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登勃朗峰》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登勃朗峰》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8 17:5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引言
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即将一起学习的是八年
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精
彩游记——登勃朗峰。这
片文章以其生动的语言和细
腻的描写,带领我们领勃朗
峰的壮丽景色和登山过程中
的的独特体验。下面就让我
们一起跟随作者的脚步踏上
这次难忘的行程
Introduction
作者 Author
马克 ·吐温(Mark Twain)(1835-1910)
美国作家、演说家,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典基人;具头姓名是.产缪小 ·兰亨 ·兄米门 (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马克 ·吐 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 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代表 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 ·费恩 历险记》《汤姆 · 索亚历险记》等。马
克 ·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 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哈克贝利 ·费恩 历险记》
https://v./x/page/t3249i
qxojp.html url from=share
勃朗峰
该山峰法语意为“银白色山峰”,因峰顶终年白雪 皑皑而得名,于1786年8月8日首次被人类征服。
山体主要由结晶岩组成,低坡森林茂密,2400米以 上有现代冰川。该地有连接法、意两国的阿尔卑斯 山主要公路隧道白山隧道,连接着法国的霞慕尼及 意大利的库尔马耶乌尔,全长11.6千米,这一隧道 使巴黎到罗马的里程缩短约220千米
勃朗峰(Mont Blanc),是阿尔卑斯山脉最高峰,
也是西欧与欧盟境内的最高峰,为欧洲第二高峰,
位于法国和意大利边界,包括顶峰在内大部分在法
国境内。海拔为4808.73米,整个山体自小圣伯纳
德山口向北延伸约48千米,最宽处16千米,包括
塔古尔勃朗、莫迪、艾吉耶等9座海拔超过4000米
的山峰,西北坡法国一侧有梅德冰川
背景
这篇课文记述了作者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经历,或浓墨重彩,或简笔勾 勒,笔法多变:写上山,用散文笔法,描绘山中奇景,嶙峋的怪石,变 幻的光影,引出无限感慨;写下山,以小说笔法,叙述奇人奇事,惊险 的旅途,怪异的车夫,富有传奇色彩,令人读之,妙趣横生。
qióng dou liáo wǔ zào
穹 顶 逗 留 缭绕 妩媚 浮躁
ge qīng shùn lín
野 打嗝 轻歌曼舞 瞬悉万变 ,鳞磷

翌日
kuand



bo
颠簸
fen ta míng sui
纷至沓来 名 副其实 隧道
she
拾级而上
chán
巉 峻
kàn
俯瞰
ai
皑皑
he
沟壑
字词
ju
独踞
yan
蔓延
词语集注
1翌日:次日
2洛绎不绝:形容车马,船只,行人等来往不断
3灼热:像火烧着,烫着那样烫
4膦麟:形容车行走时的声音
5俯瞰:俯视
6巉峻:险峻陡峭
7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 一时看不过来
8拾级:逐步登阶。拾:轻步而上
9逗留:暂时停留
10斑斓:灿烂多彩
11缭绕:回环旋转
词语集注
12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歌声和柔和优美的舞蹈
13妩媚: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好可爱
14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15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的到来
16浮躁:轻浮急躁
17颠簸:上下震荡
18旷野:空旷的原野
19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20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浏览路线
1.假如作者随身携带了一部相机,他都按顺序拍了些
什么呢
第1自然段
可怜的乘车人
浏览路线
1.假如作者随身携带了一部相机,他都按顺序拍了些
什么呢
第2自然段
脚下峡谷;清流瀑布
1.假如作者随身携带了一部相机,他都按顺序拍了些
什么呢
第3自然段
勃朗峰——白雪覆盖,
日照其上,光艳耀目
浏览路线
浏览路线
1.假 如作者随身携带了一部相机, 他都按顺序拍了些
什么呢
第4自然段
勃朗峰周围的山峰
浏览路线
1.假如作者随身携带了一部相机,他都按顺序拍了些
第呢 自然段
勃朗峰附近的一座峰巅: 色彩斑斓,
彩霞满天,白云缭绕, 变幻无穷。
浏览路线
1.假如作者随身携带了一部相机,他都按顺序拍了些
什么呢
第7-11自然段
醉醺醺的车夫、 狂奔的马车
自 信的队长。
【第二部分(7—11段)】
写作者下山前往沙蒙尼途中遭遇。 奇人奇遇
如果把文章分成两部分,你会如何分呢 理由是什么
【第 一 部分(1 — 6段)】
写作者上山路上的所见所想。
山中奇景
手法运用
勃朗峰周围的一些山峰奇形怪状——都为浅棕色 的光秃尖岩。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 宛如美女的纤指;有一怪峰,形如塔糖,
Q: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A: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山峰比作“美女的纤指”
塔糖“形象的写出了山峰奇形怪状的特点富有画
面感 。
手法运用
在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我们
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斓,彩 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 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Q: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A: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朵朵白云比作“游丝蛛网” 形象的写出了白云的轻柔,缥缈的特点,表现了 勃朗峰景色的美丽壮观如梦似幻。
手法运用
上路后,车夫说我们用饭之际,所有的游客都已赶到, 甚至还抢在了我们前面; “但是,”他把握十足地说, “不必为此烦恼——静下心来——不要浮躁——他们虽 已扬尘远去,可不久就会消失在我们身后的。你就放下 心坐好吧,一切包在我身上——我是车夫之王啊。你看 着吧! ”
Q:本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A:运用语言描写,充分的表现了车夫的自信,安时了车
夫车技的熟练,为后文写下山的惊险路途埋下伏笔。
手法运用
他扬鞭一挥,车便磷磷向前。如此颠簸,我生平从未有过。近来的
几场暴雨冲毁了几处路面,但我们不停不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速 度,疾驰向前,什么乱石废物,沟壑旷野,一概不顾——有时一两 个轮子着地,但大多为腾空而起
Q: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A:运用夸张的手法叙写一路上飞车越险的情况,”
一概不顾““腾空而起”写出了车夫驾车之疯狂,
表现了“我们”下山途中的惊险刺激。
手法运用
每当我们险遭不测时,他总是面不改色,和颜悦色地
说:“只当是种乐趣吧,先生们,这种情况不常见, 但很不寻常——能坐上车王的车的人,可是少之又少 啊—一看到了吧,真如我说的,我就是车王。”
Q:本段运用了仟么描写方法,有什公作用
A:运用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充分的表现了车夫豪爽的
性格,高超的车技,无论行车如何颠簸,都不改其“王
者之风”,添加了路途情趣“这种情况不常见,但很吧寻
常”表现了他醉后的情态和自信洒脱的个性
语言特色
马克 · 吐温的作品最突出的特点是幽默和讽刺,他以清
新幽默的文笔、毫无雕琢的朴素语言开创了美国小说 口语化的先河,以幽默讽刺的写作基调,夸张、对比、
口语等表现手法,形成了的艺术风格,在现实主义小说
语言风独特格方面为美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句段精析
抵达阿冉提村前约莫半小时, 一座巨大的白雪穹顶骤然映入眼帘, 日照其上,光艳耀目。穹顶呈V字形,巍峨庄观,此乃一座山门,原来 我们已亲眼目睹了被称“阿尔卑斯之王”的勃朗峰。我们拾阶而上,
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据苍穹。
Q:为什么山会随着“我们”拾级而上“愈升愈高”
A:这是登山造成的错觉,因为作者和朋友们在不断向上攀升,离勃朗 峰越来越近,周围的天空就显得越来越廖廓而山峰在寥廓天空的背景
下就越发显得高了。
句段精析
一路都为上坡——且相当陡峭。天气灼热难挡,乘坐在缓慢爬行 的骡背之上和麟麟移进的马车里的男男女女,焦炙于火辣辣的炎阳之 下,其状真是可怜可悯。我们可在树林中避暑纳凉,稍作歇息,可那 些人不行。既然花了钱坐车,就一定要使他们的旅行物有所值。
Q:为什么作者认为骑骡乘车的游客“可怜可悯”
A:因为当时天气灼热难当 , “花了钱”骑骡乘车的的游客,要让
“旅行物有所值”,便焦炙于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困于骡背上或马
车里,不能像“我们”一样自由行动,在树林中避暑纳凉,稍作休息, 充分更享受登山的乐趣。
句段精析
良久,我们终于感悟到,眼前的绚丽色彩以及它们的无 穷变幻便是我们从飘浮的肥皂泡中能看到的一切,泡泡 所到之处,种种色彩变幻,尽被摄入其中。
Q:第六段联想到了肥皂泡,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A: 峰颠云朵那亦幻亦真的光影,色彩,形状,美丽异常,却也变 化不定,瞬息即逝,就像那“最美丽最精致”却又随时会破裂的肥皂
泡。基于此,作者做了一个奇妙的设想:“假如世界上只有一个肥皂 泡,其价值会是多少能 ”其潜在的感慨可以这么理解:至精至美者
往往不能长久,因而尤其珍贵。作者情感与借“肥皂泡”来表达,既 含蓄又富有意趣。
课文第二部分主要写的是“奇人”车夫请简要说说他
“奇”在哪
【第二部分(7—11段)】
写作者下山前往沙蒙尼途中遭遇。
奇 人 车夫 1将要驾车走路况很糟糕的山路,却先“纵
饮” 一番。 2
自封为“车夫之王”与“勃朗队长”同行 3
无论行车如何颠簸,都面不改色,镇定自

文章总结
文章总体思维导图
◆勾画线路图:
奇险 周边的群峰
奇形怪状,
奇伟 勃朗峰 群峰陡峭。
白雪穹顶, 巍峨壮观, 王 者之风。
奇美 黑首取道
俯瞰峡谷,清流急湍,
马蒂尼 环顾崖壁,瀑布倾泻。
我们徒步自由
自在,骑骡乘
车者可怜可悯。
峰巅的云霞奇幻
精美柔细 ,
轻淡柔和,
变幻无穷。
文章总结
1.文章主要描写了作者上山与下山的经历,这些
经历有哪些不同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
(1)作者上山时,是以写景散文的笔法,描述了沿途的 秀色美景,高山的险峻陡峭,水流的清澈急湍,美不胜收。
(2)作者下山时,是以叙述小说的笔法, 用极为幽默诙谐的 写法描述了车夫之王, 以及他们惊险而又激动的旅行,富有感染
力和一种传奇色彩。表达了作者游览时的激动与喜悦之情。
文章总结
主 旨:
本文描写了作者在登勃朗峰时所见的奇绝景色,
记叙了下山投宿途中所遇的奇人奇事,表达了作
者对勃朗峰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体现出作者乐观 积极,率真的生活态度。
文章总结
本文记述了一次愉悦的旅行,运用了比喻的修
辞方法,描绘了雄壮、奇伟、变幻多姿的山中所见 之景,从多角度叙述了富有传奇色彩的车夫精彩的
神奇的驾车本领,语言幽默风趣,细细品味,趣味
横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