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外国诗两首 未选择的路 课前预习单(原卷版+解析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外国诗两首 未选择的路 课前预习单(原卷版+解析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7 16:06:0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外国诗两首 未选择的路 课前预习单
◎基础知识
1.字词清单
读准字音 伫立(zhù) 萋萋(qī) 幽寂(yōu jì)
2.理解词语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延绵:延续不断。
幽寂:幽静,寂寞。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姓名: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
籍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身份:美国诗人,“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
作品:《诗歌选集》《一棵作证的树》《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等。
2.写作背景
《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顾子欣译。略有改动。1912年时弗罗斯特已经38岁,这一年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放弃他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放弃本来可能更加平坦、安稳的生活,而选择了诗歌创作。他对自己说:“写诗吧,穷就穷吧。”《未选择的路》这首诗写的就是这一重要的人生选择。
◎理清文章结构
全诗共4小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内容。
第1节:伫立思索。
第2节:决定选择。
第3节:选择之后的怅惘。
第4节: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问题释疑
1.“两条路”有什么含义?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含义理解法。“两条路”一是自然界的道路,平坦的笔直的大路和充满挑战的艰辛的小路;二是象征两种人生之路、两种生活方式、两种人生的理想和追求。
2. 作者选择的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为什么会“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是说野草丛生,人迹罕至。这条路是很少有人走过的路,因而具有挑战性。“更诱人”体现了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3.结尾一节有什么深刻含义?
多年以后,回顾自己当初的选择也许会“轻声叹息”,为未走那条路而感到深深的遗憾,但绝不是后悔。“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与开头呼应,诗人表面上写的是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是人生之路。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但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其他的路只能放弃。
◎细读诗歌,明确写法
1.比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与《未选择的路》,找出它们的异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未选择的路》
相同点 富有人情味和哲理性
不同点 语气风格 口语风格,亲切和婉 朴实无华,耐人寻味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以对话的口吻娓娓道来。 借助具体形象,用象征手法表达对人生道路的认识。
蕴含哲理 人生中遇到磨难、挫折时,要积极乐观,要相信生活、相信未来。 在做决定人生方向的选择时要冷静慎重。
2.诗中出现了许多常见的景物,比如树林、路、荒草、落叶等,说说它们的象征含义。
树林——优美而宁静,且充满未知数,是自然世界的象征。它的宁静深邃、广阔无际,恰如广博未知的人生。
路——不可知其源,茫然不知尽头的选择的象征。作者在人生岔路艰难抉择着,不愿从俗的心理让他选择了一条别人很少走的路。尽管他有过踌躇和犹豫,但这一切并非是担心自己的选择是个错误,而是对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的遗憾。
荒草,落叶——人生中艰难困苦的象征。作者选择“荒草萋萋”的道路,也许更艰辛,更需要开拓。进一步强调了人生选择的偶然性与神秘性,提醒我们人生本来就有无限丰富的可能性。
象 征象征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形象的具体事物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的艺术手法。运用这种手法,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课文主题
《未选择的路》中诗人通过叙述对树林中两条路的选择,说明了在人生中有许多重大的选择,一旦确定了要走的道路,就会决定一生的命运,因此要慎重选择,不能随波逐流,当然也要有魄力,选定了道路就要坚持走下去。
课后检测:
1.下列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涉足(shè ) 瞬息(shǔn) 延绵( mián )
B.幽寂 (ji) 悲伤(bēi) 伫立(chù)
C.萋萋(qī) 诱人(yòu) 污染(rǎn )
D.镇静(zhèn ) 旅人(lǔ) 忧郁(yù)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心儿永远 (憧憬 渴望 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2)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 (留恋 怀恋 怀念)。
(3)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 (行人 人们 旅人)的足迹。
参考答案:
1.C
2.(1)向往 (2)怀恋 (3)旅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外国诗两首 未选择的路 课前预习单
◎基础知识
1.字词清单
读准字音 伫立( ) 萋萋( ) 幽寂( )
2.理解词语
涉足: 。
萋萋: 。
伫立: 。
延绵: 。
幽寂: 。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姓名: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
籍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身份:美国诗人,“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
作品:《诗歌选集》《一棵作证的树》《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等。
2.写作背景
《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顾子欣译。略有改动。1912年时弗罗斯特已经38岁,这一年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放弃他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放弃本来可能更加平坦、安稳的生活,而选择了诗歌创作。他对自己说:“写诗吧,穷就穷吧。”《未选择的路》这首诗写的就是这一重要的人生选择。
◎理清文章结构
全诗共4小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内容。
第1节: 。
第2节: 。
第3节: 。
第4节: 。
◎问题释疑
1.“两条路”有什么含义?
2. 作者选择的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为什么会“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3.结尾一节有什么深刻含义?
◎细读诗歌,明确写法
1.比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与《未选择的路》,找出它们的异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未选择的路》
相同点 富有人情味和哲理性
不同点 语气风格 口语风格,亲切和婉
写作手法 借助具体形象,用象征手法表达对人生道路的认识。
蕴含哲理 人生中遇到磨难、挫折时,要积极乐观,要相信生活、相信未来。
2.诗中出现了许多常见的景物,比如树林、路、荒草、落叶等,说说它们的象征含义。
树林——
路——
荒草,落叶——
象 征象征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形象的具体事物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的艺术手法。运用这种手法,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课文主题
课后检测:
1.下列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涉足(shè ) 瞬息(shǔn) 延绵( mián )
B.幽寂 (ji) 悲伤(bēi) 伫立(chù)
C.萋萋(qī) 诱人(yòu) 污染(rǎn )
D.镇静(zhèn ) 旅人(lǔ) 忧郁(yù)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心儿永远 (憧憬 渴望 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2)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 (留恋 怀恋 怀念)。
(3)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 (行人 人们 旅人)的足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