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联考普通高中 2025届高三年级适应性演练
语文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解析】A项考基本常识,具有跨学科融合的特点。原文 “地缘政治学起源于19世纪末”,而 “第一
次世界大战”发生在20世纪初,即在1914年7月至1918年11月。B项句中两个 “不再”表述不当,都
应改为 “依旧”。D项 “中美两国”错误, “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国际合作划出一块 ‘安全区’”是
“我们”中国的立场。
2.A 【解析】“这导致了中美 ‘结构性矛盾’的出现”曲解文意。由原文可知,“引领数字经济发展的企
业和数字基础设施几乎全部集中在美国和中国”是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报告显示”的客观结
果,“从这里不难看出”“中美 ‘结构性矛盾’在网络空间亦有了充分映射与体现”,而不是 “导致了中
美 ‘结构性矛盾’的出现”。
3.D 【解析】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对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来说,地缘政治带来的核心挑战是中美科技脱钩
问题。另外三项侧重点是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应用与治理等领域的合作,而非中美科技脱钩问题。
4.①促进经济;②军民两用技术类型;③前沿技术领域;④促进经济但不加强国防。
【解析】一点1分,四点4分,意思接近即可。
5.①中美网络空间实力对比呈现出 “一超多强”的格局;②在美国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下,中美的 “结构
性矛盾”在网络空间有充分的映射与体现;③随着中国崛起,美国对华网络空间不断采取遏制与打压的
策略;④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中美网络空间竞争会进一步加剧。
【解析】一点2分,任意三点可得6分,意思接近即可。
6.D 【解析】A项,《中国建筑的特征》的语言是简明而又准确的,但本文的语言,前六段凝练生动并富
有诗意,后四段则较为平实朴素;建筑专家梁思成对中国传统建筑基本特征的阐释是专业而清晰的,本文
作者并非中药炮制技艺的专家,“对中国传统技艺作了专业而清晰的阐释”表述也不当。B项,“都赋予
了作品诗意的美感”错误。《秦腔》具有的是粗犷豪迈的西北风情,而非 “诗意的美感”。C项,“口述经
验比文献记载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表述不当。一般来说,“文献记载”比 “口述经验”更具权威性和说
服力,传承人作为 “行走的活档案”,其口述的经验往往更具个性化和现场感。D项正确。
7.C 【解析】“也使读者了解到明代炮制附子的重要方法”错误,引用的句子只涉及到炮制附子的重要性,
并没有介绍炮制方法。
8.内容上:① “火”与 “刀”的意象,象征着淬炼与重塑的过程,中药炮制被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
② “丑陋乌黢的根茎”与 “云霓般轻巧的物质”“薄如蝉翼的饮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炮制技艺化
腐朽为神奇的效用;③ “顿减去患者心中的沉翳”,突出了炮制后的药材的实用价值。
结构上:①以 “良药,在火中炼就,被刀切割”开篇,直接点明主题,即炮制药材;②这种开篇简洁有
力,为全文奠定了肃穆而神秘的基调,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③对炮制技艺的描写,为后文赞美匠人精神
做了铺垫。
【解析】一点1分,任意四点4分,意思接近即可。
9.①匠人精神体现在精益求精的技艺追求、坚守传统的传承精神、专注与耐力的职业态度、传统智慧与现代
科学的密切融合等方面。比如:刘香保老人深谙药材的特性,炮制附子时保留了最为正宗的煨制法;他绝
对尊崇古法,严格按九蒸九晒炮制黄精;他仁心与匠心兼备,在炮制附子的夜里,运筹帷幄,成竹在胸;
“里面多神秘技法,但有高妙的科学道理”,体现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的融合。②生态文化的深邃体现
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对自然力量的辩证思考等方面。比如:附子
“要在野林中、天地间炮制”完成,暗含天人合一的智慧;炮制滋补药材多用 “水火共制法”,体现了水
与火两种自然力量的配合;炮制就是 “由魔鬼而天使,由剧毒而灵药也”,隐喻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以
及对自然毒性的驯服。
【解析】一点3分,两点6分。每一点都需要分析内涵和具体体现,其中内涵中任意一点都可以,具体体
现要尽量结合文本原句。意思接近即可。
25届高三适应性演练———语文答案 第1页 (共3页)】
{#{QQABAQeoggCYgASACRxLEwEQCUiQkIKiLSoEBVAaOAwKwQNIFCA=}#}
书
10.BDH 【解析】正确断句为 “时城中唯有八九千人,秀使王凤与廷尉大将军王常守昆阳,夜与五威将军
李轶等十三骑出城南门,于外收兵。”
11.C 【解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 “当”是占据险要位置防守,把守,二者意思不同。
12.C 【解析】“将领不再多余”错误,首领,这里是头颅,代指性命。“首领无余”,意思是大家的性命
都保不住。
13.(1)聚集弓弩向城内乱射,箭倾泻而下如暴雨一般,城中军民不得不背着门板外出取水。
【解析】采分点:发、负、汲,句意1分,共4分。
(2)光武帝心中明白战局的凶吉,却难以说服这群目光短浅的将领。
【解析】采分点:喻、晓譬、群劣,句意1分,共4分。
14.①战略决策明智:刘秀力排众议主张坚守昆阳,命令王凤、王常率八九千人守城,争取时间等待援军;
征集援军时号召全力抗敌,不可分兵留守。②战斗行动勇敢:刘秀亲自率十三骑连夜突围,去外面征集
援军;亲自率一千多人冲阵杀敌,异常勇猛。③目光长远,心理素质过硬:面对众将的愤怒,刘秀 “微
笑而起”,从容谋划;“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可见刘秀拥有大胆略。
【解析】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15.B 【解析】曲解诗意,颔联没有 “暗含因果”。“眼前但恨亲朋少,身外元知得丧轻”一联,实际是你中有
我、我中有你的包容关系,诗人在参透世事的豁达中蕴藏着柔软的温情。陆游将 “亲朋少”的遗憾置于 “得
丧轻”的豁达之前,暗合着中国文人的典型心境———既要追求个人的超脱凡俗,又难舍人间的无限真情。
16.①意象选取:本诗颈联选取了日光、松竹影、雪消、鸟乌声等自然意象,兼具禅意与野趣,其中 “松
竹”象征坚贞、高洁,“鸟乌声”代表着盎然生机;《临安春雨初霁》颔联选取了 “小楼”“深巷”“卖
杏花”等人文意象,传递出浓郁的世俗生活气息。②写景技巧:本诗颈联视觉与听觉并重,以 “日映满
窗”“松竹影”的明暗对比和雪消鸟鸣的声音变化构造出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临安春雨初霁》颔联
以听觉为主导,通过 “听春雨” “卖杏花”的听觉体验串联两个场景,展现了独具特色的江南风光。
③情感基调:本诗颈联流露出诗人豁达乐观的心态和热爱自然的情趣;《临安春雨初霁》颔联以乐景反
衬哀情,明媚的春光背后是诗人一夜辗转难眠的孤寂和惆怅。
【解析】一点2分,三点6分,意思接近即可。有一点需要注意,在写景技巧方面,两首诗都运用了
“以声衬静”,但这是相同点,因此不是得分点。
17.(1)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
(2)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3)示例一: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示例二: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示例三:沙上不闻鸿雁信 竹间时听鹧鸪啼 示例四: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18.D 【解析】其中 “高质量发展”“低空经济”“自主创新”都属于偏正结构,“小院高墙”则是并列结
构。联系材料的语境,“小院高墙”,并不是小院的高墙,而是筑起小院和垒起高墙之意,这里借用具体
事物的物理特征来喻指技术封锁政策。“小院高墙”(即 “smalyard,highfence”)这个说法最早出自奥
巴马时期的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是一个军事防御概念,指的是美国太空防御战略。该策略被美
国政府采用后,用到了更广泛的领域。“小院”指的是直接关系到美国国家安全的特定技术和研究领域,
而 “高墙”则代表着围绕这些领域划定的策略边界。
19.“原形”改为 “原型”;“锨动”改为 “掀动”;“家寓户晓”改为 “家喻户晓”;“手笔”改为 “手臂”。
20.甲:被反复提及的关键词 乙: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解析】一句2分,两句4分,意思接近即可。
21.第一个 “不一样”,使用单引号,是因为整个句子已经使用了双引号,这个词在句子内部需要被强调,
这时要用单引号来区分引用的层级;第二个 “不一样”,使用双引号,是因为这个词被直接引用,作出
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解析】一点2分,两点4分。
25届高三适应性演练———语文答案 第2页 (共3页)】
{#{QQABAQeoggCYgASACRxLEwEQCUiQkIKiLSoEBVAaOAwKwQNIFCA=}#}
22.示例:在此,我想说,“更好的中国”离不开政府的高瞻远瞩和开放包容,也离不开科技文化圈的自主
创新和引领世界,更离不开数以亿计的华夏儿女夜以继日的奋斗拼搏。未来已来,不惧挑战,让我们乘
风破浪,共济沧海吧。
【解析】对材料信息的准确概括2分,正确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字数少20字扣1分,不符合发言词
语境特点的扣1分。
23.审题分析:
(1)核心观点:材料强调读书可以不带目的,阅读本身就是目的,其价值在于内心的满足,而非功利性衡量。
(2)关键词:无目的阅读、精神漫游、过程价值、非功利性。
(3)写作方向:围绕 “无目的阅读的精神意义”展开,可讨论其价值、现实意义、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等。
立意方向:
(1)无目的阅读是精神的自由漫游 (强调阅读的非功利性、自由性)。
(2)无目的阅读是心灵的自我滋养 (强调阅读对个人精神世界的丰富作用)。
(3)在功利时代,无目的阅读是一种抵抗 (结合现代社会,讨论其现实意义)。
附:参考译文
材料一:
诸位将领望见王寻、王邑的大军兵力强盛,都慌忙撤退,进入昆阳城内,人人惶恐不安,惦念着家中妻
儿,想着各自撤回驻守的城池。刘秀说:“如今我军粮草已经短缺而敌军强盛,只有合力抵御他们,或许可
以有功;如果分兵溃散,势必无法全部保全。假如昆阳城陷落,一天之内,各部兵马也就被尽数歼灭。此时
不同心协力,共取功业,反而想着保全妻儿财物呢!”众将闻言大怒:“刘将军怎敢如此放肆!”刘秀冷笑起
身。恰逢侦察骑兵回来,称敌军已逼近城北,军阵绵延数百里,看不见尽头。这些将领向来轻视刘秀,到了
紧迫危急的时刻,只得互相商议到:“还是请刘将军来谋划此事吧。”刘秀再次为众人分析战局的成败,诸将
都说:“就依将军所言。”此时城中仅剩八九千守军,刘秀命王凤与廷尉大将军王常留守昆阳,自己在夜里与
五威将军李轶等十三骑策马冲出城南门,在外征集援军。
当时抵达城下的王莽军队将近十万人,刘秀等人几乎无法出战。王寻、王邑指挥大军包围了昆阳,军阵
中钲鼓之声响彻几十里。他们有的挖掘地道进攻,有的用冲车撞击城墙;积聚弓弩向城内乱射,密集的箭如
暴雨般倾泻而下,城中军民不得不背负门板外出取水。王寻、王邑自以为成功在顷刻之间,对战场形势毫不
忧虑。
刘秀到了郾城、定陵等地,调集各营的全部兵力。将领们贪惜财物,想要分出部分士兵留守。刘秀说:
“现在如果击败敌人,珍宝会多出万倍,大功可以建成;如果被敌人打败,连性命都保不住,还会有什么财
物?”于是下令全军出动。刘秀亲自带领一千多人步兵和骑兵作为前锋,在距离王莽大军四五里远的地方摆
开阵势。王寻、王邑也派几千人前来交战,刘秀带兵冲入敌阵,斩杀数十人。将领们高兴地说:“刘将军平
时见到小股敌人都胆怯,如今遇到大敌反而勇猛,真是奇怪!还是由将军继续担任前锋,请让我们协助您!”
刘秀再次进兵,王寻、王邑的部队退却,汉军各部乘势进攻,斩杀成百上千的敌人。汉军接连获胜,继续进
攻,将领们胆气更壮,没有一个不是以一当百。王寻、王邑的阵势大乱,汉军趁着锐气击溃敌军,终于杀了
王寻。这时昆阳城中的守军也擂鼓呐喊冲杀出来,内外夹击,喊杀声惊天动地。王莽军全线崩溃,逃跑的士
兵互相践踏,倒地的尸体遍布百余里。
材料二:
昆阳之战,光武帝威震天下,帝王基业的兴起正是此时。王邑、王寻的军队,号称百万,前来攻打临时
集结的汉军,这正是汉军存亡生死的关头。汉军众将想要分散撤回各自城池,唯有光武帝确定了迎击敌军的
志向,(如果)诸将不听从他,面对敌人就动摇退缩,那么汉军的覆灭将随之而来。光武帝心中明白战局的
凶吉,却难以说服这群目光短浅的将领。这本来该是慷慨力争、痛哭恳求来迫使众人听从自己的危急时刻,
但是光武只微笑着起身,等待诸将主动请教而不急着跟他们说,假如诸将不再询问而是仓皇溃逃,光武帝难
道能不与众人一起覆灭吗?唉!这正是大有作为之人与单凭一时豪气之人的根本区别。
25届高三适应性演练———语文答案 第3页 (共3页)】
{#{QQABAQeoggCYgASACRxLEwEQCUiQkIKiLSoEBVAaOAwKwQNIFCA=}#}!名校联考普通高中2025届高三年级适应性演练
语文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尤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地鲸政治学起源于19世纪末,以冲突为内核,以地理空间控制与争夺为主旨是传统地缘政治
学的核心思想,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科学技术飞速进步,跨国犯罪、资源危机、环
境污染、网络攻击等对国际社会构成了新的安全威胁,也赋予地缘政治以新的命题。新时代的地缘
政治学者开始对全球化、区域化、多极化与信息化等多维度的现实变化展开深入考察,努力地进
行理论创新与开拓,但强调建立在民族国家体系和国际无政府状态逻辑基础上的国家间竞争与
冲突的国际政治方法与内涵始终没有变。也正因如此,地缘政治学成为一国制定对外政策、政
治、经济和军事战略时最主要的理论基础,是将国际关系看作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关系的政治
现实主义的一个分支。网络空间虽然是没有明确边界和固定地理位置的虚拟空间,但研究发现
其依然具有鲜明的地缘政治属性,并没有跳出地缘政治学的研究范畴。与民族国家行为体对陆
地、海洋、天空以及太空的争夺一祥,网络空间同祥面临着权力与资源的争夺与冲突。
中美网络空间与地鲸政治空间有肴重合的趋势,最直观表现在中美网络空间实力对比并未
跳出地缘政治格局。“一超多强”是现今世界政治经济的格局,中美网络空间实力对比也呈现出
相似的格局。在这一格局中,美国占领着“一超”独大地位,中国、日本、欧盟等国占据“多
强”位置。以数字经济为例,美国数字经济蝉联世界第一,中国数字经济排名第二,此外,德
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在数字经济力量中占有重要一席。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
报告显示,引领数字经济发展的企业和数字基础设施几乎全部集中在美国和中国,全球数字财
富高度集中于这两国的数字平台,其中的七个“超级平台”(美国和中国各占5家和2家):微
软、苹果、亚马逊、谷歌、Facebook、腾讯、阿里巴巴,占据了全球数字企业总市位的2/3。从
这里不难看出,中美网络空间实力对比并未跳出地象政治格局,在美国看来,中国网络空间实
力“多强”的态势对其地缘政治利益构成了严重挑战,冲击了其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的首要
地位。地缘政治格局成为美国对华开展网络空间竞争的重要驱动因素,中美“结构性矛盾”在
网络空间亦有了充分映射与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