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再别康桥
第二单元
语文
学习目标
① 通过典型范例,学生能够总结出吟诵诗歌的基本方法,学会使用各种符号来进行吟诵标记。
② 结合诗人及创作背景,仔细品读诗作,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内涵,把握此诗的复杂情绪。
③ 结合音乐与吟诵脚本,个性化地吟诵此诗,再次感受诗歌魅力,燃起对诗歌的热爱。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让学生学会如何制作朗诵脚本。
2.朗诵与感情如何较好地统一。
难点:
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内涵,把握诗人情绪。
诗是有音律的纯文学。诗歌的魅力需要通过声音来感知。学校将要举行诗歌朗诵大赛,为了更好地参加这次比赛,我们一起为《再别康桥》制作一份朗诵脚本。
新课导入
《再别康桥》就是徐志摩一生追求“爱,自由,美”的理想的具体反映。……诗中理想主义的情感表白是分为两个层次的,一是对往昔剑桥留学生活的回忆,二是对当年爱情挫折的追诉。
——霍秀全
名家点评
相关常识
新月派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重要的诗歌流派,成立于1923 年,它受印度诗人泰戈尔《新月集》的影响很大,曾活跃于20 世纪20 年代中后期。新月派诗人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一
学习朗诵脚本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1.阅读脚本,明确朗诵脚本的构成。
阅读下面苏轼《赤壁赋》节选脚本,注意观察各种符号的使用,总结规律。
《赤壁赋》(节选)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新知讲解
2.总结规律。
脚本含义
脚本标志
读法
情绪
节奏
重音
韵脚
音调
升调
平调
降调
//(双斜线)
.(着重号)
(下划线)
↑
↓
→
停顿
声音变重
声调高扬
声调低沉
拖
激越欢乐
忧愁悲怆
平静舒缓
二
课堂研讨
新知讲解
柔情万千的别离——《再别康桥》
1921年,徐志摩进入康桥(现在译作“剑桥”)大学,1922年学成回国。这一段留学生活,特别是康桥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淹入了你的性灵。”
1928年,徐志摩重游英国。7月的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法倾诉。前来寻梦的诗人,怅然若失,乘船归国途中,挥笔写下了这首《再别康桥》。
了解诗歌创作背景,说说这首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新知讲解
本诗以诗人离开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细致入微地表现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和对往昔生活的怀念,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了解诗歌创作背景,说说这首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新知讲解
意象是诗歌解读的一把钥匙。阅读这首诗,然后找出诗歌中的意象,结合它在诗中的内涵,探究《再别康桥》中蕴含的情感变化,并填写下面表格。
意象
古诗
古诗内涵
情感变化
金柳
青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离别
思念
女性
爱情
思念
喜爱,不舍
不舍,爱恋
审读意象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第2节中将“ 金柳 ”比作“新娘”有什么妙处?
首先,将“金柳”比作“新娘”,形象地写出河畔的金柳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金黄色的色彩,柳树又是婀娜多姿的,这与穿红着绿的娇羞的新娘形神相似。
其次,诗人曾在康桥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康桥的一草一木都牵动着诗人的情思,“夕阳中的新娘”这一比喻更能体现诗人对康桥一草一木的爱恋之情。
思考
新知讲解
写“青荇”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何理解“甘心”一词?
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招摇”一方面写出了青荇的轻盈、可爱,另一方面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康桥一草一木的喜爱。
“甘心”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是热烈的、永久的。
思考
意象是诗歌解读的一把钥匙。阅读这首诗,然后找出诗歌中的意象,结合它在诗中的内涵,探究《再别康桥》中蕴含的情感变化,并填写下面表格。
意象
古诗
古诗内涵
情感变化
云彩
笙箫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游子
漂泊
悲伤
不舍,留恋
离别的
悲伤
梦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美好
短暂
乐中有
感伤
审读意象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如何理解第5节的“寻梦”?
寻梦”是对上节“梦”的引申。向诗意纵深处开掘,这里的“梦”是对过去的留学生活的真实写照。“撑一支长篙”出发,“寻梦”的过程美好;“满载一船星辉”归来,“寻梦”归来喜悦。暗含了对逝去的康桥生活的无限留恋之情。
思考
意象是诗歌解读的一把钥匙。阅读这首诗,然后找出诗歌中的意象,结合它在诗中的内涵,探究《再别康桥》中蕴含的情感变化,并填写下面表格。
意象
古诗
古诗内涵
情感变化
船、
星辉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如梦
如幻
感受美好,却又怀疑其真实性
审读意象
新知讲解
为《再别康桥》寻找合适的背景音乐,并阐述选择的理由。
示例曲目:《拿花负荷》《孤独》
选择理由:这两首曲子表达了夏夜独处时的寂寞,同时也有对夏日美景的喜爱。此诗中既有离别的感伤,也有回忆的甜蜜。音乐与诗歌很契合。
为诗配乐
新知讲解
三
课堂活动
新知讲解
根据对诗歌的理解,请制作自己的朗诵脚本,并任选一章节,阐述自己的制作理由。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创作朗诵脚本
新知讲解
根据对诗歌的理解,请制作自己的朗诵脚本,并任选一章节,阐述自己的制作理由。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创作朗诵脚本
新知讲解
根据对诗歌的理解,请制作自己的朗诵脚本,并任选一章节,阐述自己的制作理由。
寻梦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创作朗诵脚本
新知讲解
根据对诗歌的理解,请制作自己的朗诵脚本,并任选一章节,阐述自己的制作理由。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从脚本中可以看出,诗歌句式整齐,诗人采用双行押韵、每节换韵的方式,形成一种舒缓有致的音律。
创作朗诵脚本
新知讲解
课堂小结
我们通过制作朗诵脚本一起走进了徐志摩笔下的康桥,感受诗人对康桥深沉的爱。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这首诗其实借鉴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很多意象。这也是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一种体现。
布置作业
阅读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并为诗歌作一份朗诵脚本。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