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1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8 10:5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心若向阳
无畏悲伤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普希金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2.利用多种方式的朗读,联系自身实际,深刻体会诗歌的思想意义;
3.感受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感,培养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黄希息(1799-1837)
代表作:《自由颂》《致《致大海》等恰达耶夫》。
一导入新课
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是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风雨来临时,你会怎么做呢 是彷徨、逃避,还是勇敢面对 今天我们来学习俄国诗人普希金的一首小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二『初读感知』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改写版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雾霭笼罩,火焰吞噬!
汹涌澎湃的潮水期待宁静,
相信吧,阳光总在风雨后来临。
心中眷念着诗和远方,
眼前却总是阴沉沉的天气。
一切零落成泥,一切随风而逝,
而那逝去的将成为美丽的追忆。
从抒情方式、语言风格、节奏这几个方面,比较普希金写的诗歌和改写版诗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二『初读感知』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直抒胸臆
平淡如水平白如话
舒缓平和娓娓道来
从抒情方式、语言风格、节奏这几个方面,比较普希金写的诗歌和改写版诗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借景抒情
书面语
汹涌澎湃情感激昂
抒情方式
语言风格
语气
三『细读文本』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欺骗”指的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欺骗”: 指用虚假的言语或行动来掩盖事实的真相,使人上当。此处作者用了“欺骗”一词其实是一种拟人的写法,把生活中碰到的悲伤与痛苦说成是生活“欺骗”了你,作者写这首诗时正流放,这首诗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这样写使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更贴切,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
三『细读文本』
2.标题中的“你”能不能换“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我
人称不同,第二人称比第一人称更能拉近读者距离便于抒情,读起来更亲切。
受众面不同,“你”的受众面更广,既是指小女孩,又是指处于流放生活中的作者,还指遭遇困苦不幸的人。
三『细读文本』
3.遭遇这样的挫折,普希金可以用激昂的语气宣泄情绪,为什么选择以舒缓平和的方式写这首诗呢?
个人经历
但他的一生并不是顺风顺水的。在1817年写就的《自由颂》,也是在此时引起了当局的“深切注意”。1820年3月,《鲁斯兰与柳德米拉》问世,作品热情洋溢、讴歌自由、歌颂人民,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沙皇政府。终于,沙皇政府打算以“侮辱最高当局”的罪名把诗人流放到西伯利亚,后改判流放南俄。1824年7月,被召回,流放改监禁,监禁于米哈伊洛夫斯克村直到1826年9月。
三『细读文本』
3.遭遇这样的挫折,普希金可以用激昂的语气宣泄情绪,为什么选择以舒缓平和的方式写这首诗呢?
个人经历
在普希金的一生之中,其童年时代,可以说是极为幸福的,因为出生于上流社会之中,普希金能够在很早的时候就接触到了很多先进的思想和文化。普希金还有着自己的家庭教师,主要是用来帮助普希金学习文化科学知,并且帮助普希金掌握一些必须的社会技能。普希金的家中也有很多的藏书,而普希金童年的时候也极为喜爱看书,并且在仆人的熏陶之下,普希金开始对民间的社会文化习俗有着浓厚的兴趣。
三『细读文本』
3.遭遇这样的挫折,普希金可以用激昂的语气宣泄情绪,为什么选择以舒缓平和的方式写这首诗呢?
语气平和、舒缓,更能体会到作者的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平白如话的语言,正是遭受生活挫折的人所需要的,更能让人接受。
四『拓展延伸』
1.模仿本诗,请你创作一首诗,送给你想要鼓励、劝告的人(同学、家人……)。(畅所欲言)
2.这首诗通篇没有任何意象, 却以说理取得了巨大成功, 品味全诗,想想原因何在
①诗人以平等的语气娓娓道来,语调亲密和、热诚坦率,有人情味,似乎诗人在与你面对面交谈。平和、温暖,这正是遭受生活挫折的人所需要的。
②诗句感情深沉,有丰富的哲理性,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博大的情怀和乐观的思绪。
五『小结』
这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诗是表现哲理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它是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往往用生动的描写、精彩的议论、鲜明的形象等,揭示某种人生感悟、社会哲理,促人联想,启人心扉。这首诗以劝慰的口吻告诉人们:在生活中难免遇到挫折,面对挫折的时候,不要沉湎于悲伤和痛苦中,要积极乐观地面对,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全诗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能正确面对困难,坦然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