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变色龙》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变色龙》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05 10:1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 变色龙
第一课时
●出示目标:
学习目标
了解契诃夫的小说创作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
3、感知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
2、学习运用精彩的对话刻画人物,理解细节描写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预习导学
新课导入(播放变色龙幻灯片)
刚才大家看到的就是变色龙,变色龙是自然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一种神奇的动物,有着特殊的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身色彩的本领。在现实社会中,也有这样一群人,被称为“变色龙”。这是一群怎样的人物呢?让我们随着“世界三大小说家”契诃夫的描述去认识一下这样的人。
作者链接
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末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世界声誉的俄国短篇小说大师,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革新家。他一生创作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还写了一些中篇小说和剧本。作品大多数取材于中等阶层的“小人物”的平凡生活,揭露了反动统治阶级的残暴,抨击了沙皇的专制制度。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色龙》《凡卡》《装在套子里的人》《公务员之死》等。
背景链接
《变色龙》作于1884年,作品发表前,正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俄国民意党人刺杀亚历山大二世(1881)之后,亚历山大三世一上台,在竭力强化警察统治的同时,也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一层面纱。1880年成立的治安最高委员会头目洛雷斯·麦里可夫后来当上了内务大臣,这是一个典型的两面派,人民称他为“狼嘴狐尾”。这时的警察再不是果戈理时代随意用拳头揍人的警棍了,而是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干着献媚邀功的勾当。契诃夫刻画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正是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
字词积累
魁梧(wú) 蔑(miè) 筛子(shāi) 醋栗(cù lì) 咳嗽(sòu)
戳(chuō) 下贱胚子(pēi) 欺瞒(mán) 猪崽(zǎi) 恐吓(hè)
径(jìng)自
●合作探究
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小说中的“变色龙”到底指谁呢?
2、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该故事情节,不超过100字。
3、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交流点拨】:
奥楚蔑洛夫
2、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广场巡 ( http: / / www.21cnjy.com )逻时发现了一桩案子——“狗咬人’案件,在处理“狗咬人’案件时,发生了五次变化,案件处理结果是小狗被人带走,受伤者反遭到恐吓。
3、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一案。
文本探究
1、默读课文,将表格中的内容圈点在书上(对狗的称呼用“—”、对赫留金的态度用“﹏”标圈点),理清小说情节。
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一案的五次变化
狗主人 对狗的称呼 对赫留金的态度
不知道
将军
不是将军
说不定
不是将军
将军哥哥
2、结合以上表格内容,探究:这五次变化是围绕什么变化的?不变的是什么?
【交流点拨】:1、
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一案的五次变化
狗主人 对狗的称呼 对赫留金的态度
不知道 野畜生,疯狗,把它弄死好了 肯定赫留金被狗咬了
将军 小狗 你那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你们这些鬼东西。
不是将军 下贱胚子 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
说不定 名贵的狗 你这混蛋,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不是将军 野狗  
将军哥哥 怪伶俐的狗 我早晚要收拾你!
2、奥楚蔑洛夫的五次变化都是围绕小狗的主人是谁而变化的。在五次变色中,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始终不变。
拓展延伸
“变色龙”比喻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你知道这些与动物有关的绰号比喻什么人吗?
铁公鸡 地头蛇 应声虫 寄生虫 笑面虎
千里马 老黄牛 初生犊 井底蛙 纸老虎
【交流点拨】:
铁公鸡:吝啬小气的人。
地头蛇:当地恃势称霸的人。
应声虫:随声附和的人。
寄生虫:不劳而获的人
笑面虎:外表和善而内心凶狠的人。
纸老虎:貌似强大凶狠、实则较弱无力的人。
千里马:才华特别出众的人。
黄牛:勤恳工作、任劳任怨的人。
初生犊:血气方刚、富有朝气的年轻人。
井底蛙:见识短浅的人。
●当堂训练
第二课时
●出示目标
学习目标
1、学会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能归纳小说的主题。
2、学习品味精彩的对话刻画人物,进一步理解和学习运用对比进行讽刺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归纳小说的主题。
2、进一步理解和学习运用对比进行讽刺的写作方法。
●预习导学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 ( http: / / www.21cnjy.com )咬人事件中态度的多次变化,看到了沙皇统治忠实走狗的丑恶嘴脸,也看到了沙皇统治的黑暗现实。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探究课文的写作特色。
●合作探究
文本探究
1、奥楚蔑洛夫的“新的军大衣”在小说中出现了几次 有什么作用
2、文中还有一个细节描写——手指头,找出相关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3、文章三次提到法律有何作用?
4、从围观的群众和当时的环境,可以看出俄国社会的哪些弊病?
【交流点拨】:
1、在小说中共出现了四次。
第一次:小说开头。新的军大衣是奥楚蔑洛夫身份和地位的标志。
第二次:听说“这好像是将军家的狗”,借口天气热,脱大衣,以“脱大衣”掩盖自己的狼狈。
第三次:听到人群中有人肯定是将军家的狗,奥楚蔑洛夫为自己的言语的冒犯而恐惧不已,吓得浑身发抖。因而又要巡警给他穿上大衣。
第四次:小说结尾。“裹紧大衣”。奥楚蔑洛夫担心丢掉官职,因此他不寒而栗,情不自禁地要“裹紧大衣”。
军大衣这一细节描写,将奥楚蔑洛夫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卑劣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
2、这一细节描写,反映了赫留金的遭 ( http: / / www.21cnjy.com )遇,一开始它是赫留金用来要挟狗主人的资本,要求赔偿的本钱;但当有人说狗是将军家的时,手指头又成了冒犯名种狗的罪证。总之,这两处的细节描写,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主人公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本性跃然纸上。
3、第一次在第七段,赫留金提出法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反映了底层人民机敏的一面,是作者讽喻沙皇的“法律”对人民的压迫。第二次在第十二段,赫留金引用法律为自己辩护,接着抬出“当宪兵”的兄弟,通过人物语言揭露沙皇法律的实质是:宪兵就是法律,对沙皇法律的又一次尖锐讽刺。第三次在第十七段,从侧面揭露法律在统治阶级眼里,不过是一纸空文,说明法律的虚伪。总之,三提法律,不仅交代了时代背景,而且深化了主题,使小说的主题不仅仅停留在对一个小警官的揭露上,把矛头直指沙皇的专制统治。
4、对围观群众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小市民阶层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麻木、庸俗、愚昧,也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病苦。社会环境的冷清、萧条,这正是军警宪兵当道的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的写照,交代了“案子”发生的社会背景。
人物赏析
1、你眼中的奥楚蔑洛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
【交流点拨】:
1、奥楚蔑洛夫:警官,气派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足、威风凛凛;说话拿腔拿调,貌似公正、严于执法。实则专横粗野,狡猾善变。一副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看风使舵、出尔反尔的丑恶嘴脸。奉上的奴性与压下的官气集于一身,是个典型的沙皇忠实走狗角色。
2、运用对比进行讽刺:奥 ( http: / / www.21cnjy.com )楚蔑洛夫面对狗主人的身份的变化,不停地改变着自己的态度,时而威风凛凛,时而奴颜婢膝,一会儿痛骂小狗是“疯狗”“下贱胚子”,一会儿又夸小狗“名贵”“伶俐”,前后矛盾,对比鲜明,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使小说的喜剧效果更加突出。
运用夸张进行讽刺。讽刺小说往往离不开夸 ( http: / / www.21cnjy.com )张,本文也是如此。在短短的时间里,随着狗的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奥楚蔑洛夫的态度也发生了五次变色。变化之快,跨度之大,令人瞠目。夸张手法的巧妙运用,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主旨探究
结合作品创作背景,探究:作者塑造奥楚蔑洛夫这样一个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交流点拨】:
《变色龙》写于1884年,1881年俄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亚历山大三世上台为强化统治,在强化警察制度的同时,也掩人耳目的搞了些法令。可这些警察往往是唱着遵守法律的高调,而干的却是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勾当。本文就是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虚伪,批判了沙皇专制反人民的实质。
拓展延伸
文章最后写到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请设想一下奥楚蔑洛夫离开广场后去了哪里?要求设计的情节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交流点拨】:*继续去别的地方搜刮民脂民膏。
*又遇见了一起类似狗咬人的案件,又做出了相同的处理,或者处理得更圆滑了。
*去找普洛诃尔套近乎。
*去将军家邀功请赏,在此之前到首饰店索要一些金银珠宝,一并送给将军。
*“买”一只小狗送给将军的哥哥。
* 去赫留金工作的首饰店寻点儿麻烦。
*去纠集一批地痞流氓准备殴打赫留金。
●当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