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第二学期杭州北斗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生物学科答案
一、选择题
1-5 ADBCA 6-10 DBCDC 11-15 CBCCB 16-20 CBABB 21-25 CDCBD
二、非选择题
26、(每空1分,共8分)
(1)(一定的)流动性
双缩脲
(2)核糖体
高尔基体
溶酶体
(3)①二检测到正常水稻和异常水稻细胞的高尔基体中放射性强度相同,但正常水稻细胞液泡中放射
性强度显著高于异常水稻
②来自高尔基体的囊泡膜上异常的GP3蛋白诱发了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从而将谷蛋白错误运输到细胞壁
附近聚集
27(每空1分,共12分)
(1)叶龄、取叶部位(写出一个即可)
95%的乙醇(无水乙醇)叶绿素主要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
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2)品种、健康状态(写全给分)
细胞呼吸产生C02的速率
线粒体和从细胞外界吸收
(3)ATP、NADPH(写全)
三碳酸】
蔗糖
(4)抗病强(弱)的品种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较小(大)
无(没有)
染病品种的气孔导度下降,
胞间C02浓度上升
28(每空1分,共8分)
(1)同位素示踪(同位素标记)
阮病毒
(2)A
沉淀物
没有(填“无”不得分)
(3)酶具有专一性
(4)D(2分)
29(每空1分,共8分)(1)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前期I)
(2)e
BC
(3)DNA复制(写“染色体复制”或“蛋白质合成”不给分)
着丝粒分裂
③
⑦
30(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4分)
(1)BCD(选对2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2)X
亲本均为红眼,子代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既有红眼也有白眼
非等位
自由组合
(3)Aax'x
AA纯合致死
(4)1/12(2分)
(5)①D(2分)
②正常翅正常眼
翻翅正常眼:正常趣正常眼=1:1高一年级生物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1 .本卷共 8 页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2 .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 (共 25题,每题 2 分,共 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水稻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谷类作物,是人类的主食之一。水稻体内不含的有 机物是 ( ▲ )
A.糖原 B.蛋白质 C. 蔗糖 D. 纤维素
2.下列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 .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B .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 .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疾病 D .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3.某化学药物进入细胞后能抑制磷脂的合成。当该药物进入细胞后,下列细胞器的合成未直接受影 响的是( ▲ )
A. 溶酶体和液泡 B. 中心体和核糖体 C. 线粒体和叶绿体 D.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4.在有关 DNA 的研究中,常用 32P 来标记 DNA 分子,用 α、 β、γ 表示 ATP 上 3 个磷酸基团所处的 位置( A-Pα~Pβ~Pγ )。某种酶可以催化 ATP 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 DNA 的末端,同时生成 ADP , 那么带有 32P 的磷酸基团在 ATP 的位置是( ▲ )
A.α B. β C.γ D.均有可能 5.血浆中 K+浓度比红细胞中 K+ 的浓度低 30 倍,K+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 ▲ )
A .主动转运 B .易化扩散 C .渗透 D .扩散
6.下图是肝细胞的质膜结构模型,① — ④表示其中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结构①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对称性 B .酒精可在②的协助下进入肝细胞
C. 细胞膜表面的糖类只能与蛋白质结合
D. 在细胞膜外侧磷脂分子中④的含量一般高于内侧 7.下列关于“骨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生物体内的有机物都是以碳骨架作为结构基础
B .糖类、脂质、蛋白质等构成了细胞骨架
C .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 D .DNA 分子以磷酸和脱氧核糖为基本骨架
高一生物学科 试题 第 1 页(共 8 页)
8.如下图所示,在最适温度和 pH 下,增大 M 点反应速率的方法是( ▲ )
A. 增加底物浓度 B. 增加反应时间 C. 增加酶的数量 D. 提高温度
9.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细胞衰老过程中,酶活性降低,细胞体积减小,细胞核体积减小,细胞代谢减弱
B. 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增加,使其容易黏附其他细胞而利于转移
C. 科学家用胚胎干细胞成功诱导得到人的器官,利用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D. 高等植物发育过程中,通气组织的形成是通过编程性细胞死亡实现的
10.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研究豌豆花色性状的遗传现象,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叙述属于“演绎” 的是( ▲ )
A. F1 自交后代出现紫花植株和白花植株性状分离比 3 :1
B. F1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开
C. 预期测交后代植株中紫花: 白花 ≈1: 1 D. 测交结果为 85 株开紫花,81 株开白花
11.为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小组展开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
试管号
1
2
3
4
5
6
1%
淀粉溶液
3
3
3
2%
蔗糖溶液
3
3
3
稀释的人新鲜唾液
1
1
蔗糖酶溶液
1
1
本尼迪特试剂
2
2
2
2
2
2
)
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试管 1 号和 2 号是本实验的实验组
B. 根据试管 4 和 5 的结果可以得出酶具有专一性 C. 若试管 5 出现轻度阳性,可能是淀粉被污染
D. 试管 3-6 需在沸水浴中保温 2-3min 以利于酶的催化作用 1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人体剧烈运动会导致骨骼肌细胞产生较多的乳酸
B .制作酸奶过程中乳酸菌可产生大量的丙酮酸和 CO2
C .梨果肉细胞厌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合成 ATP
D .酵母菌的乙醇发酵过程中通入 O2 会影响乙醇的生成量 13.下列关于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存在两性之分的生物均存在性染色体 B.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能决定性别
C.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遵循分离定律 D. 具有同型性染色体的生物一定是雌性
高一生物学科 试题 第 2 页(共 8 页)
14.下图表示某雌性动物细胞内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两对等位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
A. 该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
B. 该对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换
C. 该细胞减数分裂结束后只产生 1 种配子
D. A 与 a 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15.正常女性体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显微摄影图如下,该图可用于核型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
A. 该图需要通过剪贴、配对、分组排列等步骤可制成女性染色体组型图
B. 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C. 图中染色体共有 23 种形态
D. 核型分析可用于遗传病的诊断
16. DNA 指纹技术常用于个体识别或亲子鉴定,其原理是利用每个人拥有自己独特的 DNA。不同人 体的 DNA 差异体现在( ▲ )
A. 碱基种类和配对方式不同 B. DNA 的五碳糖和空间结构不同
C. 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D. 五碳糖和磷酸的连接方式不同
17.下列性状的遗传现象中,属于共显性现象的是( ▲ )
A. 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果蝇均为红眼,雄果蝇均为白眼
B. A 型的父亲和 B 型的母亲生出一个 AB 型的女儿
C. 纯合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杂交,子一代全部为黄色圆粒豌豆
D. 粉红花金鱼草自交,子代有红花、粉红花和白花
18.基因型为 AaXBXb 的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 AXb 的卵细胞,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 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子细胞的基因型是( ▲ )
A. aXB、aXB、AXb B. aXb、AXb、AXB
C. AXb、AXB、a D. A、A、aXbXb
19.下列关于“ 烟草花叶病毒感染与重建”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 )
A .RNA 酶将 RNA 彻底水解成 4 种单体
B .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证明病毒 RNA 能单独侵染宿主细胞 C .烟草花叶病毒的重建实验证明了 RNA 是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
D .从患病植株中提取出的病毒是利用以烟草细胞中的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
高一生物学科 试题 第 3 页(共 8 页)
20.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模拟孟德尔遗传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 、Ⅱ 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 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Ⅰ 、Ⅲ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下列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同学从小桶Ⅱ 抓取的小球若不放回将会影响实验结果
B. 甲同学的统计结果可反映桶Ⅰ 中的两种小球和比例
C. 乙同学操作中若Ⅰ 丢了一个球,则Ⅲ中应任意去除一个小球才能继续实验
D. 乙同学模拟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亲本产生配子的过程
21.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 B )对绿皮基因(b )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A )
存在时,基因 B 和 b 都不能表达(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基因型 AaBb 自交,其后代表型的种 类及比例分别是( ▲ )
A. 4 种,1 ︰ 1 ︰ 1 ︰ 1 B. 2 种, 1 ︰ 1 C. 3 种,12 ︰ 3 ︰ 1 D. 2 种,3 ︰ 1
22.某学习小组在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活动中,尝试利用如下表所示材料构建一个含脱氧核苷 酸数最多的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各分子之间的连接键及碱基对之间的氢键都用订书针(足够多) 代替,一个订书针代表一个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300
个
260
个
A75
个
G60
个
T65
个
C70
个
)
A.用以上材料能构建一个含 260 个脱氧核苷酸的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B. DNA 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都连接着两个磷酸基团和一个含氮碱基 C. 用以上材料构建的 DNA 分子模型可以有 400 种碱基排列方式
D. 在构建该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过程中,一共需要用到 1058 个订书针
下图是某家庭遗传病系谱图,已知人类的红绿色盲为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耳聋是常染色 体隐性遗传。根据材料回答 23、 24、 25三个小题
23.根据系谱图,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 ▲ ) A、Ⅱ 5 的色盲基因来源于Ⅰ 4
B、Ⅱ 5 只要和色觉正常的女子结婚,就不可能生出色盲儿子
C、若Ⅰ 3 和Ⅰ 4 再生个女儿,长大后与色觉正常男子婚配,后代是正常色觉男孩的概率为 1/8 D、Ⅱ 5 从小坚持每天服用适量的维生素 A,长大后就可以色觉正常
24. Ⅱ 4 是先天性耳聋疾病的携带者,Ⅱ 3 和Ⅱ 4 再生一个男孩,其患病的概率为( ▲ )
A. 1/2 B. 5/8 C. 3/16 D. 1/8
25. 人类的红绿色盲与耳聋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是( ▲ )
A. 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 B. 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
C. 非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 D.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
高一生物学科 试题 第 4 页(共 8 页)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0分)
26(8分) 真核细胞内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通常需要借助生物膜系统才能被运送到目标部位并发 挥相应功能,植物细胞中也存在着与动物细胞类似的膜泡运输。据图回答问题
图 1 植物细胞中的部分膜泡运输模式图
( 1 )液泡前体与液泡相互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 ▲ 的结构特点。细胞液中有无蛋白质可以
用 ▲ 试剂进行检测。
(2)液泡中的蛋白质是在 ▲ (填名称)合成的,图中的乙是 ▲ 。植物细胞中的液泡从
功能上看类似于动物细胞中的 ▲ 。
(3)水稻的糊粉层细胞内高尔基体能产生囊泡,该囊泡膜上的 GPA3蛋白能和液泡膜上的蛋白质特 异性识别,从而将谷蛋白定向运输到液泡中进行储存。现发现了一株异常水稻,该水稻胚乳出现萎 缩、粉化,粒重减少了 30% ,研究人员对此做出了两种推测:
推测一 :谷蛋白的合成受阻;
推测二:谷蛋白的运输发生障碍。
为了探究异常水稻粒重减少的原因,科研小组用放射性标记物追踪谷蛋白的合成过程,并检测相应 部位的放射性相对强度,结果如图 2 所示。
①实验结果支持推测 ▲ ,判断依据是 ▲ 。( 1 分)
②进一步研究发现,异常的 GPA3 蛋白具有诱发膜融合的功能,据此推测异常植株的细胞壁附近聚集
了大量放射性物质的原因可能是 ▲ 。( 1 分)
27( 12 分)薄壳山核桃因其果大、壳薄、营养价值高,深受大家喜爱。薄壳山核桃主要病害之一黑 斑病,栽植密度大、树冠稠密的发病重,给种植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科研小组开展黑斑病胁迫下 不同抗性薄壳山核桃品种光合作用的研究。材料选取抗病强的“新选 1 号”和易感病的“马汉”两个品 种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高一生物学科 试题 第 5 页(共 8 页)
(1)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时,选择叶片应控制 ▲ 、 叶片大小基本一致;实验室常用 ▲ 试剂
提取色素,然后过滤并测定滤液对红光的吸光率,计算得出叶绿素含量,选择红光的原因是 ▲ 。
(2)该实验研究的可变因素是 ▲ 。净光合速率常用 CO2 的吸收速率为检测指标,CO2 的吸收速率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 CO2 的速率与 ▲ 之差。当植株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时,叶肉细胞中 CO2
的来源是 ▲ 。
(3)山核桃叶肉细胞中的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转化为 ▲ 中的化学能,用于碳反应过程中 ▲
的还原,叶片光合产物主要以 ▲ 形式提供给各器官。
(4)通过实验结果可知,薄壳山核桃染病后的叶绿素含量变化与其抗病性强弱的关系是 ▲ ;薄壳
山核桃染病后,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与气孔导度有无直接关系, ▲ 。理由是 ▲ 。
28( 8 分)朊病毒可引起人类和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为了验证朊病毒只含有蛋白质, 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试管 1 和试管 5 的“ ?” 处为加入某种含放射性物质的培养液。 据图回 答问题:
注:加入试管1、3、5的牛脑组织细胞无放射性标记,试管2的细胞来自于试管1、试管5培养获得
( 1 )该实验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 ,离心后上清液的主要成分是 ▲ (填“朊病毒”或“牛 脑组织细胞”),
( 2 )经过 1→ 2→ 3→ 4 步骤发现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均无放射性。实验结果说明试管 1 中加入的培养液
是 ▲ ( A :“ 含 32P 的培养液” 、B :“ 含 35S 的培养液” )。增加试管 5 ,在试管 5 加入 上述另一种带放射性的培养液,经过 5→ 2→ 3→ 4 步骤发现沉淀物和上清液中均能检测到放射性,
进一步检测放射性主要在 ▲ 。上清液存在放射性的原因与搅拌是否充分 ▲ ( 有” “ 没 有 ” )关系。(不考虑搅拌对牛脑组织细胞的损伤作用)
( 3 )实验小组还增设了分别用 DNA 酶、RNA 酶和蛋白酶处理朊病毒,再侵染牛脑组织细胞的实验,
发现蛋白酶处理的朊病毒不能侵染牛脑组织细胞产生子代,这一实验的原理是利用了酶的 ▲ 。
高一生物学科 试题 第 6 页(共 8 页)
( 4 )另一科研小组利用小鼠、R 型和 S 型肺炎链球菌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关实验,实
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2 分)
A .该实验中细菌甲和乙分别对应 R 型细菌和 S 型细菌
B .经过步骤②后,鼠 2 血液中含有活菌甲和活菌乙
C .加热致死菌乙中的某种转化因子能使活菌甲转化成活菌乙
D .鼠 5 经过步骤⑤后死亡的原因是死菌甲中某种物质使活菌乙转化为活菌甲
29( 8 分)图 1 是某生物( 2n=24 )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细胞的实拍图像,图 2 表示细胞 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变化的关系,图 3 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 与核 DNA 数的关系图,①~⑦代表不同时期的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 1 图 2 图 3
( 1 )图 1 中 ▲ (填字母)细胞可能正在发生交叉互换,此时其正处于 ▲ 时期。
( 2 )自由组合现象发生在图 1 中的 ▲ (填字母)细胞所对应的时期,发生在图 2 中的 ▲ (填
字母)段对应时期内。
( 3 )图 2 AB 段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生理过程主要是 ▲ 。染色体在图 2 中 CD 段发
生变化的原因是 ▲ ,该行为在图 3 发生在由细胞②向细胞 ▲ 、细胞⑥向细胞 ▲
的变化过程中。
30( 14 分)果蝇的翻翅(翅上翘)和正常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 A/a 控制,红眼和白眼是 另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 B/b 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 Y 染色体上,且有某种基因纯合致死。 某科研小组在果蝇养殖过程中选取一只翻翅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翻翅红眼雄果蝇杂交,F1 的表型及 比例如下表。根据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子一代表型及比例
翻翅红眼 正常翅红眼 翻翅白眼 正常翅白眼
(
雌果蝇
4 2 0
0
雄果蝇
2 1 2
1
)
( 1 )果蝇作为遗传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有 ▲ 。(多选)( 2 分)
A、自然条件下都是纯种
C、易饲养、繁殖快、子代数量多
B、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D、染色体数目较少,便于做遗传分析
高一生物学科 试题 第 7 页(共 8 页)
( 2 )根据上述实验分析: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 ▲ 染色体上 ,判断依据是 ▲ 。A 和
B 互为 ▲ 基因,A/a 和 B/b 这两对基因遵循 ▲ 定律。
( 3 )亲本中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 ,子一代中翻翅和正常翅不为 3 :1 的原因是 ▲ 。
( 4 )若取子一代中所有的翻翅红眼雌果蝇与翻翅红眼雄果蝇随机交配,则产生的后代中翻翅白眼雄
果蝇的概率是 ▲ 。( 2 分)
( 5 )果蝇的星状眼和正常眼由常染色体上的另一对等位基因 D/d 控制,研究小组上述所用亲本均为 正常眼。在 F1 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翻翅星状眼雄果蝇,让其与一只翻翅正常眼雌果蝇杂交,子代 中星状眼:正常眼=2 :1。
① 推测 F1 中这只雄果蝇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符合下图中的 ▲ 。( 2 分)
A B C D ②若要进一步
检测该雄果蝇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应选择表型为 ▲ (不考虑眼色性状)的雌 果蝇进行测
交,若测交结果为 ▲ , 则说明上述推测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