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届山东青岛一中高三上检测)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殒身/功勋 针灸/内疚 逮捕/怠工 谙熟/万马齐喑
B.隽秀/隽永 场合/场院 转载/下载 行伍/道行很深
C.胴体/恫吓 症结/症状 勾当/勾销 靓女/靓妆丽服
D.憔悴/淬火 着陆/着迷 慰藉/狼藉 攻讦/宵衣旰食
【答案】B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2016届山东寿光现代中学高三上10月考)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21*cnjy*com
A.旖旎/绮丽 市侩/污秽 强迫/倔强 复辟/辟邪
B.媲美/包庇 殉情/徇私 处所/惩处 储存/贮藏
C.驻扎/包扎 盘桓/城垣 模样/模仿 悲恸/惘吓
D.舟楫/编辑 噱头/戏谑 开拓/拓本 档案/当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字音的识记能力。字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一般有三种考查类型:音误、调误、音调全误。本题大多考查调误,要根据词义和一些专用词语的读音判断。A项 yī/qǐ、kuài/huì、qiǎng/jiàng、bì;B项pì/bì、xún、chù/chǔ、chù/zhù;C项zhā/zā、huán/yuán、mú/mò、tóng/dóng;D项jí、xué/xuè、tuó/tà、dàng【来源:21cnj*y.co*m】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注意常见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侧重两个方面:⑴容易读错的字,包括形近而音不同的字和声旁已不代表读音的字;⑵多音多义字,音随义移。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①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区别;②注意从词性上区别;③注意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④注意记少不记多;⑤记住一下常考的字音。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以及词语的词性角度入手解决问题。
3.(2016届山东青岛一中高三上检测)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凑合 金钢钻 一筹莫展 要言不烦
B.博弈 挖墙脚 不可名状 额首称庆
C.熨帖 暴发力 甘拜下风 优哉游哉
D.影碟 舶来品 再接再厉 美轮美奂
【答案】D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4.(2016届山东寿光现代中学高三上10月考)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肿胀 杂沓 凯旋门 谈笑风声
B.辩析 卑怯 天然气 一筹莫展
C.陷阱 更叠 圣诞节 黄粱美梦
D.仲裁 和蔼 文抄公 一副对联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字形的识记能力。解答此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可用比较排除法。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A项,谈笑风声——谈笑风生B项,辩析——辨析C项,更叠——更迭21世纪21世纪教育网有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由于计算机处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局限,高考只考别字的辨析。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意,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还有一部分就只能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了。
如果题干是有错别字的一项,就排除肯定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错别字的;如果是全对的一项,就排除肯定有错别字的;如果题干是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就先排除有三个错别字的一项。
总之:多使用结构分析法:字形结构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词语结构分析法。看词语不宜太长久,时间长了对的都象错的,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必须用 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
5.(2016届福州八中高三上第一次质检)下列各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
A.为“初唐五言律第一”的杜审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胡应麟《诗薮》),为盛唐诗坛开宗立派的孟浩然、岑参,还有张继、戎昱、陆羽、皮日休、宋祁、米芾等荆楚诗人词客,均为唐宋文学之名家。21·cn·jy·com
B.“经济不发展,群众不满意;经济发展了,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境破坏了,群众一样不满意。”该县一位干部说,“多年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片面追求CDP增长,容易产生‘吃着祖宗饭,砸着子孙碗’的负面效应,最终反过来又使CDP的增长难以为继。”
C.2月15日,全国人大副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委员长盛华仁指出:本次“两会”将对驻会代表严格要求,不允许各省市代表自带厨师、食品和加工原料(2月16日《娱乐信息报》)。
D.当功利之心和尘俗之念急剧膨胀,当悲壮的故事已变为明日黄花,赵公元帅和孔方兄势必成为吸引众庶千夫的强力“磁场”。2·1·c·n·j·y
【答案】B
【解析】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2016届福州八中高三上第一次质检)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运用,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3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微风习习,远处飘来阵阵歌声,也飘来了缕缕的花香。
B.蜜蜂酿出了甘甜的蜂蜜,也为人们酿出了美好的生活。
C.萧瑟的秋风吹落枝头的黄叶,却吹不去她满腹的惆怅。
D.风和日暖,小院关闭了柴门,却关不住那满园的春色。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正确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选项的具体内容分析判断,BCD三项,动词与宾语之间本来都适合搭配,而A项的飘来与花香是可以搭配的动宾关系。修辞中“拈连”,指甲乙两个事物连在一起叙述时,把本来只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拈来用到乙事物上。所以选A。21cnjy.com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2016届江苏淮海中学高三上9月考)下列各句中修辞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无数条淙淙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跳动着。
B.秋雨跳着欢快的舞蹈,一下就是几天,什么活也干不了,真是闷死人了。
C.我和村里的伙伴们跳入清澈的水中,恬静的塘面便响起一片喧闹声,水流像父亲有力的大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我们像荡在摇篮中。21教育网
D.流言这东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蕴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恶意,比流产更能让人心力憔悴。21·世纪*教育网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修辞使用恰当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项”,这是考查学生对修辞的辨析能力。A项,“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比喻不当。“脉搏”可以跳动不能流动,“小河”可以流动不能跳动,两者没有相似点,构不成比喻。B项,“秋雨跳着欢快的舞蹈”拟人不当,与人物心情不协调。C项,“水流像父亲有力的大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比喻不合语境,应改称“水流像母亲柔和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
【考点定位】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易错警示】本题考查修辞的运用。对于修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辞,很多同学只能了解其形,不能把握其神。对于比喻,很多考生只能注意到比喻词,却忽略本体和喻体之间应该有相似性。比如A项,考生光注意到“像”,再看到有本体“小河”,有喻体“脉搏”,就觉得应该是比喻,便认为正确了。却忽略了“流淌”这一修饰词,而后面的“脉搏”却是“跳动的”,两者没有相似点,故错误。B项,考生会看到“秋雨跳着欢快的舞蹈”,却忽略了后面的心情“什么活也干不了,真是闷死人了”,显而易见景与情不一致,错误。C项,光注意到“水流像父亲有力的大手”,却没有注意到后面的“轻轻地抚摸”,两者之间显然没有相似性。www-2-1-cnjy-com
8.(2016届山东省实验高三上第一次诊断)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真正的“好”教师重“深教”而不唯“浅教”。
所谓“浅教”,唯重堆砌知识的形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条块分割,外在于“人”:最令人痛心者,莫过于轻视甚或无视本应自如驾驭知识的强劲思想力。复制了大量弥散着书香的“知识”却不知其何以如是,何以用之。更心安理得于丢失开启未来世界的“金钥匙’— (质疑/置疑)批判、独立评论和逻辑演绎。这就从本源上断开了重构新世界知识形态的可能。梁启超先生早在“五·四”之前即 (犀利/锋利)批判传统教育“偏于记性”、忽略悟性,至今不失为针砭时弊的教育箴言。而“浅教”的对立面是“深教”,它以培育学生强大的逻辑理性、严谨思辩和超越性创造力为根本宗旨,以 (叫醒/唤醒)个人沉睡的“问题意识”、养成植根自由思维、独立人格之上的评论能力为终极境界;换言之,卓越教育所视之为“贵者”,并非复制传统知识的机械“记性”,而是创生无尽真知和新知的珍贵思想力及其相辅相成的表达力。一切传统都会悄然老去,唯有茂盛的创造之树与时长青;一切知识都会暗然凋落,唯有成长的思想力和表达力才会孕育丰硕的创造之果。
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强劲(jìn) 逻辑演绎 B.悄然老去(qiǎo) 暗然凋落
C.箴(zhēn)言 相辅相成 D.针砭(biǎn) 严谨思辩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质疑 锋利 叫醒 B.质疑 犀利 唤醒
C.置疑 犀利 唤醒 D.置疑 锋利 叫醒
【答案】
C
B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典例拓展】1.据义定音。古人认为“音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义,义著于形”,也就是所谓的音义相关原则。对多音字来说,往往是由于同一个字有了不同的意义才有了不同的读音,所以我们应在把握字义的基础上来认定多音字的读音。如07年全国卷的“多财善贾”中的“贾”表做生意时念gǔ;如07年湖北卷的“强词夺理、强弩之末、弱肉强食、生性倔强”,表强大时念qiáng,表勉强时念qiǎng,表倔强时念jiàng;如“大大落落、零落、丢三落四、落枕、落在后面”,形容态度大方念luō,表衰败、漂零念luò,表遗漏或因为跟不上而被丢在后面念là,表睡觉时脖子受寒或因枕枕头的姿势不恰当以致脖子疼痛转动不便念lào。又如“屏”表遮挡义时念píng,表抑止、除去义时念bǐng。2.词性定音。有许多多音字在不同的词性中有不同的读音,因此根据意义和词性来确定读音是辨析多音字读音的一种重要方法。如07年四川卷的“呜咽、咽喉、吞咽”,表名词时念yān,表动词吞下意义时念yàn,表动词因伤心难过而语不成声意义时念yè;如“粘贴、粘性、粘信封、粘连、粘液”表动词时念zhān,形容词念nián。“创”表动词时念chuàng,表名词时念chuāng。 3.语体辨音。有许多多音字在书面语体中可能是一种读音(这时它往往作为复音词的词素存在),在口语语体中可能是另一读音(这时它往往是单独作为一个独立的词存在)。如“鲜血、血泊、淌了一点血、呕心沥血、血库”,书面语中念xuè,而口语中念xiě,成语“一针见血”作为书面语却例外地念xiě。这类字不算多,但确实是不可忽视的一种误读。4.抓住“另类”。另类之一是古汉语的遗留,这在成语中表现明显。如07年江苏卷的“虚与委蛇”(wēiyí)、07年江西卷的“一曝(pù)十寒”、07年江苏卷的乳臭(xiù)未干;另类之二是不少多音字存在某一读音少而另一读音多的现象,如“遂”只在“半身不遂”中读suí,其余都念suì。“烙”只在“炮烙”一词中念luò,其它念lào。如07年四川卷“松柏、柏油”中的“柏”只在德国首都“柏林”中念bó,其它念bǎi。“作”除“作坊”读zuō外,其它都念zuò。“奇”“奇数”念jī外,其它都念qí。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采用“记少不记多”的简便记忆法。
【试题分析】质疑,提出疑问。置疑表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怀疑,多用于否定。质疑的区别在于心有所疑,提出以求得解答。置疑:怀疑(用于否定)。第一处,连用几个动词,表示心有所疑,故使用“质疑”。锋利,形容兵器、工具等尖而薄。也指言论、文笔等尖锐。犀利,形容物体坚固锐利得如同犀牛角。 后引申为形容语言、文辞、感觉、眼光等的尖刻锋利。一针见血,切中要害。第二处,从后面来看主要是强调其“切中要害”,故使用“犀利”。唤醒,就是叫醒的意思。常用作比喻,有使之觉醒的意思。叫醒,叫睡觉的人醒来。第三处,后面说“个人沉睡的……”,故应使用“唤醒”。www.21-cn-jy.com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比如本题中,“锋利”侧重“尖锐”,“犀利”侧重突出“一针见血,切中要害”。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比如“置疑”一般用在否定句。解答词语(或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或成语),运用结构特点把握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词语(成语)潜在的感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2-1-c-n-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