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开国大典上宣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里,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了新中国第一份国书。如下图。这份国书可以作为研究新中国成立的( )
A.一手史料 B.二手史料 C.口述史料 D.影像史料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取代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的《共同纲领》。宪法的颁布实施,为全国人民指明了一条清晰的、明确的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材料主要说明( )
A.《共同纲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起来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里程碑意义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推动了民主政治建设
3.《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7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土地改革、联产承包、深圳特区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4.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B.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C.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浦东开发区在90年代建立起来
5.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
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
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
6.1954年宪法须有后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其主要原因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尚未成功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尚未颁布
C.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未完成
7.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这样写道:“20世纪50年代最初几年里……绝大部分贫农几乎没有致富的现实希望,至少在近期内如此。他们缺少农具及牲口,以便能够有效地耕作其土地……所有这些问题都不是只靠简单地重新分配村中的土地就能解决的,而有些问题甚至因为土改而变得更糟了。”以下对该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土地改革的开展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B.为了解决材料中提到的问题,国家进行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C.当时中国已经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浪潮
D.材料所描述的这段时期,农村土地所有制属于私有制
8.下图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某地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干到户”的契约,下列与它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运动
9.如图是1955年11月23日,当时全国最大的私营百货商店——上海市私营永安股份有限公司经政府批准实行公私合营,40多个职工组织队伍向各部门报喜。这反映了当时( )
A.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已经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10.下图是王老师在历史课上的板书,他这节课讲的问题应该是( )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大跃进运动
11.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年代尺,其中①、④处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A.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C.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2.雷锋的故事:赵家村的桥跨了,村民没法过河,雷锋就找到老村长,说起修桥的事,老村长说:“我们也想修桥啊,可没有石头,没有木头,怎么修桥啊!”雷锋于是不顾河水冰冷刺骨,跑进河里摸石头,把一块块的石头堆到河边。人们非常感动,纷纷下河找石头。就这样雷锋带着村民,一个星期就把桥修好了。这一事件反映出雷锋( )
A.全心全意为人民精神 B.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C.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 D.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
13.一些美国学者也不得不承认“美国对新生中国的种种挑衅行为使毛泽东和他的同志们无须再从意识形态方面找根据来仇视美国。”对此,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中国进行了( )
A.进行土地改革 B.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C.抗美援朝战争 D.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
14.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上述材料可以用于研究( )
A.一五计划的过程 B.一五计划的起因
C.一五计划的结果 D.一五计划的影响
15.下表为新中国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土地改革,这可以用来说明( )
形式 内容
农业生产合作社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集体林地三权分置 在依法保护集体林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护林地经营权﹐建立林地经营权依法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入股从事林业产业化经营
A.农业现代化已实现 B.土地经营权的变化
C.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16.周恩来曾郑重地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所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居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三车,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再轻易尝试侵略。这表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A.有利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B.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C.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 D.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
17.思维导图有助于理清重大历史事件内在联系,下列结构图空白方框应填写( )
A.“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与推行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C.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D.全国全面展开平反冤假错案工作
18.下表是我国1950—1952年经济建设费和国防费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
年份 绝对数 (亿元) 比重(%)
财政支出 经济建设费 国防费 财政支出 经济建设费 国防费
1950 68. 1 17. 36 28. 01 100 25. 5 41. 1
1951 122. 5 35. 11 52. 64 100 28. 7 43. 0
1952 176. 0 73. 23 57. 84 100 41. 6 32. 8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2》,中国统计出版社,第215,220页)
A.国防费比重持续快速增长 B.有计划地开始了经济建设
C.财政支出受国际环境影响 D.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
19.历史照片是见证历史、保存历史信息的载体。将如图所示照片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acb B.bac C.bca D.cba
20.1954年年底,我国手工业生产合作组织有4万多个,当年产值11.7亿元,相当于1953年产值的2.3倍。取得这一成绩的主要原因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B.个体手工业者走集体化道路
C.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基本建立 D.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迅速发展
二、综合题
21.201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主席主持闭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探究下列问题。
【革命之路】
材料一: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1)材料一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胜利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建设之路】
材料二;
(2)图③事件中我党的一项创举是什么?以上事件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创新之路】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这一伟大创举,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
——《打开中国奇迹的问号》解说词
(3)哪一事件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写出材料三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名称。材料四的“伟大创举”是指什么?
【展望未来】
材料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中共十九大报告
(4)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
22.材料一
(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漫漫长路,终于完成了什么革命任务”?
(2)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图2反映的活动中,中国共产党有着怎样的创新举措?
材料二 新华社南宁4月27日电4月27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广西考察。他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他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期,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希望你们依据勤劳智慧把日子过得更有甜头、更有奔头。要注重学习科学技术,用知识托起乡村振兴。
——选自《四川日报》
(3)“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20世纪70年代,什么地方的农民事先大胆探索。用智慧和汗水过上了他们的好日子?农村改革的成功,加快了城市改革的步伐,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是什么?习主席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请你为乡村振兴提出一点宝贵的建议。
(4)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请简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
(5)以史为鉴、学史明理。通过上述三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年1月26日某领导人的题词
材料三 199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江泽民指出“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
材料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中共十九大报告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道路?
(2)材料二中某领导人被尊称为什么?说出一个1980年建立的其他经济特区名称。
(3)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什么理论?
(4)材料四中“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指的是什么?除此之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含哪些(举两例即可)
(5)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改革开放对我们青少年的启示。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B C C D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C B B D B C C B
21.(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赎买政策。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
(4)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
22.(1)新民主主义革命。
(2)赎买政策。
(3)地方:安徽凤阳小岗村。新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议: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大力发展数字农业等(答案符合事实,言之有理即可)。
(4)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等等(答案符合事实,言之有理即可)。
23.(1)事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珠海、汕头、厦门
(3)邓小平理论
(4)行动指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5)改革开放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制度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青少年要积极拥护、支持、参与改革开放;树立平等、开放、竞争意识;提高自身素质;要善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