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统编历史八年级下册同步学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统编历史八年级下册同步学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5-08 12:0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学习目标:
1.了解香港和澳门问题由来和“一国两制”提出的含义及影响。(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掌握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原因及意义。(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认识“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真理,祖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家国情怀)
重难点:
1.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
2.难点:认识“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真理,祖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知识梳理: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内涵: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地位:“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一国两制”尊重港澳台地区的历史与现实,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繁荣与稳定,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回归: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
2.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解决台湾问题和国际争端提供了范例。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原因和启示:
(1)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最主要原因);“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指引;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和外交人员的努力。
(2)启示、结论或观点:只有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才能维护领土主权完整;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经济特区和少数民族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后者享有的自治权更多。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图所示的法律( )
A.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B.标志着我们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C.强调“爱国者治澳”的方针 D.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及治的新阶段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二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两段材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共同点是( )
A.都享有完全自治权 B.都是中央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
C.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都由全国人大直接管理
3.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它使港澳地区走上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道路,是港澳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安排。“最佳安排”是指( )
A.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B.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C.实行“一国两制”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在港澳问题上(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建立经济特区
C.“一国两制” D.改革开放
5.下表所示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2024年年度财政工作总结》(部分) “1+4”产业结构统计框架基本构建完成 丰富澳门“一基地”内涵,获评中国2025“东亚文化之都” 积极筹备第十五届全运会和残奥会澳门赛区工作
A.社会主义公有制初步建立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D.“一国两制”构想的推行
6.澳门初、高中历史新教材将澳门地方史融入中国史和世界史,增加了中国近现代史的篇幅,将“正确认识祖国和澳门的历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为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这反映出澳门( )
A.注重践行“九二共识” B.加强国家认同教育
C.转变社会、经济制度 D.注重民生改善工程
7.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为解决这些问题,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C.“九二共识” D.“求同存异”的方针
8.阅读下表,表中这三个地区的共同之处是( )
时间 事件
1965年9月 成立西藏自治区
1980年8月 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1997年7月 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A.都实行“一国两制”方针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行使国家主权
C.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二、综合题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红军过草地》 泥泞的沼泽,杂生的水草,处处都布下了“陷阱”,时时都充满着“杀机”。但跋涉其上的红军战士如滚滚铁流,依然奔腾向前,势不可挡。战士们手挽手,肩并肩,你拉我推,你搀我扶,与天斗、与地斗,前赴后继,自强不息。
材料二
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纪念邮票 该邮票以象征喜庆的红、橙色调为主,表现了香港会展中心前飘扬的国旗、区旗和香港各界群众的欢庆场景。该邮票运用富有透视感与深度感的构图和精致简练的标志性建筑描绘出了香港独有的魅力与个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邮票《红军过草地》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及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香港回归祖国成功的原因和意义。
(3)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一枚邮票,为其拟写一句宣传语。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之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邓小平同志领导了伟大历史转折。
●邓小平同志推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邓小平同志确立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正确路径。
●邓小平同志坚定捍卫了光辉的社会主义旗帜。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示例:图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史实,写出两例邓小平为建设新中国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2)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某校举办了以“新中国重大成就”为主题的纪念邮票展。材料二是此次展览的部分邮票,请你从图2~6中任选两幅图片,参照示例,分别为其撰写邮票简介。
一、选择题
1.【答案】D
【难度】0.85
【知识点】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的实施,有力打击了香港的分裂势力和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堵塞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存在的法律漏洞,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及治的新阶段,D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是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并非全国人大常委会,排除A项;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举行香港交接仪式,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颁布于2020年,排除B项;“爱国者治澳”是针对澳门特别行政区治理提出的方针,排除C项。故选D项。
2.【答案】B
【难度】0.65
【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详解】据题干“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香港特别行政区同样是中央直辖的地方行政区域,体现“一国两制”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因此,二者都是中央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B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一定自治权,但并非“完全自治”,需遵循国家统一领导和宪法;香港实行“高度自治”,但外交、国防等权力仍属中央,因此两者均非“完全自治”,排除A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香港保留资本主义制度,两者制度不同,排除C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法律制定和授权(如批准设立自治地方或特别行政区),但日常行政管理由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负责,而非全国人大直接管理,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C
【难度】0.85
【知识点】“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详解】据所学可知,“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统一提出的重大方针,即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下,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享有高度自治权。这一制度既保障了国家主权统一,又尊重港澳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使两地回归后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成为维护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安排,C项正确;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政策主要针对内地,与港澳地区无关,排除A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港澳地区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C
【难度】0.85
【知识点】“一国两制”的构想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是解决港澳问题的基本方针。通过保留港澳原有社会制度,团结各界力量,实现国家统一与繁荣稳定,符合“画出最大同心圆”的理念,C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港澳无关,排除A项;建立经济特区侧重经济发展,不直接体现题干中的“统一战线”内涵,港澳回归后建立特别行政区,排除B项;改革开放是国家整体政策,未专门针对港澳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D
【难度】0.65
【知识点】“一国两制”的构想
【详解】由题干材料“《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2024年年度财政工作总结》(部分)‘1+4’产业结构统计框架基本构建完成、丰富澳门‘一基地’内涵,获评中国2025‘东亚文化之都’、积极筹备第十五届全运会和残奥会澳门赛区工作”和所学可知,以上建设成就的取得都是在澳门回归祖国后取得的,而澳门能够顺利回归祖国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都得益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推行,D项正确;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排除A项;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B
【难度】0.65
【知识点】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详解】据材料“将“正确认识祖国和澳门的历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为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可知,材料强调学生要掌握正确认识祖国和澳门历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这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加强国家认同教育 ,B项正确;“九二共识” 是关于台湾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与澳门历史教材编写内容无关,排除A项;澳门实行 “一国两制”,其社会、经济制度保持不变,题干中教材内容的调整与转变社会、经济制度无关,排除C项;题干主要围绕历史教材内容的变化,未涉及民生改善工程,如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B
【难度】0.85
【知识点】“一国两制”的构想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为和平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后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被确定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B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排除A项;“九二共识”是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排除C项;“求同存异”方针是周恩来提出的,促进了万隆会议圆满成功,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8.【答案】B
【难度】0.65
【知识点】经济特区的建立、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藏自治区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系、深圳经济特区只是享受特殊的经济政策、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方针,但这些地方都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都是中国组成部分,都由中央人民政府行使国家主权,B项正确;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方针,与西藏、深圳不符,排除A项;在西藏自治区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系,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深圳、香港不符,排除C项;深圳经济特区只是享受特殊的经济政策,西藏自治区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系,都不享有高度自治权,排除D项。故选B项。
二、综合题
9.【答案】(1)名称:红军长征。背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原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等等。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示例一】《红军过草地》邮票: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茫茫草地,见证了红军的革命精神!【示例二】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纪念邮票:香港回归,百年国耻一朝雪,创辉煌新篇!
【难度】0.65
【知识点】长征的原因、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过雪山草地(长征的过程)
【详解】(1)名称:根据材料“《红军过草地》”及所学可知,红军长征途中爬雪山,过草地。因此邮票《红军过草地》相关的历史事件是红军长征。背景:结合所学可知,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2)原因:根据材料信息“香港回归祖国”“表现了香港会展中心前飘扬的国旗、区旗和香港各界群众的欢庆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还可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方面进行回答。如:“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等等。
意义:根据所学可知,香港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宣传语: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学生可根据所学选择一个邮票,为其拟定宣传标语,例如:选择《红军过草地》可结合“但跋涉其上的红军战士如滚滚铁流,依然奔腾向前,势不可挡。战士们手挽手,肩并肩,你拉我推,你搀我扶,与天斗、与地斗,前赴后继,自强不息”拟定宣传语: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茫茫草地,见证了红军的革命精神!选择《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纪念邮票》可结合香港回归的意义拟定宣传语:香港回归,百年国耻一朝雪,创辉煌新篇!
10.【答案】(1)贡献:在他的指导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他领导我们党及时果断开展各方面体制改革,勇敢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他创造性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开辟了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新路径等。
(2)选择:图2和图3。
简介:图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图3: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制度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难度】0.65
【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国两制”的构想
【详解】(1)贡献:根据题干要求,首先根据材料选出两例邓小平为建设新中国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如:“邓小平同志领导了伟大历史转折”“邓小平同志确立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正确路径”可结合所学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意义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提出的意义进行阐述:在他的指导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他领导我们党及时果断开展各方面体制改革,勇敢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他创造性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开辟了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新路径等。(选择其他两例也可)
(2)选择:根据题干要求从图2~5中任选两幅图片,首先选择:图2和图3。
简介:图2:首先根据图片信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纪念邮票”及图一的示例,可结合所学知识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概况、会议内容及意义进行阐述即可,如: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图3:根据图片信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纪念邮票”及图一的示例,可结合所学知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过程、内容、意义进行阐述即可,如: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制度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