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7 21:4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收敛(liǎn)  缄默(jiān)  豁然贯通(huò)
B. 琐屑(xuè) 媲美(pì) 锲而不舍(qiè)
C. 盘旋(xuán) 倔强(jiàng) 长吁短叹(xū)
D. 绮丽(qǐ) 卓越(zhuó) 心会神凝(ní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项是( )
A. 宽恕 相得益章 陨石 洗耳恭听
B. 愕然 无可质疑 寒噤 消声匿迹
C. 烦燥 天衣无缝 农谚 慷概淋漓
D. 祷告 迫不及待 翩然 一拍即合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
B.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C.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D.川流不息的汉江水滚滚而来,汇集于丹江口水库,又经南水北调线渠道缓缓北上,润泽了干渴的北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是以白衣天使为代表的广大抗疫斗士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
B.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自从首次飞行任务展开以来,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团结拼搏,经历严峻考验,克服重重困难,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C.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同疫病斗争中能一次次转危为安,靠的就是中医药,同时产生了《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温热论》等经典著作。
D.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超过60%的初中学生将集中体现吃苦耐劳、敬业奋斗精神的医生、工程师、军人、教师、警察、科研等作为未来的理想职业。
5.下面句于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桑梓”桃李”“婵娟”指代家乡、学生、月亮。
B.新型运载火箭、全新的轨道设计、全新的控制模式……给飞控总体方案设计带来很大挑战。
C.齐白石在《鸣蝉抱叶》画中题了两句诗:“鸣蝉抱秋叶,及地有余声。”
D.只有长处没有短处的人在哪儿呢,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呢,自己又完美到什么程度呢?这--类的问题想必你考虑过不止一次。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经年后,再回首,一切都是美好如昔。
②回首人生路上没有什么过不去,只是再也回不去。
③人生的步履,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
④人生这一首绵长深远的诗歌,有过婉转也有过曲折。
⑤季节里留不住的,是那飞花细雨的优柔;岁月里逃不掉的,是那难以忘却的扑朔与迷离。
⑥不得不说时光总是太匆匆,伫立于回忆的门槛,只能遥望,而我们却再也回不到最初的原点。
A. ④②③⑥⑤①  B. ⑥④③②⑤①
C. ⑥②⑤④③①  D. ④③①⑤⑥②
7.阅读下面《经典常谈》选段,完成问题。
【文段一】他就按着借用的办法,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断章取义地来解释那些诗篇。后来解释《诗经》的儒生都跟着他的脚步走。
【文段二】是大毛公创始《诗经》的注解,传给小毛公,在小毛公手里完成的。郑玄是东汉人,他是专给《毛传》作《笺》的,有时也采取别家的解说;不过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也还和毛氏一鼻孔出气……
(1)【文段一】中的“他”是(填人名);毛氏给《诗经》做的注解书是《 》。
(2)为什么说“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还和毛氏一鼻孔出气”?
8.古诗文填空
(1)《式微》中写出劳役者对统治者不满,天晚还在泥水中劳作的句子:
《子衿》主人公睹物思人,以至发出反问,责怪对方不留音信的句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的诗句是:
9.综合性学习。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异常精彩美丽。来吧,同学们,参与到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自然”中吧,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让我们看风景去!
(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开展“大自然之旅”活动时,班长已经设计好了两项内容,请你再补充两项。
活动一:展示图片,描绘大自然。
活动二:诵读美文,聆听大自然。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保护大然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请你为保护自然提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有一份浓浓的向往、依恋之情,每个人都有一幅属于自己的自然图景。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50字左右的结束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0.“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气势?结合加点的字说一说。

1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文章选段,完成小题。
【甲】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A)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乙】
①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动物的化石。
②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③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B)“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阿西莫夫《恐龙无处不有》)
1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甲、乙文都是事理说明文,甲文说明对象是大自然的物候现象;乙文说明对象是大陆漂移的理论。
B.从欧阳修《戏答元珍》的诗句“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印证了高下差异影响了物候现象的来临,
C.甲、乙文都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有条不紊地说明,遵循人的普遍认知规律,便于读者理解接受。
D.乙文运用了设问,在一问一答间直接说明了恐龙化石出现在南极与大陆漂移有因果关系。
13.阅读文中(A)(B)画线句中的加点词,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4.仔细阅读小贴士的内容,结合甲文内容,举例具体分析。
[小贴士]变化连缀:说明对象或特征繁多时,表述既要自然连缀,又要有所变化,具体表现为关联词语的递进连缀和总起句的有意变化。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4年,入境游客13190万人次,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分别较2023年上涨60.8%和77.8%。
(摘编自《去年中国入境游成绩单公布:1.32亿人次、942亿美元》,“中国日报网”2025.2.28)
【材料二】
①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社交媒体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一场“Fuzhou Travel”(福州旅游),感受闽都文化的魅力。“Fuzhou Travel”持续升温,是入境政策便利化、福州文化吸引力与消费体验升级的综合效应。
②2024年12月17日起,国家移民管理局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延长为240小时(10天),新增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口岸等21个口岸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去年以来,福州机场新开福州至巴厘岛、济州、首尔、马尔代夫等国际航线。目前,福州机场国际及地区航点增加至16个,为旅客出行增添更多选择。
③这一轮入境旅游热潮中,外国游客关注的重点转向福州的文化和历史。
④不久前,一名韩国自媒体博主与妻子来到福州,在游览西湖公园时,向林则徐雕像献上菊花和茶叶,并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相关视频。“我们很崇拜林则徐,了解到福州是林则徐的故乡,所以特别来到这里,表达我们对他的崇高敬意。”这名博主说,林则徐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爱国情怀和为国家崛起而奋斗的决心令人动容。
⑤今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过年旅游”成为国际现象。1月,来自全球五大洲30个国家和地区的55位全球旅行者齐聚福州,共同拉开“中国年味 世界共享”2025年(福建)全球旅行者之夜活动的序幕。在福州之行中体验了写对联、剪纸、吃饺子等春节习俗后,摩尔多瓦旅游达人爱琳感叹道:“在福州,我真实感受到了春节的氛围。”她还将自己享受“中国年”的经历放到视频里。
⑥在自媒体博主的带动下,不少外国游客也涌入福州。在福州机场,韩国游客赵正惠说:“我对城市的历史文化比较感兴趣,同时对硬件配套和舒适度也有一定的要求,福州很好地满足了这些要求,性价比也很高,接下来会经常来福州走走看看。”
(摘编自《国际流量!“Fuzhou Travel”为何持续升温?》东南网2025.2.23)
【材料三】
①当下,中国游正吸引全世界的目光。“China Travel(中国游)”的标签已成为海外社交平台的“流量密码”。
②“中国游”爆火吸睛背后,是入境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等政策利好释放带来的强大吸引力。近段时间,中国已经同26个国家达成全面免签,先后对法国、德国等38国单方面免签,对54国实行过境免签,同157个国家和地区缔结互免签证协定。
③与此同时,配套设施与服务也在不断完善升级。多地通过设置外卡POS机、推进重点旅游景区线上英文预约界面等方式,让来华旅游更舒适、更便捷。以北京为例,英语、法语、俄语等9种语言的国际版门户网站供不同语种的人们了解首都,覆盖全市的涉外服务体系,让外籍人士在华办事更方便,颐和园、天坛等知名景点已落实双语预约服务,景区内部也提供双语标牌。
④“熊猫迷”古屋优子和阿部满利子日前去四川看望了深受日本民众喜爱的大熊猫“香香”。古屋介绍说,前两次去中国都需要申请签证,现在有免签政策,“顺利见到老朋友特别开心”。
⑤两人还收到了中国熊猫粉丝为日本游客特意制作的“香香”明信片、亲笔信、团扇和钥匙扣等纪念品,这份来自陌生人的温暖让她们感动不已。
⑥韩国游客李淳龙这次到中国旅行,“只准备好一颗充分体验、尽情享受的心”。在张家界,他惊喜地发现竟然有身穿土家族服饰的当地居民用竹笛吹响韩国传统民谣,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⑦73岁的保罗·平克维奇曾是澳大利亚乒乓球冠军,1971年作为中澳“乒乓外交”澳方运动员访华,后又多次去过中国。他鼓励更多澳大利亚人借助中国放宽免签的便利,到中国各地走走看看。“在中国,你去哪里都行,都非常安全。”
(摘编自《“中国游”爆火吸睛,入境游市场快速复苏》,《工人日报》2024.12.19)
【材料四】
①对于外国游客而言,这是名副其实的“发现之旅”。发现中国,不仅要跨洋越海,还要突破“信息茧房”,超越误解与偏见。来到中国,体验中国,进而认识中国,喜爱中国,不少外国游客直呼“中国并不像我们被告知的那样”。丰富而深刻的切身体验,可以消除扭曲和误导。
②对于中国百姓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次自我审视的机会。人们常说,近处没有风景。从外国游客的眼里,我们会猛然发现,生活中的许多“习以为常”,其实“难能可贵”。在相互“对比”“对账”中,我们多了一份从容、自信,还有自豪。
③双向奔赴中,有相互成就。2024年,一家外资邮轮企业进一步扩展了在中国的业务,因为他们相信,“现在正是对中国旅游市场进行投资的绝佳时机”。有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有活力满满的超大市场,有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当今的中国,正是干事创业的理想之地。
(摘编自《“中国游”魅力何来》,《人民日报》2025.1.24)
1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外国游客来到福州,既可以领略自然风景区的湖光山色,又可以在各种文化活动中感受闽都城市魅力。
B.近段时间,中国已经同包括法国、德国在内的157个国家和地区缔结互免签证协定,许多国外游客因此能够更加深度地游览中国。
C.首都北京推出的覆盖全市的涉外服务体系方便了外籍人士在华办事,一些知名景区还提供了双语预约服务,景区内部也提供双语标牌。
D.中国有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活力满满的超大市场、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这些优势能够吸引外资企业来华扩展业务。
16、“中国游”成为越来越多外国游客的优先选择,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有何积极意义?请你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
17、在春节期间,Jack和父母趁着入境免签来了一场“Fuzhou Travel”,并且拍摄了视频打算制作成vlog发布到短视频网站,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帮他完成以下视频脚本。
活动 画面内容 画面声音 预期效果
游览西湖公园 泛舟湖上,并向林则徐雕像献上菊花和茶叶。 ① 山清水秀令人感到心旷神怡,致敬伟人令人心生感动。
参与“中国年味世界共享”2025年(福建)全球旅行者之夜活动。 ② 各国语言交织,交流声、欢笑声此起彼伏。 ③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听音乐能使我们更聪明吗
①听音乐有助于提高智商,这一发现发表在1993年的《自然》杂志上,被形象地称作“莫扎特效应”。心理学家弗朗西斯·罗彻对36位大学生做实验,让他们在做一些空间推理题之前听10分钟莫扎特音乐,测试结果显示,听了莫扎特音乐的人比没有听的人做题有明显进步。
  ②但是,自从“莫扎特效应”提出以来,争论一直不断。1999年,心理学家认为,音乐的效果只能提高人的1.5个智商点,而且仅仅限于折纸实验。2007年,进行跨学科研究的科学家认为,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听古典音乐的孩子比不听古典音乐的孩子在认知能力上有什么优势。不过,最近中国科学家发现,聆听莫扎特音乐能对大脑产生刺激,可以增加新生神经元。
③随着研究的深入,神经科学的专家在音乐如何影响大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专家发现,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座工厂,那么听音乐对于这座工厂来说,是在完成一项大工程,许多个重要的车间都会被调动起来。科学家用核磁共振技术扫描研究对象,婉转的音乐响起时,他们看到了“烟火四射”的情形——研究对象大脑的许多区域在刺激中同时被点亮了。负责记忆功能的海马体、负责情绪控制的杏仁核、负责视觉感受和反应的视觉皮层等,这些大脑的重要部位在音乐声中共同运作,产生和谐的脑电波,使得脑功能达到最优化状态。
④听音乐,尤其是听复杂的古典音乐,的确使我们获益匪浅。具体来说,听音乐能增强空间分析能力。比如安排复杂的事情、解答谜题之类的活动,都需要空间信息想象和处理能力。而进行空间分析和听音乐时的大脑活动是相似的。所以,我们听音乐时,大脑就好像在处理空间信息,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听音乐还能增强听觉处理能力。音乐家们的听觉显然比常人强,他们区分不同声音的能力及记住所听见内容的能力都比常人好。这是因为听音乐改善了大脑功能。普通人如果提高了这些能力,对考试、记住重要的信息都有很大帮助。
⑤不过,听音乐对大脑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英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音乐对孩子学习新知识能力的影响竟有天壤之别。他们将受试儿童分成A、B、C三个组。A组儿童欣赏轻柔优美的慢板,B组儿童聆听爵士乐,而C组儿童则什么也不听。此后,三组儿童又都接受了同样的测试。最后的结果显示,成绩最优的是A组,其次是C组,最差的是B组。科学家的结论是:过分活跃或带有攻击性的音乐,不能像轻柔优美的音乐那样,对孩子的大脑认知机构起积极作用,相反却只会起消极作用。如此看来,听音乐还存在负效应。因此,在处理新的复杂的事务时,请将耳机摘下,全心投入。
(作者:龙学锋。有删改)
18、听音乐能使我们更聪明吗 请结合全文阐述理由。
19.第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乐乐准备参加“魔方大赛”,正在一边听古典音乐,一边练习复原魔方。哥哥希望他关掉音乐专注练习。请你运用本文知识,替乐乐向哥哥解释。
(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贾平凹
①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从来我的作晶没有给他寄过,姨前年来,问我是不是写过一个中篇,说父亲听别人说过。曾去县上几个书店、邮局跑了半天去买,但没有买到。我听了很伤感,以后写了东西,就寄他一份,他每每又寄还给我。上边用笔批了密密麻麻的字。给我的信上说,他很想来一趟,因为小女儿已经满地跑了,害怕离我们太久,将来会生疏的。但是一年过去了,他却未来。只是每一月寄一张小女儿的照片。叮咛好好写作,说:“你正是干事的时候,就努力干吧,农民扬场趁风也要多扬几锨呢!但听说你喝酒厉害,这毛病要不得,我知道这全是我没给你树个好样子.我现在也不喝酒了。”接到信.我十分羞愧.便发誓再也不去唱酒,回信让他和小女儿一定来城里住。好好孝顺他老人家一些日子。
②但是,没过多久,我惹出一些事来,我的作品在报刊上引起了争论。争论本是正常的事,复杂的社会上却有了不正常的看法,随即发展到作品之外的一些闹哄哄的什么风声雨声都有。我很苦恼,也更胆怯,像乡下人担了鸡蛋进城,人窝里前防后挡,惟恐被撞翻了担子。茫然中,便觉得不该让父亲来,但是,还未等我再回信,在一个雨天他却抱着孩子搭车来了。
③老人显得很瘦,那双曾患过白内障的眼睛,越发比先前滞呆。一见面,我有点慌恐,他看了看我,就放下小女儿,指着我让叫爸爸。小女儿斜头看我.怯怯地刚走到我面前。突然转身又扑到父亲的怀里。父亲就笑了。说:“你瞧瞧,她真生疏了,我能不来吗 ”
④父亲住下了。我们睡在西边房子.他睡在东边房子。小女儿慢慢和我们亲热起来。但夜里却还是要父亲接着去睡。我叮咛爱人,把什么也不要告诉父亲,一下班回来,就笑着和他说话。他也很高兴。总是说着小女儿的可爱,追着小女儿做好多本事给我们看。一到晚上,家里来人很多,都来谈社会上的风言风语,谈报刊上连续发表批评我的文章。我就关了西边门,让他们小声点,父亲一进来,我们就住了口。可我心里毕竟是乱的,虽然总笑着脸和父亲说话,小女儿有些吵闹了,就忍不住斥责,又常常动手去打屁股。这时候.父亲就过来抱了孩子,说孩子太嫩,怎么能打,越打越会生分,哄着到东边房子去了。我独自坐一会儿,觉得自已不对,又不想拾父亲解释,便过去看他们。一推门,父亲在那里情悄流泪,赶忙装着眼花了,揉了揉。和我说话。我心里愈发难受了。
⑤从此,我下班回来,父亲就让我和小女儿多玩一玩,说再过一些日子,他和孩子就该回去了。但是。夜里来的人很多。人一来,他就又抱了孩子到东边房子去了。这个星期天,一早起来。父亲就写了一个条子贴在门上:“今日人不在家”。要一家人到郊外的田野里去逛逛。到了田野,他拉着小女儿跑,让叫我们爸爸,妈妈。后来,他说去给孩子买些糖果,就到远远的商店去了。好长的时候,他回来了,腰里鼓囊囊的,先掏出一包糖来给了小女儿一把,剩下的交给我爱人,让她们到一边去玩。又让我坐下,在怀里掏着,是一瓶酒,还有一包酱羊肉。我很纳闷:父亲早已不喝酒了,又反对找喝酒,现在却怎么买了酒来 他使劲用牙启开了瓶盖,说:“平儿,我们喝些酒吧,我有话要给你说呢。你一直在瞒着我,但我什么都知道了,我原本是不这么快来的,可我听人说你犯了错误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怕你没有经过事,才来看看你。报纸上的文章,我前天在街上的报栏里看到了,我觉得那没有多大的事,你太顺利了。不来几次挫折,你不会有大出息呢!当然,没事咱不寻事,出了事但不要怕事,别人怎么说,你心里要有个主见。人生是三节四节过的,哪能一直走平路 搞你们这行事,你才踏上步,你要安心当一生的事儿干了,就不要被一时的得所迷惑,也不要被一时的失所迷惘。这就是我给你说的,今日喝喝酒,把那些烦闷都解了去吧。来,你喝喝,我也要喝。
⑥他先喝了一口,立即脸色通红,皮肉抽搐着,终于咽下了,嘴便张开往外哈着气。那不能喝酒却硬要喝的表情,使我手颤着接不住他递过来的酒瓶,眼泪唰唰地流下来了。
⑦喝了半瓶酒,然后一家人在田野里尽情地玩着,一直到天黑才回去。父亲又住了几天,他带着小女儿便回乡下去了。但那半瓶酒,我再没有喝,放在书桌上,常常看着它,从此再没有了什么烦闷,也没有从此沉沦下去。

21,第①段中父亲的哪些做法表现了对“我”的关爱

22.请简要赏析下面句子。
(1)我很苦恼,也更胆怯,像乡下人担了鸡蛋进城,人窝里前防后挡,惟恐被撞翻了担子。

(2)他先喝了一口,立即脸色通红,皮肉抽搐着,终于咽下了,嘴便张开往外哈着气。

23,第⑤段中父亲把毕生的经验倾诉给儿子,其中有许多“爆款金句”。任选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24.“酒”,既是本文的线索.又是揭示主题的催化剂,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25.人们经常说:“母爱如春雨,细腻温柔;父爱如大海,广阔深沉。”读了本文,谈谈你对父爱新的认识。
三、写作
26、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题目写作。
汽车导航里有这样一句话,“您已偏航,已为您重新规划路线,请在合适的位置掉头。”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开车,对人生也有非常深刻的启迪意义。有的人选择在合适的位置掉头,有的人明知已偏航却仍执意走下去,虽然历经艰难,最终探索出了新的道路……
题目一:请以“我选择掉头”或“我选择不掉头”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题目二: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性文章。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答案
1、B 2.D 3.D 4.C 5.D 6.C 7.(1)孔子 毛传
(2)因为孔子之后解释《诗经》的儒生都接受了孔子对《诗经》的见解,和毛氏一样断章取义地来解释《诗经》,以诗证史。
8.(1)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9. (1). (1)示例:走进自然,领略美景。 (2). (2)示例:旅游观光,走进大自然。 (3). 身体力行,保护大自然。 (4). (3)示例:①封山育林,禁止乱砍滥伐;②植树造林,防止土地荒漠化;③关爱自然界的动物,与它们和谐相处。(意对即可) (5). (4)示例:走进大自然,尝尝那久违的山泉;体验大自然,看看我们美丽的家园;保护大自然,建设那美丽的家园!珍惜大自然,就是爱惜我们的生命线。让我们一起努力!
10.这两句写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蒸——蒸腾”“撼——摇动”,都是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 。
11.本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为民谋利的苦衷;希望能够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
12.C
13.(A)“凡是”表示范围,说明无一例外,只要是近海的地方,就一定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寒冷,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B)“几乎”有差不多、接近的意思,说明“板块构造”理论解决了地质界的大部分问题,但仍然有些疑难问题无从解决。由此可以体会到说明文语言的严谨与准确,符合事实。
14.甲文中用了一组表示层次的标志语“首先是” “是……第二个因素” “第三个因素是”“此外……还有……”由主到次、有条有理地表现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同时表达有所变化,不显得生硬。
15、B
16、示例:①“中国游”的火热能够拉动国内经济发展。
②“中国游”让国外游客感受到真实的中国,有助于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③“中国游”让国人获得了自我审视的机会,在对比中提升文化自信、大国自信。
17、示例:①风声、水声、鸟鸣声交织,游客的谈笑声此起彼伏。
②来自全世界的游客一起写对联、剪纸、吃饺子,欢度春节。
③活动现场春节氛围浓郁,热闹非凡,令人愉悦欢快。
18.不一定。因为听轻柔优美的音乐,有助于提高智商,使人聪明;而听过分活跃或带有攻击性的音乐,对大脑认知机构有消极作用。
19、打比方。把“大脑”比作“工厂”,把“大脑的重要部位”比作“许多个重要的车间”,把“听音乐”比作“完成一项大工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大脑的重要部位在音乐声中共同运作的状态。
20、示例:听古典音乐能增强空间分析能力。复原魔方时与听音乐时的大脑活动是相似的。乐乐这样听着音乐练习,有助于提高比赛成绩。
21、父亲四处搜罗“我”的作品;父亲认真批注“我”的文章又寄给“我”;借着小女儿的事想来看“我”;劝“我”不要喝酒。
22、①心理描写,运用比喻修辞,以及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既朴实无华,又生动形象,写出了“我”苦恼胆怯的心情。
②神态、动作描写,把父亲不胜酒力,勉强入口,压抑很久却又不吐不快的心思表现得淋漓尽致。
23、示例:“不来几次挫折,你不会有大出息呢!”只有经历人生的挫折,才会从教训中反思,积累经验。如果能正视困难,想办法克服它,翻越-一座座高山,人生就能更加辉煌璀璨。
24、开端父亲不让喝酒,然后又主动一起喝酒,最后自己留着喝剩的半瓶酒,酒为本文的线索,把文本串联起来;酒又是本文主题的触发点、催化剂,父亲借喝酒,把内心的想法倾诉给儿子,才让儿子体会到了真正的父爱,把文本主题显现了出来。
25、示例:父爱不在言语表达,有时甚至会简单粗犷,但在最需要的时候会成为你坚强的依靠,停泊的港湾。父爱博大深沉,含蓄内敛。
2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