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复式折线统计图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2024 英德市)哥哥和妹妹沿同一条道路从家出发步行前往外婆家,两人离出发地的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妹妹比哥哥早20分钟出发,妹妹在途中停留了10分钟
B.哥哥距外婆家1500米处遇见了妹妹
C.妹妹休息前的速度比休息后的速度要慢
D.哥哥到外婆家时,妹妹离外婆家还有1500米
2.(2023春 禹城市校级期末)如图是两个门市上缴利润情况统计表,根据图示说法错误的是( )
A.2020年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相差10万元。
B.2023年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相差52万元。
C.第一门市部上缴利润增长更快。
D.两个门市部的上缴利润都呈现上升趋势。
3.(2022秋 连云区期末)如图是张叔叔家和李叔叔家去年上半年用电情况统计图。张叔叔和李叔叔去年上半年用电量相差最小的是( )
A.一月 B.二月 C.三月 D.四月
4.(2022 普陀区)如图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可能表示下面哪种情况?( )
A.淘气和笑笑2013年~2020年身高变化统计图。
B.舟山和杭州内地2020年1月至8月月平均气温变化统计图。
C.某服装厂羊毛衫和衬衫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销售情况统计图。
D.每隔10分钟,装满开水的保温杯和塑料杯中水温的变化情况统计图。
二.填空题(共3小题)
5.(2024秋 龙岗区月考)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小。
6.(2024 磁县)慢车和快车沿相同路线从A地到B地,所行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慢车所行的路程和时间成 比例。
②快车追上慢车所需时间为 小时。
③A、B两地之间的路程有 千米。
7.(2023秋 连南县期末)如图是甲车和乙车2023年上半年的汽车用油情况统计图。
(1)乙车2月的用油量是 升。
(2)甲车和乙车 月份用油量差距最大。
三.应用题(共3小题)
8.(2023春 中山区校级期末)某班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近视人数和未近视人数变化如图:
(1)近视人数和未近视人数相差最多的是 年级, 年级开始近视人数超过了未近视人数。
(2)六年级时近视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 。
(3) 年级至 年级近视人数增加最快。
9.(2023春 罗庄区期末)下面是甲、乙两店2022年12月~2023年5月“午睡地垫”月销售量统计图。
(1)近半年以来,甲、乙两店“午睡地垫” 月销售相差最大,相差 万条。
(2)近半年销售量最高的是 店。
(3)如果你是校办老师,你会选择在哪家店购买,为什么?
10.(2022秋 盱眙县期末)“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1月3日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在党中央的关心和领导下,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如图是2015~2019年某地年人均支出和年人均食品支出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问题:
①2016年,当地年人均食品支出占年人均支出的几分之几?
②到2019年,当地年人均教育支出已经占到年人均支出的.2019年,当地年人均教育支出为多少元?
8.2复式折线统计图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2024 英德市)哥哥和妹妹沿同一条道路从家出发步行前往外婆家,两人离出发地的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妹妹比哥哥早20分钟出发,妹妹在途中停留了10分钟
B.哥哥距外婆家1500米处遇见了妹妹
C.妹妹休息前的速度比休息后的速度要慢
D.哥哥到外婆家时,妹妹离外婆家还有1500米
【考点】复式折线统计图.
【专题】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
【答案】D
【分析】通过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可知,哥哥8:20出发,8:50到达;妹妹8:00出发,9:00到达,妹妹在途中停留了10分钟;哥哥距外婆家1500米处遇见了妹妹;妹妹休息前的速度比休息后的速度要慢。据此解答。
【解答】解:由分析得:
A、妹妹比哥哥早20分钟出发,妹妹在途中停留了10分钟。此说法正确。
B、哥哥距外婆家1500米处遇见了妹妹。此说法正确。
C、妹妹休息前的速度比休息后的速度要慢。此说法正确。
D、哥哥到外婆家时,妹妹离外婆家还有1500米。此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2023春 禹城市校级期末)如图是两个门市上缴利润情况统计表,根据图示说法错误的是( )
A.2020年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相差10万元。
B.2023年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相差52万元。
C.第一门市部上缴利润增长更快。
D.两个门市部的上缴利润都呈现上升趋势。
【考点】复式折线统计图.
【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应用意识.
【答案】C
【分析】A和B:根据折线统计图上的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判断正误;
C:第二门市部上缴利润增长更快,据此判断即可;
D: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两个门市部的上缴利润都呈现上升趋势,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A:2020年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差为:40﹣30=10(万元),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B:2023年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差为:152﹣100=52(万元),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C: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第二门市部上缴利润增长更快,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D: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两个门市部的上缴利润都呈现上升趋势,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认识。解答的关键是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和折线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解答。
3.(2022秋 连云区期末)如图是张叔叔家和李叔叔家去年上半年用电情况统计图。张叔叔和李叔叔去年上半年用电量相差最小的是( )
A.一月 B.二月 C.三月 D.四月
【考点】复式折线统计图.
【专题】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
【答案】C
【分析】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张叔叔和李叔叔去年上半年用电量三月份相同,所以三月份的用电量相差最小。据此解答。
【解答】解:张叔叔和李叔叔去年上半年用电量相差最小的是三月份。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2022 普陀区)如图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可能表示下面哪种情况?( )
A.淘气和笑笑2013年~2020年身高变化统计图。
B.舟山和杭州内地2020年1月至8月月平均气温变化统计图。
C.某服装厂羊毛衫和衬衫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销售情况统计图。
D.每隔10分钟,装满开水的保温杯和塑料杯中水温的变化情况统计图。
【考点】复式折线统计图.
【专题】综合判断题;应用意识.
【答案】C
【分析】A.正常人的身高是持续上升到平缓的状态,不会高低起伏,据此判断;
B.舟山和杭州属于北半球亚热带气候,从1~2月气温变化比较平缓,从3~5月持续上升,6~月持续高温,不会高低起伏,据此判断;
C.某年的9月到次年的4月羊毛衫销售根据气候的变化先上升后下降没有问题,同理衬衫销售可以先上升后下降,据此判断;
D.装满开水的保温杯和塑料杯中的水温都是会持续下降的,据此选择。
【解答】解:A.正常人的身高是持续上升到平缓的状态,不会高低起伏,即不符合题意;
B.舟山和杭州属于北半球亚热带气候,从1~2月气温变化比较平缓,从3~5月持续上升,6~月持续高温,不会高低起伏,即不符合题意;
C.某年的9月到次年的4月羊毛衫销售根据气候的变化先上升后下降没有问题,同理衬衫销售可以先上升后下降,即符合题意;
D.装满开水的保温杯和塑料杯中的水温都是会持续下降的,即不符合题意。
综上,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
二.填空题(共3小题)
5.(2024秋 龙岗区月考)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4 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小。
【考点】复式折线统计图.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4。
【分析】实线表示收入,虚线表示支出,纵轴一个单位长度表示10万元,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4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小。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4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小。
故答案为:4。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6.(2024 磁县)慢车和快车沿相同路线从A地到B地,所行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慢车所行的路程和时间成 正 比例。
②快车追上慢车所需时间为 4 小时。
③A、B两地之间的路程有 750 千米。
【考点】复式折线统计图.
【专题】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①正比例图象是一条直线,通过观察图象可知:慢车所行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②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快车追上慢车用(6﹣2)小时。
③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先求出慢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列式解答。
【解答】解:①慢车所行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②6﹣2=4(小时)
答:快车追上慢车所需时间为4小时。
③100÷2×15
=50×15
=750(千米)
答:A、B两地之间的路程有750千米。
故答案为:正;4;750。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7.(2023秋 连南县期末)如图是甲车和乙车2023年上半年的汽车用油情况统计图。
(1)乙车2月的用油量是 100 升。
(2)甲车和乙车 5 月份用油量差距最大。
【考点】复式折线统计图.
【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应用意识.
【答案】100;5。
【分析】仔细观察统计图,获取准确信息即可解答。
(1)乙车2月的用油量是100升;
(2)甲车和乙车5月份用油量差距是300升,油量差距最大。
【解答】解:(1)乙车2月的用油量是100升。
(2)甲车和乙车5月份用油量差距最大。
故答案为:100;5。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复式折线统计图,仔细观察统计图,获取准确信息是解答关键。
三.应用题(共3小题)
8.(2023春 中山区校级期末)某班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近视人数和未近视人数变化如图:
(1)近视人数和未近视人数相差最多的是 一 年级, 五 年级开始近视人数超过了未近视人数。
(2)六年级时近视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 75% 。
(3) 五 年级至 六 年级近视人数增加最快。
【考点】复式折线统计图.
【专题】综合填空题;应用意识.
【答案】(1)一,五;(2)75%;(3)五,六。
【分析】(1)根据图示可知,一年级未近视人数最多,近视人数最少,即一年级近视人数和未近视人数相差最多,五年级开始近视人数超过未近视人数;
(2)近视率=近视人数÷全班人数,据此解答;
(3)分别计算相邻两个年级近视人数的增加情况后比较大小即可作答。
【解答】解:(1)一年级未近视人数最多,近视人数最少,即一年级近视人数和未近视人数相差最多,五年级开始近视人数超过未近视人数;
(2)30÷(30+10)×100%
=30÷40×100%
=75%
答:六年级时近视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75%。
(3)5﹣3=2(人)
12﹣5=7(人)
16﹣12=4(人)
21﹣16=5(人)
30﹣21=9(人)
2<4<5<7<9,即五年级至六年级近视人数增加最快。
故答案为:(1)一,五;(2)75%;(3)五,六。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能读懂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9.(2023春 罗庄区期末)下面是甲、乙两店2022年12月~2023年5月“午睡地垫”月销售量统计图。
(1)近半年以来,甲、乙两店“午睡地垫” 12 月销售相差最大,相差 0.8 万条。
(2)近半年销售量最高的是 甲 店。
(3)如果你是校办老师,你会选择在哪家店购买,为什么?
【考点】复式折线统计图.
【专题】综合题;应用意识.
【答案】(1)12,0.8;
(2)甲;
(3)甲店,因为近半年销售量最高的是甲店。(答案不唯一)
【分析】(1)用减法列式分别计算6个月份两个店相差多少万条,由此解答本题;
(2)用加法列式计算两个店半年的销售量,由此解答本题;
(3)选择销量高的店,由此解答本题。
【解答】解:(1)2.4﹣1.6=0.8(万条)
2.6﹣1.9=0.7(万条)
2.7﹣2.0=0.7(万条)
2.4﹣1.9=0.5(万条)
2.1﹣2.0=0.1(万条)
2.4﹣1.8=0.6(万条)
0.8>0.7>0.6>0.5>0.1
答:近半年以来,甲、乙两店“午睡地垫”12月销售相差最大,相差0.8万条。
(2)2.4+2.6+2.7+2.4+2.0+1.8=13.9(万条)
1.6+1.9+2.0+1.9+2.1+2.4=11.9(万条)
答:近半年销售量最高的是甲店。
(3)我选择甲店来购买,因为近半年销售量最高的是甲店。(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12,0.8;甲。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
10.(2022秋 盱眙县期末)“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1月3日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在党中央的关心和领导下,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如图是2015~2019年某地年人均支出和年人均食品支出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问题:
①2016年,当地年人均食品支出占年人均支出的几分之几?
②到2019年,当地年人均教育支出已经占到年人均支出的.2019年,当地年人均教育支出为多少元?
【考点】复式折线统计图.
【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
【答案】①;
②500。
【分析】①把2016年某地年人均支出额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
②把2019年某地年人均支出额看作单位“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
【解答】解:①300÷500
答:2016年,当地年人均食品支出占年人均支出的。
②4000500(元)
答:2019年,当地年人均教育支出为500元。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