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课外同主题类文阅读理解 专题练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课外同主题类文阅读理解 专题练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8 17:2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课外同主题类文阅读理解 专题练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下册
工匠
秦文君
①前一阵,家里总是坏东西,一会儿电灯不亮了,一会儿热水器坏了,反正,连水管也不太平,漏了。
②姑父张罗着打电话约工匠上门,工匠拿出工具敲弄一番,三五分钟就完事了。我和小沙守在边上,觉得他们赚钱实在太容易了,像玩一样拆拆装装,谁不会呢?
③正好第二天下午录音机突然哑了。我和小沙相视一看……
④我们像真正的工匠一样,找出螺丝刀和板手,还有机油瓶、老虎钳。我们卸下外壳,拔掉电线,看着密密麻麻的零部件发愣,不知该动哪儿。结果,只能这儿浇一点机油,那儿用锤子当当当敲了几下。第一次当工匠,我们当得很缩手缩脚,没曾想,装上外壳,插上电线,那录音机居然能唱了。
⑤看来工匠是容易做的!正当我们举着锤子欢呼,表达高兴之情时,姑父愁眉苦脸地下班回来,说他的闹钟坏了……
⑥我们争着要给他修,他哪里肯,把我们推开。我们不肯罢休,小沙趁姑父不备,把闹钟揣在口袋里。我们躲在街心花园,费了许多工序才把闹钟拆成一堆零件。我们两个工匠照修录音机的办法,在零件上慷慨地浇了许多机油,把它们拍打一番,再慢慢装起来。不料,装完后发现多出一个小零件。试试闹钟,当然它不走。只能拆了重装,这一次更惨,竟多出三个小零件。我们这两个失败的工匠只好偷偷把闹钟送回家中,把三个零件藏在裤袋里,心里那叫个忐忑不安。
⑦隔了一天,姑父拿着闹钟去修,我们以为这天肯定会挨骂。不料,姑父满面红光地回来了,对全家说:“工匠说它少了三个零件。可即使这样,它还很准地走了十年,以前从没停过。我这闹钟真是太神奇了!”姑父舍不得把这只与众不同的闹钟交给工匠修,而是把它当成纪念品藏起来。
⑧这下可好,弄得我和小沙再也不敢交出这三个零件。从此也不敢自称“工匠”了。
1.(词语解释)结合所给方法说说下列加点词的意思。(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第一次当工匠,我们当得很缩手缩脚,没曾想,装上外壳,插上电线,那录音机居然能唱了。
“缩手缩脚”在词典中的解释是:①因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②也形容胆子小,顾虑多,不敢放手做事。在文章中“缩手缩脚”应该选第 (填序号)种解释。由此我猜测“缩手缩脚”在文中的意思是
2.(信息提取)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的导图补充完整。
3.(原因分析)阅读第⑦自然段,分析姑父为什么觉得这只闹钟“与众不同”?
4.请你联系全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写你对画“——”句子的理解。(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我要一本书
罗蒙诺索夫是俄国有名的科学家,他是渔民的儿子,12岁的时候,白天,他跟着父亲打鱼,晚上,躲在板棚里看书。
有一次,罗蒙诺索夫的父亲在海上捕鱼,忽然,一阵狂风,把他的帽子吹到了甲板上。不一会,海上掀起了巨浪,船上的帆篷被吹落了,情况十分紧急。
罗蒙诺索夫不顾一切沿着摇晃的桅杆爬上去,很快地把吹落的帆篷扎牢了。鱼船恢复了平静。
狂风过去以后父亲把他拉到身边笑眯眯地说孩子我要奖赏你的勇敢给你买件麂(jǐ)皮上衣好吗
罗蒙诺索夫摇摇头。
“那你要什么呢?”
“我要一本书,爸爸,其他我什么都不要。”
“难道一件麂皮上衣还比不上一本书?”
“爸爸,我要一本什么都有的书,比方,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为什么黑夜过去就是黎明……”
父亲和水手们听了,都惊奇地睁圆了眼睛。
5.在短文第四段的方框内加上标点。
6.联系上下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我要一本书,爸爸,其他我什么都不要”这句话。
7.请你说一说文中的罗蒙诺索夫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8.假如你是罗蒙诺索夫,你会要什么礼物?为什么?
窗子开花
李皓
①小时候,我家是两扇木板门,门是关不严的,四边透风。为了避免夜里冻脑袋,大人不得不让孩子戴着棉帽睡觉。一觉醒来,窗上已布满冰花。冰花阻隔了光线,屋内是昏暗的,而外面已是亮堂堂的清晨。倘若不是母亲早早起来生火做饭,孩子们依然在梦中。
②院门外有人在呼喊,是邻居来借农具。我爬到窗前,哈出嘴里的热气,在冰花中间哈出一个圆圆的“小洞”——它似洞而非洞,只是玻璃上的冰凌化掉了,现出透明的玻璃。我远远看清了院门外的人,对灶间的母亲大喊:“妈,是俺二大爷家三叔,你快去开门吧……”
③窗上的冰花多种多样,但我见到的多是有序排列的阔叶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年少的我,一直觉得身边有一个看不见的画家,或许就是神笔马良,他是神一样的存在,不动声色,无影无形。冬夜夜深人静,我们蒙头大睡之时,“马良”走东家串西家,挥舞着他的神笔,一夜之间,画满了所有的窗玻璃。
④一片叶子挨着一片叶子,叶子脉络清晰,叶子和叶子基本是相同的,简直就是复制的。这些叶子挤满一个又一个窗口,然后在窗框处断开。窗子像田畴,田里挤满了禾苗,窗框就是横平竖直的田埂。在冬天四野凋敝的日子里,“马良”把叶子画到了每户农家的窗上。
⑤小伙伴们在一起时,大家的心思已经不在冰花的样式上了,更热衷于伸出舌头去舔。舌尖在玻璃上停顿的时间稍微一长,就会被冰花“粘”住了,便慌忙使劲儿往下拽,结果舌尖被粘掉一小块皮,疼得直掉眼泪。不禁想,在这叶子与叶子之间,在这茂密的丛林里,大概是藏着什么神秘的小兽,在守株待兔地等着我们这些小孩子上钩呢。
⑥太阳越升越高,阳光直射到窗玻璃上,森林模糊了,树叶变成了水,顺着窗框流下来。这些冬天的花朵,就这么谢落了。但我并不伤感,因为今晚等我进入梦乡,“马良”还会留下窗花,且极有可能变换花样,细小的树叶变成大写意的白菜叶,或许是一片白雪皑皑的村庄。
⑦后来,我爱上了画画。在缺少美术老师的东北乡下,这窗上的冰花,或许是我最初的启蒙老师。因为那些冰花,冬天的窗子变得无比美丽,我的童年也有了斑斓的色彩。
⑧如今,窗上的冰花渐行渐远,阳光总是肆无忌惮地穿过玻璃,照出屋内的窗明几净、暖意融融,丰衣足食的日子一览无余。然而,我仍时常想起那开着花的窗子,那是我记忆中最美的画框。
9.(信息提取)文章第2-⑤自然段围绕“窗上的冰花”写了哪几件事?请你将下面的导图补充完整。
10.(理解词义)请你根据意思,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1)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
(2)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 )
(3)形容生活富裕。( )
11.(句子赏析)文章第④自然段的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把 比作 ,把 比作 ,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窗花形状的美丽。
12.(内容理解)请结合生活经验,思考文章第⑧自然段为什么说“那是我记忆中最美的画框”?(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桃叶青青
覃旭
①五月的一天,上体育课。体育老师,也是我们的班主任黄老师说:“这节课的任务是跑步,你们跑到桃花村,摘一片桃叶回来就可以了。”春萌是个身材瘦弱的女孩子,同学们个个都比她跑得快,一下子就把她甩在最后。春萌拼了命地跑,还是被大家越甩越远。没过多久,春萌连同学们的背影都看不到了,她感觉再跑就要断气了,于是停下来慢慢走了一段路。
②很快,有同学返回了,手里拿着青青的桃叶。春萌觉得难堪,故意不看他们,低头吃力地往前跑。
③一个个同学迎面擦肩而过,春萌渐渐适应了。她抬起头,调整呼吸和步伐,按最能忍的节奏向终点跑去。她惊讶地看到,黄老师竟然站在那里。她冲到黄老师跟前,黄老师庄重地向她鞠了一躬,激动地说:“谢谢!”
④春萌愕然,但她没有多想,摘了一片最青的桃叶,从原路往回跑。
⑤不久,有个好消息传来,学校获得了一个保送名额,可以保送一名品学兼优的毕业生上师范学校。
⑥学校让黄老师推荐几个人选,她只推荐了春萌。
⑦成绩一直排在前三名的同学最不服气,回家告诉了父母。
⑧面对愤愤不平的家长,黄老师平静地说:“我要开一个班会,请你们列席。”
⑨在班会上,黄老师问全班学生:“上次长跑,跑到桃花村的同学请举手。”
⑩所有的学生都举起了手。
黄老师的目光从学生的脸上一一扫过,接着又严肃地说:“请大家听清楚了,我说的是上次跑到桃花村的同学请举手!”
有一半多的学生听出老师声音里的异样,陆续迟疑地把手放下。有一小半的学生仍举着手。黄老师又说:“最后重复一遍,我说的是——坚持跑到终点桃花村的同学,请举手。”
这一回,除了春萌那纤细的手,所有的手都放下了。
黄老师有些激动地说:“这就是我只推荐春萌的原因。”
原来,在学校到桃花村的中途,有一片密密的松树林,松树林后面有几棵桃树。同学们的桃叶都是从那里摘的。
最后,春萌还有一事不解,私下里问黄老师:“黄老师,那天你为什么要鞠躬谢我?”黄老师说:“因为你没让我白等。”
13.(情节梳理)梳理文章内容,将下面的序号填入对应的位置。
①黄老师推选春萌作为保送生 ②看见同学们快速返回,春萌十分难堪
③黄老师发布跑步任务 ④春萌坚持跑到终点
14.(句子理解)我们可以借助关键词来理解画“——”的句子,“难堪”在此处的意思是难为情,这里是说春萌因为 而感到难为情;“不看”“ ”“ ”等动词写出了春萌跑步时的吃力与坚持。这句话体现了春萌虽然难为情,但依然选择坚持跑到目的地的 态度。(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15.(标题含义)妙妙和聪聪对文章标题进行了讨论,请你补全他们的对话。
妙妙:这篇文章的标题“桃叶青青”是指桃叶的颜色 。
聪聪:我觉得“桃叶青青”还有一层含义,是赞美 。
16.(人物形象分析)请你结合全文说一说,春萌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勤奋人生
在美国,有一个人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里,都几乎做着同一件事:天刚刚放亮,他就伏在打字机前,开始一天的写作。这个男人名叫斯蒂芬·金,是著名的恐怖小说大师。
斯蒂芬·金的经历十分坎坷,他曾经潦倒得连电话费都交不起,电话公司因此而掐断了他的电话线。后来,他成了著名的恐怖小说大师,整天稿约不断。常常是一部小说还在他的大脑之中储存着,出版社高额的订金就支付给了他。如今,他算是世界级的大富翁了。可是,他的每一天,仍然是在勤奋的创作之中度过的。
斯蒂芬·金成功的秘诀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勤奋。一年之中,他只有三天的时间是例外的,不写作。也就是说,他只有三天的休息时间。这三天是:生日、圣诞节、美国独立日。勤奋给他带来的好处是永不枯竭的灵感。学术大家季羡林老先生曾经说过:“勤奋出灵感。”缪斯女神对那些勤奋的人总是格外青睐的,她会源源不断地给这些人送去灵感。斯蒂芬·金和一般的作家有点不同。一般的作家在没有灵感的时候,就去干别的事情,从不逼自己硬写。但斯蒂芬·金在没有什么可写的情况下,每天也要坚持写五千字。这是他在早期写作时,他的一个老师传授给他的一条经验,他也是坚持这么做的,这使他终身受益。他说,我从没有过没有灵感的恐慌。
做一个勤奋的人,阳光每一天的第一个亲吻,肯定是先落在勤奋者的脸颊上的。
阿婆是淘宝高手
说起“淘宝”,你会想到什么?网购?不!不!不!我要说的这位淘宝高手是我的阿婆。阿婆个子不高,一双聚光的小眼睛,很善于淘到身边的“宝贝”;一个灵敏的鼻子,总能嗅出不和谐的地方;一双灵巧的手,能将许多废物变废为宝。
你看,保鲜膜的内芯,缝个花边,穿根绳子挂在墙上,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卷纸架就大功告成了。
一次,有亲戚送来一篮子螃蟹。螃蟹吃完后,她看到竹篮编得不错,扔了可惜,为了不浪费那些竹子,她开始寻思利用的办法……“有了!”阿婆看看空荡荡的墙壁,激动地大叫起来。她要做什么呢?只见阿婆先将篮子冲洗干净,然后拿起剪刀,把竹篮的身体剪开,再将篮底剪去,竹篮就成了一块长方形的竹排了。接着,阿婆找出几块布料,剪成同样大小的五个长方形布块,再将剩下的布料系成五个蝴蝶结,分别缝在五个布块上,最后将布块缝在竹排上,在最顶端系上绳子,挂在墙上。“大功告成!”阿婆兴奋地说。我一看,原来是有着五个漂亮布口袋的收纳袋!
最近,她又听说了一种叫“环保酵素”的东西,作为资深“淘宝”高手的阿婆怎么能错过呢?平时吃水果削下来的水果皮,择菜剩下的蔬菜叶、菜头菜尾、土豆片等,都利用起来,兑水和红糖,放进一个个空矿泉水瓶里密封。然后每天将瓶口稍微打开,放出瓶里的气体,避免瓶子被撑破。几个月后,“环保酵素”终于可以拿来使用了。它的用途可多了:可以用于园艺或农作物,还能改善土质;可以当作家用清洁剂,绝对不含洗发精、洗碗液的化学成分;清洁地板;净化下水道等等。最重要的是,制作环保酵素既能减少垃圾,又能减少化学污染,净化脏水。阿婆家的那些小盆栽再也不需要买花肥啦!
低碳环保理念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成为“淘宝”高手的阿婆劲头也越来越足了。我在想,如果按淘宝网的评定等级,我的阿婆该有很多“皇冠”了吧!
17.写出人物的特点。
斯蒂芬·金:
阿婆:
18.列举写阿婆的三个典型事例。
①用____________制作______________。
②用____________制作______________。
③用____________制作______________。
19.分析:《勤奋人生》和《阿婆是淘宝高手》在叙事上有什么不同?
《勤奋人生》:
《阿婆是淘宝高手》:
诚实的孩子
一天,德米特里耶夫来屠格涅夫家做客。
屠格涅夫的妈妈为了在客人面前显示一下自己儿子的才能就对儿子说:“快朗诵一首先生的寓言给先生听。”
屠格涅夫朗读的寓言故事很优美,很动听,客人和母亲都很高兴。
这时,德米特里耶夫亲切地问:“我的寓言故事你喜欢吗?”
屠格涅夫认真地回答说:“喜欢。但是我更喜欢克雷洛夫的寓言。他写的比你写的更好!”
德米特里耶夫听了一点也没生气,心里倒特别佩服这个诚实大胆的孩子。
可是,屠格涅夫却把他母亲给气坏了,她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
客人刚走,屠格涅夫的妈妈把儿子打了一顿。她气呼呼地说:“你这个十足的小笨蛋,怎么能在刚才这位大作家面前不说他好,而说别人好呢?”
( )屠格涅夫挨了打,( )他一点也不害怕。他大声说:“克雷洛夫的寓言就是好!我怎么想就怎么说,你难道叫我做一个说谎的孩子吗?我才不呢,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妈妈,这不对吗?”
屠格涅夫的母亲被自己的儿子问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顿时气消了,高兴地说:“你真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啊!”
20.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讨厌——( ) 丑恶——( )
轻视——( ) 说谎——( )
2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22.下面哪句话是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屠格涅夫小时候敢说实话,做诚实的孩子。( )
(2)屠格涅夫的妈妈教育孩子要诚实。( )
23.你跟屠格涅夫比较一下,自己该向他学习什么呢?
参考答案
1. ② “我”和小沙第一次修理物品,没有经验害怕修理坏,所以不敢大胆放手去做。 2.①录音机 ②高兴 ③闹钟 ④没修好 ⑤忐忑不安 3.因为姑父从工匠口中得知这只闹钟少了三个零件,却还很准地走了十年,从来没停过,所以他觉得这只闹钟与众不同。 4.首先,“我”和小沙将闹钟修坏了,不算是一个合格的工匠,因此从此也不敢自称“工匠”了;其次,“我”和小沙将三个零件藏了起来,使姑父以为闹钟在缺少三个零件的情况下依旧正常走了十年,又害怕被姑父责骂,所以不敢再自称是“工匠”。
1.考查词语理解。
词语解释需结合句子语境。由第④自然段句子“第一次当工匠,我们当得很缩手缩脚”可知,我们第一次当工匠时,胆子很小,顾虑很多。故选②。
文中是我们第一次当工匠修理收音机缩手缩脚,故“缩手缩脚”在文中指“我”和小沙第一次修理物品,没有经验害怕修理坏,所以不敢大胆放手去做。
2.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表格所填的内容是“我”和小沙两次修理的情况整理,根据表格给出的信息,回到文中相应位置,摘取相关信息填入即可。
从原文第③自然段“正好第二天下午录音机突然哑了。我和小沙相视一看……”和第④自然段“第一次当工匠,我们当得很缩手缩脚,没曾想,装上外壳,插上电线,那录音机居然能唱了。”可知,第一次,“我”和小沙修理的物品的是录音机,最后被修好了。“我们”觉得工匠是很容易做的,心中满是高兴和得意。
结合第⑤自然段“看来工匠是容易做的!正当我们举着锤子欢呼,表达高兴之情时,姑父愁眉苦脸地下班回来,说他的闹钟坏了……”和第⑥自然段“我们这两个失败的工匠只好偷偷把闹钟送回家中,把三个零件藏在裤袋里,心里那叫个忐忑不安。”可知,第二次,“我”和小沙修理的物品是姑父的闹钟,闹钟最后没有修好,还多出三个小零件,为了防止挨骂,“我们”把三个零件藏了起来,心里忐忑不安。
3.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第⑦段“工匠说它少了三个零件。可即使这样,它还很准地走了十年,以前从没停过。我这闹钟真是太神奇了!”可知,姑父觉得闹钟少了三个零件,但是却准确走了十年,十分与众不同。
4.考查理解句子。
结合第⑦段“工匠说它少了三个零件。可即使这样,它还很准地走了十年,以前从没停过。我这闹钟真是太神奇了!”“姑父舍不得把这只与众不同的闹钟交给工匠修”和第⑧自然段“这下可好,弄得我和小沙再也不敢交出这三个零件。”可知,“我”和小沙将三个零件藏了起来,使姑父以为闹钟在缺少三个零件的情况下依旧正常走了十年,又害怕被姑父责骂,所以不敢再自称是“工匠”。
结合第⑥自然段“我们这两个失败的工匠只好偷偷把闹钟送回家中”可知,“我”和小沙将闹钟修坏了,不算是一个合格的工匠,所以不敢再自称是“工匠”。
5., , : “ , 。 , ?” 6.表现出罗蒙诺索夫对书籍喜爱的程度非常深,他认为书是比其他东西都珍贵。 7.他是一个勇敢又爱书如痴的孩子。 8.要一本心仪已久的课外书,因为读课外书可以增长人的见识。

9.①哈冰花 ②舔冰花 10. 叹为观止 鬼斧神工 丰衣足食 11. 窗子 田畴 窗框 田埂 12.①因为窗子和画框外表很相似,而冰花在窗子上绽放仿佛是一张美丽的画,因此说是“最美的画框”;②“开着花的窗子”是作者童年生活的象征,承载着作者儿时很多的美好回忆。所以作者认为“那是我记忆中最美的画框”。
9.本题主要考查概括主要内容。
从第②自然段“院门外有人在呼喊,是邻居来借农具。我爬到窗前,哈出嘴里的热气,在冰花中间哈出一个圆圆的‘小洞’”可知,本段主要写“我”对冰哈出嘴里的热气;从第⑤自然段“小伙伴们在一起时,大家的心思已经不在冰花的样式上了,更热衷于伸出舌头去舔。舌尖在玻璃上停顿的时间稍微一长,就会被冰花“粘”住了,便慌忙使劲儿往下拽,结果舌尖被粘掉一小块皮,疼得直掉眼泪。”可知,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用舌头舔冰花。
10.本题主要考查根据意思写成语。
(1)从第③自然段“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可知,“叹为观止”文中指的是大自然美景很美。
(2)从第③自然段“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可知,“鬼斧神工”文中指的是大自然雕塑精巧。
(3)从第⑧自然段“如今,窗上的冰花渐行渐远,阳光总是肆无忌惮地穿过玻璃,照出屋内的窗明几净、暖意融融,丰衣足食的日子一览无余。”可知,网汇总指的是人们生活富裕。
11.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窗子像田畴,田里挤满了禾苗,窗框就是横平竖直的田埂。”句子把窗子比作田畴,把窗框比作田埂,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窗花形状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窗花的赞美之情。
12.本题考查对文章结尾的理解。
从第⑧段“丰衣足食的日子一览无余。然而,我仍时常想起那开着花的窗子,那是我记忆中最美的画框”,句中“丰衣足食的日子”指现在的生活,这是一种物质层面的满足。根据⑦段内容“后来,我爱上了画画。在缺少美术老师的东北乡下,这窗上的冰花,或许是我最初的启蒙老师”,根据第⑦段内容“因了那些冰花,冬天的窗子变得无比美丽,我的童年也有了斑斓的色彩”可知,“那开着花的窗子”是童年生活的象征,其中包含着“我”儿时的许多想象和探索,也包含了儿时美好的回忆,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虽然我们现在物质生活已经满足,但是丰富的精神生活依然必不可少,所以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13.(1)③ (2)② (3)④ (4)① 14. 跑步落后于同学们 低头 跑 坚定 15. 青翠欲滴 春萌诚信和永不放弃的美好品质 16.春萌是一个诚实守信、不轻言放弃的女孩。全班只有春萌一个人跑到了桃花村,且春萌在跑步过程中努力坚持,未曾放弃。
13.本题主要考查梳理文章内容。
从第①自然段“五月的一天,上体育课。体育老师,也是我们的班主任黄老师说:“这节课的任务是跑步,你们跑到桃花村,摘一片桃叶回来就可以了。”可知,开始的时候,黄老师发布跑步任务,故选③;从第②自然段“很快,有同学返回了,手里拿着青青的桃叶。春萌觉得难堪,故意不看他们,低头吃力地往前跑。”可知,春萌看见同学们快速返回,春萌十分难堪,故选②;从第③自然段“一个个同学迎面擦肩而过,春萌渐渐适应了。她抬起头,调整呼吸和步伐,按最能忍的节奏向终点跑去。”可知,春萌坚持跑到终点。故选④;从第⑤自然段“不久,有个好消息传来,学校获得了一个保送名额,可以保送一名品学兼优的毕业生上师范学校。”可知,黄老师推选春萌作为保送生,故选①。
14.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以及词语理解。
从第①自然段“春萌是个身材瘦弱的女孩子,同学们个个都比她跑得快,一下子就把她甩在最后。春萌拼了命地跑,还是被大家越甩越远。”以及第②自然段“春萌觉得难堪,故意不看他们,低头吃力地往前跑。”可知,“难堪”在此处的意思是难为情,这里是说春萌因为跑步被甩在最后而感到难为情;“不看”“低头”“跑”等动词写出了春萌跑步时的吃力与坚持。句子体现了春萌坚持跑到目的地的永不放弃的态度。
15.本题主要考查对标题的理解。
这篇文章的标题“桃叶青青”表意是指桃叶的颜色很青翠。另一层意思指的是黄老师让学生跑步去终点摘青青桃叶,后半部分讲诚实的春萌摘到了终点的桃叶并被黄老师推荐保送,:赞美春萌的美好品质,并呼吁我们做像春萌一样的人。
16.本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春萌虽然身材瘦弱,大家都比她跑得快,甚至被甩在最后,她虽然难为情,但依然选择坚持跑到目的地,可见她是一个有目标、讲诚信、做事坚持不懈的人。
17. 勤奋 低碳环保,变废为宝 18.①保鲜膜的内芯 卷纸架
②装螃蟹的竹篮 收纳袋
③果蔬垃圾 环保酵素 19. 写得简略,只是概述事情,能让我们体会到人物的勤奋。 写得具体,把事情的过程写出来了。
17.略
18.略
19.略
20. 喜欢 优美 佩服 诚实 21.虽然 但是 22. √ × 23.学习他的大胆、诚实。
20.本题考查反义词。
反义词就是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词,反义词一定是反应同一意义范围里的词。寻找反义词,可以从词语的每个字出发,寻找相对的字再组词,可以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否定,再找能表示否定后意思的词,可以从具体语境中,找反义词。
“讨厌”指不喜欢的意思,故和喜欢互为反义词。
“丑恶”中的“丑”和“美”字义相反,故丑恶的反义词是优美。
“轻视”是指看不起,不重视,不佩服的含义,故反义词是佩服。
“说谎”是不诚实的意思,故反义词是诚实。
21.本题考查关联词。
常用的关联词有;转折关系、递进关系、假设关系、并列关系、选择关系、因果关系、承接关系、条件关系这几种。本句话前一句“屠格涅夫挨了打”与后句“他一点也不害怕”这两句意思是相反相对的,故是转折关系。转折关系的关联词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等。根据语境和说话习惯,应选虽然……但是……。
2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任何文章的问题,都离不开原文,有的是拓展与延伸,比如联系实际谈感想,有的则直接是文章内容的质疑;前者要结合文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后者直接抓住文章的中心句,主旨句,过渡句等关键句子既能找到答案。
可从“屠格涅夫认真地回答说:‘喜欢。但是我更喜欢克雷洛夫的寓言。他写的比你写的更好!’德米特里耶夫听了一点也没生气,心里倒特别佩服这个诚实大胆的孩子。”可知屠格涅夫小时候是个诚实,敢说真话的孩子。
23.本题考查结合文章的人物特点写话。
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联系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实际情况,把自己的特点和文章的人物做对比,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处,学习文章中人物的优点,并向其学习,然后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即可。
课文中屠格涅夫是个敢说实话,做诚实的孩子。这些都值得自己学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