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自然选择的证明
第四单元
语文
学习目标
1.了解达尔文及《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
2.理解文章基本观点和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文章整体思路,体会作者严密的论证逻辑和论证特点。
3.感受达尔文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来的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学习重难点
重难点:
掌握文中基本观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科学严谨的语言表达。
导入新课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把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对于进化论,你到底了解多少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达尔文去更深入地了解吧。
讲授新课
梳理结构,把握观点
活动一
讲授新课
① 作者简介
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达尔文从小热爱自然科学,22岁剑桥大学毕业后,他跟随海军勘探舰进行为期五年的环球旅行,积累了大量的动植物和地质材料。
经过长期的考察和研究,他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这本科学巨著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讲授新课
② 写作背景
1831年,年轻的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贝格尔”号军舰为期五年的环球旅行。期间,他搜集了世界各地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1859年,达尔文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出版。课文是这本书最后一章的节选部分。
讲授新课
③ 相关知识
《物种起源》
《物种起源》全名《论依据自然选择即在生存斗争中保存优良族的物种起源》,1859年11月24日在伦敦出版。在书中,达尔文根据20多年积累的对古生物学、生物地理学、形态学、胚胎学和分类学等许多领域的大量研究资料,以自然选择为中心,从变异性、遗传性、人工选择、生存竞争和适应等方面论证物种起源和生命自然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讲授新课
④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第1段:提出论点。在自然条件下生物的变异种,自然选择发挥了作用。
第2段:从事理上推断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合理性。
第3段:物种起先是以变种形式存在,可以解释同一属内的许多物种很繁盛、有大量变种等生物现象,而特创论则不能解释这一现象。
第4段:自然选择可以解释生物的演化、改良、灭绝,以及可以规划大小不等的类群等生物现象,而特创论则不能。
第5、6段:自然选择可以解释生物的稳定性与变异的缓慢性,而特创论则不能;列举生物现象,巩固“自然选择”的观点。
讲授新课
第7段:自然选择让“自然界处处充满着美”。
第8段:自然选择让生物得到适应与改良,但这种适应与改良并不是绝对和完美的,而是有一定条件与局限性的。
第9段:从本能的形成、遗传角度论证自然选择。
第10段:自然选择可以解释杂交的后代与其父母的相似性,特创论则不能。
第11段:以地质记录所提供的事实为依据,从遗传与变异的角度论证自然选择的正确性。
第12段:生物的地理分布的重要事实可以证明遗传变异学说。
第13段:生物的地理迁徙是特创论无法解释的。
第14段:生物的物种变异是特创论无法解释的。
讲授新课
⑤ 梳理文章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第1-2段)[总]
第二部分:阐述自然选择学说的具体事实和观点(第3-14段)[分]
第一层:论述自然选择下有变异发生(第3-7段)
第二层:谈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8-11段)
第三层:物种进化符合自然选择的法则(第12-14段)
讲授新课
鉴赏语言,品味风格
活动二
讲授新课
写作特点:论证方法多样
①事实论证。作者一开始就列举地质学研究的成果和博物学家承认有自然变种的存在这一事实;更多的是列举自己在科学考察中发现的现象和事例证明自然选择在物种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②道理论证。文中第2段,作者论证自然选择在事理上具有合理性时,以反问、质疑的语气逐步展开,推论严谨,无可辩驳。第5段,作者阐述道理,引用格言,得出“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这一自然进化的普遍性规律。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结合课文内容简要说明。
讲授新课
写作特点:论证方法多样
③对比论证。作者在文中多处将自然选择、进化论能解释物种演化等自然现象与特创论不能解释进行对比,批驳了特创论的观点,使自己的观点得到巩固。
④因果论证。第3段“因为在物种形成很活跃的地方……”“因为它们之间的相互差别……”,第4段“由于……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第8段“既然……所以某一地区的物种……”等。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结合课文内容简要说明。
讲授新课
写作特点:语言准确严密
①关联词语的恰当运用。如第1段“只要在自然状况下有变异发生,那么认为自然选择不曾发挥作用就很难解释了”。
②动词、形容词的准确使用,有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第5段“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一句,“重大革新”“微小变异”表现了作者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也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③修饰、限制性词语用得恰到好处。如最后一段“那么属于同一类群的一些可疑类型和变种也同样会在那里出现”,一句中,“属于同一类型”“一些可疑”等限制性修饰语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的结论,其语言特色是准确严密,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
讲授新课
拓展延伸,感受精神
活动三
讲授新课
现在自然选择学说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但阅读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感觉到,达尔文在阐述观点时的语气并不是斩钉截铁地,往往还留有余地。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自然选择的过程缓慢而漫长,人不能直观感受到,但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这一观点。所以,自然选择学说在提出时是一种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推测和说明,是暂时性但是可以被接受的解释。它还需要大量的科学依据来加以证明。所以,达尔文在阐述时还留有余地,这其实是基于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讲授新课
阅读《物种起源》一书,结合《自然选择的证明》说说它们给了我们哪些重要启示。
《自然选择的证明》列举了大量事实,那些基于事实的逻辑论证,基于事实的严谨推理的过程,那些正与反的多角度的巧妙的思辨,那些朴素而谦虚却字字千斤的文字,如同一把把利刃,直指神创论“物种不变”的靶心,为我们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讲授新课
达尔文由五年环球旅行所得到的大量事实所产生的“生物为什么既相似又相异”的疑问,到对“物种不变”的神创论的怀疑;由可见的人工选择形成新物种的具体事例,到推理漫长的不可见的自然选择形成新物种的过程;由某些看似盲目穿梭的蜂蝶,或许会有对繁杂的奇花异草中某一种的最爱,到阐明鲜为人知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极其微妙的力量均衡与和谐,到说明微小变异可能改变微妙的生存平衡、细节决定成败、微小变异的遗传积累对物种形成的作用等等。都显示了达尔文的探索精神、实践精神、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从达尔文身上可以学习哪些方面的品质?
课堂小结
本文阐述了生物进化论适者生存、择优弃劣的基本原理,用大量的事实论述了有关生物进化的基本法则,并多角度批驳了特创论的荒谬,表现了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布置作业
科学论文发表时,一般都有提要或摘要,可以让读者迅速了解研究成果,也便于论文的归类。搜集、整理并阅读一些论文摘要,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并为本文写一段摘要,200字左右。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