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短歌行》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1《短歌行》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2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9 22:1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短歌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曹操(155—220),汉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字孟德,
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人。
政治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 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 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 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作品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 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
《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
作者简介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祸连年,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人民饱尝流离的痛
苦,面临死亡的威胁,中原地区尤为严重。那时,人心思治,尽快结束纷争的局 面是大势所趋。曹操领兵南征北战,“挟天子以令诸侯”,渴望统一天下。然而, 他虽高标“唯才是举”,却又叹人生苦短,人才难求。建安十三年(208), 曹操 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 半夜,忽闻鸦声。曹操感于此景而持槊立于船头,慷慨歌此《短歌行》。
写作背景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曲调名。 “长歌”“短
歌”是依照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诗句都是四字句,就称之为“短歌”。长歌是
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比较适合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除了“行”, 还有“歌、吟、引、曲、谣、辞”都是诗歌的一种体裁。
题目解说
02
理解诗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 ,忧思难忘。 解忧 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you sè ,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d掇uō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 ò 度q陆iān,枉用相存。 qi契活、谈y燕àn,心念旧恩。
za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 山丕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嘴,天下归心。
èi

w

jīn

初读诗歌,理解大意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之心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全诗中 “忧”字出现多次,请以此为线索展开思考。
(1)曹操 “忧”什么
对贤才的钦
慕与渴望
宽容大度
热切殷勤
礼待贤士
问题讨论
激发积
极进取
人生苦短
求贤不得
功业未就
忧一
(2)曹操是如何表达他对人才的渴望和欢迎招揽之意的
①日思夜想人才。 青青子衿……沉吟至今
②对贤才竭诚欢迎。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③向贤才吐诉衷曲。 明明如月 ……不可断绝
④贤才已经来了,欣喜无比。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⑤让天下贤才归心于自己,与之共建大业的心志。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在诗中你读出了怎样的曹操
积极进取、求贤若渴、任人唯才、
才华横溢、抱负远大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一统天下
英雄的慷慨悲歌
忧,—求 贤 不 得
人生苦短
功业未就
◆ 探讨写法
诗人是如何曲折地表达出他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
1.引用典故。
2.运用比兴手法。
用典语句 原典出处 用典翻译
用典意图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诗经 · 郑 风 ·子衿》 穿着青色交领的衣服的人啊, 我对你的思念连绵不断。
表达了作者对贤
才的思念和倾慕
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诗经 · 小 雅 ·鹿鸣》 鹿在悠闲地吃草,发出呦 呦之叫,彼此应和。我在 宴请宾客,鼓瑟吹笙。
表达作者对招贤
纳士的热情
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管子 ·形 势解》 山不会满足自己的高度 海不会满足自己的深度
希望尽可能多
地接纳人才。
周公吐哺 《史记 ·鲁 周公世家》 周公正吃饭时,听到门 外有士子求见,来不及 咽下嘴里的食物,把食 物一吐就赶紧去接见。
表示自己像
周公一样热
切殷勤地接
待贤才。
1、上面四个典故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 为什么
答案 不可以调换。
理由:①从时间顺序看,第一个典故是思慕贤才,贤才还未到来, 第二个典故是宾客来了,最后是礼遇。
②从情感范围看,第一个典故是讲恋人间的真挚感情,第二个典故 是讲对朋友的敬重,第三个典故是讲君臣之义,情感上是逐渐扩大 的。
追问 探究
2.第二、三个典故兼用了比兴的手法,请具体说明。
必备知识— —比兴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 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地比喻 ,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有的诗歌是 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就像后代的咏物诗。
“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
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 常连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追问 探究
明月比喻贤才,恰如其分地表达贤才难得而 忧虑不绝的心情。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比喻贤才尚在徘徊选择
之意,流露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
3.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以山高水深比喻招纳人才的阔大胸怀,意在表明诗 人以开阔的胸怀接纳贤才,唯才是举,多多益善。
1.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诗歌总结
这首诗感慨光阴易逝,功业难成。体现了曹操建
功立业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抒发了曹操对时光 流逝、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和求贤若渴、慷慨激昂的 宏伟抱负。也表现出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合作探究 :
在《三国演义》和戏剧舞合里曹操
的性格特征是阴险、奸诈、残暴。这和
曹操在《短歌行》等诗句中透露出的情
操是否有极大的反差。形成差异的原因
是什么
A 、尊奉儒家朱熹的体系, 未遵循司马迁的体例
B、 反对“暴君”、“奸相” 造成的民不聊生,生活贫困。
C、 宋朝的民族关系紧张;
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对汉 人实行高压政策,人心思 汉。
E、《 三国演义》题材七实 三虚,有些虚构故事的影响
1、小说体裁因素
2、历史上民 族关系因素
3、三国戏和评
话本的人民创
作性因素
4、《三国演义》作
者因素
《短歌行》中透露出的曹操形象与传统
的评价存在极大反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