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心有一团火,
温暖众人心
第二单元
语文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张秉贵的事迹,体会他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2.理解并感悟“一团火”精神的丰富内涵及时代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掌握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体悟细节描写的魅力。
学习重难点
重难点:
1.体悟细节描写中表现出的人物优秀品质。
2.掌握人物通讯的基本写法。
课前预习
1.明确字音
嗬( ) 嘱咐( )
亲昵( ) 凌辱( )
精神抖擞( ) 桃酥( )
兵痞( ) 肺腑( )
hē
zhǔ
nì
líng
sǒu
sū
pǐ
fèi fǔ
课前预习
2.辨词义
(1)传颂·传诵
[辨词] “传颂”侧重“颂”,传扬歌颂。“传诵”侧重“诵”,指流传诵读和称道。
[选词]
①这些经典文章都被广泛地______。
②人们______着这个感人的英雄事迹。
(2)质问·质疑
[辨词] “质问”指诘问、责问。“质疑”指提出疑问,即心有所疑,提出以求得解答。
[选词] ①韩愈敢于______、敢于创新的精神是他取得成功的必要因素。
②面对父母的_______,他语无伦次地不知如何解释。
传诵
传颂
质疑
质问
课前预习
3.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熙熙攘攘:
座无虚席:
和蔼可亲:
和颜悦色:
心神不定: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的人很多。
指人态度温和,性格善良容易接近。
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指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2017年,为纪念曾经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工作30多年的老劳模张秉贵,王府井集团决定,将每年的9月18日设立为张秉贵日,以传承和发扬他的“一团火”精神。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劳动者,怎会有这样的殊荣?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张秉贵,了解一下他的“一团火”精神。
导入新课
新知讲解
任务一:朗读课文,分析文本
新知讲解
事件1:张秉贵用糖哄哭闹的小孩
事件2:张秉贵给要赶火车的顾客提前称糖并悉心指路
事件3:张秉贵对心情不好的顾客热情服务
事件4:张秉贵女儿生病仍满腔热情地服务
事件5:张秉贵光被顾客质问后受到触动
事件6:张秉贵忆往昔被兵痞打,感慨不已
事件7:张秉贵通过多种渠道丰富自己的商品知识,当好顾客的参谋
事件8:张秉贵去吃夜宵,因座无虚席,厨房大师傅特意给他拿凳子而受启发
耐心细致、周到体贴
急人所急、解人所难
热情大度、主动耐心
爱岗敬业、公私分明
自我反省、不断成长
懂得感恩,乐于奉献
严于律己、为人民服务
善于剖析、思想觉悟高
问题1:说说文章写了张秉贵的哪些事迹?从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新知讲解
问题2:作者是如何叙述张秉贵的事迹的?
彩线串珠式。
“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是本文的线索。作品以“一团火”的服务精神为线索展开,贯串全文,采用了彩线串珠式的结构方式,叙写张秉贵工作中的平凡事迹,凸显了主人公具有“一团火”的精神风貌,赞扬之情溢于文中。这种结构安排,起到概括故事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深化主题的作用。
新知讲解
倒叙写法。
先点明张秉贵是劳动模范,再用丰富事例加以佐证,同时辅以插叙。买糖果的人形形色色,有老有少,有感激他、赞扬他的,也有脾气暴、对他发火的,但是张秉贵始终用他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的态度服务每一个人。这样安排更能突出这位劳动模范就如一团火,无论何时何境都能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温暖众人心的美好精神品质。
问题2:作者是如何叙述张秉贵的事迹的?
新知讲解
这个细节展现了张秉贵对工作的认真和负责,他通过提前到岗和保持柜台的整洁,为顾客提供了一个舒适、干净的购物环境,体现了他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张秉贵总是提前到岗,把柜台擦拭得干干净净,迎接每一位顾客的到来。
细节
作用
问题3:文章在描写张秉贵的时候,选择了很多细节,试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新知讲解
通过心理描写与语言描写结合,表现了他在工作中的细心、贴心、耐心,更写出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张秉贵也随着她向柜台东头走去,边走边想:她准遇到了什么不顾心的事,越是这样,我越是要热情接待她。张秉贵一边走,一边还是那样和颜悦色地说:“最近从上海来了几种新果,味道还不错,您想看看吗?我向您介绍一下……”
作用
细节
新知讲解
通过“拿”“放”“又拿”“塞”“捆”“嘱咐”等一连串的动作,生动地刻画了他心思细腻,办事认真的形象。
老张从称好的糖果中拿出一块放回货柜里,又拿出几块用小纸袋装好,塞进孩子的衣兜里,把剩下的糖果包捆结实递给顾客,嘱咐道……
作用
细节
新知讲解
通过张秉贵内心独白式的心理描写,写出了他的成长过程和思想的成熟。
忆往昔,看今天,他默默地想,现在我刚为人民做一点儿事,他们就把我当亲人相待,我有什么理由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58年他入党后,想了又想,一个共产党员到底图什么?图的就是多为人民服务!
作用
细节
新知讲解
小结:
细节描写使通讯的内容更加真切感人,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新知讲解
任务二:请从文中找出描述“一团火”的句子,并阐述文章为什么选用《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作为标题。
新知讲解
相关句子:
①售货动作的迅速劲儿,接待顾客的热情劲儿,像一团火一样,把大家深深地吸引住了。
②张秉贵常说:“我们售贷员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来温暖人民群众,使他们不仅在商店里感到热乎乎的,回到家里热乎乎的,走上工作岗位还要热乎乎的,激发出更大的革命干劲儿。”
③张秉贵用自己心中的一团火温暖人民群众,赢得了广大顾客的爱戴和尊敬。
④您那感人肺腑的事迹,使我心中仿佛升起了一团火。
新知讲解
1.从形式上而言
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表达生动形象;
②句式整齐,便于阅读。
2.从内容上而言
①概括了主人公张秉贵的核心特质,突出了他作为劳动模范的典范形象;
②传达了张秉贵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③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能够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引导人们向张秉贵学习,用心中的火去温暖更多的人。
好处:
任务三: 小组合作,思考探究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观点:需要。
理由: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张秉贵式的“一团火”精神依然熠熠生辉,温暖人心。他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顾客视为亲人的热情与敬业,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寒冷,带来希望。在各行各业中,我们迫切需要这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一团火”,去激发社会的正能量,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信任。
“张秉贵用自己心中的一团火温暖人民群众”,我们当今这个时代,还需要这样的“一团火”吗?为什么?
课堂小结
张秉贵的精神品质:北京百货大楼卖糖果的售货员张秉贵以“为人民服务”的热忱,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称糖“一抓准”、算账“一口清”技艺,表现出“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温暖着每一位顾客的心,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各条战线“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张秉贵这称糖“一抓准”、算账“一口清”就是人们常说的“工匠精神”,也是一种爱岗敬业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大家传承与发扬。
布置作业
观看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选取其中一个人物,尝试着写一篇人物通讯。
要求:能够运用到本文学到的一两种写作手法,例如,选取典型事例,运用细节描写,彩线串珠式行文结构,或者倒叙、插叙……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