是120
B.
C.在“杨辉三角”中,从第2行开始到第行,每一行从左到右的第3个数字之和为
D.的前项和为
【答案】A,C,D
【知识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组合及组合数公式;二项式定理;二项展开式
【解析】【解答】解:A、在“杨辉三角”第10行中,从左到右第8个数字是,
故A正确;
B、由题意可得:,则数列为等比数列,,
即,故B错误;
C、在“杨辉三角”中,从第2行开始到第行,每一行从左到右的第3个数字之和为:
,故C正确;
D、,
则的前n项和为
,故D正确.
故答案为:ACD.
【分析】易知数列为等比数列,求其前n项和记为,逐项分析判断即可.
11.(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已知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函数在处的切线方程为
B.函数存在唯一的极小值点
C.函数的极小值大于
D.函数有且仅有两个零点,且两个零点互为倒数
【答案】A,B,D
【知识点】导数的几何意义;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函数零点存在定理
【解析】【解答】解:函数的定义域为,,
且,,则函数在处的切线方程为,
即,故A正确;
B、易知在上单调递增,且,,
则存在,使得,即,
当时,,函数单调递减,当时,,函数单调递增,
则在处取得唯一的极小值,故B正确;
C、由B选项可知:函数的极小值为,,,
故C错误;
D、由C选项可知:,因为,
所以在内存在唯一的根,所以,则,所以,因为,
故也是在唯一的零点,故D正确.
故答案为:ABD.
【分析】求函数的定义域,再求导,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求曲线的切线方程即可判断A;根据导数的单调性,结合零点存在性定理即可判断B;代入极值点求极小值,并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即可判断C;根据单调性判断零点个数,并计算当时,求的值即可判断D.
12.(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在的二项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用数字作答)
【答案】
【知识点】二项展开式的通项
【解析】【解答】解: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为:
(且),
令,解得,则常数项为.
故答案为:.
【分析】写出展开式的通项,利用通项计算即可.
13.(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已知等比数列的前5项和为10,前10项和为50,则这个数列的前15项和为 .
【答案】210
【知识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设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则成等比数列,
即,即,解得.
故答案为:210.
【分析】根据等比数列的前项和性质,结合等比中项的性质求解即可.
14.(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甲、乙、丙三人相互做传球训练,第1次由甲将球传出,每次传球时,传球者都等可能地将球传给另外两个人中的任何一人,则第3次传球后球在乙手中的概率为 ,第n次传球后球在乙手中的概率为 .
【答案】;
【知识点】数列的递推公式;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每次传球都有2种可能,传球3次有种传球过程,
其中第3次传给乙,包含甲丙甲乙,甲乙丙乙,甲乙丙乙,3种传球过程,
则第3次传球后球在乙手中的概率为;
设第次传球后在乙手中的概率为,则第次传球道甲或丙手中的概率为,
则,即,
数列是公比为,首项为的等比数列,
则,即.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样本空间法,通过列举的方法计算概率即可;设第次传球后在乙手中的概率为,以及第次传球道甲或丙手中的概率为,求解关于数列的递推关系式,通过构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
15.(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已知函数,当时,取得极值1.
(1)求的解析式;
(2)若对任意的都有成立,求c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解:函数定义域为,,
由题意可得:,解得,经检验符合题意,
则;
(2)解:问题转化为,
,,
令,解得或,
当时,;当时,,
则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单调减区间为,
因为,,
所以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为3,故c的取值范围是.
【知识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利用导数研究函数最大(小)值
【解析】【分析】(1)求函数的定义域以及导函数,由题意列方程组求解即可(注意检验);
(2)问题转化为,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求其在的最大值,即可得c的取值范围.
(1)函数,,当时,取得极值1,
则,解得,经检验满足题设.
∴;
(2)若对任意的都有成立,
财函数在上的最大值小于c,
由,得,
由,得或.
∴当时,,当时,,
可得的增区间为,,减区间为.
又,,
∴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为3,则c的取值范围是.
16.(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已知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其中,,成等比数列,且,数列的前n项和为.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
(2)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
(3)设集合,求集合M中所有元素的和.
【答案】(1)解:数列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
因为,,成等比数列,所以,则,
又因为,所以,,
则,;
(2)解:由(1)可得,
则;
(3)解:集合,则,
集合M中所有元素的和即求数列的前30项和,则.
【知识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数列的求和;等比中项
【解析】【分析】(1)利用等差数列的基本量表示,再根据三个数是等比数列,列式求解首项和公差,即可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前项和;
(2)由(1)可得,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即可;
(3)根据(1)的结果,再根据不等式求解集合中的项数,再根据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求解即可.
(1)因为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
所以,即,又,
所以,,,;
(2),
则数列的前n项和;
(3)集合,
故,故集合M中所有元素的和即求数列的前30项和,
则.
17.(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某公司计划购买2台机器,该种机器使用三年后即被淘汰,在购买机器时,可以一次性额外购买几次维修服务,每次维修服务费用300元,另外,实际维修一次还需向维修人员支付小费,小费每次60元.在机器使用期间,如果维修次数超过购机时购买的维修服务次数,则每维修一次需支付维修费用720元,无需支付小费.现需决策在购买机器时应同时一次性购买几次维修服务,根据大数据统计显示,每台机器在三年使用期内的维修次数可能是4次,5次或6次,其概率分别是,,.记X表示2台机器在三年使用期内的维修次数,n表示购买2台机器时,一次性购买的维修服务次数.
(1)求X的分布列;
(2)以机器维修所需费用的期望值为决策依据,在和之中选取其一,应选用哪个?
【答案】(1)解:由题意可得:随机变量X的取值为8,9,10,11,12,
,
,
,
,
,
则X的分布列为:
X 8 9 10 11 12
P
(2)解:当时,设为机器维修所需费用,则的分布列为:
3180 3240 3960 4680 5400
P
;
当时,设为机器维修所需费用,则的分布列为:
3480 3540 3600 4320 5040
P
,
因为3645<3670,所以应选用.
【知识点】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得随机变量X可能取值,计算每个的概率,列分布列即可;
(2)当时,根据第一问写出对应的费用,注意时,9个维修服务费用,只有8次小费,算出期望,同理算出时的期望,两数比较大小判断即可.
(1)X的取值为8,9,10,11,12.
.
.
.
.
.
所以X的分布列为
X 8 9 10 11 12
P
(2)法1:当时,设为机器维修所需费用,则的分布列为
3180 3240 3960 4680 5400
P
于是.
当时,设为机器维修所需费用,则的分布列为
3480 3540 3600 4320 5040
P
于是,
因为3645<3670,所以应选用.
法2:当时,机器维修所需费用的期望值为,
当时,机器维修所需费用的期望值为.
因为,所以应选用.
18.(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已知函数,
(1)讨论的单调性;
(2)若存在两个零点
(ⅰ)求a的取值范围;
(ⅱ)证明:.
【答案】(1)解:函数的定义域为R,,
当时,恒成立,函数在R上单调递增;
当时,由,解得,由,解得,
则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综上可知:当时,在R上单调递增;
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2)解:(ⅰ)由(1)可知,当时,在R上单调递增,最多有一个零点,不合题意,
当时,在时取得极小值也是最小值,
,
若有两个零点,则,即,而,解得,
由,得函数在上有一个零点,即在上唯一零点;
令函数,求导得,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则,即,取,
于是,
因此函数在上有一个零点,即在上有唯一零点,
所以a的取值范围为;
(ⅱ)由是的两个零点,得,不妨令,
两式相减得,令,要证,
只需证
,令,
求导得,令,求导得,
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则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成立,即成立.
【知识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利用导数研究函数最大(小)值;函数零点存在定理
【解析】【分析】(1)求函数的定义域,再求导,分,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区间即可;
(2)(ⅰ)由(1)的信息,求出存在最小值并且小于0的a值范围,再利用零点存在性定理判断即可;
(ⅱ)由零点的意义用表示,再借助分析法构造函数推理即可.
(1)函数的定义域为R,求导得,
当时,恒成立,则函数在R上单调递增;
当时,由得,由得,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当时,在R上单调递增;
当时,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2)(ⅰ)由(1)可知,当时,在R上单调递增,最多有一个零点,不合题意,
当时,在时取得极小值也是最小值,
,
若有两个零点,则,即,而,解得,
由,得函数在上有一个零点,即在上唯一零点;
令函数,求导得,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则,即,取,
于是,
因此函数在上有一个零点,即在上有唯一零点,
所以a的取值范围为.
(ⅱ)由是的两个零点,得,不妨令,
两式相减得,令,要证,
只需证
,令,
求导得,令,求导得,
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则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成立,即成立.
19.(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如果数列满足:且,则称数列为“阶万物数列”.
(1)若某“4阶万物数列”是等比数列,求该数列的各项;
(2)若某“9阶万物数列”是等差数列,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3)若为“阶万物数列”,求证:.
【答案】(1)解: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显然,
因为,所以,解得,
又因为,所以,所以,
则“4阶万物数列”为,,,,或者是,,;
(2)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由可得,即,即,
当时,,此时,不是“9阶万物数列”,
当时,由和,
可得,解得,,
所以,
当时,由和,可得,
解得,.所以,
综上所述,或;
(3)证明:由已知可知,必有,也必有,其中,,且,
设,,,是数列中所有大于0的数,
,,,是数列中所有小于0的数.
由已知可得,,
则.
【知识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性质;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
【解析】【分析】(1)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利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可得,结合题意求解即可;
(2)由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可得,再分,和,结合条件求解即可;
(3)将数列中的正数项和负数项分开相加,得由已知可得,,再利用放缩法证明即可.
(1)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显然.
由,可得,解得.
由可得,所以.
所以“4阶万物数列”为,,,,或者是,,,.
(2)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由可得,即,即.
当时,,此时,不是“9阶万物数列”.
当时,由和,
可得,解得,.
所以.
当时,由和,可得,
解得,.所以.
综上所述,或.
(3)由已知可知,必有,也必有,其中,,且,
设,,,是数列中所有大于0的数,
,,,是数列中所有小于0的数.
由已知可得,.
所以
.
1 / 1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素养提升学业水平监测(5月)数学试卷
1.(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记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若,,则的公差为( )
A.-4 B.-2 C.2 D.4
2.(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已知随机变量,且,则( )
A.2 B.4 C.6 D.8
3.(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如图,直线和圆,当从开始在平面上按顺时针方向绕点匀速转动(转动角度不超过)时,它扫过的圆内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时间的函数.这个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4.(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已知非零实数a,b,c不全相等,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若a,b,c成等差数列,则,,构成等差数列
B.若a,b,c成等比数列,则,,构成等差数列
C.若a,b,c成等差数列,则,,构成等比数列
D.若a,b,c成等比数列,则,,构成等比数列
5.(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有3台车床加工同一型号的零件,第1台加工的次品率为1%,第2,3台加工的次品率均为2%,加工出来的零件混放在一起.已知第1,2,3台车床加工的零件数分别占总数的25%,30%,45%.任取一个零件,则它是次品的概率为( )
A.0.0175 B.0.017 C.0.0145 D.0.014
6.(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原文如下: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除以3余2),五五数之剩三(除以5余3),七七数之剩二(除以7余2),问物几何?现有这样一个相关的问题:已知正整数满足三三数之剩二,将符合条件的所有正整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记数列的前项和为,则的最小值为( )
A.19 B.17 C.16 D.15
7.(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若函数在区间上不单调,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8.(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已知且,且,且,则( )
A. B. C. D.
9.(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某学院派出甲、乙、丙、丁四名老师带队去A,B,C,D四个地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名老师只能去一个地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四个区都有人去,则共有24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B.若恰有一个区无人去,则共有36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C.若甲不去A区,且每个区均有人去,则共有18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D.若A区只能是甲去或乙去,且每个区均有人去,则共有16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10.(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杨辉三角”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从第1行开始,第行从左到右的数字之和记为,如,,,的前项和记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杨辉三角”第10行中,从左到右第8个数字是120
B.
C.在“杨辉三角”中,从第2行开始到第行,每一行从左到右的第3个数字之和为
D.的前项和为
11.(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已知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函数在处的切线方程为
B.函数存在唯一的极小值点
C.函数的极小值大于
D.函数有且仅有两个零点,且两个零点互为倒数
12.(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在的二项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用数字作答)
13.(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已知等比数列的前5项和为10,前10项和为50,则这个数列的前15项和为 .
14.(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甲、乙、丙三人相互做传球训练,第1次由甲将球传出,每次传球时,传球者都等可能地将球传给另外两个人中的任何一人,则第3次传球后球在乙手中的概率为 ,第n次传球后球在乙手中的概率为 .
15.(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已知函数,当时,取得极值1.
(1)求的解析式;
(2)若对任意的都有成立,求c的取值范围.
16.(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已知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其中,,成等比数列,且,数列的前n项和为.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
(2)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
(3)设集合,求集合M中所有元素的和.
17.(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某公司计划购买2台机器,该种机器使用三年后即被淘汰,在购买机器时,可以一次性额外购买几次维修服务,每次维修服务费用300元,另外,实际维修一次还需向维修人员支付小费,小费每次60元.在机器使用期间,如果维修次数超过购机时购买的维修服务次数,则每维修一次需支付维修费用720元,无需支付小费.现需决策在购买机器时应同时一次性购买几次维修服务,根据大数据统计显示,每台机器在三年使用期内的维修次数可能是4次,5次或6次,其概率分别是,,.记X表示2台机器在三年使用期内的维修次数,n表示购买2台机器时,一次性购买的维修服务次数.
(1)求X的分布列;
(2)以机器维修所需费用的期望值为决策依据,在和之中选取其一,应选用哪个?
18.(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已知函数,
(1)讨论的单调性;
(2)若存在两个零点
(ⅰ)求a的取值范围;
(ⅱ)证明:.
19.(2024高二下·南海期中)如果数列满足:且,则称数列为“阶万物数列”.
(1)若某“4阶万物数列”是等比数列,求该数列的各项;
(2)若某“9阶万物数列”是等差数列,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3)若为“阶万物数列”,求证:.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解析】【解答】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若,, 则,解得,即数列的公差为4.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求解即可.
2.【答案】A
【知识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解析】【解答】解:随机变量,,,
解得.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随机变量方差的性质求解即可.
3.【答案】D
【知识点】平均变化率;瞬时变化率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圆内阴影部分的面积随着的增大而增加,即函数为单调递增函数,且增长趋势先慢后快,过圆心后逐渐变慢,即函数图象的变化率先变大在变小.
故答案为:D.
【分析】由题意可得:圆内阴影部分的面积随着的增大而增加,根据面积函数的变化趋势,结合图象的变化率先变大在变小判断即可.
4.【答案】C
【知识点】等差数列概念与表示;等比数列概念与表示
【解析】【解答】解:A、若,满足 a,b,c成等差数列 ,但,,无意义,故A错误;
B、若,,时,,,故B错误;
C、若a,b,c成等差数列,则,即,则,,构成等比数列,故C正确;
D、当时,满足 a,b,c成等比数列 ,但,,无意义,故 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取特值法即可判断ABD;由题意可得,利用等比中项即可判断C.
5.【答案】A
【知识点】全概率公式
【解析】【解答】解:记事件=“任取一件是次品”,事件=“第台车床加工”,
,,
根据全概率公式可得,任取一件是次品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6.【答案】C
【知识点】基本不等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数列是以2为首项,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则,,即,
则,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故的最小值为16.
故答案为:C.
【分析】由题意可知数列为等差数列,求通项公式以及前n项和,结合基本不等式求解最小值即可.
7.【答案】C
【知识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
【解析】【解答】解:函数定义域为,,
当时,,函数单调递减;
当时,,函数单调递增,当时,函数取得极小值,
因为函数在区间上不单调,所以函数在区间上存在极值点,
所以,解得,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求函数的定义域,再求导,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并求函数的极值点,由题意转化为极值点在定义域内列式求解即可.
8.【答案】B
【知识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解析】【解答】解:化为;
转化为;
转化为,
构造函数,,
则,,,
令,解得;令,解得;
则函数在内单调递增,在内单调递减,
故,即,且,则.
故答案为:B.
【分析】先将等式化成统一形式,构造函数,分析可得,,,利用导数判断的单调性,结合单调性判断比较大小.
9.【答案】A,C
【知识点】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排列、组合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A、若四个区都有人去,则有种不同的安排方法,故A正确;
B、若恰有一个区无人去有种选法,则有2人去同一个区,先选出这两人有种选法,再将分配到三个区共有种不同的安排方法,故B错误;
C、若甲不去A区,且每个区均有人去,则有种不同的安排方法,故C正确;
D、若A区只能是甲去或乙去,且每个区均有人去,则有种不同的安排方法,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分析】利用全排列求解即可判断A;由题意先选1个区,再选两人看成整体,最后分配即可判断B;利用特殊元素优先安排即可判断CD.
10.【答案】A,C,D
【知识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组合及组合数公式;二项式定理;二项展开式
【解析】【解答】解:A、在“杨辉三角”第10行中,从左到右第8个数字是,
故A正确;
B、由题意可得:,则数列为等比数列,,
即,故B错误;
C、在“杨辉三角”中,从第2行开始到第行,每一行从左到右的第3个数字之和为:
,故C正确;
D、,
则的前n项和为
,故D正确.
故答案为:ACD.
【分析】易知数列为等比数列,求其前n项和记为,逐项分析判断即可.
11.【答案】A,B,D
【知识点】导数的几何意义;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函数零点存在定理
【解析】【解答】解:函数的定义域为,,
且,,则函数在处的切线方程为,
即,故A正确;
B、易知在上单调递增,且,,
则存在,使得,即,
当时,,函数单调递减,当时,,函数单调递增,
则在处取得唯一的极小值,故B正确;
C、由B选项可知:函数的极小值为,,,
故C错误;
D、由C选项可知:,因为,
所以在内存在唯一的根,所以,则,所以,因为,
故也是在唯一的零点,故D正确.
故答案为:ABD.
【分析】求函数的定义域,再求导,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求曲线的切线方程即可判断A;根据导数的单调性,结合零点存在性定理即可判断B;代入极值点求极小值,并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即可判断C;根据单调性判断零点个数,并计算当时,求的值即可判断D.
12.【答案】
【知识点】二项展开式的通项
【解析】【解答】解: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为:
(且),
令,解得,则常数项为.
故答案为:.
【分析】写出展开式的通项,利用通项计算即可.
13.【答案】210
【知识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设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则成等比数列,
即,即,解得.
故答案为:210.
【分析】根据等比数列的前项和性质,结合等比中项的性质求解即可.
14.【答案】;
【知识点】数列的递推公式;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每次传球都有2种可能,传球3次有种传球过程,
其中第3次传给乙,包含甲丙甲乙,甲乙丙乙,甲乙丙乙,3种传球过程,
则第3次传球后球在乙手中的概率为;
设第次传球后在乙手中的概率为,则第次传球道甲或丙手中的概率为,
则,即,
数列是公比为,首项为的等比数列,
则,即.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样本空间法,通过列举的方法计算概率即可;设第次传球后在乙手中的概率为,以及第次传球道甲或丙手中的概率为,求解关于数列的递推关系式,通过构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
15.【答案】(1)解:函数定义域为,,
由题意可得:,解得,经检验符合题意,
则;
(2)解:问题转化为,
,,
令,解得或,
当时,;当时,,
则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单调减区间为,
因为,,
所以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为3,故c的取值范围是.
【知识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利用导数研究函数最大(小)值
【解析】【分析】(1)求函数的定义域以及导函数,由题意列方程组求解即可(注意检验);
(2)问题转化为,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求其在的最大值,即可得c的取值范围.
(1)函数,,当时,取得极值1,
则,解得,经检验满足题设.
∴;
(2)若对任意的都有成立,
财函数在上的最大值小于c,
由,得,
由,得或.
∴当时,,当时,,
可得的增区间为,,减区间为.
又,,
∴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为3,则c的取值范围是.
16.【答案】(1)解:数列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
因为,,成等比数列,所以,则,
又因为,所以,,
则,;
(2)解:由(1)可得,
则;
(3)解:集合,则,
集合M中所有元素的和即求数列的前30项和,则.
【知识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数列的求和;等比中项
【解析】【分析】(1)利用等差数列的基本量表示,再根据三个数是等比数列,列式求解首项和公差,即可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前项和;
(2)由(1)可得,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即可;
(3)根据(1)的结果,再根据不等式求解集合中的项数,再根据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求解即可.
(1)因为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
所以,即,又,
所以,,,;
(2),
则数列的前n项和;
(3)集合,
故,故集合M中所有元素的和即求数列的前30项和,
则.
17.【答案】(1)解:由题意可得:随机变量X的取值为8,9,10,11,12,
,
,
,
,
,
则X的分布列为:
X 8 9 10 11 12
P
(2)解:当时,设为机器维修所需费用,则的分布列为:
3180 3240 3960 4680 5400
P
;
当时,设为机器维修所需费用,则的分布列为:
3480 3540 3600 4320 5040
P
,
因为3645<3670,所以应选用.
【知识点】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得随机变量X可能取值,计算每个的概率,列分布列即可;
(2)当时,根据第一问写出对应的费用,注意时,9个维修服务费用,只有8次小费,算出期望,同理算出时的期望,两数比较大小判断即可.
(1)X的取值为8,9,10,11,12.
.
.
.
.
.
所以X的分布列为
X 8 9 10 11 12
P
(2)法1:当时,设为机器维修所需费用,则的分布列为
3180 3240 3960 4680 5400
P
于是.
当时,设为机器维修所需费用,则的分布列为
3480 3540 3600 4320 5040
P
于是,
因为3645<3670,所以应选用.
法2:当时,机器维修所需费用的期望值为,
当时,机器维修所需费用的期望值为.
因为,所以应选用.
18.【答案】(1)解:函数的定义域为R,,
当时,恒成立,函数在R上单调递增;
当时,由,解得,由,解得,
则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综上可知:当时,在R上单调递增;
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2)解:(ⅰ)由(1)可知,当时,在R上单调递增,最多有一个零点,不合题意,
当时,在时取得极小值也是最小值,
,
若有两个零点,则,即,而,解得,
由,得函数在上有一个零点,即在上唯一零点;
令函数,求导得,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则,即,取,
于是,
因此函数在上有一个零点,即在上有唯一零点,
所以a的取值范围为;
(ⅱ)由是的两个零点,得,不妨令,
两式相减得,令,要证,
只需证
,令,
求导得,令,求导得,
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则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成立,即成立.
【知识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利用导数研究函数最大(小)值;函数零点存在定理
【解析】【分析】(1)求函数的定义域,再求导,分,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区间即可;
(2)(ⅰ)由(1)的信息,求出存在最小值并且小于0的a值范围,再利用零点存在性定理判断即可;
(ⅱ)由零点的意义用表示,再借助分析法构造函数推理即可.
(1)函数的定义域为R,求导得,
当时,恒成立,则函数在R上单调递增;
当时,由得,由得,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当时,在R上单调递增;
当时,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2)(ⅰ)由(1)可知,当时,在R上单调递增,最多有一个零点,不合题意,
当时,在时取得极小值也是最小值,
,
若有两个零点,则,即,而,解得,
由,得函数在上有一个零点,即在上唯一零点;
令函数,求导得,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则,即,取,
于是,
因此函数在上有一个零点,即在上有唯一零点,
所以a的取值范围为.
(ⅱ)由是的两个零点,得,不妨令,
两式相减得,令,要证,
只需证
,令,
求导得,令,求导得,
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则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成立,即成立.
19.【答案】(1)解: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显然,
因为,所以,解得,
又因为,所以,所以,
则“4阶万物数列”为,,,,或者是,,;
(2)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由可得,即,即,
当时,,此时,不是“9阶万物数列”,
当时,由和,
可得,解得,,
所以,
当时,由和,可得,
解得,.所以,
综上所述,或;
(3)证明:由已知可知,必有,也必有,其中,,且,
设,,,是数列中所有大于0的数,
,,,是数列中所有小于0的数.
由已知可得,,
则.
【知识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性质;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
【解析】【分析】(1)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利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可得,结合题意求解即可;
(2)由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可得,再分,和,结合条件求解即可;
(3)将数列中的正数项和负数项分开相加,得由已知可得,,再利用放缩法证明即可.
(1)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显然.
由,可得,解得.
由可得,所以.
所以“4阶万物数列”为,,,,或者是,,,.
(2)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由可得,即,即.
当时,,此时,不是“9阶万物数列”.
当时,由和,
可得,解得,.
所以.
当时,由和,可得,
解得,.所以.
综上所述,或.
(3)由已知可知,必有,也必有,其中,,且,
设,,,是数列中所有大于0的数,
,,,是数列中所有小于0的数.
由已知可得,.
所以
.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