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东东营市河口区八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山东东营市河口区八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7 14:34:42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考试试题
(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共22分)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yán( )而立的。
①敦( ) ②yán_______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各国带来严重冲击,也给世界经济带来 。
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护士、医生义无反顾、逆行出征,英勇无畏冲向国内国外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______了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坚守与坚韧。
③在大中小学____、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A. 重击 诠释 循循善诱 B. 重创 诠释 循序渐进
C 重创 阐释 循循善诱 D. 重击 阐释 循序渐进
3.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与科技工作者处心积虑、忘我工作密不可分。
B. 电影《长津湖》中的动作戏真实精彩、场面宏大,再融入细腻入微、层次丰富的文戏,真可谓相得益彰,极大地增强了本片的艺术感染力。
C. 这次学校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D. 深圳的灯光秀引来了很多游客袖手旁观。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经济是否迅速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加速培养出大量的高水平技术、管理人才。
B.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C. 这场英模报告会后,全市上下迅速掀起了追赶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潮。
D. 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5. 填空。(5分)
①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柳宗元《小石潭记》
③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蒹葭》
④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 。《北冥有鱼》
⑤《大道之行也》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表意相近的语句是“ , ”。
6. 名著阅读。(4分)
出版社的沉默逐渐成为一种威胁。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也就是他的灭亡。那时,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滨海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语段中“他”是_____________,选文出自_____________(作者)写的《 》。
(2)小说主人公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是______________ 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7.综合性学习(2分)
学校开展“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题目。
(1)研读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低碳生活。(1分)
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指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的目的。“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着一种更为健康、更为自然的生活态度,意味着人类要负起保护地球的责任和义务。低碳生活看起来是小事,少用纸巾、塑料袋、一次性纸杯,循环用水,多步行少开车等,做起来也不是太难,但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低碳不能因为自己“小”而不为,不能因为自己“富”而不为,更不能因为别人“不为”而自己不为。
——姚雪痕《低碳生活》
(2)为了更好地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使本次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请你仿照示例再补充一个活动形式。
示例;发放“低碳生活”宣传单。(1分)
二、阅读欣赏(共48分)
(一)(4分)
夜 雪①
白居易
已讶衾②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①这首五绝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白居易时年四十五岁,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任江州司马。②衾∶被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本诗独具一格,浑然天成,试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2分)
(二)(8分)
【甲】虽有嘉肴,弟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弟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貂》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①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②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③然而长,眼如望羊④,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⑤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孔子世家》
注释∶①益,增加(新的学习内容)。②数,弹奏的技艺。③几,同“颀”,长,高。④望羊,仰视的样子。⑤辟席∶即避席。古人席地而坐,离座而起,表示敬意。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不知其旨也。
②学学半
③孔子适齐
④与齐太师语乐
11.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2. 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上的不同之处。(2分)
(三)(8分)阅读《社戏》节选,完成13~15题。
①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先前的戏,或骂或笑,一面加紧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②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③“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④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⑤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对着我的母亲大声的说。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各自回去了。
⑥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我点一点头,说道,“好。”“豆可中吃呢?”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⑦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⑧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13.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分析双喜的形象特征。(3分)
14.简要赏析选文第①小节画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特色。(3分)
15.说说选文结尾处“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2分)
(四)(13分)
天气预报为何有时不准
①天气预报准的时候多,不准的时候少。可是人们对准的预报记忆不深;对不准的预报却记忆犹新,耿耿于怀。为什么会这样呢?打个比方说:气象台1 0次暴雨九次报对了,人们都带雨具做了预防,印象不深刻;可是没报出来的一次,许多入都挨了浇,所以怨声载道,很难忘掉。
②其实,天气预报准确与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个相对概念中既体现了,公众对预报的理解和认知程度,还有一个就是技术能力和水平能够达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③首先,从总体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上来讲,我们现在对于一些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能力还是十分有限的,所以预报准确率也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准确。天气预报还很年轻。虽然古人在观察天象过程中积累了很多预测经验,但是气象卫星、气象雷达等先进探测仪器和计算机的应用时间并不长,基于现代科学基础上的天气预报历史相对较短,人类对于很多天气现象的发生、演变及其内在机理和规律并未完全掌握。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预报的准确率。
④其次,天气本身变化无常。围绕地球的这层厚厚的大气是个流体,也就是说,大气时时刻刻在流动着,完全摸清它的规律,似乎是不可能的事。
⑤第三,有的天气系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以北京为例,这么大一个城市,今天如果报了“有雨”,实际可能是东城有雨,西城没雨,这对身处不同地区的人们来说,感受大不相同,有的人会说准,有人就会说不准。而且,我们对这种阵性天气的可预报性在时间上也不可能会有很长的提前量,今天晚上的预报,要报出明天白天可能会有雷阵雨,准确说出它发生的时间,非常困难。但是雷达和气象卫星可以帮助我们做好短时和临近预报。
⑥关于温度预报,大家也有许多误解。气象学上所说的温度是“空气温度”,简称“气温”或“温度”,是太阳照射到地面后,地面又反射到1.5米左右高度上的空气的温度。如果夏天我们直接在1.5米左右的高度用温度表测量,得到的并不是空气的温度,而是太阳直接照射的温度,这个数值要比空气温度高得多。如果我们在柏油马路上放支温度表,测得的温度就更高了。气象台为了准确地测定气温,都把温度表安放在不受太阳直接照射而又通风良好的1.5米左右高度的百叶箱里。因此,气象上的温度是以百叶箱的温度为准的。我们夏天走在炽热的太阳下总感觉气象台把温度报低了,就是这个道理。
⑦其实,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是由观测资料的疏密决定的。我国现在的探空观测站一共只有100多个,折合每200多千米才有一个探空观测站。云的生命很短,一块大的雨云可能会在10千米内将雨降完,雨没有降在观测点上,就观测不到降水。不仅探空站在空间上稀疏,在时间上也是如此,我们每天只有早7点、晚7点和凌晨1点三次施放探空气球进行观测,其他时间仅靠地面观测站进行观测。探空气球升起时如果设有遇到云,就无法预报出降水。总的来看,大气本身的复杂性使人们对大气变化的认识很难一步到位,另外预测时还受科学技术水平等的限制,因此做出准确的天气预报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然,计算初可以提高预报结果的精度,但问题主要不是出在计算机上,而是出在反映大气运动规律的方程组以及求解方程组时初值的确定上。因此计算机算出来的大气方程组的解是一个精度不甚高的近似解,加之由于网距大、网点疏,捕捉天气系统如同大网捞小鱼,致使当前天气预报舞台唱主角的数值天气预报不时地出现“跑调”和“走板”。虽然预报员可以对结果进行修订,但毕竟受水平所隈,难免会有.“漏网之鱼”,天气预报自然有时也就不准甚至严重失误了。
16.天气预报不准的原因有哪些?请分条概括。(每一点不超过8个字)(3分)
17.文章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8.试分析“从总体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上来讲,我们现在对于一些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能力还是十分有限的”一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19.请具体分析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4分)

(五)(15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赔偿
余显斌
①我拿上一尊泥塑,付了钱,转身就走。年轻的店主喊住我,要找补我钱。我大方地一笑:“‘泥人曾’的泥塑,值这个价。“说完,挥一挥手,就急匆匆地离开了。
②不一会儿,我就拐入一条小巷。巷子两边,粉墙黛瓦,高高低低,延伸向远处。墙头不时冒出一两枝桃花,红艳艳的,引得蜂飞蝶舞;或者爬出几根青藤,嫩嫩的,绿绿的,曲折蜿蜒。我不禁哼起轻快的小曲,放慢了脚步。
③突然,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我停止唱歌,加快了脚步。身后又传来了喊声:“先生,请停一下。”我侧耳一听,不是店主的声音,于是停下来,慢慢地转过身。原来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
④“是叫我吗?”老人点点头,快步来到我面前:“先生刚才在‘泥人轩’买了一尊泥塑?”我赶忙摇头。老人看见我手中的纸盒:“这就是啊!”
⑤我脸一红,声音不再柔和,厉声问道:“咋的,有问题吗?”老人轻轻地点点头,从我手里拿过纸盒,慢慢打开。只见“关公”身着绿袍,腰围玉带,枣红脸,卧蚕眉,五绺长须迎风飘飞,倒提着青龙偃月刀,骑在赤兔马上。赤兔马前蹄跃起,后腿直立,鬃毛猎猎飞扬,几欲腾空而去。简直是极品!
⑥老人举起泥塑,“噗”地一声扔在地上,泥塑顿时碎了一地。我一惊,气红了脸:“你……要干什么!”
⑦老人笑笑,慢条斯理地说:“这尊泥塑有问题。”看我一脸疑惑,他蹲下身,用手轻轻拨弄着泥塑的碎土,里面有一团团的棉花。老人告诉我,为了泥巴筋道,泥塑结实,泥巴里要搅拌上一些棉丝。但是,绝不能是棉团。没有拌开的棉团,雨天会回潮,泥塑就会鼓包,甚至鼓裂。
⑧我理解了,又迷糊了。“你咋知道这些啊?”“我就是‘泥人曾’。”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那……年轻人?”“是我儿子。”原来,在老人外出时,儿子将次品摆出来卖了。老人回来发现后,就急匆匆地追了过来。
⑨我鼻尖上冒出了汗珠,嗫嚅着,不知道说什么好。
⑩老人拍拍我的肩,安慰道:“放心,我赔。”说着,拿出两个纸盒,打开来:一尊是“千里走单骑”,和我前面买的一样,但泥质更细腻柔和,关公更是眼光闪闪,嘴唇微张,好像正在呵斥对手。另一尊是“雪夜上梁山”,林冲披着斗篷,戴着斗笠,扛着花枪,双眼微眯,望着远方。枪上挑着一个酒葫芦,斗笠和斗篷上都盖着一层白雪,给人一种寒浸浸的感觉。
我结结巴巴道:“我……只买了一个。”老人将泥塑放进纸盒,用丝带小心扎好,说:“‘泥人轩’的规矩,货不正宗,加倍赔偿。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老人站起来,将纸盒递给我,拍拍我的肩,笑道;“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
我红着脸,接过纸盒,没有说话。迟疑片刻,我从钱夹里拿出两尊泥塑的钱,塞在老人手,对他深地了一躬。老人愣住了,赶转身高开。背后传来老人的成声;“这两尊是赔偿的,不要钱。”
可是,我已经迅速消失在小巷的拐角处,钻进了人群。因为,只有我知道,在店里我给的是假钞。
(选自《嘉应文学》2019年7期,有删改)
20. 小说有两条情节发展线,请用简洁语言把下面的梳理补充完整。(4分)
以老人的活动为明线:追赶买主→①_________→双倍赔偿
以“我”活动为暗线:②_________→被追上,知真相→获赔偿,付真钞
21. 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22. 阅读全文,概括老人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23. “赔偿”是小说的中心事件,也是小说的主旨所在。请简要概括文中“赔偿”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4分)
三、写作(50分)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会有人启迪你、温暖你、帮助你、感动你,他们就像烛光、灯火、流星,在我们身处黑暗时照亮了我们的世界。
请以“你照亮了我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八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共22分)
1. (2分)①敦(dūn ) ②yán蜒
2. (3分)B 3. (3分)B 4. (3分)A
5. (5分)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皆若空游无所依。
③白露未晞。在水之湄。
④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⑤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6.(4分)(1)保尔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钢铁般的意志或为理想献身的精神
7.(2分)
(1)(1分)示例:低碳生活就是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的生活方式。
(2)(1分)示例:开展“低碳生活”征文比赛;举办“低碳生活”摄影展。
二、阅读欣赏(共48分)
(一)(4分)
8.(2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在贬谪江州时的彻夜无眠的孤寂心情。
9.(2分)
示例一: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以“衾枕冷”,烘托雪夜之寒;以“窗户明”烘托出大雪已铺天盖地,到处是银白的世界;以“折竹声”,烘托大雪之厚重。自出机杼,独具一格。
示例二:以声衬静。“时闻折竹声”,选取“折竹”这一细节,烘托出雪夜之静,别有情致。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
示例三:从触觉、视觉、听觉三个角度来描写雪,写出了天寒雪重,更能烘托诗人被贬之后彻夜无眠的孤寂心情,浑然天成。
示例四:寓情于景。通过写深夜下的大雪和雪中竹子折断的声音,写出诗人彻夜无眠听雪声的情状,表现诗人被贬之后孤寂的心情。句句写人,也处处见雪,情景交融,浑然天成。
(二)(8分)
10.(4分) ①旨:味美 ②学:同“敩”,教导 ③适:到,往 ④语:谈论
11.(2分)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12.(2分)甲文是议论文,主要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运用类比的手法,阐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启发我们有益的学习方法。乙文是记叙文,主要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印证了“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
(三)(8分)
13.(3分)根据“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和“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等内容可知,双喜是一个聪明、细心、善于为他人着想的孩子。
14.(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少年们高超的驾船技艺和急切返回的心情。老渔父们的“喝采”,侧面烘托了少年们的勃勃英姿和高超技艺。
15.(2分)一方面是偷罗汉豆吃的紧张刺激与有趣兴奋,令人回味;另一方面是难忘小伙伴们的天真淳朴与自由率真。
(四)(13分)
16.(3分)①科技水平、能力较低;②天气本身变化无常;③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17.(3分)举例子。以北京天气预报为例,具体地说明了“有的天气系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导致天气预报不准确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使说明的内容通俗易懂,令人信服。
18.(3分)“一些”“十分”分别从范围和程度上加以限制,说明我国在总体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上对天气预报的能力还很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19.(4分)这篇文章采用逻辑顺序进行说明。文章按照从结果到原因的顺序介绍,先说天气预报有时不准,然后说明不准的原因。
【解析】说明顺序一般有以下几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周到中央;逻辑顺序: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特点到用途等。这篇文章采用逻辑顺序进行说明。文章按照从结果到原因的顺序介绍,先说天气预报有时不准,然后说明不准的原因。
(五)(15分)
20. (4分)①摔碎泥塑,告知真相 ②用假钞,买泥塑
21. (3分)景物描写(或:环境描写),借用优美怡人的景色,抒发了“我”用假钞后成功脱逃的愉悦心情。
22. (4分)①气韵儒雅。从语言(如“先生”“请”)、举止(如“慢条斯理”“轻轻拨弄”)等体现出来的温文尔雅的气度。②技艺精湛。三尊泥塑栩栩如生。③诚实守信。“货不正宗,加倍赔偿”的规矩,不顾年迈追赶并赔偿的行为。④自豪。为自己是“泥人曾”而自豪。(1点2分)
23. (4分)“赔偿”表层含义:老人用真品赔偿次品,“我”用真钞赔偿假钞。(2分)深层含义:老人和“我”的行为都是用诚信之行对欺骗之心进行赔偿,从而表达小说鞭挞欺骗,倡导诚信的主旨。
24.作文(50分)
题目关键词分析
“照亮”
- 比喻义:指带来温暖、希望、指引、力量等积极影响,需体现从“黑暗”到“光明”的转变过程。
- 可关联具体行为:如鼓励的话语、榜样的力量、关键的抉择等。
“你”
- 指代对象:可为人(亲人、朋友、陌生人、历史人物等)、物(书籍、音乐、自然景物等)、抽象概念(梦想、信念、某种精神等)。
“我的世界”
- 范围:聚焦个人内心世界、成长经历或情感体验,需体现“你”对“我”的独特意义。
立意方向建议
- 情感类:写亲人/朋友在困境中给予陪伴与支持,如生病时母亲的照料、低谷时朋友的鼓励。
- 成长类:写导师/榜样的影响,如老师的一句话启发人生目标,或名人故事激励奋斗
- 哲思类:写书籍/艺术作品带来的心灵启迪,如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悟生命力量。
- 社会类:写陌生人的善意(如志愿者、医护人员)点亮对世界的信任。
结构与写作要点
开篇:用环境描写(如黑暗、迷茫的场景)引出“我的世界”的困境,为“照亮”做铺垫。
例:“那段日子,书桌前的台灯总像蒙着灰,我盯着成绩单上的数字,眼前一片模糊。”
中间:
- 详写“你”的具体行为如何影响“我”,用细节刻画(动作、语言、心理)增强画面感。
- 对比手法:突出“照亮”前后的变化(如从自卑到自信、从孤独到温暖)。
结尾:升华主题,点明“照亮”的深远意义,可呼应开篇环境,用光明意象收束。
例:“如今,那盏台灯依然亮着,但光里多了妈妈缝补毛衣的身影——她缝补的不仅是衣物,更是我支离破碎的勇气。”
注意事项
- 避免空泛:“照亮”需有具体事件支撑,忌堆砌形容词。
- 视角独特:尝试非典型“你”,如一只流浪猫带来的陪伴,或自然现象(如流星、灯塔)的隐喻。
- 情感真挚:结合亲身经历,用真实细节打动读者,避免套路化抒情。
通过分析关键词、明确立意、搭建结构,可围绕“照亮”的核心,写出兼具情感深度与个人特色的文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