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
课题:习作——我学会了——
内容分析: 关注习作选材:《我学会了……》,首先要确定内容。可以学会的东西有很多,比如说:弹钢琴、游泳、滑冰、炒菜、滑板等等,怎么选择呢?选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挑选你最拿手的本领,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可以是学校的,也可以是在活动中学到的特长,还可以是学到的体谅他人、随机应变……习作中是写这本领带给自己的欢乐还是写掌握本领的艰辛呢?抑或是在展示本领的过程中受到的启发,动笔前应做到心中有数。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通过个人学习经历,感悟传统文化中坚韧、专注、协作等精神内涵,形成对文化价值的深层理解。 语言运用:能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述学习过程(如动作细节、心理变化),准确传达个人体验,写作内容较具体地进行习作。 思维能力:能体现对问题的条理化思考。通过对比“失败”与“成功”的经历,反思成长逻辑(如坚持的意义、方法的优化),培养批判性思维。 审美创造:用文字传递感官体验。在叙事中融入独特视角(如幽默自嘲、细腻抒情),形成个人风格。
【教学重点】 能按一定的顺序把自己学做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难点】 能写出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的经历或者有趣的经历,把心情变化写下来。
情境导入: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感受古代少年勤勉刻苦、坚持不懈的求学精神;认识抗日小英雄雨来;一起讨论小男子汉的标准是什么?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穿越古今,阅读成长故事集齐成长勋章。 活动流程: 同学们,你还记得学骑车时一次次跌倒又爬起吗?还记得从歪扭的笔画到工整的作业,每次坚持都是成长!今天我们迎来了本单元的第六个任务 —— 成长技能展示台。在这里让我们用文字来记录这些闪闪发光的本领!共同集齐成长徽章。 子任务三:谈谈我的少年成长之路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情景导入,拓宽思路。
教师导入:同学们,你还记得学骑车时一次次跌倒又爬起吗?还记得从歪扭的笔画到工整的作业,每一次坚持都是成长! 趣味游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 “技能对对碰” 的游戏。讲解游戏规则:播放PPT,学生观看PPT,遇到自己会的技能就举手,自己记住自己的举手次数,最后看看哪位同学举手的数量最多。游戏结束后,表扬会的技能多的同学。 教师引导:同学们,除了上边说到的技能,你还会哪些呢? 学生打开记忆之门,思考自己在学习、生活、活动、特长等方面学会的事情。 4.揭示课题:让学生在横线上写下给自己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事情,把题目《我学会了______》补充完整。请几位同学站起来分享自己补充的题目,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如 “这个题目很有新意,相信你学会的过程一定很有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5.引导学生打开记忆之门,回忆你最得意的技能以及学会这个技能的过程,根据技能展示台的表格在小组内分享你的经历。 (1)把你学最得意的技能的事情说出来,在说这件事情的时候,注意把有趣的经历、体会写出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你是怎样一步步做这件事的? ②在事情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么克服的? ③有过哪些有趣的经历?你的体会和感受有哪些变化? 1积极参加课堂游戏,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图片回想自己所掌握的技能。 2.同学们积极分享一下自己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
环节二:学习过程波折多
范例引读:老师以 “学游泳” 为例,展示学习游泳的步骤。“我先捏住鼻子闭气,水珠像调皮的小鱼钻进耳朵,痒得我差点笑出泡泡。接着学漂浮时,教练的大手托着我的肚子,我僵得像块木板,慢慢的身体开始变成轻盈的小船。然后练划水,脚丫扑腾得水花四溅,泳镜里全是白茫茫的浪,爸爸在岸上告诉我动作要领,最后教练松手那刻,我闭眼往前游,听见掌声才敢睁眼——阳光穿过晃动的池水,我已经游到了对岸。”引导学生发现写作时要一步一步写清顺序,可以使用 “先…… 接着…… 然后…… 最后……” 的句式。 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学会的事情可以按怎样的顺序写,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继续以 “学游泳” 为例,讲解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学习技能时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学生根据学习单,说一说你学习技能的过程。如参考句式: 我学会了_________,首先,我是 _________(怎样学的),接着____________,我学习的时候_________(遇到了什么困难)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决困难的),最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让学生根据参考句式,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在座位上练习说一说,教师巡视并给予个别指导。写具体。 1.学生根据教师的语言支架,自主分享自己的经历。
第三节:罗列提纲,理清思路。
1.感受心情描写的作用: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包饺子》片段,让学生阅读并体会心情变化,引导学生找出其中描写心情变化的词语,如开心、沮丧、失落、兴奋等。 (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写出心情变化。同学们,“你在学的时候第一次失败是什么心情?后来成功了又是什么心情呢?”让学生感受心理变化描写对文章有什么作用。 (2)教师让学生自由发言。预设:增加了心理描写的文章更生动真实。 (3)教师总结:写出心情变化能使文章更生动,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2.拟定提纲,梳理内容。 (1)让学生根据写作内容列提纲:同学们,你想要介绍学会哪件事的经历呢?写作之前先不要急于下笔,好好构思,编写好写作提纲。 (2)教师展示习作提纲示例,如《我学会了玩滑板》让学生了解提纲的结构和内容。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填写的习作构思单,拟定写作提纲,梳理写作思路。 学生根据提纲,完成习作初稿。 学生静默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梳理发现共性的问题,还可以对个别学生给予适时指点。 发现优秀的习作或者有创新的片段,予以圈画标记,预备做讲评、示范之用。 3.写好之后,和同桌交换一下,根据“评价标准”相互批改。要使用作文评改符号,并写出评价。 4.二次修改后如果对自己的作品已经满意了,誊写到作文本上。 2.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构思单”说一说事情的过程。 3.学生罗列自己的写作提纲。梳理写作思路。 4.学生根据提纲,完成习作初稿。学生互相习作,互评互改。 5.学生针对同桌和教师的意见及时修改和完善。 6.工整干净地誊写到作文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