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上图书馆
第六单元
语文
学习目标
1.学生能自主按要求梳理文章内容。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课堂情境中,将由《上图书馆》所引发的思考、情感转化为创造力。
学习重难点
重难点:
作为情境式教学,注意对学生立场以及合乎课堂情境的表达予以关注。
导入新课
如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仍旧抽出时间来阅读。阅读,已经不仅是源于对知识的需要,更是如海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上图书馆》,就是跟读书有关的一篇随笔。
新知讲解
任务活动一
请按照作者的“成长轨迹”“图书馆”和“收获”三个角度梳理文章内容
新知讲解
文中主要记述了几个图书馆?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记述这几个图书馆的?
(1)公书林,清华图书馆,包德林图书馆,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
(2)时间顺序。作者是按照自己的成长过程来记述这几个图书馆的。
新知讲解
第一类 对图书馆的描写。
“公书林”的房子也宽敞,舒服,而且环境优雅,至今我都记得馆外的一片绿色和馆内的幽静整洁。
新知讲解
文章写得朴实真挚,你认为文中的哪些内容最能引起你的共鸣?
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
第二类 给作者带来的思想情感影响。
(1)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灿烂!
(2)我在那里翻阅了许多英文小说,当时我的英文程度很有限,多数原著是我看不懂的,但是仅仅摸着那些书,看看它们的封面、目录和插图之类也使我高兴。当时《中学生》杂志正在介绍斯蒂文生的小说《宝岛》,我读得有趣,对作者的其他小说也产生了好奇心,果然在“公书林”里找到了书架上一排斯蒂文生的书,拿下来翻了几本,虽然只记得了它们的书名,那个下午却是消磨得很愉快的。
新知讲解
文章写得朴实真挚,你认为文中的哪些内容最能引起你的共鸣?
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
(3)部分地满足了我对外间世界的好奇心,也从旁学到了一些英文。
(4)宽长的书桌上两端各立一个铜制的高台灯,它们在一个19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
(5)只在最后的两个月里,论文已经做完,口试也已通过,北平也解放了,我在等船的间隙里在包德林图书馆纵情自由阅读,初夏的阳光给了馆内更多光亮,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
(6)也许是牵强附会吧,但这也说明独拥书城自吟啸固是一乐,上图书馆也有其奇趣。
新知讲解
文章写得朴实真挚,你认为文中的哪些内容最能引起你的共鸣?
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
你认为文中哪些部分最能吸引你的注意力?请说明理由。
新知讲解
第一类 那些关于博物馆(图书馆)的描写(各有特色)。
理由:
对于作者而言,图书馆给予他知识、陪伴他成长,所以图书馆满足作者对知识的渴求,更是他精神的依托。
第二类 作者在图书馆时的所想所感。
新知讲解
你认为文中哪些部分最能吸引你的注意力?请说明理由。
理由:
这部分描写平实细腻。上图书馆给作者带来了诸多益处,这些益处对我们也有所启发。
第二类 作者在图书馆时的所想所感。
第三类 作者引用的莎士比亚的作品。
新知讲解
你认为文中哪些部分最能吸引你的注意力?请说明理由。
理由:
这部分描写富有文采。
新知讲解
请赏析本文的标题,为什么要用“上”字?
“上”与“下”相对,在文化中,常常是要仰望的才是“上”。汉语中,“上学”“上京城”“上饭店”,每一个词都带有积极向上的意蕴,因而“上”字本身就是中华文化中一种积极向上的用语,“上”字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共识。
新知讲解
第一段引用西蒙·德波伏娃的话有什么用意?
为了引出自己对图书馆读书生活的热爱。
第七段说“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真实的世界”指什么?
国家民族命运处于危亡时刻,后一句的“七七事变”是一个提示。
新知讲解
表达了对国内战争胜利的喜悦。这一句与前面一句写心情的句子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中可以推断出“豁然开朗”的原因。
第八段中“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一句的含意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分析。
第九段引用莎士比亚的台词有什么作用?
说明人类创造了知识、理性,也点明文章的中心。
新知讲解
任务活动二
新知讲解
学者写文章总有些厚重的学术气息,这篇文章有厚重感,如图书馆里的经典一般,但更重要的是有亲切感,因为作者爱书、爱图书馆、爱他的读书生涯。所以这篇文章又写得十分轻快,十分平易近人。
本文是一篇学术性文章,读来却十分轻松,为什么?
新知讲解
《上图书馆》是一篇随笔,作者回顾了上图书馆的四段经历,不同的经历,却共同表现出上图书馆之乐,文章娓娓道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知讲解
随笔的特点
(1)短小精悍,以小见大
随笔的篇幅必短,有一个字数不多的限制。小题故可小做,大题也不妨小做。只有这样,才能更引人入胜。比之长篇巨作的大部头文章,一篇随笔,少则几百字,多则一两千字。
这个“小”的另一层意思,指其题材,大都是凡人小事。但能因小见大,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新知讲解
(2)随意而谈,言之有物
随笔这种文体的特点之二是不拘一格,随意而谈,只要言之有物就行。可再现一个小场景,可记叙一件小事情,可描写一个鲜明的人物,可抒发一种动人的情感,可表达一种独特的感悟。当然,随意而谈,表面上看来,似乎章法自由,材料较“散”,实际上都有明确的中心,随笔不“随”意。随意而谈的含义,也指随笔的题材可以说都是“信手拈来”。身旁周围,俯拾即是,嬉笑怒骂,皆能成篇。要打消写随笔的“神秘感”,就要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勤于思考,有感而发,因情而叙。
新知讲解
(3)真情实感,发而为文
随笔要求将真事、实事、种种矛盾、种种纠葛,按它们的本来面目,真实地袒露在人们面前。它以真情、至情引起人们的共鸣,读后让人感慨、悲愤、沉思、冥想、自省,因为它是直抒胸臆、慷慨陈词的。文字上也就自然形成质朴、无华、深沉、自然的风格。
新知讲解
(4)要引人向善
随笔要写得真实,但并不是什么都能写,什么都如实反映。生活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我们每天亲历、亲见、亲闻的事情,有好的,有坏的;有有意义、给人启迪、催人上进的,也有没意思、卑微琐碎甚至丑恶奸邪的。但是我们要关注主流,理直气壮地歌颂正面的美好的事物;即使要反映负面的消极的事情,也应当抱有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分清是非和善恶。
任务活动三:写作练习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现在,读书也在尝试着与时代文化相融合。电视推出了《朗读者》等节目,视频播放平台制作了《但是还有书籍》等节目。与读书相关的各行各业为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提高整个社会读书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如果你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为吸引更多人关注图书馆,请站在图书馆的立场,向《朗读者》制作方推荐本篇随笔作为素材,请写一篇推荐词。
新知讲解
人生的旅程常常有图书馆的存在。《上图书馆》的作者王佐良以平实随和的笔触,讲述了图书馆与他的成长的故事。在作者眼里,图书馆本身已经足具魅力,而它又常常以各种形式引导、陪伴着作者前进。在我看来,作者与图书馆的故事的背后,是一位真诚的学者终生不变的对知识的渴望。图书馆这个广阔的知识世界,等待你的开启与探索……
我们今天从读书开始,以为图书馆的推广作为结束。我们的成长是离不开图书馆的,纵使电子书、网上阅读等阅读环境再发展,图书馆也仍旧有它存在的独特价值。本篇文章平实、随和、富有感染力,能让更多的学生愿意被图书馆的美吸引、进而为图书馆发声,所以本篇文章的学习是课堂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非常好的契机。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个有关“图书馆”的相关视频,例如:排名类,中国藏书最多的十大图书馆排名、最具舒适阅读环境的十大图书馆排名、最具特色的十大图书馆排名、周边小吃最丰富的十大图书馆排名,等等。指南类:如何最快找到最想看的书,如何确定自己想借阅的书在哪个图书馆。总之,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踏实实践,让图书馆更加亲民、更加有趣味。
评价方式:视实际情况决定,例如:以某视频播放平台点赞量跟全班投票的结果各换算成数据,按所占比例决定。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