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三毕业班4月模拟检测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
校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
:
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班
级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密
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姓
名
(12题14分)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12分)
雄鹰張翅高飞,划过长空。那一片湛蓝包容了它的不羁,甲(负戡、承戟)了
考
点
它的稳重,为此,蓝天才多了一份神秘,多了一份美丽。
鲤鱼溪尾洄游,穿透碧波。那-一片汪洋容许了它的活跃,收留了它的灵动,因此,
大海才多了-份迷人,多了一份(chéngchè)。
考
场
黄鹂枝头高唱,划破密林。那-片(cang cui).容纳了它的不安,守护了它的机巧,
于是,森林才多了一份深邃,多了一份乙(安适、安逸)。
封
彼此和谐,彼此容纳,这便是双赢的智慧。口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收获的季节
准考证号
:
里,你留一点柿子在枝头,往往就是留给自己生机与希望。
(I)下列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湛蓝(zhan lan)B.洄游(huiy6u)C.深邃(shen su)
D.攻跳(mei gui》
(2)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cheng che),
②(cang cui)
(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台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2分)
甲
乙
(4)下面句子应放在文段的第段和第
段之间。(2分)
举
自然米的生灵各得其所,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和清。
e++++++
(5)请在文段中方框内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2分》
□嗚人玫塊,手有余香口。
(6)修改文段中的画线句,使其表达更流肠。(2分)
修改:
2.下列词语中“鲜”字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鲜为人知
B.寡麻鲜耻C,鲜艳夺目
D.屡见不鲜
初三4月模拟检测,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
第二部分
(3~21题56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默写(共6分)
3.阅读下面文字,请在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
中华文明长卷中,理想与担当始终是文人的精神底色。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
内存知已,①”以豁达胸襟超越离别之苦,展现了生活中坚守信念的乐观,以孤
勇点燃希望:李贺借《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②”的慷慨誓言,吐
露将士报国之志:白居易《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
③
”通过卖炭翁的艰
辛生活,深刻揭示底层百姓的苦难,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深切关怀:诸葛亮在《出师表》中
自陈“④一,奉命于危难之间”,尽显危难之间的赤忧;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⑤
⑥”的誓言,则铸就了千年不灭的士魂。
《二)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回答4~6题。(共6分)
石壕吏
新安"吏(节选)
杜甫
杜甫
幕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
客②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停⑤。
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阳役,犹得备晨炊。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独与老翁别。
【注释】①新安:地名,今属河南。②客:诗人自称。③点兵:征兵,抓丁。④中男:未冠
少年,指十六岁的男孩。⑤伶俜:形容孤独伶仃的样子。
4.两首诗均围绕“
”(事件背景)展开,共同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战乱导致
兵源枯竭,百姓被残酷征兵:官吏横暴,
(2分)
5.《新安吏》中的画线句运用什么写法?通过描绘怎样的景象,将送别惨状升华为天地同
悲的永恒哀痛?(2分)
6.《石壕吏》借老妇之口控诉,增强真实性与悲剧性:《新安吏》则通过对话表达怎样的
主旨?(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11题。(共14分)
于谦传(节选)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少时有僧异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举永乐进士。宣德初,为御
史,奏对鸿畅,帝倾听之。尝从征乐安。高煦降,谦历数其罪,声震殿宇,高煦战栗称死。
帝甚器之。
巡抚河南、山西,轻骑遍访民情,遇水旱必奏。初受三杨⑨(杨士奇等)器重,奏事朝
却二4日植拟检测,语文试卷,第2页,共6页2025年初三毕业本 4月模拟检测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1~2题 14分)
1.(12分)
(1)(2分)
D(“玫瑰”应为“méigui”)
(2)(2分)
① 澄澈 ② 苍翠 (每小题 1分,该小题有错不给分)
(3)(2分)
甲 承载 乙 安适 (每空 1分,该空有错不给分)
(4)(2分)
三(3) 四(4) (该题有错不给分)
(5)(2分)
“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
(6)(2分)
收获的季节里,你在枝头留一点柿子,往往就是留给自己生机与希望。
(语序调整,将状语“在枝头”放在谓语部分前,使句子表达更流畅。)
2.(2分)
C
(C项“鲜艳”中的“鲜”意为“鲜明、亮丽”;A、B、D项中的“鲜”均表示“少”。“鲜为人知”即少有人
知;“寡廉鲜耻”指缺少廉耻;“屡见不鲜”意为常见不稀奇)
第二部分(3~21题 56分)
一、
(一)(6分)
3.(6分)
①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 ③提携玉龙为君死 ④受任于败军之际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⑥后天下之乐而乐(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每空 1分,该空有错不给分)
(二)(6分)
4.(2分)
安史之乱 人民家破人亡 (每空 1分,第二空意思对即可)
5.(2分)
寓情于景;暮色中流水东去、青山间哭声不绝。(每问 1分,意思对即可)
6.(2分)
揭露官吏的冷酷;表达诗人的悲愤。(答出一点给 1分,意思对即可)
译文:
我途经新安道时,听见喧闹吵嚷的征兵声。
忍不住向新安吏发问:“这小县已无壮丁可征?”
官吏答:“昨夜刚下征兵令,轮到未冠少年上战场。”
我悲叹:“这些孩子瘦小体弱,怎能守卫都城!”
初三 4 月模拟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第 1 页 ,(共 4 页)
{#{QQABDQQ84gCw0kSACB5KB0lCCggQsJGhLaoEgRCdOARLAYFIBAA=}#}
胖些的少年尚有母亲相送,瘦弱的孤儿独自踉跄前行。
浑浊的河水在暮色中东流,青翠山峦间哭声萦绕不散。
(诗人含泪劝慰)莫要哭干双眼,且收住纵横热泪。
纵使泪尽见骨,天地又何尝怜悯人间!
(三)(14分)
7.(3分)
(1)非常(十分、很、极) (2)倡议(提议) (3)降职(贬官)
(每小题 1分,该小题有错不给分)
8.(2分)
少 时 有 僧 异 之 / 曰 / 他 日 救 时 宰 相 也。(每处 1分,有错不给分)
9.(4分)
(1)(于谦)担任河南、山西巡抚时,轻装骑马走遍(辖区)探访百姓生活,遇到水灾、旱灾一定上奏
(朝廷)。
(2)于谦和兵部尚书邝埜极力劝谏,(但)皇上没有听从。
(每小题 2分,意思对即可)
10.(3分)
急调各地军队进入京城守卫;在九门部署(防御工事);亲临前线督战;下达“临阵脱逃者斩”的命令。
(答出一点给 1分,答出任意三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11.(2分)
示例:于谦是一个深谋远虑(有政治远见)、坚定果断(临危不惧)、以国家安危为重的忠臣。(意思
对即可)
译文:
于谦,字廷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年轻时有位僧人对他感到惊异,说:“(他)将来会成为挽救时局的宰相。”他
(后来)考中永乐年间的进士。宣德初年,担任御史,上奏对答时声音洪亮流畅,皇上专注倾听。(他)曾经随驾征讨汉王朱
高煦叛乱。朱高煦投降后,于谦历数他的罪行,声音响彻殿堂,朱高煦颤抖着连称死罪。皇上(因此)非常器重他。
(于谦)担任河南、山西巡抚时,轻装骑马走遍(辖区)探访百姓生活,遇到水灾、旱灾一定上奏(朝廷)。起初(他)
深受杨士奇等三位内阁重臣(合称“三杨”)的器重,所奏之事早晨上报、傍晚就获批准。后来“三杨”(相继)去世,宦官
王振独揽大权。恰巧有个姓名与于谦相近的御史触怒了王振,王振就诬陷于谦“因长期未晋升而心生不满,擅自举荐人选”,
将(他)关进监狱判定死罪。后来(王振)得知他的冤情,将(于谦)降职为大理寺少卿。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侵犯边境,王振挟持皇上御驾亲征。于谦与兵部尚书邝埜极力劝谏,(但)皇上
没有听从。等到“土木堡之变”,皇上被俘,京城陷入巨大恐慌。郕王(朱祁钰)监国摄政时,徐珵(徐有贞)倡议往南迁都,
于谦厉声训斥道:“京城是国家的根本,一旦南迁,国家大势便去了!”于是定下坚守(京城的)策略。当时精锐部队已全军
覆没,于谦紧急调集各地军队进入(京城)守卫,在九门布置(防御工事),亲临前线督战,下令说:“将领后退者斩首!士
兵后退者斩首!”将士们(因此)拼死奋战。也先见(对方)守备森严,交战对自己不利,又担心退路被截断,于是挟持皇上
向西逃跑,京城得以保全。
二、
(一)(8分)
12.(3分)
D
(A 项正确:明确说明对象,分类别(兔毫、油滴等釉面类型)、引用资料(典籍诗句)均为典型说明
方法;B 项正确:文章结构从总述建盏地位到具体特征的分析,再延伸至文化关联与现代发展,符合
逻辑顺序;C 项正确:引用典籍既佐证历史事实,又体现建盏与宋代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符合说明
文引用资料的作用;D 项错误:说明文的语言虽可生动形象(如比喻、拟人等),但其核心目的是客
观描述事物特征,而非“抒发赞美之情”。此表述混淆了说明文与记叙文、散文等的文体功能。)
初三 4 月模拟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第 2 页 ,(共 4 页)
{#{QQABDQQ84gCw0kSACB5KB0lCCggQsJGhLaoEgRCdOARLAYFIBAA=}#}
13.(2分)
说明宋人对兔毫釉建盏的推崇,体现其美学价值。(意思对即可)
14.(3分)
提高建盏的成品率;建盏釉面突破传统的黑色局限,出现新的肌理,层次更加丰富明亮,晶体效果更是
炫目多彩;建盏创作更注重个性化、情境化和多元化,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创新性、实用性和美观性。
(答出一点给 1分,意思对即可)
(二)(14分)
15.(2分)
D
(文中提到“现在不同了,按各人特点,自己选的角,自己拜的师”,说明传承方式并非完全依赖家族。)
16.(3分)
通过动作描写增强画面感,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突出钟林生老人勤于练功的形象;为后文展现家族传承
与舞台表演做铺垫。(答出一点给 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17.(3分)
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鼓钹声比作“急雨”“冰雹”,将唢呐声比作“闪电”,生动地表现声
音的急促与震撼;渲染戏曲表演的激昂氛围;烘托出戏曲表演时的高潮。
(答出一点给 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给满分,言之成理即可)
18.(3分)
热爱传统戏曲;重视家族传承;性格开朗豁达。
(答出一点给 1分,意思对即可)
19.(3分)
示例:象征“嗡琴戏”后继有人,家族传承充满希望;以孩童的活力表现传统文化的生机,深化文章的
主题。(答出一点给 2分,言之成理即可)
三、
20.(4分)
示例(1):林冲:隐忍后爆发(如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反抗封建压迫,具有阶级局限性。
简·爱:始终追求平等(如反抗舅母、拒做情妇),反抗性别与阶级压迫,彰显独立人格。
示例(2):江姐:坚守信仰(如狱中绣红旗),以集体主义反抗专制,体现革命者的无私。
格列佛:理性批判(如讽刺“小人国”政党之争),反抗人性丑恶,具有启蒙主义色彩。
(任选一组作答,反抗方式(2分)+ 反抗本质(2分),意思对即可)
21.(4分)
示例(1):长妈妈赠《山海经》:打破对长妈妈的偏见,温情转折体现底层人民的善良,寄托鲁迅对
“人性本真”的呼唤。
示例(2):祥子暴雨拉车:象征祥子从奋斗到堕落的临界点,自然环境加剧生存压迫,预示命运悲剧。
示例(3):保尔筑路遇匪:凸显保尔的坚韧(伤病中坚持),衔接革命信念的升华(“钢铁”意志成
型)。(任选一例作答,明确场景位置(1分)+ 分析情节/人物的作用(2分)+ 主题关联。
(1分),意思对即可)
第三部分(22题 50分)
22.(50分)
角度参考(任选一个或多个角度;或另拟角度):
初三 4 月模拟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第 3 页 ,(共 4 页)
{#{QQABDQQ84gCw0kSACB5KB0lCCggQsJGhLaoEgRCdOARLAYFIBAA=}#}
跨越困境:讲述一次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获得成长的故事。
跨越隔阂:描写通过沟通与理解,消解与他人矛盾的经历。
跨越自我:反思如何突破胆怯、惰性等弱点,实现蜕变的心路历程。
跨越传统:探讨科技时代如何传承文化,如老手艺与新技术交融。
跨越界限:想象未来人类突破时空、物种等界限的可能与挑战。
评 分 参 考
分 等
数 次
一类 二类 三类 四类
项
目
25~22分 21~18分 17~14分 13~0分
切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内容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较明确 中心不明确
(25分)
内容充实 内容具体 内容较具体 内容不具体
感情真挚 感情真实 感情较真实 感情不真实
20~18分 17~14分 13~10分 9~0分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不完整
表达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言不通顺
(20分) 用词生动 用词准确 用词基本准确 用词不准确
表达方式运用 表达方式运用 表达方式运用 表达方式运用
好 较好 一般 差
5分 4分 3~2分 1~0分
书写
(5分) 字体美观 字体工整 字迹清楚 字迹潦草
说明:
①不同的项目在不同的等次里给分;40分以上的作文应占一定比例;非常优秀的作文可以给满分。
②表达有创意的酌情加 1~5分,加到满分为止。
③没有题目或题目不当的减 3分;不足字数的,每少 50个字减 1分;错别字 3个减 1分(重复的不计);
标点有三处以上错误的酌情减 1~3分。
④套写、抄袭的在第四类之内酌情给分。
⑤文体不明确的酌情减分。
初三 4 月模拟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第 4 页 ,(共 4 页)
{#{QQABDQQ84gCw0kSACB5KB0lCCggQsJGhLaoEgRCdOARLAYFI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