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8 17:5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永春一中高一年期中考试语文科试卷(2025.4)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71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古时,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以太阳升落和高低来判断时间,
安排生产生活。圭表是最早的天文测量仪器之一,它是通过观测太阳投影的长短来测节气、
定农时的,也可以用来测定一天当中的正午时刻。我国南北朝时期,有一种计时工具叫“秤
漏”。它有一个盛满水的大桶,通过一根细管把大桶的水引入另一个小水桶中,通过称它的
重量就实现了时间测量。现在我们知道,它利用的是虹吸原理。虹吸过程中,水流有较好的
均匀性,秤漏的计时精度也就相对较高。我们看到的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其原因是地球在自
转。天文学家使用望远镜等观星仪器,通过观测恒星,并结合地球相对稳定的自转特性,能
够提供较为准确的时刻,即“世界时”,世界时的。一天就是太阳两次过头顶的时间间隔。
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更精确的时钟呢?由于地球自转速率受月球等天体摄动的影响(如
存在着潮汐现象),以及天文观测的技术能力限制,世界时的测量远不能满足人类发展航天
技术、精密测地等需求。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实验发现,一些分子和原子内部的量子跃迁
能够产生周期非常稳定的信号,非常适合时间测量,于是原子钟就成了最早应用量子力学研
制的测量仪器。为了解决天体摄动的影响,人们引入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时间尺度,叫“协
调世界时”,它利用原子时的均匀性,采用原子时的“秒长”,而在“时刻”上尽量靠近世
界时。当它与世界时的偏差接近09秒时,全世界在同一时间,统一对协调世界时进行加1
秒或减1秒的调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间秒”。1972年,协调世界时正式成为国际标准时
间。
有了国际标准时间,我们为什么还要产生我们自己的北京时间?那是因为国际标准时间
不是一个实际的物理信号,是滞后一个月发布的一个纸面数据。而我们需要的是真正能实时
应用的实际物理信号,来做到“守时”·所以北京时间是国际标准时间在中国的一个具体实
现,是中国版的协调世界时。
国家授时中心使用40多台守时型原子钟,综合产生连续稳定的原子时,利用绝原子喷泉
基准钟对其进行校准,并按照国际统一部署进行闰秒,.与世界时进行协调,形成我国的标准
G
时间,即北京时间。我们的原子钟每天参与国际比对,.正常情况下,我们应用滞后1个月的。
反馈数据进行校准,这样就实现了北京时间与国际标准时间的一致性,专业上称“时间溯源”。
各国标准时间都是这样产生的。
各国的标准时间都需要进行国际比对,:正常情况下,国际权度局一个月给出一个结果,
我们用它来校准北京时间。如果国际比对链路中断,我们的时间就可能会出现误差。因此需
要一台比守时原子钟更精准、能够连续运行15天以上的基准钟,实现对北京时间的自主校准,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第1页,共10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