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4 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
题号 1 2 3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D C C A C A D C C C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答案 A D D C A A D
一.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共4小题)
1.(2024春 义乌市期末)据英国《自然》杂志宣布:科学家初次在太空中检测到了氦合氢离子(HeH+)——被猜测为宇宙中构成的第一个分子离子。关于1个He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1个原子核 B.共有2个质子
C.共有4个电子 D.相对质量为5
【答案】D
【解答】解:A、1个HeH+中含有氦、氢2个原子核,故选项说法错误。
B、1个HeH+中含有2+1=3个质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1个HeH+中含有2+0=2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HeH+的相对质量为4+1=5,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2024春 义乌市期末)《证类本草》中记载:“鸡屎矾(碱式碳酸铜)投苦酒(醋)中,涂铁皆作铜色,外虽铜色,内质不变。”该过程铁原子转化为亚铁离子,其相应的微粒符号可依次表示为( )
A.Fe—Fe3+ B.Fe3+—Fe C.Fe2+—Fe D.Fe—Fe2+
【答案】D
【解答】解: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该过程铁原子转化为亚铁离子,表示为:Fe—Fe2+,故选:D。
3.(2024 新昌县模拟)据媒体报道,“金星快车”号探测器发现金星大气中存在15N2。构成15N2的15N具有7个质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5N的核电荷数为15 B.15N的核外电子数为8
C.构成15N2的15N具有8个中子 D.15N带15个单位正电荷
【答案】C
【解答】解:A、15N含有7个质子,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则15N的核电荷数为7,故选项说法错误。
B、15N含有7个质子,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15N的核外电子数为7,故选项说法错误。
C、15N具有15﹣7=8个中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15N的原子核带15个单位正电荷,15N为电中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4.(2023秋 拱墅区校级期末)如表是某同学收集的一些粒子的资料,请根据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粒子名称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A 14 14 14
B 26 30 24
C 14 14 16
D 14 16 14
(1)上述粒子中属于离子的是 BC 。
(2)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一个C粒子的带电情况为 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
(3)比较C与D两种粒子,其中质量较大的是 D 。
【解答】解:(1)粒子A和D中,质子数=电子数,均属于原子;B和C中,质子数≠电子数,均属于离子;故答案为:BC;
(2)C粒子中,质子数为14,电子数为16,电子数大于质子数,因此该粒子是带有两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故答案为: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3)由“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粒子C和D的质子数为14,D中的中子数大于C中的中子数,因此C与D两种粒子,其中质量较大的是D;故答案为:D。
二.元素的概念(共3小题)
5.(2024春 乐清市期中)正在生产中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元素符号不同 B.原子质量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电子数不同
【答案】C
【解答】解: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所以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
故选:C。
6.(2024春 平湖市期末)如图所示为氢元素的4种微粒,①表示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0的氢原子,可表示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②可表示为
B.③只含一个质子
C.④中氢元素为﹣1价
D.由①构成的氢分子和②构成的氢分子混合,所得物质为纯净物
【答案】A
【解答】解:A. ②可表示为,故A错误;
B. ③只含一个质子,故B正确;
C. ④中电子数为2,质子数为1,则氢元素为﹣1价,故C正确;
D.由①构成的氢分子和②构成的氢分子混合,所得物质属于一种物质,为纯净物,故D正确。
故选:A。
7.(2024春 西湖区校级期中)有关Fe2+和Fe3+两种粒子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相同的质子数 ②化学性质相同 ③核外电子总数相同
④属于同种元素 ⑤质量几乎相等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
【答案】C
【解答】解:①1个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质子数不变,则Fe2+和Fe3+两种粒子有相同的质子数,故说法正确。
②1个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Fe2+和Fe3+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同,故说法错误。
③1个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则Fe2+和Fe3+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不同,故说法错误。
④1个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质子数不变,则Fe2+和Fe3+两种粒子有相同的质子数,属于同种元素,故说法正确。
⑤个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电子的质量很小,则Fe2+和Fe3+两种粒子的质量几乎相等,故说法正确。
故①④⑤说法正确。故选:C。
三.元素分布(共1小题)
8.(2024春 拱墅区月考)下列四幅元素含量示意图中,能表示地壳中元素含量分布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答】解: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前五种元素是:O、Si、Al、Fe、Ca,只有A图中符合,其它图示中没有硅元素,故选:A。
四.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共2小题)
9.(2024春 下城区校级期中)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O B.N2 C.C60 D.Mg
【答案】D
【解答】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O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错误。
B、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错误。
C、该符号是C60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错误。
D、Mg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镁元素,表示一个镁原子,还能表示镁这一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0.(2024春 吴兴区期中)下列关于符号“N”所表示的含义,正确的是( )
①氮元素 ②氮的原子核 ③一个氮元素 ④一个氮原子
⑤氮气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④⑤
【答案】C
【解答】解:符号“N”是氮元素的元素符号,可表示氮元素、一个氮原子;不能表示氮的原子核、氮气,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不能表示一个氮元素。
故①④说法正确。故选:C。
五.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共5小题)
11.(2023秋 余姚市期末)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铷原子钟。如图是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的质量是85.47g
C.元素符号为Rb D.原子核内有37个中子
【答案】C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而不是原子的质量是85.47g,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元素符号为Rb,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37;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不是质子数的两倍,则原子核内中子数不等于37,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12.(2024春 嘉兴期末)2024年是居里夫人逝世90周年,她因发现钋和镭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诺贝尔奖的人。钋和镭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它们属于两种元素是因为( )
A.中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大小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不同
【答案】C
【解答】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钋和镭的原子序数不同,则它们原子的质子数不同,故钋和镭属于两种元素。
故选:C。
13.(2024春 鄞州区期末)2020年,嫦娥五号首次实现了月球采样返回,成功地从月球风暴洋北部带回了新的月壤样品。2024年,嫦娥六号顺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采样,近期将返回地球,这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月背土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团队在月壤样本中发现了共生的二氧化硅的高压相一一赛石英,其主要化学组成为二氧化硅,硅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28和硅﹣30的质子数相等
B.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克
C.硅是一种金属元素
D.硅元素的符号为S
【答案】A
【解答】解:A、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硅﹣28和硅﹣30均是硅元素形成的原子,它们的核内质子数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硅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硅元素的符号为Si,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4.(2024春 杭州期中)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的原子质量为12.01g B.X属于非金属元素
C.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D.X原子的中子数为14
【答案】D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碳的原子质量为12.0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B、X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为铝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相同,铝、硅位于同一周期,铝、硅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碳和铝、硅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X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27;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中子数=27﹣13=14,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5.(2024春 拱墅区月考)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处于同一族
B.H与He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C.表中②所代表元素是金属元素
D.Na的核外电子数是11个
【答案】D
【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①和②在同一横行,即处于同一周期,而不是同一族,故A错误;
B、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则H与He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B错误;
C、由②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②表示氟元素,氟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C错误;
D、Na原子的质子数为11,核外有11个电子,故D正确;
故选:D。
六.元素的简单分类(共2小题)
16.(2024春 西湖区期末)磷酸锰铁锂[LiMnxFe(1﹣x)PO4]电池是最近三年来电池业内一大公认的发展方向,该物质中含有的非金属元素有( )
A.Li B.Mn C.P D.Fe
【答案】C
【解答】解: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所以[LiMnxFe(1﹣x)PO4]中含有的非金属元素有磷、氧。
故选:C。
17.(2024春 杭州月考)今年5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下表是这四种元素的部分信息,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原子序数 中文名称 符号 汉语拼音
113 鉨 Nh nǐ
115 镆 mò
117
Ts tián
118
Og ào
A.鉨属于金属元素
B.镆的元素符号是 mo
C.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17
D.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
【答案】A
【解答】解:A、鉨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
B、镆的汉语拼音是mò,不代表元素符号是 mo,故错误;
C、的原子序数是 117,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错误;
D、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稀有气体元素,故错误;
故选:A。
七.同位素的概念及应用(共4小题)
18.(2024春 洞头区期中)2022年9月,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的发现重现了温州“千年商港”的盛况,经碳﹣14测定该遗址建于东晋时期。碳﹣14是碳﹣12的一种同位素,下列关于同位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14和碳﹣12的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相同的格子
B.碳﹣14和碳﹣12的主要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C.碳﹣14的中子数是6
D.碳﹣14和碳﹣12的化学性质不同,所以碳﹣14能测遗址年代而碳﹣12不能
【答案】A
【解答】解:A、碳﹣14和碳﹣12均为碳元素,其原子中的质子数相同,因此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相同的格子,选项说法正确;
B、碳﹣14和碳﹣12的质子数均为6,其原子的核外具有6个电子,主要区别是中子数不同,选项说法错误;
C、碳﹣14的中子数是14﹣6=8,选项说法错误;
D、碳﹣14和碳﹣12的中子数不同,所以碳﹣14能测遗址年代而碳﹣12不能,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9.(2024春 拱墅区校级期中)氕(H)、氘(H)、氚(H)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氕、氘、氚是三种不同的元素
B.三种原子的质量相等
C.三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氕原子中的中子数为0
【答案】D
【解答】解:A、氕、氘、氚质子数都是l,都是氢元素,故A错误;
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故三种原子的质量不相等,故B错误;
C、氕、氘、氚质子数都是l,即核外电子数均为1,三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故C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氕原子中的中子数为0,故D正确。故选:D。
20.(2024春 义乌市期中)科研人员将一束镁﹣24的原子核加速到光速的一半左右,并将其射入由元素锁制成的金属箔靶,创造出了迄今世界上最轻的镁同位素:镁﹣18。
(1)镁﹣24和镁﹣18互为同位素原子,本质上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的 质子数 ;(填“质子数”“中子数”或“电子数”)
(2)若将一束镁﹣24的原子核沿如图所示虚线方向水平向右飞过小磁针的上方,小磁针的N极向 纸内 偏转。(填“纸内”“纸外”或“不偏转”)
【解答】解:(1)镁﹣24和镁﹣18互为同位素原子,本质上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是中子数;
(2)原子核带正电,向右定向移动,电流方向向右,小磁针的N极向纸内偏转。
故答案为:(1)质子数;(2)纸内。
21.(2024春 东阳市月考)小明同学收集了一些微粒的资料,请你和他一起根据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粒子名称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A 14 14 14
B 26 30 24
C 14 14 18
D 14 18 14
(1)表格中属于互为同位素原子的是 AD 。
(2)比较C与D两种微粒,其中质量较大的是 D 。
【答案】(1)AD;
(2)D。
【解答】解:(1)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互称同位素,则AD互为同位素。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CD中质量较大的是D。
故答案为:
(1)AD;
(2)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4 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
专题一 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知识点的认识】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是这样的:最外层电子不稳定的原子通过得、失最外层的电子,从而变成了阴、阳离子;当然,阴、阳离子如果再失、得相应的电子,就又变成了原来的原子了.总之,它们的相互转化是通过电子的得失来完成的.如图所示:
.
例如,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钠原子通过失去一个电子,而变成了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的钠离子(它属于阳离子);反过来,钠离子通过得到一个电子,又会变成了原来的钠原子.同样,最外层电子数为7的氯原子通过得到一个电子,而变成了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的氯离子(它属于阴离子),反过来,氯离子通过失去一个电子,也会变成了原来的氯原子.
一.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共4小题)
1.据英国《自然》杂志宣布:科学家初次在太空中检测到了氦合氢离子(HeH+)——被猜测为宇宙中构成的第一个分子离子。关于1个He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1个原子核 B.共有2个质子
C.共有4个电子 D.相对质量为5
2.《证类本草》中记载:“鸡屎矾(碱式碳酸铜)投苦酒(醋)中,涂铁皆作铜色,外虽铜色,内质不变。”该过程铁原子转化为亚铁离子,其相应的微粒符号可依次表示为( )
A.Fe—Fe3+ B.Fe3+—Fe C.Fe2+—Fe D.Fe—Fe2+
3.据媒体报道,“金星快车”号探测器发现金星大气中存在15N2。构成15N2的15N具有7个质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5N的核电荷数为15 B.15N的核外电子数为8
C.构成15N2的15N具有8个中子 D.15N带15个单位正电荷
4.如表是某同学收集的一些粒子的资料,请根据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粒子名称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A 14 14 14
B 26 30 24
C 14 14 16
D 14 16 14
(1)上述粒子中属于离子的是 。
(2)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一个C粒子的带电情况为 。
(3)比较C与D两种粒子,其中质量较大的是 。
专题二 元素的概念
【知识点的认识】元素的概念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例如,氧气分子和水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都是8,即核内都含有8个质子,就把它们统称为氧元素.同样,把核电荷数为1的所有的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把核电荷数为6的所有的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等等.
二.元素的概念(共3小题)
5.正在生产中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元素符号不同 B.原子质量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电子数不同
6.如图所示为氢元素的4种微粒,①表示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0的氢原子,可表示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②可表示为
B.③只含一个质子
C.④中氢元素为﹣1价
D.由①构成的氢分子和②构成的氢分子混合,所得物质为纯净物
7.有关Fe2+和Fe3+两种粒子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相同的质子数
②化学性质相同
③核外电子总数相同
④属于同种元素
⑤质量几乎相等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
专题三 元素分布
【知识点的认识】
1.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其次是铁。
2.海水中元素含量分布:氧、氢、氯、钠。
3.人体中元素的含量分布:氧、碳、氢。
4.空气中元素的含量分布:氮、氧。
三.元素分布(共1小题)
8.下列四幅元素含量示意图中,能表示地壳中元素含量分布的是( )
A. B. C. D.
专题四 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知识点的认识】元素的符号是指用来表示元素的特有符号.它是化学学科所特有的一种用语,是化学科学研究物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重要工具.现在国际上,统一常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如果几种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例如,用C表示碳元素,Ca表示钙元素,S表示硫元素,Si表示硅元素,N表示氮元素,Na表示钠元素,等等.
元素符号的意义有两个:(1)表示一种元素,(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H既表示氢元素,还表示一个氢原子;等等.
四.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共2小题)
9.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O B.N2 C.C60 D.Mg
10.下列关于符号“N”所表示的含义,正确的是( )
①氮元素 ②氮的原子核 ③一个氮元素 ④一个氮原子 ⑤氮气
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④⑤
专题五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一、元素周期表的特点是:
1.横向共有7个横行,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就是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或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起来;因此,每一周期的特点是:每一周期中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层数是相同的,而最外层电子数却依次增多一个;还有,元素周期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
2.纵向共有18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就是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列起来;因此,每一主族(过渡元素之外的,即除了最外层电子层以外的电子层的电子数都是排满电子的化学元素)的特点是:主族中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依次增多一层;还有,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3.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单元格的构成及其含义都是一样的,就拿第13个单元格来说吧,如图所示:,该单元格由四部分构成,其中的“13”是原子序数,“Al”是元素符号,“铝”是元素名称,“26.98”是相对原子质量。
4.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位居左边,非金属元素一般位居右边(只有氢位居左上角),稀有气体元素位居表的最后一列。
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有:
1.可以根据其中的单元格的任意一部分信息(如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或相对原子质量等),查找出其余的各个信息或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原子的结构决定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也可以反映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某些性质。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位置去推测它的原子结构和某些性质。概言之,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和元素在表中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
3.科学家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对元素的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为新元素的发现和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线索。
4.由于在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近,在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内寻找元素,发现物质的新用途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通常用来制造农药的元素,如氟、氯、硫、磷等在周期表里占有一定的区域。对这个区域里的元素进行充分的研究,有助于制造出新品种的农药。又如,可以在周期表里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找到半导体材料;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等等。
五.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共5小题)
11.(2023秋 余姚市期末)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铷原子钟。如图是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的质量是85.47g
C.元素符号为Rb D.原子核内有37个中子
12.2024年是居里夫人逝世90周年,她因发现钋和镭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诺贝尔奖的人。钋和镭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它们属于两种元素是因为( )
A.中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大小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不同
13.2020年,嫦娥五号首次实现了月球采样返回,成功地从月球风暴洋北部带回了新的月壤样品。2024年,嫦娥六号顺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采样,近期将返回地球,这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月背土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团队在月壤样本中发现了共生的二氧化硅的高压相一一赛石英,其主要化学组成为二氧化硅,硅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28和硅﹣30的质子数相等
B.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克
C.硅是一种金属元素
D.硅元素的符号为S
14.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的原子质量为12.01g
B.X属于非金属元素
C.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D.X原子的中子数为14
15.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处于同一族
B.H与He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C.表中②所代表元素是金属元素
D.Na的核外电子数是11个
专题六 元素的简单分类
【知识点的认识】元素的简单分类是一般将元素分为这样三类:
金属元素[其中文名称一般都带有“钅”字旁,金属汞(Hg)除外],如铝元素(Al)、铁元素(Fe)、铜元素(Cu)等;
非金属元素(其中文名称一般都带有“石”字旁、“氵”字旁或“气”字头),如氮元素(N)、氧元素(O)、碳元素(C)等;
(3)稀有气体元素(其中文名称一般都带有“气”字旁),如氦元素(He)、氖元素(Ne)、氩元素(Ar)等.
六.元素的简单分类(共2小题)
16.磷酸锰铁锂[LiMnxFe(1﹣x)PO4]电池是最近三年来电池业内一大公认的发展方向,该物质中含有的非金属元素有( )
A.Li B.Mn C.P D.Fe
17.今年5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下表是这四种元素的部分信息,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原子序数 中文名称 符号 汉语拼音
113 鉨 Nh nǐ
115 镆 mò
117
Ts tián
118
Og ào
A.鉨属于金属元素
B.镆的元素符号是 mo
C.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17
D.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
专题七 同位素的概念及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
1.原子中核内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原子。
2.同位素原子的表示方法:
氢有氕()、氘()、氚() 3 种同位素原子
3.同位素的应用
①质朴分析,用稳定同位素原子作为示踪原子;
②核潜艇利用铀的同位素裂变释放的能力作为动力;
③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对一些脏器进行扫描,诊断肿瘤等疾病;
④根据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进行股东鉴定。
七.同位素的概念及应用(共4小题)
18.2022年9月,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的发现重现了温州“千年商港”的盛况,经碳﹣14测定该遗址建于东晋时期。碳﹣14是碳﹣12的一种同位素,下列关于同位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14和碳﹣12的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相同的格子
B.碳﹣14和碳﹣12的主要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C.碳﹣14的中子数是6
D.碳﹣14和碳﹣12的化学性质不同,所以碳﹣14能测遗址年代而碳﹣12不能
19.氕(H)、氘(H)、氚(H)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氕、氘、氚是三种不同的元素 B.三种原子的质量相等
C.三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氕原子中的中子数为0
20.科研人员将一束镁﹣24的原子核加速到光速的一半左右,并将其射入由元素锁制成的金属箔靶,创造出了迄今世界上最轻的镁同位素:镁﹣18。
(1)镁﹣24和镁﹣18互为同位素原子,本质上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的 ;(填“质子数”“中子数”或“电子数”)
(2)若将一束镁﹣24的原子核沿如图所示虚线方向水平向右飞过小磁针的上方,小磁针的N极向 偏转。(填“纸内”“纸外”或“不偏转”)
21.小明同学收集了一些微粒的资料,请你和他一起根据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粒子名称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A 14 14 14
B 26 30 24
C 14 14 18
D 14 18 14
(1)表格中属于互为同位素原子的是 。
(2)比较C与D两种微粒,其中质量较大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0张PPT)
2.4 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新知导入
专题一 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知识点的认识】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是这样的:最外层电子不稳定的原子通过得、失最外层的电子,从而变成了阴、阳离子;当然,阴、阳离子如果再失、得相应的电子,就又变成了原来的原子了.总之,它们的相互转化是通过电子的得失来完成的.如图所示:
.
例如,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钠原子通过失去一个电子,而变成了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的钠离子(它属于阳离子);反过来,钠离子通过得到一个电子,又会变成了原来的钠原子.同样,最外层电子数为7的氯原子通过得到一个电子,而变成了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的氯离子(它属于阴离子),反过来,氯离子通过失去一个电子,也会变成了原来的氯原子.
1.据英国《自然》杂志宣布:科学家初次在太空中检测到了氦合氢离子(HeH+)——被猜测为宇宙中构成的第一个分子离子。关于1个He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 )
A.有1个原子核 B.共有2个质子
C.共有4个电子 D.相对质量为5
【解析】解:A、1个HeH+中含有氦、氢2个原子核,故选项说法错误。
B、1个HeH+中含有2+1=3个质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1个HeH+中含有2+0=2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HeH+的相对质量为4+1=5,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D
2.《证类本草》中记载:“鸡屎矾(碱式碳酸铜)投苦酒(醋)中,涂铁皆作铜色,外虽铜色,内质不变。”该过程铁原子转化为亚铁离子,其相应的微粒符号可依次表示为( ____ )
A.Fe—Fe3+
B.Fe3+—Fe
C.Fe2+—Fe
D.Fe—Fe2+
【解析】解: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该过程铁原子转化为亚铁离子,表示为:Fe—Fe2+,故选:D。
D
3.据媒体报道,“金星快车”号探测器发现金星大气中存在15N2。构成15N2的15N具有7个质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 )
A.15N的核电荷数为15
B.15N的核外电子数为8
C.构成15N2的15N具有8个中子
D.15N带15个单位正电荷
【解析】解:A、15N含有7个质子,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则15N的核电荷数为7,故选项说法错误。
B、15N含有7个质子,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15N的核外电子数为7,故选项说法错误。
C
C、15N具有15-7=8个中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15N的原子核带15个单位正电荷,15N为电中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4.如表是某同学收集的一些粒子的资料,请根据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粒子名称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A 14 14 14
B 26 30 24
C 14 14 16
D 14 16 14
(1)上述粒子中属于离子的是 ____ 。
(2)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一个C粒子的带电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 。
(3)比较C与D两种粒子,其中质量较大的是 ____ 。
BC
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D
【解析】解:(1)粒子A和D中,质子数=电子数,均属于原子;B和C中,质子数≠电子数,均属于离子;故答案为:BC;
(2)C粒子中,质子数为14,电子数为16,电子数大于质子数,因此该粒子是带有两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故答案为: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3)由“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粒子C和D的质子数为14,D中的中子数大于C中的中子数,因此C与D两种粒子,其中质量较大的是D;故答案为:D。
专题二 元素的概念
【知识点的认识】元素的概念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例如,氧气分子和水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都是8,即核内都含有8个质子,就把它们统称为氧元素.同样,把核电荷数为1的所有的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把核电荷数为6的所有的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等等.
5.正在生产中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____ )
A.元素符号不同
B.原子质量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电子数不同
【解析】解: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所以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
C
6.如图所示为氢元素的4种微粒,①表示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0的氢原子,可表示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____ )
________
A.②可表示为
B.③只含一个质子
C.④中氢元素为-1价
D.由①构成的氢分子和②构成的氢分子混合,所得物质为纯净物
A
【解析】解:A. ②可表示为 ,故A错误;
B. ③只含一个质子,故B正确;
C. ④中电子数为2,质子数为1,则氢元素为-1价,故C正确;
D.由①构成的氢分子和②构成的氢分子混合,所得物质属于一种物质,为纯净物,故D正确。
故选:A。
7.有关Fe2+和Fe3+两种粒子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 )
①有相同的质子数
②化学性质相同
③核外电子总数相同
④属于同种元素
⑤质量几乎相等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
C
【解析】解:①1个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质子数不变,则Fe2+和Fe3+两种粒子有相同的质子数,故说法正确。
②1个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Fe2+和Fe3+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同,故说法错误。
③1个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则Fe2+和Fe3+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不同,故说法错误。
④1个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质子数不变,则Fe2+和Fe3+两种粒子有相同的质子数,属于同种元素,故说法正确。
⑤个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电子的质量很小,则Fe2+和Fe3+两种粒子的质量几乎相等,故说法正确。故①④⑤说法正确。
故选:C。
三.元素分布
专题三 元素分布
【知识点的认识】
1.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其次是铁。
2.海水中元素含量分布:氧、氢、氯、钠。
3.人体中元素的含量分布:氧、碳、氢。
4.空气中元素的含量分布:氮、氧。
8.下列四幅元素含量示意图中,能表示地壳中元素含量分布的是( ____ )
A.___
B.__
C.___
D.___
A
【解析】解: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前五种元素是:O、Si、Al、Fe、Ca,只有A图中符合,其它图示中没有硅元素,
故选:A。
专题四 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知识点的认识】元素的符号是指用来表示元素的特有符号.它是化学学科所特有的一种用语,是化学科学研究物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重要工具.现在国际上,统一常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如果几种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例如,用C表示碳元素,Ca表示钙元素,S表示硫元素,Si表示硅元素,N表示氮元素,Na表示钠元素,等等.
元素符号的意义有两个: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H既表示氢元素,还表示一个氢原子;等等.
9.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____ )
A.O
B.N2
C.C60
D.Mg
【解析】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O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
D
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错误。
B、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错误。
C、该符号是C60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错误。
D、Mg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镁元素,表示一个镁原子,还能表示镁这一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0.下列关于符号“N”所表示的含义,正确的是( ____ )
①氮元素
②氮的原子核
③一个氮元素
④一个氮原子
⑤氮气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④⑤
C
【解析】解:符号“N”是氮元素的元素符号,可表示氮元素、一个氮原子;不能表示氮的原子核、氮气,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不能表示一个氮元素。
故①④说法正确。
故选:C。
专题五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一、元素周期表的特点是:
1.横向共有7个横行,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就是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或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起来;因此,每一周期的特点是:每一周期中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层数是相同的,而最外层电子数却依次增多一个;还有,元素周期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
2.纵向共有18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就是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列起来;因此,每一主族(过渡元素之外的,即除了最外层电子层以外的电子层的电子数都是排满电子的化学元素)的特点是:主族中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依次增多一层;还有,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3.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单元格的构成及其含义都是一样的,就拿第13个单元格来说吧,如图所示:,
该单元格由四部分构成,其中的“13”是原子序数,“Al”是元素符号,“铝”是元素名称,“26.98”是相对原子质量。
4.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位居左边,非金属元素一般位居右边(只有氢位居左上角),稀有气体元素位居表的最后一列。
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有:
1.可以根据其中的单元格的任意一部分信息(如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或相对原子质量等),查找出其余的各个信息或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原子的结构决定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也可以反映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某些性质。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位置去推测它的原子结构和某些性质。概言之,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和元素在表中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3.科学家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对元素的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为新元素的发现和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线索。
4.由于在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近,在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内寻找元素,发现物质的新用途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通常用来制造农药的元素,如氟、氯、硫、磷等在周期表里占有一定的区域。对这个区域里的元素进行充分的研究,有助于制造出新品种的农药。又如,可以在周期表里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找到半导体材料;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等等。
11.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铷原子钟。如图是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铷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的质量是85.47g
C.元素符号为Rb
D.原子核内有37个中子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C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而不是原子的质量是85.47g,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元素符号为Rb,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37;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不是质子数的两倍,则原子核内中子数不等于37,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2.2024年是居里夫人逝世90周年,她因发现钋和镭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诺贝尔奖的人。钋和镭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它们属于两种元素是因为( ____ )
A.中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大小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不同
【解析】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钋和镭的原子序数不同,则它们原子的质子数不同,故钋和镭属于两种元素。
C
13.2020年,嫦娥五号首次实现了月球采样返回,成功地从月球风暴洋北部带回了新的月壤样品。2024年,嫦娥六号顺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采样,近期将返回地球,这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月背土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团队在月壤样本中发现了共生的二氧化硅的高压相一一赛石英,其主要化学组成为二氧化硅,硅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 )
A.硅-28和硅-30的质子数相等
B.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克
C.硅是一种金属元素
D.硅元素的符号为S
A
【解析】解:A、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硅-28和硅-30均是硅元素形成的原子,它们的核内质子数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硅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硅元素的符号为Si,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4.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 )
A.碳的原子质量为12.01g
B.X属于非金属元素
C.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D.X原子的中子数为14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碳的原子质量为12.0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B、X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为铝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
C、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相同,铝、硅位于同一周期,铝、硅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碳和铝、硅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X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27;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中子数=27-13=14,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5.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____ )
______________
A.①和②处于同一族
B.H与He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C.表中②所代表元素是金属元素
D.Na的核外电子数是11个
D
【解析】解:A、由图示可知,①和②在同一横行,即处于同一周期
,而不是同一族,故A错误;
B、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则H与He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B错误;
C、由②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②表示氟元素,氟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C错误;
D、Na原子的质子数为11,核外有11个电子,故D正确;
故选:D。
专题六 元素的简单分类
【知识点的认识】元素的简单分类是一般将元素分为这样三类:
(1)金属元素[其中文名称一般都带有“钅”字旁,金属汞(Hg)除外],如铝元素(Al)、铁元素(Fe)、铜元素(Cu)等;
(2)非金属元素(其中文名称一般都带有“石”字旁、“氵”字旁或“气”字头),如氮元素(N)、氧元素(O)、碳元素(C)等;
(3)稀有气体元素(其中文名称一般都带有“气”字旁),如氦元素(He)、氖元素(Ne)、氩元素(Ar)等.
16.磷酸锰铁锂[LiMnxFe(1-x)PO4]电池是最近三年来电池业内一大公认的发展方向,该物质中含有的非金属元素有( ____ )
A.Li
B.Mn
C.P
D.Fe
【解析】解: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所以[LiMnxFe(1-x)PO4]中含有的非金属元素有磷、氧。
故选:C。
C
17.今年5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下表是这四种元素的部分信息,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____ )
原子序数 中文名称 符号 汉语拼音
113 鉨 Nh nǐ
115 镆 mò
117 ___ Ts tián
118 ___ Og ào
A.鉨属于金属元素
A
B.镆的元素符号是 mo
C.___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17
D.___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
【解析】解:A、鉨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
B、镆的汉语拼音是mò,不代表元素符号是 mo,故错误;
C、___的原子序数是 117,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错误;
D、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___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稀有气体元素,故错误;
故选:A。
专题七 同位素的概念及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
1.原子中核内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原子。
2.同位素原子的表示方法:
氢有氕()、氘()、氚() 3 种同位素原子
3.同位素的应用
①质朴分析,用稳定同位素原子作为示踪原子;
②核潜艇利用铀的同位素裂变释放的能力作为动力;
③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对一些脏器进行扫描,诊断肿瘤等疾病;
④根据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进行股东鉴定。
18.2022年9月,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的发现重现了温州“千年商港”的盛况,经碳-14测定该遗址建于东晋时期。碳-14是碳-12的一种同位素,下列关于同位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 )
A.碳-14和碳-12的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相同的格子
B.碳-14和碳-12的主要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C.碳-14的中子数是6
D.碳-14和碳-12的化学性质不同,所以碳-14能测遗址年代而碳-12不能
A
【解析】解:A、碳-14和碳-12均为碳元素,其原子中的质子数相同,因此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相同的格子,选项说法正确;
B、碳-14和碳-12的质子数均为6,其原子的核外具有6个电子,
主要区别是中子数不同,选项说法错误;
C、碳-14的中子数是14-6=8,选项说法错误;
D、碳-14和碳-12的中子数不同,所以碳-14能测遗址年代而碳-12不能,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9.氕( H)、氘( H)、氚( H)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 )
A.氕、氘、氚是三种不同的元素
B.三种原子的质量相等
C.三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氕原子中的中子数为0
【解析】解:A、氕、氘、氚质子数都是l,都是氢元素,故A错误;
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故三种原子的质量不相等,故B错误;
D
C、氕、氘、氚质子数都是l,即核外电子数均为1,三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故C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氕原子中的中子数为0,故D正确。
故选:D。
20.科研人员将一束镁-24的原子核加速到光速的一半左右,并将其射入由元素锁制成的金属箔靶,创造出了迄今世界上最轻的镁同位素:镁-18。
(1)镁-24和镁-18互为同位素原子,本质上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的 ________ ;(填“质子数”“中子数”或“电子数”)
(2)若将一束镁-24的原子核沿如图所示虚线方向水平向右飞过小磁针的上方,小磁针的N极向 _____ 偏转。(填“纸内”“纸外”或“不偏转”)
质子数
纸内
【解析】解:(1)镁-24和镁-18互为同位素原子,本质上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是中子数;
(2)原子核带正电,向右定向移动,电流方向向右,小磁针的N极向纸内偏转。
故答案为:(1)质子数;
(2)纸内。
21.小明同学收集了一些微粒的资料,请你和他一起根据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粒子名称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A 14 14 14
B 26 30 24
C 14 14 18
D 14 18 14
(1)表格中属于互为同位素原子的是 ____ 。
(2)比较C与D两种微粒,其中质量较大的是 ____ 。
AD
D
【解析】解:(1)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互称同位素,则AD互为同位素。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CD中质量较大的是D。
故答案为:
(1)AD;
(2)D。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