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比较鉴赏,求同存异
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一、比较词语表达作用
(2024·八省八校第二次联考)阅读
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题目。
夜坐(其二)
龚自珍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①席,髫年②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③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④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诗歌考题答题五步曲
1、读诗题
2、读作者
3、读原诗
4、读注解
(通过上面四步做到基本理解诗的大意)
5、读题干
(借助选择题的选项进一步理解原诗)
一、比较词语表达作用
(2024·八省八校第二次联考)阅读
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题目。
夜坐(其二)
龚自珍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①席,髫年②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③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④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注解:①周史:原谓周朝的史官,老子李聃即曾任周王朝的柱下史,此处诗人以贤者在下位的老子自况。②髫(tiáo)年:幼童时期。③拜将成仙:拜将,这里指韩信得到登坛拜将的殊荣;成仙,这里暗指张良在功成名就后,转而追求神仙修炼之术。④禅关:喻指清王朝所施行的严苛思想统治和束缚人才的种种清规戒律。
一、比较词语表达作用
(2024·八省八校第二次联考)阅读
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题目。
夜坐(其二)
龚自珍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补充注解:(我们自己应该理解的)
沉沉:深沉,此指心事重重。
北南东:指四面八方。
一睨(nì):一眼看去。睨,斜视,有轻视、小看之意。“一睨人材海内空”,形容自视甚高,认为海内人才都不在眼里。
壮岁:三十岁。古人三十为壮。“壮岁始参周史席”指年已三十才任一史官之职,这里周史席借指国史馆的职位。
一、比较词语表达作用
(2024·八省八校第二次联考)阅读
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题目。
夜坐(其二)
龚自珍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补充注解:(我们自己应该理解的)
功高拜将成仙:“功高拜将”指建立卓越功勋,获拜大将之位;“成仙”指修炼成仙。代表了世俗所追求的功名利禄和超凡脱俗两条道路。
才尽回肠荡气中:才华耗尽,只能将满腔情感倾注于诗词之中。回肠荡气: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这里指作者期望自己能留下才情纵横、读来令人感动的文字。
一、比较词语表达作用
(2024·八省八校第二次联考)阅读
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题目。
夜坐(其二)
龚自珍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补充注解:(我们自己应该理解的)
禅关:佛教参禅的关隘,引申为领悟佛教教义的关键。喻指清王朝所施行的严苛思想统治和束缚人才的种种清规戒律。
“万一禅关砉(xū)然破”,砉然,象声词,形容皮骨相离声,这里表示突然领悟禅理。
美人如玉剑如虹:美人如玉象征着美好的事物、理想的境界;剑如虹象征着豪情壮志、非凡的气概和才华。这是作者心中向往的一种境界
一、比较词语表达作用
(2024·八省八校第二次联考)阅读
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题目。
夜坐(其二)
龚自珍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译文:
整日心事重重,放眼南北西东,一览天下只觉人才空空。
壮年才身入国史馆任得一职,自幼愤世嫉俗陷入晋代名士那种放浪不羁的风气中。
也曾幻想立下赫赫战功,拜将封侯,乃至成仙得道,但最终只是空想。如今才华耗尽。只能将满腔情感倾注于回肠荡气的诗词之中。
万一有一天,那束缚人才智的禅关被豁然打开,到那时,才智之士将如玉般温润,才能也将如虹般绚丽。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一睨人材海内空”与诗人《己亥杂诗》中的“万马齐喑究可哀”异曲同工,都表现了人才不得重用的悲哀。
B.“壮岁”“髫年”两句先言壮年再言幼年,颠倒时序,强调自己之所以身居类似老子的高位,得益于早年葆有的魏晋风骨。
C.颈联巧借典故,表达自己虽有超出韩信居功拜将、张良功后“成仙”的理想抱负,此刻只能将才华寄托在诗文之中。
D.本诗抒情兼以议事,刚柔并济,兼融壮怀与哀怨;语言精练又意蕴丰富,如“惜”“外”“万一”等词就值得反复咀嚼。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一睨人材海内空”与诗人《己亥杂诗》中的“万马齐喑究可哀”异曲同工,都表现了人才不得重用的悲哀。
B.“壮岁”“髫年”两句先言壮年再言幼年,颠倒时序,强调自己之所以身居类似老子的高位,得益于早年葆有的魏晋风骨。
C.颈联巧借典故,表达自己虽有超出韩信居功拜将、张良功后“成仙”的理想抱负,此刻只能将才华寄托在诗文之中。
D.本诗抒情兼以议事,刚柔并济,兼融壮怀与哀怨;语言精练又意蕴丰富,如“惜”“外”“万一”等词就值得反复咀嚼。
√
担任“高位”理解有误。此联用典意在表现诗人自幼即养成像晋代名士那样狂放、倨傲的性格,“壮岁”却不得不苟且偷生。
答案
①庄子用“砉然”描述庖丁解牛之初,牛的皮肉、筋骨轻快分离的声音,以合乎音乐的美妙节奏来表现庖丁技艺的纯熟。
②本诗用“砉然”描述突破束缚的声音,表现渴望打破社会束缚、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强烈愿望。
③本诗中的“砉然”在结构上照应首联“沉沉心事”,引出下文“美人如玉剑如虹”。
2.这首诗和庄子的《庖丁解牛》都用到了“砉然”这一象声词,但其在两诗文中的作用却有很大不同,请结合两个文本简要分析。
《庖丁解牛》原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xū
huō
二、比较思想情感
(2024·广东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①
姚 合
采茶溪路好,花影半浮沉。
画舸僧同上,春山客共寻。
芳新生石际,幽嫩在山阴。
色是春光染,香惊日气侵。
试尝应酒醒,封进定恩深。
芳贻千里外,怡怡太府②吟。
注:①舍弟:作者胞弟姚勖,时任毗陵刺史。茶山:顾渚山,贡茶产地。②太府:此处指太府寺卿,太府寺是掌管钱帛、物资、贸易等的官署。
二、比较思想情感
(2024·广东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①
姚 合
采茶溪路好,花影半浮沉。
画舸僧同上,春山客共寻。
芳新生石际,幽嫩在山阴。
色是春光染,香惊日气侵。
试尝应酒醒,封进定恩深。
芳贻千里外,怡怡太府②吟。
注:①舍弟:作者胞弟姚勖,时任毗陵刺史。茶山:顾渚山,贡茶产地。②太府:此处指太府寺卿,太府寺是掌管钱帛、物资、贸易等的官署。
译文:
采茶的溪畔小路风光旖旎,花影倒映水中随波浮沉。
彩绘的船载着僧人与舍弟同行,春日的山间宾客共寻茶踪。
茶树新芽从石缝间萌发,幽静鲜嫩的茶丛生长在山阴。
二、比较思想情感
(2024·广东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①
姚 合
采茶溪路好,花影半浮沉。
画舸僧同上,春山客共寻。
芳新生石际,幽嫩在山阴。
色是春光染,香惊日气侵。
试尝应酒醒,封进定恩深。
芳贻千里外,怡怡太府②吟。
注:①舍弟:作者胞弟姚勖,时任毗陵刺史。茶山:顾渚山,贡茶产地。②太府:此处指太府寺卿,太府寺是掌管钱帛、物资、贸易等的官署。
译文:
茶色如春光染就般翠绿,香气却怕烈日侵袭而匆匆。
试尝新茶须得酒意全消,封贡朝廷定蒙皇恩深重。
茶香远传千里至京都,太府中您必会欣然吟咏。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点出溪路景色之美,“花影”句描绘两岸山花烂漫,紧扣“好”字。
B.姚勖一行人溯罨溪而上,不只为了入山采茶,更为了一同探寻春山胜景。
C.“芳新”“幽嫩”代指树上新茶,突出了新茶的香味与质地,用词精致。
D.尾联想象太府官员为所贡之茶感到欣喜,表明作者期望进贡之事圆满完成。
xù,勉励。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点出溪路景色之美,“花影”句描绘两岸山花烂漫,紧扣“好”字。
B.姚勖一行人溯罨溪而上,不只为了入山采茶,更为了一同探寻春山胜景。
C.“芳新”“幽嫩”代指树上新茶,突出了新茶的香味与质地,用词精致。
D.尾联想象太府官员为所贡之茶感到欣喜,表明作者期望进贡之事圆满完成。
√
“更为了一同探寻春山胜景”错。根据注释和首句“采茶溪路好”可知,姚勖一行人入山的主要目的是采茶,而非探寻春山胜景。“春山客共寻”是为了寻路登山、采摘新茶,所以作者才会用“芳新生石际,幽嫩在山阴”写茶树的新芽。
4.本诗的“试尝应酒醒”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晴窗细乳戏分茶”都涉及“茶”,这两句在表达意图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①
姚 合
采茶溪路好,花影半浮沉。
画舸僧同上,春山客共寻。
芳新生石际,幽嫩在山阴。
色是春光染,香惊日气侵。
试尝应酒醒,封进定恩深。
芳贻千里外,怡怡太府②吟。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世态人情这些年来薄得像透明的纱,
谁让我还要骑着马来客居京华呢 只身住在小客楼上,夜里一听到春雨淅淅沥沥,
明天早上,深幽的小巷中就会传来卖杏花的声音。
短小的纸张斜着运笔,闲时写写草书,
在小雨初晴的窗边,望着煮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
作为一介素衣,不要兴起风尘会沾污我衣的感叹,
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
译文
答案
①“试尝应酒醒”一句中,“试尝”指鉴定茶的品质,品质好方可封装进贡,表现了姚勖对采茶进贡一事的慎重细心;“应酒醒”为作者的揣测,意在说明茶叶品质优良。
②陆诗的“晴窗细乳戏分茶”一句,用戏玩烹茶表现作者在临安寓所等待召见时的无聊,含蓄表达了报国无门、蹉跎岁月的无奈。
4.本诗的“试尝应酒醒”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晴窗细乳戏分茶”都涉及“茶”,这两句在表达意图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借题点拨
①首先阅读题干,思考比较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找准比较点。
②然后根据比较点,找到答题区域(如关于手法、情感、画面特点、作用等),思考答案。
③回忆教材诗歌(有时候是文言文或其他文学体裁),分析题干中的比较点在教材文本中的特点、表现。
④两相比较,得出不同,分条作答。选择题中的教考衔接比较和简答题的比较方法基本一致,只不过选择题的比较点一般更具体细致,简答题的比较范围较为宽广。
教考关联 比较下列诗歌的情感和态度
篇目 内心情感 生命态度
《梦游天姥吟留别》 苦闷、怅惘、傲岸、 自信 虽处在人生低谷,却仍表现出铮铮傲骨。
《登高》 悲秋苦病、忧国伤时 虽生活漂泊孤苦,理想难以实现,却仍在忧国忧民,有一种浓浓的家国情怀。
《琵琶行并序》 才高被弃、迁谪之痛、天涯之感 虽处江湖之远,存迁谪之恨,却仍不失人生悲悯情怀。
教考关联 比较下列诗歌的情感和态度
篇目 内心情感 生命态度
《念奴娇·赤壁怀古》 深感功业无成、人生如梦,但又极其洒脱 虽然人生失意,却仍不失豪放、旷达、乐观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忧愁、苦闷,渴望建功立业 虽然屡被抛弃,闲置不用,人生苦闷,仍不改建功立业之志
活动二
双文本课外诗歌比较鉴赏
一、比较物象作用
(2024·辽宁二模)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鹤
欧阳修
樊笼毛羽日低摧,野水长松眼暂开。
万里秋风天外意,日斜闲啄岸边苔。
对竹思鹤
钱惟演
瘦玉萧萧伊水头,风宜清夜露宜秋。
更教仙骥旁边立,尽是人间第一流。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诗中的“尽是人间第一流”,与欧诗中的“日斜闲啄岸边苔”意趣基本一致。
B.欧诗描写了樊笼中的野鹤,笼中的它羽毛日摧,对野外自由自在的生活充满向往。
C.钱诗中的“鹤”,与黄庭坚《登快阁》中“此心吾与白鸥盟”的“鸥”文化含义相近。
D.欧诗和钱诗都写到了鹤,前者虚写它在野外的悠闲,后者实写它夜下的亭亭之姿。
√
解析:“后者实写它夜下的亭亭之姿”错。钱诗是由竹联想到鹤,对于鹤的刻画是虚写。
B项是考点!考察学生对此题诗意的理解。
A项由“基本一致”就可以判断是正确的。?
C项判断方法和A项相同。为什么?
D项是考点!
答案
①欧诗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写鹤不愿受拘束、渴望自由,实则表达了作者不愿受官场拘束、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②钱诗以秋夜竹子为引,想象仙鹤独立竹边,借鹤表现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赞颂。
2.鹤在两首诗中的作用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二、比较观点异同
(2024·湖南衡阳一模)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任所寄乡关故旧[注]
周敦颐
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
停杯厌饮香醪味,举箸常餐淡菜盘。
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
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
清张伯行《周濂溪集》:“先生
迁尚书虞部员外郎,复任永州通判,
仲章侄至任归,有诗与之云。”
注
书端州郡斋壁
包 拯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醪láo,醇酒(味浓,香郁的纯正的美酒)
舂chōng陵:舂陵古为舂陵乡,地有舂陵山,因名。汉置舂陵县,故城在今湖南省陵远县西北。
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宋明理学开山鼻祖。
二、比较观点异同
(2024·湖南衡阳一模)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任所寄乡关故旧[注]
周敦颐
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
停杯厌饮香醪味,举箸常餐淡菜盘。
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
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
清张伯行《周濂溪集》:“先生
迁尚书虞部员外郎,复任永州通判,
仲章侄至任归,有诗与之云。”
注
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
翻译:我生来就性格冷淡,对官场的情感没有改变我原来的书生气。
赏析:开篇点明自己生性冷淡,即使多年在宦海中反复沉浮,依然不会改变自己迂腐的书生气质。
二、比较观点异同
(2024·湖南衡阳一模)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任所寄乡关故旧[注]
周敦颐
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
停杯厌饮香醪味,举箸常餐淡菜盘。
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
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
清张伯行《周濂溪集》:“先生
迁尚书虞部员外郎,复任永州通判,
仲章侄至任归,有诗与之云。”
注
停杯厌饮香醪味,举箸常餐淡菜盘。
翻译:我不喜欢停下来喝甜香的酒,拿起筷子经常吃清淡的菜。
赏析:表现了诗人对奢华生活的厌恶和对简朴生活的喜爱,体现了他的节俭生活态度。
láo
二、比较观点异同
(2024·湖南衡阳一模)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任所寄乡关故旧[注]
周敦颐
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
停杯厌饮香醪味,举箸常餐淡菜盘。
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
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
清张伯行《周濂溪集》:“先生
迁尚书虞部员外郎,复任永州通判,
仲章侄至任归,有诗与之云。”
注
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
翻译:尽管事务繁忙,我也不觉得自己筋疲力尽,因为清廉的官职给我带来了安宁的梦境。
赏析:体现了诗人对公事的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以及他做官只为心安的高尚风格。
láo
二、比较观点异同
(2024·湖南衡阳一模)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任所寄乡关故旧[注]
周敦颐
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
停杯厌饮香醪味,举箸常餐淡菜盘。
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
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
清张伯行《周濂溪集》:“先生
迁尚书虞部员外郎,复任永州通判,
仲章侄至任归,有诗与之云。”
注
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
翻译:如果故友想问我怎么样,我只能说作为一个官员,我只是普通的存在。
赏析:诗人以平淡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官职的淡泊态度,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láo
二、比较观点异同
(2024·湖南衡阳一模)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任所寄乡关故旧[注]
周敦颐
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
停杯厌饮香醪味,举箸常餐淡菜盘。
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
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
清张伯行《周濂溪集》:“先生
迁尚书虞部员外郎,复任永州通判,
仲章侄至任归,有诗与之云。”
注
周敦颐在任永州通判时,周敦颐的侄子仲章来看他,想求个一官半职,周敦颐断然拒绝,并耐心地做了解释。临走时,周敦颐除送了些银两布匹给他,还特地写了一首《任所寄乡关故旧》。这首诗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出诗人高洁的品质,令人敬佩。
láo
二、比较观点异同
(2024·湖南衡阳一模)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任所寄乡关故旧[注]
书端州郡斋壁
包 拯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láo,醇酒(味浓,香郁的纯正的美酒)
译文:
清心寡欲为治国之本,正直不阿才能立身长久。
挺拔的树干终能成栋梁之材,是好钢决不做那弯曲的衣钩。
君不见官仓充实贪官就如鼠雀欢天喜地,草料乏尽污吏就像兔狐叹气发愁。
千万要警惕啊!牢记史书里的遗训,决不要给后人留下耻辱污垢!
二、比较观点异同
(2024·湖南衡阳一模)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任所寄乡关故旧[注]
书端州郡斋壁
包 拯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láo,醇酒(味浓,香郁的纯正的美酒)
包拯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直吏——“包青天”。历来以刚直不阿、为民伸冤著称,而不以诗名世。这是他留传下的唯一的一首诗作。可看作他为人为官之信条。
二、比较观点异同
(2024·湖南衡阳一模)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任所寄乡关故旧[注]
书端州郡斋壁
包 拯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láo,醇酒(味浓,香郁的纯正的美酒)
首二句是总提,三四句一正一反,以直木成栋梁和好钢不作钩为喻,激励自己,明白表示了自己的志向。五六两句以鄙夷口气描述了贪官污吏们贪欲营私之丑行,最后警告世人,也警戒自己,务必保持清廉正直,不要在历史上留下污点。
诗如其人,质朴刚直,去雕琢、无浮华,千年之后仍可从中窥见包拯的高风亮节、磊落胸怀。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诗颔联说自己经常吃的是粗茶淡饭,但如果有香甜美酒也不会因厌恶而停杯。
B.周诗颈联以“事冗”与不知疲倦地工作形成对比,传达出诗人为官的问心无愧。
C.包诗比喻通俗贴切,如“秀干”“精钢”“鼠雀”“兔狐”等,生动且有感染力。
D.包诗就为官的道德问题发表看法,体现了宋代“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特点。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诗颔联说自己经常吃的是粗茶淡饭,但如果有香甜美酒也不会因厌恶而停杯。
B.周诗颈联以“事冗”与不知疲倦地工作形成对比,传达出诗人为官的问心无愧。
C.包诗比喻通俗贴切,如“秀干”“精钢”“鼠雀”“兔狐”等,生动且有感染力。
D.包诗就为官的道德问题发表看法,体现了宋代“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特点。
√
“但如果有香甜美酒也不会因厌恶而停杯”理解有误。颔联上句意思是:香甜的美酒,不愿多喝,只会停下手中的酒杯。“厌”字写出诗人不喜奢华、崇尚节俭。
答案
同:两首诗都强调为官要清廉无私,尽职尽责,兢兢业业。
异:周诗:①不求奢华、崇尚节俭。香甜的美酒,不愿多喝,只会停下手中的酒杯;口中常吃的、心里喜欢的,还是粗茶淡饭。一个“厌”字,一个“常”字,都足以表现他的生活态度。②处世谦逊,不慕名利。尾联“只一般”看出他为人处世的谦逊与淡泊的心境。 包诗:①为人处世以刚直不阿为准则,宁折不弯,绝不被外力折服。②要除暴安良,铲除那些贪官污吏赖以生存和为非作歹的条件,使其无法逞凶。
4.两首诗都谈到对为官的看法,比较二人为官处世之道的异同。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题时这里要空两格,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