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学年永春一中高一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地理学科
(选择性考试)
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 2025.4.19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6小题)
人口分布基尼系数是反映人口分布集中程度的指标,其数值在0~1之间,数值越小表示人口分布越均衡。下图为我国四大地区人口分布基尼系数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折线①表示的地区是(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2.2010—2020年,我国人口分布基尼系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乡村经济繁荣B.城市建设发展 C.产业结构调整 D.人地矛盾突出
下表为四个国家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数据。(注: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耕地面积之比。)分析表中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 甲 乙 丙 丁
人口算术密度 (人/km ) 3 70 129 241
人口生理密度(人/km ) 35 3503 934 963
3.表中四个国家耕地在国土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从表中资料来看,粮食压力最小的国家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三大城市群,数字产业 (指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四个重点数字产业)规模约占全国的50%。下图示意2021---2022年我国三大城市群主要城市数字人才流动网络体系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影响城市群内部数字人才流动的主导因素是( )
A.空间距离 B.产业结构 C.生活成本 D.环境质量
6.数字人才在不同城市类型之间流动可能带来的重要影响是 ( )
A.从属型城市数字产业发展慢 B.主导型城市数字产业集聚效应差
C.国外城市就业压力迅速减小 D.次级主导型城市数字产业发展慢
7.从属型城市促进数字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措施是( )
A.吸引海外人才回流 B.支持数字初创企业发展
C.清退高污染型产业 D.提高数字人才落户门槛
表为某山区小流域人口规模测算数据, 目前该流域人口数量为12.4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林地 耕地 水源 探明矿产:
人口合理容量(万人) 8.6 8.4 9.5. 24.7
最大人口规模 (万人) 13.7 11.5 20.3 28.8
8.据表格可知,该流域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容量为( ).
A. 8.4万人 B. 24.7万人 C. 11.5万人 D. 28.8万人
9.为使该流域最大人口规模趋于合理,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大退耕还林力度 B.发展科技提高单产
C.加快矿产资源开发 D.严格计划生育政策
南京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其城南历史城区是明清南京城主要的市民生活区,面积约6.9km2,保存了数量众多的历史遗存。有研究提出,该城区经历了四个典型发展时期,期间城区地块数量、路网结构、功能区划和建筑风格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图示意南京城南历史城区演化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0.该历史城区在传统形态时期( )
A.街巷数量少 B.公共用地占比大C.地块单元小 D.功能结构较复杂
11.工业建设时期,单位大院建设对该历史城区的影响是( )
A.城市职能减少 B.商业活动减弱C.建筑类型减少 D.街道密度降低
12.近年来,该历史城区不断收紧建筑限高的规定主要是为了( )
A.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B.改善人居环境
C.协调城市建筑景观 D.扩大城市容量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开启了郊区城镇化进程,下图示意1949年以来上海郊区城镇化进程。完成下面小题。
13.阶段Ⅰ到Ⅲ上海郊区功能区演变的特点是( )
①各功能区数量增多②功能区不断融合③各功能区距离更远④功能区的分工更明显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4.三类要素的流动使郊区的 ( )
A.就业岗位减少B.土地租金下降C.居住条件改善 D.物价下降
我国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下图为某特大减市某干道市区与郊区之间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关于图中①、②两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B.14时进出城的车流量相等
C.②曲线反映的是进城方向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D.①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16.集合各监测站的车流信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最好利用 ( )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第II卷(综合题)
二、综合题(共3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某中学高一学生到福建山区火田县开展研学活动。该县分布着许多土堡,以桃源镇的安良堡最知名,该古堡有两百多年历史。桃源镇年平均气温 年平均降水量 1040~2435mm,有六条小溪汇入九龙江,盛产杉、松、毛竹等。该土堡呈前方后圆形,沿山势所建,三面山体拱卫环抱。外圈围墙由宽厚的夯土墙组成,四周设有射击孔,兼具居住、生产和防御外敌功能。土堡中心合院是全族和全村人祭祀、祈福和节日庆典场所。下图为安良堡景观图。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分析建造安良堡以木、竹、石、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的自然原因,并说明安良堡体现的地域文化特点。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的现象。倒置程度用农村65岁以上人口占比减去城镇65岁以上人口占比表示。倒置现象出现后,城乡之间要素流动可能发生变化,进一步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下图示意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与城乡收入差距趋势对比。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1)指出图示时段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开始出现的时间和发展变化趋势,并分析倒置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6分)
(2)随着老龄化城乡倒置程度加剧,城乡收入差距呈减小趋势,请推测其原因。(8分)
(3)针对目前农村老龄化现状,有专家提出“循环互助性养老”模式,即鼓励低龄身体健康老年人先为高龄老年人提供服务,随年龄增长可免费享受养老服务。请说明这种模式的合理性。(8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历史上,嘉兴城市形态规整封闭,发展缓慢, 自1909年沪杭铁路通车后,嘉兴城市沿铁路迅速延伸,主城区和工业区多集中在铁路西北侧发展。2000年以来,嘉兴市政府及诸多机关从沪杭铁路的西北侧老城区迁往铁路东南侧,将原地块置换为商业用地,南部地区也成为近年来大型住宅区的集中建设区,使得嘉兴市城镇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左图为“嘉兴市城区及周边示意图”,右图示意“嘉兴市不同时期城区范围”。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1)简述1909年以来嘉兴市城区范围的变化特点。(6分)
(2)试从城市化的角度,分析嘉兴市政府搬迁的原因。(8分)
(3)结合材料,分析近年来嘉兴市大型住宅区集中建设于南部地区的原因。(6分)2024-2025学年永春一中高一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卷2025.4.19
地理学科(选择性考试)参考答案
【答案】1.C`2.B
【解析】1,结合材料可知,基尼系数数值越小表示人口分布越均衡。读图可知,
①基尼系数最大,说明人口分布最不均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部地区是我国
人口分布最不均衡的区域,人口集中分布在沙漠边缘的绿洲上,而东部地区、中
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相对西部地区人口集中程度均较低,C正确,ABD错误,故
选C。
2.2010一2020年,我国人口分布基尼系数总体有增加趋势,说明人口更加集中,
主要是城市建设发展,吸引人口向城市集聚,导致人口分布更加集中,B正确:
乡村经济繁荣会促进人口分布区域分散,A错误: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集中程度
影响较小,C错误;人地矛盾突出不是影响人口分布基尼系数的主要因素,D错
误。故选B。
【答案】3.D4.A
【分析】3.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
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耕地面积之比。由此可得出下面的公式:耕地面积×人口生
理密度=总面积×人口算术密度。因此耕地面积/总面积=人口算术密度/人口生理
密度。利用表格中的数据可算出各国耕地在国土中所占比重:甲国是0.086,乙
国是0.02,丙国0.138,丁国是0.25。丁国耕地面积在国土中所占比重最大。正
确答案选D,排除A、B、C选项。
4.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读出,甲国人口算术密度小,地广人稀,人口生理密度
也小,则该国耕地面积大,因此粮食压力最小。正确答案选A。排除B、C、D
选项。
【答案】5.B6.A7.B
【解析】5.在城市群内部,与从属型城市相比,主导型城市数字产业规模大,
数字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比较高,创造的就业机会多,成为吸引区内数字人才流
动的主导因素,B正确:空间距离对城市群内部数字人才流动影响较小,A错误:
·主导型城市经济较发达,生活成本较高,不利于人才流入,C错误;主导型城市
高一地理答案第1页共7页
未必较周边城市环境质量更好,排除D。故选B。
6.读图可知,数字人才主要倾向于由从属型城市向次级主导型城市及主导型城
市聚集,会导致从属型城市数字产业发展慢,区域数字产业发展不均衡,A正确:
主导型城市相关产业基础更好,人才更集中,数字产业集聚效应好,B错误;与
国外城市的就业压力无关,且国外城市就业压力迅速减小不现实,C错误:题目
显示次级主导型城市是深圳,深圳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市数字产业发展快,
D错误。故选A。
7.与主导型城市相比,从属型城市数字产业的规模较小,发展水平较低,从而
导致数字人才外流。支持数字初创企业发展,不仅可以减少数字人才外流,还可
以加快数字产业发展速度,B正确;从属型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海外人才
吸引力较低,A错误;清退高污染型产业不现实,C错误;提高数字人才落户门
槛会阻碍数字产业发展,D错误。故选B。
【答案】8.C9.B
【解析】8.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特定区域的环境资源能够支持的最
大人口数量,它反映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通常受到自然资源(如水资
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生态环境(如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等)以及
社会经济条件(如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的影响。由表中可以看出,该流域耕
地能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最小,根据“短板效应”和“木桶理论”,该流域最大人口
规模受制于耕地,为11.5万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根据上题分析结论,由材料可知,目前该流域人口数量为12.4万,已经超过
最大人口规模,因此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应着重于“短板”的补偿,即适当提高耕
地质量,发展科技提高单产,B正确;该流域耕地能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最少,
说明耕地面积有限,退耕还林不可取,A错误;该流域探明矿产承载的人口数较
多,说明矿产资源充足,无需加快矿产资源开发,C错误;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
应着重于“短板”的补偿,严格计划生育政策不是最适宜最有效的措施,D错误。
故选B。
【答案】10.C11.D12.C
【解析】10.根据图文信息可知,南京城南历史城区的传统形态时期是1949年
以前,传统院落建筑地块细分,是明清南京城主要的市民生活区说明该历史城区
高一地理答案第2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