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课题3糖类 蛋白质和氨基酸 练习 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8.2 课题3糖类 蛋白质和氨基酸 练习 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2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5-08 17:1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3 糖类 蛋白质和氨基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2题。
《本草纲目》记载:“蚕蛹味咸辛、性平、无毒,人食可强身健身,入药可医多病。”α 亚麻酸乙酯可从蚕蛹油中提取,具有调节血脂的功效,其结构如图所示。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α 亚麻酸乙酯属于油脂 B. 可用灼烧法鉴别蚕丝和棉花
C. 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D. 桑叶中的纤维素可水解为单糖
2 下列关于α 亚麻酸乙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含有2种官能团
B. 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 与乙酸乙酯互为同系物
D. 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3 民以食为天,《黄帝内经》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五谷”富含淀粉,淀粉是天然高分子
B. “五果”富含糖类,其中的葡萄糖、蔗糖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 “五畜”富含油脂和蛋白质,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相同
D. “五菜”富含纤维素,纤维素不属于糖类物质
4 从酿酒到饮酒,涉及多种化学反应。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淀粉完全水解:2(C6H10O5)n+nH2OnC12H22O11
B. 葡萄糖发酵为酒精:C6H12O62CH3CH2OH+2CO2↑
C. 乙醇在人体中氧化为乙醛:2CH3CH2OH+O22CH3CHO+2H2O
D. 乙醛在人体中氧化为乙酸:2CH3CHO+O22CH3COOH
5 (2023连云港期末)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从CO2到淀粉[(C6H10O5)n]的全合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CO2为有机化合物
B. CO2合成淀粉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
C. 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D. 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水解生成氨基酸
6 下列有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向鸡蛋白溶液中加入醋酸铅溶液,有沉淀析出,加入水后沉淀不溶解
B. 制乙酸乙酯:大试管中加入浓硫酸,然后慢慢加入无水乙醇和乙酸
C. 检验蔗糖在酸催化下的水解产物:向水解液中加入少量新制Cu(OH)2碱性悬浊液,再水浴加热观察现象
D. 制备纯净的氯乙烷: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7 制备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之一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淀粉与纤维素均可表示为(C6H10O5)n,互为同分异构体
B. 实验室常用银氨溶液来检验M的生成
C. ②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2C2H5OH+2CO2↑
D. ④的反应类型属于取代反应
8 探究淀粉性质的实验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0.5 g淀粉和4 mL 2 mol/L H2SO4溶液,加热。
步骤2:待溶液冷却后,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将溶液调节至碱性。
步骤3: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新制Cu(OH)2碱性悬浊液加热,观察到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A. 步骤1中2 mol/L H2SO4溶液的作用是作催化剂
B. 步骤2中的碱性溶液可用pH试纸检验
C. 步骤3中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淀粉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
D. 取步骤2的溶液少许,滴入碘水,不出现蓝色,说明淀粉已完全水解
9 用鸡蛋清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鸡蛋清溶液5 mL,用激光笔照射,溶液内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
步骤2:在试管中加入鸡蛋清溶液2 mL,接着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1 mL,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步骤3:在试管中加入鸡蛋清溶液2 mL,接着滴加2滴1% (CH3COO)2Pb溶液,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步骤4:在试管中加入鸡蛋清溶液2 mL,加热,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步骤1中鸡蛋清分散到水中形成了胶体
B. 步骤2中鸡蛋清发生了变性
C. 步骤3中鸡蛋清发生了盐析
D. 步骤4中鸡蛋清发生了水解
10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甲醛溶液和Na2SO4饱和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B 向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H4)2SO4溶液和CuCl2溶液,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盐析
C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4或NaCl饱和溶液,均有白色沉淀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D 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Pb(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蛋白质发生变性
11 观察淀粉水解的实验,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1:探究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下的水解程度,并检验水解产物中的还原糖。
淀粉、碘水混合液的颜色变化随温度变化:蓝色溶液无色溶液。
(1) 为检验还原糖,需配制新制Cu(OH)2碱性悬浊液,具体操作如下:取洁净的试管,加入2 mL________(填序号,下同),滴加5滴______________,得到新制Cu(OH)2碱性悬浊液。
①10% NaOH溶液 ②5% CuSO4溶液
(2) c→d加入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粗略了解淀粉的水解程度,应取等量________(填字母)两支试管中的溶液,加入等量的碘水进行对比实验。
实验2:酿酒过程中,监测不同温度下a g淀粉进行 48 h 糖化发酵后总糖含量(麦芽糖、葡萄糖的质量分数总和)的变化数据(见图1),以及28 ℃下a g淀粉糖化发酵过程中总糖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图2)。
图1 图2
(4) 28 ℃下淀粉糖化发酵36 h后总糖含量缓慢降低,结合反应从速率角度分析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生物质清洁燃料B常被添加在汽油中作为汽车燃料。同时B还可以作为工业原料生产化工产品,部分转化关系如图:
(1) E的名称为__________。
(2) 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F可催熟果实,由F生成C2H6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C2H6的二溴代物的结构简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丙烯酸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丙烯酸乙酯在一定条件下自身会发生聚合反应,所得聚合物(聚丙烯酸乙酯)有较好的弹性,可用于生产织物和皮革处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聚合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D、E均难溶于水
B. 丙烯酸乙酯可以使Br2的CCl2溶液褪色
C. A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D. B可被酸性K2Cr2O7溶液直接氧化为D
课题3 糖类 蛋白质和氨基酸
1. A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每个分子中含有3个酯基,α 亚麻酸乙酯不属于油脂,A错误;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时有烧纸的气味,B、C正确;纤维素是多糖,一定条件下可水解成单糖,D正确。
2. C α 亚麻酸乙酯中含有2种官能团:碳碳双键、酯基,A正确;α 亚麻酸乙酯中的碳原子呈链状结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B正确;α 亚麻酸乙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乙酸乙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官能团种类不同,不互为同系物,C错误;α 亚麻酸乙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正确。
3. A 淀粉属于天然高分子,A正确;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水解,B错误;油脂含C、H、O元素,蛋白质中除含有C、H、O元素外,还含有N、S、P等其他元素,C错误;纤维素属于糖类中的多糖,D错误。
4. A 淀粉完全水解生成葡萄糖,A错误。
5. B CO2属于无机化合物,A错误;CO2合成淀粉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B正确;淀粉与纤维素的化学式都是(C6H10O5)n,但两者的n值可能不同,因此淀粉与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错误;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错误。
6. A 醋酸铅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变性为不可逆过程,加水后沉淀不溶解,A正确;制乙酸乙酯时,先向大试管中加入无水乙醇,再加入浓硫酸,最后加入乙酸,B错误;检验蔗糖在酸催化下的水解产物时,应先加碱中和作催化剂的酸,然后再加入新制Cu(OH)2碱性悬浊液,加热煮沸观察现象,C错误;等物质的量的Cl2与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为混合物,不能制备纯净的氯乙烷,D错误。
7. A 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n值可能不同,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错误;淀粉或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葡萄糖中含有醛基,为还原性糖,可以用银氨溶液进行检验,B正确;纤维素水解得到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得到乙醇:C6H12O62C2H5OH+2CO2↑,C正确;④的反应是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本质是“酸脱羟基醇脱氢”,反应类型属于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D正确。
8. D 步骤1中2 mol/L H2SO4溶液的作用是作催化剂,加快淀粉水解的速率,A正确;pH试纸可用来检测溶液酸碱性,B正确;步骤3中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Cu(OH)2被还原,淀粉水解产物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C正确;NaOH可与碘反应,I2被消耗,无法说明淀粉是否完全水解,若要验证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应取步骤1的溶液少许,滴入碘水,D错误。
9. A 有丁达尔效应,说明鸡蛋清分散到水中形成了胶体,A正确;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蛋白质发生了盐析,加入重金属盐时,蛋白质会发生变性,B、C错误;加热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有固体析出,D错误。
10. D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甲醛溶液、重金属盐溶液[如CuCl2、CuSO4、Pb(NO3)2溶液]、强碱(如NaOH),蛋白质会发生变性;加入Na2SO4、(NH4)2SO4、NaCl等溶液,蛋白质会发生盐析,A、B、C错误,D正确。
11. (1) ① ② 
(2) 调节溶液呈碱性,便于后续实验 
(3) ac
(4) 葡萄糖分解为乙醇的反应速率大于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的反应速率
12. (1) 乙酸乙酯 
(2) 2CH3CH2OH+O22CH3CHO+2H2O
(3) 加成反应 
BrCH2CH2Br或 
(4) 碳碳双键、羧基
(5) nCH2===CHCOOCH2CH3 
(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