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四单元的第2篇精读文章,本文讲述了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中牺牲,毛主席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悲痛的心情和对毛岸英的遗骨是否归异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主席的爱子之情和伟人胸怀。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电影、电视以及其他媒体对毛主席已经有了初一些认识,但伟人也有普通人的情感,且学生对当时的背景了解较少,这是学生学习本课的障碍。
核心素养目标:
1.认识理解“情不自禁、踌躇”等词的含义。
2.阅读课文,抓住对毛主席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3.理解内容,感受毛主席作为普通人的内心世界和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毛主席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毛主席的内心世界。
难点:感受毛主席作为普通人的内心世界和作为主席的伟人胸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顾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二、新课讲授(体会慈父悲痛情)
1.默读第一部分,课文是怎样描写毛主席的内心的,用横线划出相关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表达效果。
预设①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热了几次。
动作描写 无比悲痛
预设②“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接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语言、神态描写 不敢相信、悲痛、难过.
2.指导朗读。(表现悲痛的心情时,语气语调低沉。
3.总结写法。
在写人叙事过程中,往往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方法,将人物的内心和情感生动地表现出来。
三、感悟伟人的艰难抉择
1.抉择难题:毛岸英的遗骨是否回国安葬?
请运用第一部分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二部分。
预设①毛主席不由自主地……无限的眷恋。
动作、神态 对爱子的眷恋之情。
预设②“儿子活着……打消了这种念头。
心理描写 想念
问:为什么打消了这种念头?
预设③“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语言描写 不搞特殊的伟人胸怀。
预设④“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动作、神态描写 犹豫
问:为什么会犹豫?引导学生从父亲、主席两个角度分析,进而体会毛主席的伟人胸怀。
2.出示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被泪水打湿的枕巾。想象一下昨晚毛主席是怎样度过的 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现毛主席的内心世界。
3.总结。
作为一位父亲,听闻爱子的牺牲的消息是无比悲痛的。但作为一位国家之席,他不能搞特殊。的毛主席最终将毛岸英安葬在朝鲜,从中体会到他伟人胸怀。
四、拓展延伸
在抗美援 朝的战争中,无数英雄儿女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请问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英雄
例如:邱少云、黄继光
请你说说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抓住毛主席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体会到了毛主席作为父亲的慈父情怀,还体会到了毛主席作为主席的伟人胸怀。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可以借助这种方法,体会人物的内心。
六、作业布置
针对文中二部分第5自然段的内容,对毛主席夜晚犹豫、悲痛的心情进行小练笔。
七、板书设计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父亲 主席
慈父情怀 伟人胸怀
动作、语言、神态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