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准考证号
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学业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
-202557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相应位置上。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务必将答题卡交回。
一、古典之美(27分)
(一)
1.一花一叶一世界,一鸣一动一生机。学校文学社举办“万物有灵”诗歌会,请把下面空缺处
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10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西湖早春,花草欣欣向荣。
草木芳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化作春泥更护花”,残花别枝,孕育来日芳菲。
(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五》)》
(3)“
,悠然见南山”,隐居世外,悠然不失高洁。
(陶渊明《饮酒·其五》)
(4)“
▲”,贬滴滁州,山间春夏明媚。
(欧阳修《醉翁亭记》)
(5)“荡胸生曾云,▲”,望泰山云海翻涌,群鸟还巢,豪情顿生。
万物和鸣
(杜甫《望岳》)
(6)“A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盼鹏鸟展翅翱翔,长风
万里,理想不灭。
(李清照《渔家微》)
(7)“▲,弓如霹雳弦惊”,梦沙场战马奔腾,收复失地,夙愿
以偿。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奇之》)
(8)“▲
”,看洞庭晴明之景,飞鸟游鱼,喜悦满怀。
(范仲淹《岳阳楼记》)
2.一山一水一哲思。请你欣赏下面的绘画及配文,分析其中蕴含的哲理。
(2分)
配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哲理:
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二)
“临溪放艇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文人墨客的闲情雅致在字里行间脉脉流淌,令人
向往。请你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3~7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龙则灵。斯是陋宝,惟吾德馨。苔痕上阶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
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
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
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安
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弱子
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
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刘禹锡《陋室铭》)
一(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雅文必有雅言。平淡之语中往往藏着别样的意蕴,“惟吾德馨”中“馨”的意思是▲
化抽象为具体,君子之德可闻可亲;“盖竹柏影也”中“盖”的意思是
,亦真亦幻
之景,别样情致入眼人心。
(2分)
4.雅文常有雅景。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翻译:
▲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翻译:
▲
,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
5.雅文先有雅心。请你说说以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别可以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尝秋夜坐钓月矶①,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 ,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
偕访仲和③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①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
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友人徐声远诗云:“独有岁寒好,偏宜
夜半游。”真知言⑤哉!
(节选自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释】①钓月矶:位于虎丘山顶。②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③无际、仲和:作者的朋友。
④趺()坐:两脚盘腹打坐。⑤真知言:说得真对。
6.迁移法是阅读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请用这一方法完成下方空格填空。
(2分)
课内例句
选文语句
迁移释义
(1)
尝秋夜坐钓月矶
曾经
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跌坐石台
(2)
7.雅文皆有雅兴。请你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作者认为友人徐声远的诗句“独有岁寒好,偏宜夜
半游”是“真知言”的原因。
(4分)
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语文答案
一、古典之美(27分)
1.(1)浅草才能没马蹄(2)落红不是无情物(3)采菊东篱下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5)决眦入归鸟 (6)九万里风鹏正举
(7)马作的卢飞快(8)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评分说明:每空1分,共10分。凡有错字、别字、漏字、添字等现象,则该空不得分。
2.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或: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评分说明:大意正确即可,2分。
3.(1)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2)盖:大概是评分说明:每空1分,共2分。
4.(1)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2)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
评分说明:每空1分,共3分。
5.刘禹锡引用孔子的话强调陋室不陋,表达自己具有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苏轼用“闲人”表达自己微妙而复杂的感情,包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评分说明:刘禹锡、苏轼的思想感情各2分。共4分。
6.(1)示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共同,一起评分说明:每空1分,共2分。第一空相同释义的课内例句正确即可。
7.作者第一次游虎丘是在寒冷的秋夜,聆听到风铃声,看到佛灯在树梢时隐时现的美景;
第二次游虎丘是在春夜,与朋友“以静意对之”感觉自己与美景融为一体。这样美的感受
只有在寒冷或夜晚寂静的环境中才能领略,所以作者认为友人的诗句“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是“真知言”。
评分说明:结合两次游览的具体内容2分,分析2分。共4分。
【翻译】我曾在秋天的夜里坐在虎丘山顶的钓月矶上,天色昏暗,无人来往,只有佛塔的风铃之声与佛灯在静夜之中若隐若现。又在今年的春天,我曾和无际一起在这里拜访仲和。半夜之时,月亮出来了,不见人影,我们一起盘膝坐在石台之上,既不饮酒,也不交谈,只静静地对坐着,便觉得悠然之间心与周围清净之情景同在了。我一生中造访虎丘两次,见到了虎丘的本色。我的朋友徐声远作诗云:“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说得真对啊!
二、文学之约(27分)
8.sù具改为俱评分说明:拼音正确1分,辨别出错字并改正1分,共2分。
9.升调(或:升高、上扬)这样更能体现出对“两翅”美好特质的惊叹、赞美之情。评分说明:语调1分,诗人的情感1分,共2分。
10.示例一:甜甜蜜蜜的粘糖瓜,包裹着顺遂生活的吉祥愿景。示例二:热火朝天的扫房日,寄托着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评分说明:内容1分,语言1份,共2分。
11.(1)作品一:《经典常谈》作品二:《红星照耀中国》评分说明:每空1分,共2分。
(2)示例一:追求,是照亮漫漫长路的不灭明灯。《西游记》唐僧以“求取真经、造福苍生”为追求,踏上十万八千里险途。即便被黄袍怪变成老虎囚于笼中,仍心向西方;即便被火焰山阻断、被通天河冻住,仍初心不改,始终朝向灵山。让求取真经的追求终成现实。
示例二:信念,能赋予人直面困境矢志不渝的坚韧。《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战士秉持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