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中考语文预热模拟卷 【广西专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中考语文预热模拟卷 【广西专用】(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7 18:5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届中考语文预热模拟卷 【广西专用】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19分)
少年正是读书时,学校为此开展了“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华华同学在此次活动中写的开场白,请阅读并完成问题。
A语文课本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开启了一段学习之旅。在旅途中,欣赏《济南的冬天》,我们看到了镶上银边的山尖,看到了贮蓄绿色的水藻;聆听《雨的四季》,我们听出了夏雨的热烈粗犷,听出了秋雨的高邈、深远;走近《植树的牧羊人》,我们见到了坍塌的钟楼,见到了干hé的不毛之地;品味《纪念白求恩》,我们知道了对待工作要热忱,不能拈轻怕重、见异思迁;徜徉《动物笑谈》,我们见识了怪诞不经的科学实验方法,认识了神采奕奕的大鹦鹉可可;B走进《皇帝的新装》,我们遇到了喜欢随声附和的滑稽可笑的一群大臣,虚伪的皇帝竟然封骗子为“御聘织师”……C自然风物、人情百态犹如一幅幅画面呈现在眼前,无时无刻不触动着我们的心灵,D语文学习,让我们流连忘返。
1.读上文开场白,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粗字注音。(4分)
(1)干hé( ) (2)御聘( )
2.以上开场白文段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3个。(4分)
3.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4分)
(1)神采奕奕 (2)热忱
4.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学校要一副宣传对联,请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副上下联顺序正确并适合悬挂的对联,把它誊抄在横线上。(4分)
①一心只读圣贤书
②勤学铺就人生路
③读书养成好习惯
④苦读铸成高尚魂
5.下列从语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语文课本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
B.走进《皇帝的新装》,我们遇到了喜欢随声附和的滑稽可笑的一群大臣。
C.自然风物、人情百态犹如一幅幅画面呈现在眼前,无时无刻不触动着我们的心灵。
D.语文学习,让我们流连忘返。
二、综合(10分)
七年级三班开展以“我的语文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6.【拟短信】李丽同学在大街上拍得一张照片,发现店名不妥,请你为李丽同学拟一条短信发给店主。(3分)

7.【补对联】李丽同学有感而发写上联,请你与她对对联。
上联:规规矩矩写字 (2分)
下联:_____________
8.在世界读书日活动中,七年级三班学习委员张译同学制作了一张“读书卡” ,请你帮他补充完整。(5分)
读书卡
经典名著 作者 有关内容
①《__________》 老舍 人物关系:小福子是祥子②__________的人;虎妞是祥子的③__________;高妈是祥子雇主曹先生的④__________。
《海底两万里》 ⑤__________ 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从⑥__________(人名)的视角写的。主要讲述尼摩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号”,与被俘虏的生物家阿龙纳斯及其仆人康塞尔、捕鲸手内德 兰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
三、阅读(41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9分)
【文本一】
候鸟的迁徙
①每年春天和秋天,人们会惊奇地仰望着天上那些成群结队、遮天蔽日而又神秘莫测的旅客——候鸟。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候鸟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往返迁徙的独特习性。全世界9000多种鸟类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鸟是候鸟,每年迁徙的候鸟数量在100亿只以上。
②同一季节,随着纬度的改变,气温会产生梯度性的变化。特别是北半球的大块土地在冬季被冰雪封盖,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许多鸟类不得不越过赤道,飞到南半球越冬。正因为这个原因,大多数候鸟迁徙的路线呈南北方向,在北半球尤其明显。
③经过长期监测,鸟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候鸟迁徙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东亚——澳大利亚、中亚——印度、西亚——东非、黑海——地中海、大西洋——美洲、密西西比——美洲和太平洋——美洲。这些迁徙路线就如一条条“高速公路”,任由鸟儿们飞来飞去,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④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硫磺鹀是美国东部随处可见的一种鸣禽,每年秋季,它们都会飞行3800千米,到达越冬地——墨西哥南部、巴拿马等地。让人惊奇的是,它们是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的。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以内的北方天空,也就是说,在这个区域的大熊座、小熊座、天龙座、仙女座、仙后座等都是它们的路标,其卓越的导航本领让科学家惊叹不已。白颊林莺,从加拿大迁往南美洲时需要面对飞行路线的选择:如果沿着美国海岸南下,经墨西哥、中美洲再到南美洲,就会减少死亡的可能,但路途遥远。然而,这些小鸟的选择是直接勇敢地飞越大西洋,并有规律地停留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某些岛屿上休息。另外,白颊林莺还会选择好的天气和合适的风向,以使旅途更舒适,真是有勇有谋。
⑤对候鸟来说,迁徙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有乐趣。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飞过大洋、翻越高山、穿越云层、迎着暴风雨、遭遇天敌,还有被人类捕食的危险……比如从英国出发的家燕,首先飞越英吉利海峡,穿过法国的比利牛斯山脉,跨过地中海,途经撒哈拉沙漠,再抗击热带风暴的袭击,抵达刚果的雨林,最后到达南非。经过超过10000千米、长达4个月的旅程,只有大约一半的成年个体能够存活下来。这是多么悲壮的旅程啊!
⑥迁徙无疑是候鸟生活中最大的“冒险事业”,每年都会有无数的候鸟永远无法到达它们的目的地。但是,它们仍然会沿着一定的路线,春来秋往,从不失信。迁徙对候鸟来说,是使命,是责任,是一种承诺。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文本二】
①每年的特定时间,像是履行一场与大自然的约定,候鸟们不约而同展翅远行。
②候鸟的迁徙,是一场神秘的旅行。虽然身形比不少蝴蝶还要娇小,红喉北蜂鸟却能连续飞行20多个小时,从美国东部跨越辽阔的墨西哥湾到达中美洲过冬。性格温和的斑头雁,在亚洲的中部繁衍后代,然后远赴印度次大陆的平原度过寒冬。它们每年都要往返迁徙数千千米,两次越过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脉,把极限飞行当成旅行生活中的日常。
③北极燕鸥会带上家庭的新生代一年之内往返南北两极,科学家们猜想,它们如此艰辛地远涉重洋,是为了追逐夏季极地永不落下的太阳……用微小的身躯搏击浩瀚征服高远,候鸟们凭借不可思议的迁徙串起了地球生态平衡的必要一环,成为大自然中令人赞叹的生命传奇。
(作者:陈蓉,有删改)
9.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本一和文本二的说明对象都是候鸟。
B.硫磺鹀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的。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以外的北方天空。
C.文本一第⑤画横线句子中的加粗词“只有”是仅仅有的意思,表示限定,说明经过长途跋涉,候鸟个体存活率低。
D.文本一文本二都表达了对候鸟迁徙之不易的无比赞叹和无限敬意。
E.结合文本一可知文本二中提到的“每年的特定时间”应该指的是每年的春季和秋季。
10.阅读下面句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
比如从英国出发的家燕,首先飞越英吉利海峡,穿过法国的比利牛斯山脉,跨过地中海,途经撒哈拉沙漠,再抗击热带风暴的袭击,抵达刚果的雨林,最后到达南非。(请分析说明方法及表达效果。)
11.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文本一的说明顺序。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1分)
西溪品茗
陈博君
①品茗是需要心境的。要想在一杯清汤中品出别样的滋味,心情与环境,一个都不能缺。
②适合品茗的心情,必然是松弛而恬静的;适合品茗的环境,同样也需宁静而自然。该是一种眷顾吧,在我们的身边,恰恰就有这样一处宁静自然的美景,这便是杭州西溪。
③西溪的四季,韵味各有不同。此时的西溪,芦花似雪,碧水如盈,柿果流丹,竹林溢彩,宁静之中,透着淡淡的恬然,每一处角落都是品茗的佳境。莲花滩的观鸟台旁,深潭口的古樟树下,秋雪庵的粉墙岸边,河渚街的茶楼堂前,甚至随处找一口无名的池塘,在塘边草丛的空地上摆开桌椅,就着一壶清香的绿茶闲闲地坐着,都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④当然,对于熟知西溪的我们,自然要寻找一种独特又惬意的品茗方式。那就是搭上一叶摇橹船,沿着绿茵环抱的港汊进入芦丛深处,一边随小船缓缓悠荡,一边呷着香茗放空思绪,任身心沉醉在静谧之中。这种亦静亦动的品茗方式,只消想想就美得恍若梦中。
⑤一个午后,我们在周家村叫了一叶摇橹船,驾着绿莹莹的溪水,优哉游哉地向着芦花最茂密的秋雪庵方向晃去。轻悠的风儿穿过柿树竹林,从微波摇曳的水面上无声地撩起清新的湿气,向我们迎面送来;调皮的小鸭子不疾不徐地游弋在前方,慢慢接近了,似乎伸手可及了,它们又倏地一下往前游开了,游到远处,一个猛子扎入水中,少顷又浮出水面,得意地甩动着羽毛,甩出一串串晶莹的水珠……
⑥出神地望着这些细微的生动之际,船工为我们沏泡的龙井绿茶,早已在玻璃杯中悄然地舒展开了。端起那一杯微烫的氤氲绿水,一股炒青豆般的清香扑鼻而来,轻轻啜一口,涩涩的茶香柔柔地淌过唇舌,轻轻地抚慰着味蕾。
⑦真没想到,平日里喝惯了的龙井茶,此时竟让人有了如此细致的体味。莫不是因为这一盈绿水,还有这周遭的静谧,让人变得沉静,以至于蓦然品味到了这香茗之妙?
⑧小船悠悠,沿着平时很少有人进入的汊道慢慢驶向了湿地的深处。本以为汊道尽头会是树林遮天蔽日,眼前却突然变得一片豁朗。那些高大的林木渐渐退去身后,迎接我们的,是一大片壮观的芦苇荡。洁白中透着嫩黄的芦花,在绿色的枝头密密匝匝地堆成一片,似云,似絮。微风拂过,云絮飘洒起来,如阵阵飞雪。
⑨近看漫天秋芦飞雪,遥想古今逝水年华,顿觉心潮起伏。举杯长饮时,竟突然发觉,方才滋味细腻的茶水已是如此寡淡,忽然就想起了味道要厚重许多的烘青茶。
⑩很多年前,曾在蒋村的农家喝过这种有滋有味的咸茶,泡茶用的是带盖碗的茶盅,揭开茶盖,飘逸出来的不仅是茶香,更有一种独特的混合清香。细瞧茶汤,碧绿的茶叶之间,依稀可辨橘皮、青豆、野芝麻、香干丁、笋干头等。橘皮是用盐腌渍过的,青豆则是加入桂皮、茴香等佐料制卤烘晒而成,加上笋干头等均富含盐分,因此茶汤带着淡淡的咸味,又称为咸茶,喝咸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续过几道茶水之后,汤水已变得清淡。依照乡人的示范,此时可伸出手指,将茶盅里的茶叶,连带那些浸涨了的青豆笋干之类,一并拨入口中。细嚼一番,竟是满口鲜香,回味无穷。
船工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当地的古老物产甚是熟稔。他见我们对茶感兴趣,便悠悠然道:“西溪更具特色的还不是这咸茶,而是安乐山茶,咸茶到处都有,并非西溪独产。而安乐山茶,是正宗的西溪特产,不过,如今是喝不到喽……”
的确如此,西溪并非不产茶,只是在常人印象中,河渚虽有茶,却是地湿味薄,品质不佳。实际上,在明清之前,西溪的茶叶是久负盛名的。西溪南边的安乐山、法华山均盛产好茶。据《西湖志·物产》描述,每逢清明前后,山农家家户户采茶炒茶,茶香在山坞中经久弥漫,远飘十里。
在这芦花深处,在临水荡漾的摇橹船上,呷着一杯渐渐淡去了滋味的西湖龙井茶,心中蓦然生出一丝怅然……
《人民日报》(2023年12月13日19版)有删改
12.行船品茗,“我”的心境也悄然变化着,请你根据文章内容,探寻“我”的心境变化。

13.请按照要求对下列两个句子进行赏析。
①第五段:调皮的小鸭子不疾不徐地游弋在前方,慢慢接近了,似乎伸手可及了,它们又倏地一下往前游开了,游到远处,一个猛子扎入水中,少顷又浮出水面,得意地甩动着羽毛,甩出一串串晶莹的水珠……(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表达方式:描写、议论、说明、抒情、记叙)
②第六段:端起那一杯微烫的氤氲绿水,一股炒青豆般的清香扑鼻而来,轻轻嘬一口,涩涩的茶香柔柔地淌过唇舌,轻轻地抚慰着味蕾。(从动作、多感官描写、修辞等角度中选择一个角度赏析)
14.有同学读了文章后认为第 段画线句与本文所记述品茗的内容关联不大,应当删去,请说说你的看法。
15.作者在结尾写道“呷着一杯渐渐淡去了滋味的西湖龙井茶,心中蓦然生出一丝怅然……”请结合全文分析,怅然从何而来?除了怅然,你是否还能读到作者别的情感?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5分)
【甲】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乙】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1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首联写诗人在“清晨”“初日”的时候“入古寺”,点明了出游的时间和地点。
B.甲诗尾联采用以声衬静的表现手法,写禅院周围极为宁静,只剩下钟和磬的声音。
C.乙诗三四句的意思是:诗人不知道竹林的深远,幸好有明月照亮,才不至于迷路。
D.乙诗用词造句、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达到“诗中有画”的境界。
17.两首诗都用到“幽”和“深”两个形容词,既描写相似的自然氛围,也表达诗人相近的心境,请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2分)
杞人忧天
《列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①身亡所寄_______
②因往晓之_______
③亦不能有所中伤_______
④其人舍然大喜_______
19.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又数刀毙之
B.若屈伸呼吸 未若柳絮因风起
C.其人舍然大喜 安陵君其许寡人
D.地,积块耳 止增笑耳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②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2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D.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杞人之所以担心天崩地陷,是因为他缺乏起码的常识和经验。
B.晓之者大喜是因为他成功地说服了杞人,解除了杞人的忧虑。
C.寓言中的晓之者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D.本则寓言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故事短小但寓意深刻。
(五)古诗词默写(本题共4小题,4分)
23.古诗文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50分)
24.任选一题写作。
(1)请以“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③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2)阅读材料,自选角度写作。
材料:
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百米赛跑中突破亚洲纪录,他说:“我用了三年时间,每天告诉自己‘再快0.01秒’。”
答案及解析
1.答案: 涸;pìn
解析: ①干涸(gān hé):指河道、池塘等的水枯竭。
②御聘(yù pìn):皇帝请的(人)。
2.答案: 不毛之地;拈轻怕重;见异思迁;随声附和;神采奕奕;怪诞不经;无时无刻;流连忘返
解析: 不毛之地:是指贫瘠荒凉不长庄稼的地方,废弃的土地。
拈轻怕重:形容人在接受工作时,倾向于挑选那些轻松的任务,同时却害怕承担繁重或困难的任务。
见异思迁:意思是当一个人看到不同的或新奇的事物时,就会改变原有的主意或计划,表现出意志不坚定和喜好变化的特性。
随声附和:形容一个人没有自己的主见,别人说什么他就跟着说什么。
神采奕奕:形容人精力旺盛,容光焕发,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看起来精神饱满、情绪高涨或者气质佳。
怪诞不经:言语或者行为离奇古怪,不合常理。
无时无刻:意思是没有某个特定的时刻。
流连忘返: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3.答案: (1)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2)热情。
解析: 神采奕奕(shén cǎi yì yì):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热忱(rè chén):热情。
4.答案: 上联:勤学铺就人生路;下联:苦读铸成高尚魂
解析: 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内容相关、词性相对、仄起平收。
①“一心只读圣贤书”句式结构是:两个字的副词+两个字的动词+三个字的名词;
②“勤学铺就人生路”句式结构是:两个字的动词+两个字的动词+三个字的名词;
③“读书养成好习惯”句式结构是:两个字的动词+两个字的动词+一个字的形容词+两个字的名词;
④“苦读铸成高尚魂”句式结构是:两个字的动词+两个字的动词+三个字的名词;
综合以上可知②④句式结构相同,再根据仄起平收的要求可知,②“勤学铺就人生路”是上联,④“苦读铸成高尚魂”是下联。
5.答案: B
解析: B.“走进《皇帝的新装》,我们遇到了喜欢随声附和的滑稽可笑的一群大臣”语序不当,应将“一群”调至“喜欢”的前面;
故选B。
6.答案: 示例一:店主:您好!您的专卖店是否卖错了东西?
示例二:店主:您好!“糖尿病”可不能专卖呀!
解析: 观察照片,照片为一家商店招牌,注有“糖尿病专卖店”字样,“糖尿病”是疾病,无法售卖。可推测该店为售卖治疗或预防糖尿病药物的药店。作答此题,要表达善意与礼貌,可用委婉或幽默的方式指出店名不妥之处,也可简单提出修改建议。
示例:店主您好,“糖尿病”可不能卖呦!
7.答案: 示例一:认认真真作文
示例二:认认真真做人
示例三:明明白白说话
示例四:堂堂正正做人
解析: 对联讲究“仄起平收”,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为仄声(三、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为平声(一、二声);其次,上下联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且结构相称、内容相关。分析上联的结构和特点。“规规矩矩”是AABB式的叠词,“写字”是动宾短语。下联在结构上要与上联相对应,词性也要一致,且符合“仄起平收”要求。同时,内容最好能与学习语文生活相关联。
示例:认认真真读书(或“端端正正做人”等)。
8.答案: 骆驼祥子;爱恋;妻子(老婆,内人);仆人(保姆);凡尔纳(儒勒 凡尔纳);阿龙纳斯(阿罗纳克斯)
解析: 一空,由“老舍”“小福子”“虎妞”“高妈”可知,该著作为《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最初于1936年发表在杂志《宇宙风》。《骆驼祥子》描写了20年代,老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此小说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它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二~四空,小福子是祥子爱恋的人,她美丽、年轻、要强、勤俭、善良、倔强、有同情心。她生活在贫困家庭,19岁时被父亲二强子以二百块钱卖给一个军官当妾,后被军官遗弃。回到家中,面对嗜酒成性且打死母亲的父亲,以及两个幼小的弟弟,她在父亲逼迫下,只能以出卖自己的肉体来养活家人。虎妞死后,小福子希望与祥子共同生活以撑起家庭重担,祥子虽喜爱她,但因害怕担起责任而拒绝了她。最后小福子忍受不了非人的生活选择了自杀。
虎妞是祥子的妻子,长相虎头虎脑。性格泼辣蛮横又精明能干。她大胆追求祥子,婚后虽全心爱着,却因性格与生活方式差异矛盾不断。她是旧时代的叛逆者,最终难产而亡,其命运令人叹惋。
高妈是祥子雇主曹先生的仆人,她精明能干,有主见,懂得放高利贷等生财之道。善良热心,试图引导祥子改变生活方式。虽为仆人,却展现出生活的智慧和积极向上的态度,是祥子灰暗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五六空,《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小说以第一人称从阿龙纳斯的视角写,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9.答案: AB
解析: 选项B错误,硫磺鹀以北极星中心约35° 以内的北方天空为路标;选项A错误,文本二侧重迁徙精神,非纯说明。
10.答案: 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英国出发的家燕跨越重重困难的长途迁徙旅程,具体详实地说明了候鸟迁徙旅程的艰难,表达了作者对候鸟迁徙中冲破重重困难的精神的赞叹与敬畏之情。
解析: 举例子说明方法,以家燕迁徙为例,具体展现候鸟迁徙的艰难,增强说服力。
11.答案: 示例:文本一采用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先整体介绍候鸟迁徙的独特习性,然后分别介绍了候鸟迁徙的原因、候鸟迁徙的路线、候鸟迁徙的智慧和候鸟迁徙的困难,最后总结表达了对候鸟迁徙这项悲壮“冒险事业”的肯定和赞美。
解析: 逻辑顺序:从习性→原因→路线→智慧→困难,层层递进,最后升华主题。
12.答案: ①优哉游哉;②舟上品茗;③心潮起伏
解析: 心境变化:初时悠闲(优哉游哉)→品茗时沉静(舟上品茗)→观景后感慨(心潮起伏)→怅然若失。
13.答案: ①用了描写这一表达方式,生动详细地描绘了小鸭子游泳的动作和情态。“不疾不徐”、“得意地”等词将风与小鸭子拟人化写出了小鸭子的调皮与活力,表现出作者悠闲自在、沉醉于自然的状态。
②示例一:动作描写,“端”“嘬”等动作,写出了“我”极注重喝茶的仪式感,对于品茗的重视,表达了作者愉悦心情以及对于品茗的热忱。
示例二:多感官描写,通过对触觉、嗅觉、味觉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茗之妙,突出“我”心境的悠然以及对于这杯茶的赞美。
示例三:拟人,“柔柔地淌过”“轻轻的抚慰”将茶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茶水轻柔的口感,让我的内心变得沉静,表达了“我”品茗的愉悦以及对香茗的喜爱以及赞美。
解析: ①描写角度:通过动作和拟人化(“调皮”“得意”)展现小鸭子的灵动,烘托环境的生机与作者的闲适。②多感官描写:触觉(“微烫”)、嗅觉(“炒青豆香”)、味觉(“涩涩的茶香”)结合,细腻传达品茗的愉悦。
14.答案: 不该删去。内容上,写了船工安乐茶才是西溪最具特色的茶,但如今已经喝不到了,写出了船工对于西溪特产安乐茶逐渐消逝的惋惜。结构上,与上文我回忆咸茶的内容呼应,与咸茶对比更具特色可见安乐茶的品质之高,为下文对于西溪茶叶的叙述以及“我”内心的怅然做铺垫。
解析: 第 段通过船工的话引出西溪特色茶消逝的遗憾,与后文怅然呼应,深化主题,不可删。
15.答案: 怅然来源于:就如同一杯茶叶多次冲泡会淡去滋味,曾经久负盛名的西溪茶叶已经逐渐没落,怅然便是来源于对于西溪茶叶特产没落的惋惜。除了怅然之外,还对于这些失落的西溪特产重生抱有一份美好的希冀
解析: 怅然源于传统茶文化的没落,同时隐含对文化传承的希冀。
16.答案: C
解析: C.“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句意是密林之中无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故选C。
17.答案: “幽”是“幽静”的意思,“深”是“幽深”的注意。这两个词在两首诗中都写出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解析: 【甲】诗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句意是青翠的竹林掩映着小路通往幽深处。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依据句意可知,这是写了繁茂的花木和幽静的竹林互相映衬,再加上一条通往深处的僻静的小路的景象。句中的“幽”是“幽静”的意思,突出了此景的寂静,衬托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乙】诗中“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句意为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句意是密林之中无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依据两处诗句句意可知,诗句描绘了一幅夜深人寂,独坐竹林中,明月相伴的画面,其中“幽”“深”等词语渲染了一种幽静,雅致的境界。
18.答案: 同“无”,没有。告知,开导。伤害。同“释”,解除、消除。
解析: ①翻译:自己没有可以安身的地方。亡:同“无”,没有。
②翻译:于是就去开导他。晓:告知,开导。
③翻译:也不会有什么伤害。中伤:伤害。
④翻译:那个杞国人消除了疑虑,很高兴。舍:同“释”,解除、消除。
19.答案: D
解析: A.主谓之间,不译/代词,指狼;
B.代词,你/动词,比作;
C.代词,那/表祈使语句;
D.兼词,罢了/兼词,罢了;
故选D。
20.答案: ①天如果是积聚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②整天都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解析: 重点词语:以下是重点字义:①果:如果。星宿:泛指星辰。坠:坠落。②行止:行动,活动。奈何:为什么。
21.答案: C
解析: C.有误,“其一犬坐于前”正确的节奏划分应该是“其一/犬坐于前”,“犬”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修饰“坐”,意思是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不能把“犬坐”断开。故选C。
22.答案: C
解析: C.有误,寓言中的晓之者对天、地、星、月的解释并不具备科学道理,只是基于当时人们认知水平给出的一种看似合理的安慰性解释,如认为天是积聚的气体,日月星辰是气体中有光耀的东西等,这些解释与现代科学认知不符。
故选C。
参考译文: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
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23.答案: (1)随君直到夜郎西
(2)秋风萧瑟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4.答案: 例文: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深冬的清晨,我站在校门口望着对面早餐店蒸腾的热气,手指冻得发红。父亲三天前摔伤了腿,家里只剩下我和生病的母亲相依为命。我攥紧书包带,脚步沉重地往家走——今天又要啃冷掉的馒头了。
推开家门的瞬间,我愣住了。餐桌上摆着冒着热气的白粥和煎蛋,旁边还放着一小碟我最爱的糖蒜。母亲蜷缩在沙发上输液,看见我回来,苍白的脸上浮现出笑容:“快趁热吃,爸爸托邻居张叔送来的。”“我这才注意到阳台角落里那双沾着泥巴的棉鞋,鞋尖还结着冰碴。”
“你爸凌晨四点就拄着拐杖出门了。”母亲的声音轻得像飘落的雪花,“他说早餐店老板不肯收钱,就非要在后巷等人家收摊时买剩的鸡蛋。”我的喉咙突然哽住了,想起昨天母亲发着高烧还在织我冬天的毛衣,毛线针几次戳破手指也舍不得停下。
粥的温度顺着喉管流进心里,我第一次发现白粥竟有蜂蜜的甜味。母亲的手搭在我肩上,那双布满针眼的手掌温暖而粗糙,像春日里新发的树皮。窗外的梧桐枝桠上,不知何时冒出了星星点点的绿芽,在料峭的寒风中轻轻摇晃。
那天下午,我抱着保温桶来到父亲病房。他正用绑着夹板的腿努力练习站立,看见我时眼睛亮了一下:“明天我让张叔多买点鸡蛋……”我打断他的话,把保温桶递过去:“里面有我熬的鸡汤,还有我抄的笔记。”父亲愣了两秒,眼角的皱纹突然聚成一朵花,像解冻的溪水漫过鹅卵石。
后来每个清晨,阳台上那双沾着晨露的棉鞋都会准时出现。母亲的毛衣织到一半时,总会被我抢过去继续;我的书包里除了课本,还多了给母亲炖汤的枸杞和给父亲补钙的奶粉。当最后一片雪花融化在三月的阳光里时,父亲拄着拐杖带我去买了新书包,母亲的咳嗽声变成了厨房里叮叮当当的锅铲声。
原来春天从来不会真的迟到,它只是躲在寒冬的褶皱里,等待某个被爱焐热的瞬间破土而出。当至亲之人的疼爱化作粥碗里氤氲的热气,当血脉相连的牵挂变成梧桐枝头的新绿,那一刻,我听见了整个世界抽枝发芽的声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