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一节 认识技术与工程
夯实基础巩固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技术范畴的是( )
A.图甲:烙画的师傅掌握火候和力度,用被火烧热的烙铁在平滑的木板上熨出烙痕作画
B.图乙:批量生产带有AI智能语音输入功能的声控蓝牙鼠标
C.图丙:研究和突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高价值再利用的方法和途径
D.图丁:苏绣大师不断探索新技法以展现出有2000多年历史的苏绣的魅力
2.18世纪,欧洲创造了“工程”一词,其本来的含义是有关兵器制造、具有军事目的的各项劳作,后扩展到许多领域,如建造屋宇、制造机器、架桥修路等。下列关于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程是人类在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
B.工程源于人类生存的需求,需要运用多种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
C.工程需要通过有组织的一群人将某现有实体转化为具有预期使用价值的人造产品
D.现代的工程实践都需要大量科学原理、技术方法、工具装备的支撑,个人无法完成
3.有关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科学的基本任务是改造世界,要有所发明,是创造发明的手段
B.技术的基本任务是认识世界,是反映和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
C.科学要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D.科学是技术的基础,科学的发展促进技术的进步
4.科学、技术、工程是不同的概念,下列不属于科学活动的是( )
①研究基因碱基序列对遗传的影响 ②生产抗病毒的疫苗 ③探究不同色光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④高超声速技术在新一代超声速飞机上的应用 ⑤提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 ⑥研究土壤成分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A.①③⑤ B.④⑤⑥ C.②④⑤ D.②④⑥
5.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是一种探求意义的经历,是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关于科学,下列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
A.科学如同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其根系深入自然界的每一个角落,汲取无尽的知识与智慧 B.科学是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发明的各种工具、方法和手段
C.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索、发现和理解自然规律,它追求的是真理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D.科学不仅能够解释已知,更能预测未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6.人们发明了计算机,构建了互联网,标志着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智能手机是信息时代的标志性产品之一。智能手机是一种具有独立操作系统、可自由安装软件、具有完全大屏和全触屏式操作感的移动通信设备。它集移动通信、移动办公和移动多媒体于一体,具有强大的扩展性,能够通过移动通信实现无线网络接入。请查阅资料,以智能手机产品为例,说明它具有哪些功能 这些功能可满足人们的哪些需求 (至少写出三种功能)
能力提升培优
7.共享单车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它致力于解决短距离出行问题。如图所示为升级版电动共享单车,以锂电池储存的电能作为动力,带有定位功能,方便用户群体找到供车点和还车点,并配备有安全头盔以保证人身安全。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升级版电动共享单车的出现,体现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B.升级版电动共享单车的设计涉及机械、电子、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等技术融合,体现了技术需要多种科学的综合性
C.升级版电动共享单车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体现了技术的更新与人类生活的息息相关性
D.升级版电动共享单车的无序堆放影响正常通行,说明技术的进步一定会产生负面影响
8.从目前的现状看,我们可以将技术或工程实践进一步细分为原始技术创新、先进技术的跟踪模仿和具体的工程实践三个层次。下列技术或工程实践中,属于原始技术创新的是( )
A.中国科学家发明的中压直流电技术解决了航母舰载机的电磁弹射问题
B.“福建舰”是我国首次使用电磁弹射技术的航母,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二个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
C.我国科研人员突破国外的技术封锁,自研自制出大型盾构隧道掘进机
D.我国军工企业在“辽宁号”的基础上建造了“山东号”
9.如图所示为石墨烯的微观结构。随着石墨烯电池技术的突破,近几年来,其商业应用发展迅速,有消息称石墨烯电池在2025年将成为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之一。石墨烯电池拥有使用寿命长、充电速度快等优势,它还可以承受较高的温度,且不容易出现电池爆炸的情况,在安全性方面也更有保障,这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石墨烯电池较普通电池充电速度快,说明技术的核心在于“创新”
B.石墨烯电池可以承受更高的温度且不易出现爆炸的情况,体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C.石墨烯电池使用寿命长但成本高,说明技术进步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D.石墨烯电池对于新能源汽车有重要的意义,说明技术与工程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10.如图所示为正在快速施工的金塘海底隧道工程示意图,该工程西起宁波市北仑区,东至舟
山市金塘岛,全长约16.2km,是世界上最长、承受水压最高的海底高铁隧道。海底隧道的建设将改变海岛上居民的交通方式。海底隧道又称“阿基米德桥”,它固定在水面以下,借助浮力悬浮在水中,车辆可在隧道中快速行驶,是跨越深水域的新型交通方式。从科学、技术和工程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海底隧道技术是为了满足海岛上居民出行的需求而产生的
B.人们对便捷出行方式的需求,推动了海底隧道技术的发展
C.海底隧道工程涉及多学科知识,是多种学科和技术的综合
D.因为需要用到阿基米德原理,所以建造海底隧道属于科学活动11.2022年10月12日的“天宫课堂”第三课中,在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下,航天员演示了使用长达两米的饮水管仅靠吮吸的力量就喝到饮水袋中饮料的操作,这在地面上是非常困难的。这种微重力环境下的实验,为人类今后在月球和火星上的生活及植物种植提供了很好的实验基础。该实验案例说明了( )
A.科学是通过各种方法和实验发现规律、理论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过程,是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
B.技术是从一般到个别、从普遍到特殊、从理论到经验的过程,是科学原理的具体应用
C.技术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
D.科学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的工具和手段
12.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于2023年10月22日至24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年会中发布了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引领性的10个前沿科学问题、9个工程技术难题和10个产业技术问题。部分问题如下:
①如何实现低能耗人工智能 ②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的长周期储能方式是什么 ③如何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构建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并实现安全稳定送出 ④如何实现核动力载人火星探测的快速往返 ⑤如何实现可控核聚变的稳态燃烧 ⑥如何实现生殖干细胞精准移植技术在养殖鱼类单性种质创制中的广泛应用
其中,属于前沿科学问题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工程技术难题的是_________;属于产业技术问题的是________________。
13.科学、技术与工程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科学为技术和工程提供理论支撑,技术是科学
原理的具体体现,而工程则是科学和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集成和创新。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是指对生物体基因组特定目标基因进行精确修饰的基因工程技术或过程,可以用来改变基因的结构,从而改变特定基因的功能,进而改变某些特性或表型。基因编辑技术在医学、农业、环境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治疗了一些罕见疾病,还可以利用该技术增加作物的产量、抗病性和耐旱性等。但是,基因编辑技术也带来了一些道德和伦理问题,需要在使用时进行充分的评估和管理,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合理性。请以基因编辑技术为例,说明科学、技术与工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中考实战演练
14.文字记录和文字印刷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传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
属于20世纪产生的技术成果的是( )
A.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 B.雕版印刷术
C.王选团队发明的激光照排技术 D.计算机语音输入技术
15.人类自从诞生开始,就在不断探索和认识世界,从而产生了科学。为了更好地生存,不断地
改造自然,又产生了技术和工程。下列关于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科学探索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运行规律,以“发现”为核心,科学中也存在“创新”
B.工程是人类在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改造自然的实践,工程以“建造”为核心
C.技术是科学延伸出来的改造自然的具体措施、方法或工具,技术的核心是“发明”
D.科学是各种技术和工程的理论基础和原则,技术进步和工程发展推动科学的发展
开放应用探究
16.根据我国最新划分的41个行类中,已有计算机和电子产品、化学品、机械设备、机动车、基本金属、金属制品及电气设备等许多领域在全球遥遥领先。有关专家认为,中国目前工程实践成绩突出,但是这些工程实践主要是建立在西方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甚至西方原始工程创新的基础上的,我国利用西方的基础研究进行了工程实践。有些人认为基础研究不重要,只要学会“拿来”使用即可。请你从科学、技术、工程三者关系的角度,对“基础研究不重要”的观点进行评价。
答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