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字词检测
生难字
镶 ( ) 单单( ) 安适( )
着落( ) 慈善( ) 肌肤( )
秀气( ) 宽敞( )贮蓄( )
澄清( ) 空灵( ) 地毯( )
伦敦( ) 响晴( ) 髻 ( )
狭窄( ) 水藻( )
xiānɡ
zhuó
kuān chɑnɡ
zhù
chénɡ
línɡ
tǎn
dūn
jì
xiá
zǎo
dān
shì
xiānɡ
xiānɡ
xiù
xiǎng
字词检测
多音字
澄
( )澄清
( )澄清
chénɡ
dènɡ
济
( )救济
( )济南
jì
jǐ
单
( )单单
( )单于
dān
chán
( )姓单
shàn
字词检测
形近字
镶( )
xiānɡ
壤( )
rǎnɡ
镶嵌
土壤
贮( )
zhù
伫( )
zhù
贮蓄
伫立
思
考
问
题
1.你所读到的“冬”与日常感受到的冬天有何不同?
比较温和
响晴,温暖
诗情画意
2.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你会选择哪一个?
“响 晴”
“暖 和”
“温 晴”
温
晴
是相对于严寒或酷热而言,气温宜人;
相对于“阴”而言,天气晴朗,富有色彩。
文章所写的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与“温晴”这个词有联系。
梳理思路3.梳理文章的写作脉络,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济南的冬天(的特点)宝地(的老城)绘山景()()城外的远山冬天的济南这就是()()温晴暖和描水色阳光朗照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水藻绿、河水清蓝水晶
划
分
层
次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1)
(2-6)
(7)
总写济南的冬天算个宝地。
分写济南冬天的山水景物。
照应开头,写作者总的观感。
4.结合思维导图,划分文章层次结构。
以
声
绘
景
5.完成“积累拓展”第四题:根据你的理解,标出课文第3段的
重音和停连,并尝试朗读这一段。
02
①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往往重读,如“特别”“全”。
②句中作谓语的动词重读,如“放”,突出动作。
③比喻句中的喻体重读,如“小摇篮”,强调小山的可爱。
④表示人物的情态的词重读,如“安静不动”“低声”。
02
①句中的主语需要突出时,要停顿,如“这一圈小山”。
②句子中有多个修饰动词的状语时,要停顿。
③句与句之间联系较紧密,则要连读。
重 音
停 连
小组合作,选择一个语段完成朗读任务:
学习任务
圈画出最能表现其特点的语句。
1
运用重音、停连等符号分别做朗读设计。
小组交流,指定组员在全班展示。
2
3
作业
1. 《二十四孝图》练习;
2. 摘抄《二十四孝图》3个好句并赏析;
3.抄写第二、三课词语,每个两遍,预习第三课(明确预习要求)。
第二课时
联系背景
体悟情感
品析语句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体验到老舍笔下暖和舒适的“济南的冬天”。
地处“北中国”的济南的冬天真如作者笔下描写的这般温暖吗
冬
天
的
济
南
02
济南境内的主要山峰有长城岭、跑马岭、梯子山、黑牛寨等。最高峰海拔为989米。
材料1:
02
济南地处中纬度地带,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13.8℃,最低气温零下19.7℃,最低月均温-3.2℃(1月)。
材料2:
月份
平均气温(摄氏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3.2
0.3
6.5
15.4
22.1
25.9
27.2
26.2
21.9
15.8
7.3
-0.2
13.8
思
考
问
题
1.以上两段材料与文章有何矛盾之处
矛盾1:
矛盾2:
济南的山海拔并不低,作者却称它们为“小山”,并用“可爱”“秀气”来形容。
济南冬天的气温并不高,冬季平均气温比江南要低,但作者笔下的冬天的济南似乎比江南还要暖和。
写作背景
2.为什么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会和现实产生那么大的反差 我们来了解一下文章的写作背景。
1924年,老舍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
1930年7月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
本文写于1931年春天。
文中的济南是一种理想状态,济南冬天的“温晴”,正是老舍内心的“温情”的映射,倾注了老舍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
3.文中哪些语句能让你直接感受到老舍对济南的喜爱
试一试,读出这种喜爱。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睛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1
老舍称赞济南是“宝地”,朗读的重音落在“真得”“宝地”上,突出老舍对济南发自内心的喜爱。
.
.
.
.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2
“太秀气”是对小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小山的欣赏和喜爱。
.
.
.
4.寻找文中隐含着作者情感的句子,朗读并体会情感。
“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济南的冬天是响睛的”
1
作者将济南的冬天与北平伦敦的冬天作比较,写出了济南冬天的特点,其实包含着作者的主观感受,隐含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2
作者描写景物时用了拟人的修辞,将自己对济南的喜爱融人其中。
.
.
.
.
.
.
.
情
景
交
融
【笔记】5.本文的抒情方式,既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这些抒情性的语句各有什么特点呢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往往有表达作者情感的形容词,如“秀气”“妙”;
有表示强调的副词,如“真得”“最妙的”;
有语气词“呢”“呀”等;
还有表达强烈感情的标点符号“!”。
主要在景物描写中传达情感。作者把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融入到美景的描写中,让读者在感受景物特点的同时,也感受到作者的感情。
好
的
比
喻
1.从文中找出比喻句,并说说它是不是“好的比喻”。
……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明 喻
这里运用了暗喻的手法,将冬天济南的全景比作一张唐代名手画的水墨画,生动地表现了冬天的济南具有山水画的意境,作者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这是一个非常新颖的比喻,由矮松树尖儿上的雪联想到护士的帽子,因而将顶着白雪的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让人联想到娴静、温柔、美丽这些形容词,非常富有想象力。
暗 喻
4.比较下面两组语句,看看甲句与乙句有什么不同。
02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甲 句
02
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
乙 句
甲句“小山”像是一个慈爱的母亲,赋予了“小山”人的情态,写出了山城的安宁与温暖,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城市的喜爱。
乙句用“围”字写出了济南山城的特点,但没有感彩,反而有一种拥挤、逼仄的感觉。
4.比较下面两组语句,看看甲句与乙句有什么不同。
02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甲 句
02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露出点儿粉色。
乙 句
甲句中薄雪宛若一个娇差的少女的脸色,更有人情味。让读者感受到老舍对于这雪景不仅是喜爱,还有一种爱怜。
甲句中“微黄的”准确地描写了冬日夕阳的色彩,“忽然害了羞”能让人想象到阳光映照在薄雪上的一种变化,“微微”一词显得变化含蓄。
小组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学习任务
摘录能打动你的比拟句,从“形”“神”
“情”三个角度进行赏析和批注。
1
小组交流讨论:什么是“好的拟人”
2
示例:
好
的
拟
人
将雪色和草色融为一体,拟作花衣,这是拟物,“山的肌肤”则是拟人,整个句子洋溢一种冬日看雪的浪漫情怀。
好的拟人,应该神形兼备,并让读者体会到作者的情思。
“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主旨归纳
这篇写景抒情散文紧紧围绕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绘了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济南特有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也寄寓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主旨归纳
济南的冬天没有北方常见的凛冽寒风,也没有过多的阴霾,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济南的冬天其实又何尝不是老舍人生的春天。
选择家乡的一个季节,创写一个片段,300字。
作业
抓住季节特点,用“比拟”“比喻”传情达意。
1
小组交流,提出修改建议。
全班分享。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