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历史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教学目标
1.提炼教材信息、分析表格,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历史理解】 2.阅读、分析材料了解遵义会议召开的必要性、内容极其伟大意义。【历史理解、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3.阅读、分析材料理解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以及原因。【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唯物史观】 4.知道红军长征的路线及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激发爱党、爱国之情,感悟长征的现实意义。【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2. 遵义会议
教学难点: 1. 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2. 长征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诗歌《七律·长征》 设问: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概括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那么,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长征?他们在途中遭遇了哪些艰难险阻? (设计意图:通过诗歌导入,生动展现红军长征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历史理解素养。) 环节一:路在何方 1.出示农村革命根据地图,教师讲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情况、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围剿的原因 (设计意图: 通过农村革命根据地图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将知识前后联系起来,培养大单元意识,落实历史理解素养。) 2.出示中央根据地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表 思考探究:1.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得出红军长征的原因。 2.从战略战术因素分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教材,完成表格,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培养学生梳理、提炼教材信息的能力以及读表归纳能力;通过战略战术因素分析知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理解”左倾”的含义) 环节二:路在脚下 1.出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 活动探究: 任务一:根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结合教材82页正文内容,讲解遵义会议前的长征路线,并指出红军长征初期所面临的危急局势 。 (设计意图:通过描述遵义会议前的长征路线感受长征初期的危急局势,了解遵义会议召开的必要性。) 2.出示湘江战役后博古李德与毛泽东的不同建议 问题:你支持谁?为什么? (设计意图:思考两方的建议带来的不同后果,理解左倾错误是造成危急局势的原因,进一步明确遵义会议召开的必要性以及会议内容。) 3.活动探究: 任务二:根据教材82页正文内容并结合表格,讲解遵义会议召开的情况。 遵义会议时间地点内容
4.出示材料: 材料一: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也正是由于这一转变,我们党才能够胜利地结束长征,在长征的极端艰险的条件下保存了并锻炼了党和红军的基干...... ——摘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自1922年7月决定参加共产国际后,成为其中一个支部……过去,对于共产国际的决议及其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的意见,往往照抄照搬……而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因在军事指挥上犯了错误,在会议上处于被批判的地位,他再也不能对我们发号施令了。 ——《中国红军长征记》 活动探究: 任务三: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遵义会议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 (设计意图:阅读、分析材料了解遵义会议召开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史料分析的能力,落实史料实证素养和历史理解素养。) 5.出示中国工农红军路线图 活动探究: 任务四:根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结合教材相关正文内容,讲解遵义会议后的长征路线,并说说途中的重大事件。 教师补充学生讲述的故事,并结合视频、图片加以渲染。 (设计意图:通过画路线、讲故事知道红军长征的路线及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激发爱党、爱国之情,同时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增强历史理解和家国情怀素养。) 环节三:路在心中 1.出示三则材料 材料一:我们党领导红军......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习近平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讲话 材料二: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达到了目的,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材料三:红军经过的省份有二亿多人民。在战斗的间隙,他们每占一个城镇,就召开群众大会,举行戏剧演出......在漫长的艰苦征途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倒下了,可是另外又有成千上万的人......参加进来充实了行列。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合作探究:长征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分析,理解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材料分析的能力,通过材料更具体直观的理解其意义,落实历史理解素养。) 2、出示材料: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统计:红军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思考:结合材料及所学,你认为“长征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3. 今天如何弘扬传承长征精神? (设计意图: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将情感深化,传承长征精神) 【课堂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