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30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30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5-08 12:5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旧中国的外交
签订《辛丑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签订《南京条约》
百年屈辱外交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1949年11月8日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发言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另起炉灶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零星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一边倒
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宣布了我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之内……旗帜鲜明,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幻想。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先把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清扫一下……我们要在建立外交关系以前把“屋子”打扫一下。
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封锁和禁运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第一个朋友:苏联
中苏关系
1950.2
1949.10.2
1949.12
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苏建交)
毛泽东访问苏联
毛泽东与斯大林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贷款给中国3亿元
(中苏结盟)
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一)第一次建交高潮
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里,就同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印边界问题
1947年印度独立后,不仅继承了英国对中国部分领土的侵占,而且进一步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于1953年扩展到“麦克马洪线”,这一地区成为中印两国关系的焦点地区。
面对有纷争、有顾虑的周边邻国,我们的外交态度是什么?
我们需要和平,我们需要朋友。
——周恩来
答应我五个条件,我们就是朋友!
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目的
发展同邻国与新兴的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
3.提出
1953年底,周总理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4.发展
1954年底,周恩来分别与印度、缅甸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内容
6.影响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以下历史事件符合/违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哪一项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美军空袭叙利亚
美国对台军售
互不干涉内政
互不侵犯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
×
×


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三)亮相世界——参加国际会议
1.日内瓦会议
(1)时间:
(2)地点:
(3)地位:
(4)内容:
(5)意义:
1954年4月至7月
瑞士·日内瓦
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周恩来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如何处理与周边亚非国家的关系?
以东南亚为例,说说二战后亚非国家有何新变化?
1945年印度尼西亚、老挝取得独立;1946年菲律宾独立;1947年印度、巴基斯坦取得独立;1948年缅甸、锡兰、朝鲜独立; 1949年新中国建立;1953年柬埔寨、 1957年马来
西亚等国家先后取得独立。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崩溃,亚非国家独立。
独立后的亚非国家遇到哪些共同问题?
巩固政权
发展经济
第一次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1955年
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三)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参加国际会议
2.亚非会议
(万隆会议)
(1)时间:
(2)地点:
(3)地位:
(4)目的:
1955年
印度尼西亚万隆
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反对殖民主义,保卫和平,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进行友好合作
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三)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参加国际会议
2.亚非会议
1955年4月17日新中国总理周恩来到达万隆与会。
克什米尔公主号
李平 黄作梅 沈建图
遇难的新华社记者
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三)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参加国际会议
2.万隆会议
伊拉克王国代表贾马里
共产党已经创造了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
锡兰总理科特拉瓦拉
台湾应成为一个独立国家或者将台湾置于联合国或亚洲国家的共同托管之下
泰国代表
中国所建立的傣族自治区,意味着共产主义对邻国的“渗入和颠覆活动”。中国“没有宗教自由”。
菲律宾代表
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去向殖民主义斗争以取得独立,而是要同像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西方媒体
看热闹不嫌事大,乐见亚非国家陷入内讧和纷争。
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三)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参加国际会议
2.万隆会议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
—周恩来
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什么方针?
“求同存异”方针
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三)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参加国际会议
2.万隆会议
中国代表团的贡献:
“求同存异”方针
历史遭遇相同:
曾遭受帝国主义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
发展经济、
维护国家独立、
促进世界和平
宗教信仰、意识形态

社会制度不同
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三)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参加国际会议
2.万隆会议
周恩来为各国朋友签名留念
中国代表团的贡献:
“求同存异”方针
他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对中国的影响:
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
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
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三)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参加国际会议
2.万隆会议
2015年4月24日纪念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
1955年4月18日万隆会议圆满成功召开
团结
合作
友好相处
维护世界和平
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2.万隆会议
阿富汗总理
巴基斯坦
柬埔赛的西哈努克亲王
泰国和菲律宾
印尼总统苏加诺
泰国和菲律宾对中国心存疑虑,周恩来对他们说,我们是邻居,并强调和平共处的原则。
周恩来向吴努赠送了一件保存在中国许多年的珍贵佛牙文物。
周恩来在会议期间,热情称赞了柬埔赛的西哈努克亲王奉行的中立与独立政策。
阿富汗总理邀请周恩来访问喀布尔,他欣然表示接受!
巴基斯坦总理向周恩来保证,即便巴基斯坦是美英主导的东南亚条约组织和中央条约组织成员国,也将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周恩来表示理解巴基斯坦的立场。
缅甸总理吴努
“请你们亲自到中国来看看,任何人都会受到欢迎。”
外电评论“周恩来是万隆会议的灵魂人物和真正主角。”
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他 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
也是新中国的首任外交部长
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奠基人
他提出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等外交思想
至今仍指导中国的外交工作
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周恩来
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周恩来与尼赫鲁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指导中非合作,促进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周总理与日本田中角荣
促进中日民间交流,中日邦交正常化
周恩来总理迎接美国尼克松
促成中美关系正常化
万隆会议周恩来发言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在周恩来26年的外交生涯中,他促使新中国从零开始,破冰、突破封锁、朋友遍天下,最终成为独立于美苏之外的、不可忽略的世界一极。他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等外交思想至今仍在指导中国的外交工作。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在北京病逝,享年78岁。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门前的联合国旗降了半旗一周
知识总结
一项政策:
一个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
一次会议:
万隆会议(1955)
一位伟人:
周恩来
一项方针:
“求同存异”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真题演练
1.(2021·广西贵港·10)邓小平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主要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和平与发展的愿望
B.能处理国与国之间的一切关系
C.被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接受和支持
D.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A】
真题演练
2.(2021·山东日照)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在访华欢迎宴会上致辞说:“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这与我国哪一项外交方针相近?
A.互不侵犯 B.互不干涉内政
C.互相尊重领土完整 D.求同存异
【D】
真题演练
3.(2021·山东潍坊)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一批新独立的非洲国家,如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纷纷同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主要是由于
A.中国冲破西方孤立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中苏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