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
第二节 洋流
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主题:陆地水和洋流
大概念:地球上的水处于不断运动之中,联系各个圈层,水的运动对地
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影响
子观念: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1课时)
子观念:
洋流(2课时)
子观念:
海气相互作用(1课时)
【子任务】:
1、相互联系的陆地水体
2、河流的补给
【子任务】:
1、洋流的形成
2、全球洋流模式
3、洋流影响
1、水热交换
2、水热平衡
3、厄尔尼诺、拉尼娜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1. 结合模拟演示,分析洋流的形成过程及成因。(综合思维)
2. 结合洋流分布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区域认知)
3. 结合案例,分析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学习目标
一、洋流的形成
二、全球洋流模式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问题导入】日本排放的核污水会污染哪些地方?为什么?
思考:这些核废水最终会影响到全球的海洋环境吗?为什么?
一、洋流的形成
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
1、概念
2、分类
(1)按性质分类:可以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暖流:是从水温____的海区流向水温____的海区。
寒流:是从水温____的海区流向水温____的海区。
高
低
低
高
一般而言,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洋流是_______
(2)按成因分类: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暖流
【问题活动1】洋流类型:(按照性质分)
根据水温状况,洋流可分为暖流和寒流。
暖流:①水温较流经海区高;
【问题1】
分别指出图示洋流的性质
A:暖流
B:寒流
C:寒流
A
B
①分别判断甲、乙洋流性质,并说明理由。
②想一想,怎样根据等温线图判断洋流流向?
甲:寒流 乙:暖流
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凸向即流向)
【预习自测】
【问题活动2 】结合材料,分别说出图示洋流的类型
①风海流:盛行风 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
②密度流:由于各个海区的水温、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
③补偿流: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出发海区的海水减少,而由相邻海区的海水来补充。补偿流有水平的,也有垂直的。垂直补偿流又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
C
【密度流】:不同海域因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运动。
盐度小
密度小
直布罗陀海峡
海底山脉
盐度大
密度大
思考: 密度差异会导致海水发生怎样的流动?
直布罗陀海峡
表层:由密度小海区流向密度大海区
底层:由密度大海区流向密度小海区
盛行风(离岸风)
补偿流
下降流
上升流
(寒流)
秘鲁寒流
上升补偿流实验演示
上升补偿流的形成
【补偿流】由于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的,使海水流出的海面海平面降低,相邻海区的海水流过来进行补充。补偿流有水平的,也有垂直的。
【活动】读洋流世界分布图,描述洋流分布规律
《洋流形成模拟实验》
吹风机
吹风机
吹风机
赤道
300N
600N
90°N
90°S
30°S
60°S
0°
30°N
60°N
极地东风带
极地东风带
盛行西风带
盛行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东南信风带
1、动手画图:结合全球风带分布,画出全球理想洋流流向(寒暖流)。
90°S
30°S
60°S
0°
30°N
60°N
90°N
【小组探究1】洋流形成与分布
60°S
30°N
0°
30°S
60°N
全球洋流模式图
寒流 暖流
1.结合全球风带分布,画出全球洋流流向(寒暖流),总结全球洋流分布规律
近地面风带模式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
赤道逆流
o
8
【小组探究1】洋流形成与分布
90°N
90°S
30°S
60°S
0°
30°N
60°N
归纳小结1
洋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盛行风——主因
海陆轮廓
地转偏向力
【小组探究2】洋流形成与分布
90°S
30°S
60°S
0°
30°N
60°N
90°N
暖流
寒流
千岛寒流
阿拉斯加暖流
日本暖流
东澳大利亚暖流
西风漂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北太平洋暖流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赤道逆流
秘鲁寒流
2.结合上图洋流模式图,在下图中画出全球洋流的流向
【探究1】洋流形成与分布
90°S
30°S
60°S
0°
30°N
60°N
90°N
暖流
寒流
北赤道暖流
几内亚暖流
南赤道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
西风漂流
墨西哥湾暖流
加那利寒流
拉布拉多寒流
东格陵兰寒流
巴西暖流
本格拉寒流
观察下图,总结北印度洋的流向
索马里暖流
索马里寒流
季风漂流
季风漂流
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盛行西南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盛行东北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中低纬海区(北印度洋除外):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 ,北半球___时针,南半球____时针;
大陆东岸(大洋西岸)是 流, 大陆西岸(大洋东岸)是 流。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____时针方向流动;
大陆东岸(大洋西岸)是 流,大陆西岸(大洋东岸)是 流。
40°S~60°S附近西风漂流
受南极大陆外围西风带的影响,形成自___向____的___流;
西风漂流从南极上空看呈 时针方向流动。
北印度洋:夏季向 流, 时针。
顺
逆
暖
寒
逆
寒
暖
寒
西
东
顺
顺
西南
【归纳小结】
【探究3--小试牛刀】
(2022山东)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下图),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洋流在海湾内的运动促进了海水更新。据此完成下题。
亚得里亚海东岸表层洋流
A.为寒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
B.为寒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
C.为暖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
D.为暖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
C
(2023海南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极地地区的某些海区,盐度是影响海水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受某些因素的影响,表层海水的盐度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左图为极地地区某海区由于表层海水盐度升高形成的环流示意图。右图为中低纬地区的某海区受盛行风影响而形成的上升补偿流示意图。
(2)分析右图中盛行风减弱对该海区生物资源的影响。(8分)
【探究2 洋流的影响】
思维建构:
(2)分析右图中盛行风减弱对该海区生物资源的影响。(8分)
【探究2 洋流的影响】
思维建构:
盛行风减弱
离岸风减弱
冷海水上升运动减弱
上泛的营养盐类减少
鱼类饵料减少
海区生物资源
鱼类减少
鱼类生存环境改变
海水表层温度升高
(2023海南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极地地区的某些海区,盐度是影响海水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受某些因素的影响,表层海水的盐度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左图为极地地区某海区由于表层海水盐度升高形成的环流示意图。右图为中低纬地区的某海区受盛行风影响而形成的上升补偿流示意图。
(2)分析右图中盛行风减弱对该海区生物资源的影响。(8分)
【探究2 洋流的影响】
【规范作答】
盛行风减弱,导致海水的上升运动减弱,海底上泛的营养盐类减少,不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鱼类饵料减少,该海区生物资源减产;
盛行风减弱,使得冷海水上泛规模减弱,表层海水温度升高,鱼类生存环境发生改变。
渔场形成的一般思路
①寒暖流交汇→海水发生搅动→表层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繁殖→饵料丰富→渔场
②上升流海区→底层海水上泛→表层养分丰富→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渔场
③温带海域→冬季低层海水上泛→表层养分丰富→浮游生物繁殖→饵料丰富→渔场
④河流入海口→带来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渔场
⑤大陆架海区→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繁殖→饵料丰富→鱼类汇集
导入答疑
你能推测污染物的漂流轨迹吗?
太平洋
随着世界洋流流向世界不同地区
大
西
洋
印度洋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海水运动
洋流
潮汐
波浪
洋流形成
全球洋流模式
洋流影响
理想洋流模式
世界洋流分布
洋流成因
陆地水体相互关系
海-气
相互作用
【达标训练】
下图为世界某海域洋流模式图,据此回答1-2题
1.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2.若该图为北印度洋环流系统,则( )
A.此时南亚地区盛行西南季风 B.此时青岛进入多雨季节
C.洋流①促进沿岸荒漠形成 D.洋流②为赤道逆流
(2022山东高考)冬半年,美洲中部地区频繁受冷空气影响。下图示意2000年1月一次冷空气南下过程中美洲中部附近海洋表层风场和海平面气温分布。甲处南北两侧的气压梯度较大。
在冷空气频繁南下的影响下,N海域海产丰富。分析其原因。(4分)
【达标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