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6张PPT)
统编版 六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 会写“彻、迁”等字,会写“革命、解放”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2~3 自然段。
3. 理解课题对全文的统领作用,把握各自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4. 结合“阅读链接”,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进行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第1课时
背景介绍
1944 年,毛泽东同志参加了一名普通战士张思德同志的追悼大会,并发表了著名的演讲《为人民服务》。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主席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从此,“为人民服务”这五个通俗简明的文字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字词学习
彻底 迁移 泰山 压迫 批评
目标 牺牲 炊事员 送葬
chè
tài
biāo
xī
zàng
qiān
pò
pī
chuī
彻
葬
迁
批
泰
迫
炊
牺
标
说
______说服
______游说
shuì
shuō
剥
____剥削
____剥花生
bāo
bō
他四处游说(shuì),想要说(shuō)服大家接受他的观点。
兴
______兴奋
______兴趣
xìng
xīng
难
____苦难
____难免
nán
nàn
他一路上都在兴(xīng)奋地讲述着兴(xìng)趣班上发生的趣事。
他经历了那么多苦难(nàn),需要一段时间恢复是在所难(nán)免的。
迫(强迫)
追(追逐)
牺(牺牲)
洒(洒水)
炊(野炊)
饮(饮水)
迁(迁移)
迂(迂回)
彻(彻底)
沏(沏茶)
泰(泰山)
秦(秦腔)
沏(沏茶)
泰(泰山)
秦(秦腔)
彻底 迁移 泰山 压迫 批评 目标
牺牲 送葬 革命 解放 利益 意义
剥削 兴旺 责任 制度 寄托 哀思
炊事员 五湖四海 死得其所
【解放】 推翻反动统治,特指我国 1949 年推翻国民党统治。
【泰山】 古人以泰山(山名,在山东)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鸿毛】 鸿雁的毛,比喻轻微或不足道的事物。
【法西斯】 一种最反动最野蛮的独裁制度和思想体系。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实行武力侵略和民族压迫。 起源于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党。
【剥削】无偿地占有别人的劳动或产品,主要是凭借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权来进行的。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兴旺】 兴盛;旺盛。
【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造句:参加这次夏令营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
【死得其所】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追悼】沉痛地怀念(死者)。
【寄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压迫—— 批评——
兴旺—— 提高——
反抗
表扬
降低
萧条
他因打破了学校的窗户而受到了批评,但也因勇于承认错误而得到了表扬。
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寄予 寄托)在剧中主人公身上。
彻底—— 改正——
责任—— 寄托——
全部
纠正
寄予
义务
国家对青年一代(寄予 寄托)了极大的希望。
√
√
含两个数字的成语:五湖四海 三心二意
三言两语 四面八方 四通八达 五颜六色
五花八门 五光十色 七零八落 七嘴八舌
词语扩展
这篇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为人民服务
你知道“服务”是什么意思吗?
服务是指为集体(或别人)的利益或为某种事业而工作。
整体感知
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用“____”画出相关的语句,并提炼出关键词。
如何对待“死”——强调“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如何对待批评——强调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
如何对待困难——强调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和光明
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强调不管是谁,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品读课文
你能从文中找出能体现“为人民服务”内涵的句子吗?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3.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4.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朗读第1自然段,勾画出与中心联系最密切的一句话,找出重点词语。
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队伍的性质
队伍的宗旨
性质
决定
宗旨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品读课文
怎样理解“完全”“彻底”?
完全
全部,百分之百
彻底
一直到底,贯彻到底
提出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2课时
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理清四句话的关系。
第一句话提出了观点,后三句话是对第一句话的解释说明。
品读课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心句
论据
为人民利益而死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张思德
为人民利益而死
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泰山
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人民利益
泰山
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
鸿毛
看看标红和标蓝的词句,你有什么发现?
想一想:毛主席进
一步说明了什么?
进一步证明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一观点。
内容相对,感情有天壤之别。(前者颂扬,后者憎恶)
人总是要死的,但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 的说过:“人 ,或 ,或 。”为 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 卖力,替
和 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 。
齐读第2自然段,完成填空。
死的意义有不同
司马迁
固有一死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人民利益
法西斯
剥削人民
压迫人民
比泰山还要重的
朗读第3~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毛主席是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的?
2.第3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说的是什么?句与句之间是怎么连起来?
品读课文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各句之间是通过 连接起来的。
关联词语
运用多组关联词语,加强了语言气势,体现了议论的严密性。
因为……所以……
如果……就……
不管……都……
只要……就……
第3自然段共( )句话。
第一句讲“我们”不怕别人批评的原因;
第二句讲不管什么人向“我们”指出都行;
第三、四句是说“我们”虚心听取批评的前提;
第五句举了“精兵简政”的例子;
第六句做出总结。
6
第一句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
第二句 “我们”不怕任何人批评
第三句 “我们”接受任何人的正确批评
第四句 明确了“正确批评”的标准
逐步具体,逐层深入
小结:课文运用了几组关联词语,让意思表达得非常完整和严密。
“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
讨论:毛主席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表达什么观点?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团结全国大多数人民,去争取全民族、全中国的解放。
这个目标指的是什么?
1.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但要取得胜利,还要团结更多的人。
2.我们要正确对待困难,要看到成绩、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不要灰心。
3.要正确对待牺牲。
4.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句话运用排比的句式,说明革命斗争不是一帆风顺的,必定要碰到艰难困苦,但是“我们”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民族解放,就不能怕困难,要看到成绩和光明,要树立信心,鼓足勇气。
品读课文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排比
增强演讲的气势和感染力
联系第4自然段,体会第5自然段的意思。
第4自然段让我们明确了目标,懂得了团结更多的人的重要性;
第5自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只要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人,死后都要开追悼会,寄托哀思。
雷锋叔叔时时处处做好事,为人民服务。
有哪些人称得上是“为人民服务”?
焦裕禄同志为了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林秀贞义务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三十年如一日。被她悉心照料的孤寡老人,度过了幸福的晚年,享年都超过了八十岁。
文章结构
本文是毛泽东同志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的根本宗旨。文章通过悼念张思德同志,讲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敌人。
主题归纳
课堂插播
写作方法———围绕中心展开论述
【课文回放】这篇文章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从多个方面进行论述,注重摆事实、讲道理,论点鲜明、条理清楚、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同时,每个段落也有自己的中心句,如,课文第2自然段,围绕“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展开论述,先具体讲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什么样的人死得毫无意义。最后以张思德同志为例,说明为人民利益而死是有价值的,非常具有说服力。
【技巧点拨】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论述是以议论为主
的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首先要确立文章或段落的中心,只有中心明确,论述才能有据可依,有的放矢。然后紧紧围绕中心组织材料,要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论述,注重摆事实、讲道理,这样文章才能有说服力。在论述的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简练、论据的充实。
【牛刀小试】请你围绕“做时间的主人”这个中心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时间往往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悄然而去,不留下一丝痕迹,所以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合理地支配时间。鲁迅将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牛顿在万有引力的发现中和时间赛跑,很少在凌晨两三点钟前睡觉,有时甚至彻夜不眠……真正的成功者都是时间的主人,他们能够在有限的生命里,把握好时间,充分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
随堂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tài dǒu
biàn qiān
gé mìng
chè dǐ
mù biāo
chuī yān
pò hài
xī shēng
pī píng
目标
牺牲
迫害
彻底
炊烟
批评
泰斗
变迁
革命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
学家叫做 的说过:“ , ,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 ;替法西
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 。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比鸿毛还轻
比泰山还重
司马迁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2~3自然段。
教材习题
朗读指导:本文的朗读基调是慷慨激昂的。
背诵指导: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
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文章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四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如何对待死——强调“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二是如何对待批评——强调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三是如何对待困难——强调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和光明;四是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强调不管是谁,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读下面这段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想想句子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这段话共有四句。这四句话都是紧扣“不怕批评”这个中心意思来写的,第一句指出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第二句指出“我们”不怕任何人批评,第三句指出“我们”接受任何人的正确批评,第四句明确了“正确批评”的标准,即“对人民有好处”。四句话紧扣“为人民服务”这个前提,内容越来越具体,逐层深入地阐明了正确对待批评的问题。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无论是李大钊、刘胡兰等革命先烈,还是张思德这样的普通士兵,他们都是为了人民、为了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生前都是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贡献了毕生的力量和心血,所以他们的死是重于泰山的。毛主席引用司马迁的这句名言来表达“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个意思。
联系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拓展空间
毛泽东经典语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他的本事就大了。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的先进水平。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你们年青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熟读课文,会认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课后观看电影《张思德》,写写你的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