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贵阳市2025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二)
语文
2025年5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用2B铅笔将客观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用黑色水性笔将主观题答案
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
p
组成部分,这标志其正式进入国家战略规划。那么何为“具身智能”呢?具身智能是指智
好
能体(如机器人、无人机、智能汽车等)通过物理实体与环境实时交互,实现感知、认知、
路
决策和行动一体化。其核心理念颠覆了传统人工智能的“离身性”局限,强调智能的本质
必须通过身体与环境的动态互动来塑造和体现。
具身智能的起源可追溯至20世纪中叶,计算机科学之父艾伦·图灵在《计算机器与智
能》中首次提出“机器能否思考”的哲学命题,预示了智能体通过物理交互实现认知的可
能性。然而,受限于当时的技术一低精度传感器、有限计算能力及欠缺的算法理论,这
一构想在随后数十年里未能取得突破,直到认知科学与机器人学的发展才使其重获生机。
1986年,机器人学家罗德尼·布鲁克斯认为“真正的智能无法脱离身体存在,具身化是人
製
工智能走向通用化的必经之路”。他提出“包容式架构”,摒弃传统人工智能对符号推理的
依赖,主张智能应由身体与环境的实时交互自然涌现,确立了“感知一行动”闭环系统的
可行性,这些成为具身智能的奠基性理念。进入21世纪,人形机器人的突破进一步推动了
具身智能的发展。
近年来,技术融合浪潮为具身智能注入了强大动能。计算机视觉、激光雷达与深度相机
实现了毫米级环境感知,而深度强化学习则使智能体在仿真环境中通过数万亿次试错来优化
策略。如今,具身智能已从理论研究阶段迈向实际应用阶段,开启了人机深度协同的新纪元。
其被纳入国家战略布局,标志着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进入了以物理交互为核心的新阶段。
高三语文试卷第1页(共10页)
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领城的前沿方向,正深度融入各类实体场景,展现出广阔的产
业革新潜力。其核心优势在于智能体通过感知、决策、执行的闭环系统,实现对现实世界
的自主交互,使人工智能从虚拟推理迈向物理操作,从而推动各行业的智能化升级。随着
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具身智能将不再局限于高精尖工业应用,而是向消费市场普及,逐
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生产力提升的重要工具,也成为人们的智能伙伴。无论是在
家庭、办公场景,还是在户外环境,具身智能都将凭借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交互体验,
提升生活品质,市场空间巨大。
卷
(摘编自王志闯《何为“具身智能”》,2025年3月19日《学习时报》)
材料二:
传统人工智能擅长处理结构化的数据、图像、语音等信息,但面对现实世界中的物理
互动通常无能为力。早在1986年,美国著名机器人制造专家布鲁克斯从控制论角度提出,
智能是具身化和情境化的,传统以表征为核心的经典人工智能进化路径是错误的,而清除
表征的方式就是制造基于行为的机器人。随着人工智能应用逐渐从虚拟环境拓展到物理世
界,如工业机器人、自动驾驶、无人机等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一观,点得到了验证。人工智
能研究的重心也开始逐步从数字化智能转向具身智能。
具身智能相比传统人工智能,是从数据到行为的跃迁。传统人工智能的强项在于大规
模数据处理和模型训练,它可以通过海量数据生成预测模型或识别模式,但这一过程通常
发生在虚拟环境中,缺乏对物理世界的即时反馈。而具身智能不仅依赖数据驱动,还依赖
行动与感知的闭环,通过与真实环境的互动,不断修正自身模型和策略。这意味着,智能
系统不再是被动的决策器,而是能够主动干预物理世界并实时适应变化的智能体。
具身智能的发展,标志着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进一步靠近。人类的智慧不仅来自大
脑,还来自身体的感知和行动能力。我们学习和认知的过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与环境
的互动,例如通过行走、抓取物体等方式来理解世界。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我们是通过
做事来学习的。”同样,具身智能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交互,在认知、推理、决策和行动
之间建立起更自然的联系。它打破了传统人工智能在虚拟环境中的局限,使人工智能具备
了与人类类似的感知和应变能力。这为未来通用人工智能的实现提供了更加现实的路径。
具身智能的实现不仅是人工智能算法的进化,还涉及多个学科的融合。从机器人学、
控制论到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具身智能的技术体系是跨学科的。感知技术的进步,使得
具身智能体可以从视觉、触觉、听觉等多个维度实时获取信息。仿生学的发展则使智能体
在模仿生物的行为方式后,获得更加自然和灵活的行动能力。例如,人形机器人通过模仿
人类的运动系统,具备了类似人类自主决策和行动的能力。
高三语文试卷第2页(共10页)保密★启用前
贵阳市2025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二)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1.D(3分)【解析】由材料一第4段“无论是在家庭、办公场景,还是在户外环境,具
身智能都将凭借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交互体验,提升生活品质,市场空间巨大”可
知,具身智能在这些场景的应用还未完全普及,因此“提升生活品质,拥有庞大的市
场空间”是对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前景的预测。
2.C(3分)【解析】A项“彻底退出”表述绝对化,材料并未否定传统人工智能的价值。
B项“主要”的说法于文无据,根据材料二第4段可知,人形机器人具备自主决策能
力是多学科多领域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D项“不存在差异”有违常识,无论技术如
何发展,具身智能都不可能等同于人类智能。
3,B(3分)【解析】B项说的是机器人整合自身多模态感知系统,在动态环境中进行实
时反馈与动作调整,体现了具身智能的特点。A项说的是传统AI的大数据分析:C项
仅停留在虚拟仿真层面:D项仅为基于预设规则的被动机械响应。
4.①认知实现方式不同:传统人工智能依赖虚拟环境中的符号推理实现认知,而具身智
能通过身体与环境的实时交互实现认知。
②决策与反馈机制不同:传统人工智能仅依赖数据驱动,通过海量数据生成预测模型
或识别模式,缺乏对物理世界的即时反馈:而具身智能还依赖行动与感知的闭环,能
主动干预物理世界并实时适应变化。
③智能的特性不同:传统人工智能是“离身性”的,以表征为核心,是基于固定规则
或模型的:而具身智能是具身化和情境化的,具有动态适应能力和实时学习能力。
④擅长领域不同:传统人工智能擅长处理结构化的数据、图像、语音等信息,在虚拟
环境中进行大规模数据处理和模型训练:而具身智能擅长与物理世界进行实时交互,
能在变化的环境中不断修正自身模型和策略。
(4分。一点2分,任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5,①产业升级方面:推动产业革新,助力各行业智能化升级,使人工智能从虚拟推理迈
向物理操作,提高生产力。
②生活消费方面: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人们的智能伙伴,提升生活品质,拥有庞大的
市场空间。
③科技发展方面:促进机器人学、控制论、认知科学及神经科学等多学科融合发展,
为通用人工智能的实现提供更现实的路径,使人工智能更接近人类智能。
④军事应用方面:将催生武器装备组织形态和作战样式变革,提升武器装备作战能力。
(6分。一点2分,任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第1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