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文言文二则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8文言文二则 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8 19:2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另外两位古人,去感受他们的伟大品格吧!
18 文言文二则
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 认识“恭、勤”等生字,会写“囊、萤”等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
3.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
第1课时
作品介绍
晋书 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房玄龄等人合著。其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晋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方舆胜览 南宋祝穆编撰的地理类书籍,主要记载了南宋临安府所辖地区的郡名、风俗、
人物、题咏等内容。
车胤(约333~401),东晋大臣。车胤自幼聪颖好学,因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自此学识与日俱增。之后,人们便将他这种刻苦读书的精神用“囊萤夜读”来概括。后人编的《三字经》“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中的“如囊萤”便是指车胤。车胤为官刚正不阿,不屈权贵,《晋书》称赞“车胤忠壮”。
人物介绍
字词学习
恭敬 勤劳 心不在焉 身先士卒
gōng
yān

qín








_____ 盛满
_____ 丰盛
shèng
chéng

_____ 磨炼
_____ 石磨


盘子中盛(chéng)满了丰盛(shèng)的饭菜。
萤(萤火虫)
荧(荧幕)
恭(恭喜)
巷(小巷)
博(博学)
搏(搏斗)
荧幕上的萤火虫不如现实中的好看。
同学们,古时候有很多喜欢读书的孩子,你们知道都有谁吗?
凿壁偷光的匡衡
映月读书的江泌
图文导入
理解诗题
齐读题目,说说题目的意思。
囊 萤 夜读
用口袋装
萤火虫
夜晚读书
解题:车胤把萤火虫装在袋子里照明,在夜里读书。
课文共有 2 句话,故事的主人公是 车胤 , 他家里很 贫穷 ,夏天就捉来 萤火虫 照亮读书。
初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完成填空。
整体感知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恭敬勤勉
通晓,明白
疲倦
车胤
译文:车胤勤勉认真、学习不知疲倦,他学问渊博,通晓许多门知识。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意思,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文意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贫穷
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日夜不停地读书
译文:曾经由于家境贫寒,夜晚没有油点灯,夏天他就用白绢袋装几十只萤火虫来照亮读书,夜以继日地学习。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词句之间的停顿。还要注意读出对车胤的敬佩之情。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品读课文
“恭勤不倦”是肃敬勤勉、不知疲倦的意思;“博学多通”是博学多识、通晓很多知识的意思。这句话表现了车胤勤奋好学的精神。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家贫不常得油”,“贫”可通过组词“贫穷”来理解,“不常得油”指“没有油点灯”;“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与课题“囊萤夜读”互为解释;“以夜继日焉”就是“夜以继日”的意思,指日夜不停地读书;“焉”在词尾,是个语气助词。这句话写出了车胤虽然家境贫寒,学习条件十分艰苦,却依旧勤学苦读。
即使条件艰苦,也勤奋刻苦地读书。
从对车胤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他的什么品质?
囊萤夜读
恭勤不倦
博学多通
家贫
练囊盛萤
以夜继日
勤奋好学
必有所成
文章结构
闻鸡起舞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译文: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
拓展延伸
第2课时
铁杵成针
理解题目
齐读题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铁杵 成 针
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磨成,做成
缝衣针
一起来解题:铁棒被磨成了缝衣针
课文共有 5 句话,故事中的人物李白在山中读书时,未成, 弃去 。经过一条小溪,遇到一位 老媪 正在 磨铁杵 ,用来做 针 。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自由读短文,思考回答:课文共有几句话?李白遇到了什么事?
整体感知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溪水的名字
地点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意思,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文意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世世代代相传
没有学成
放弃、离开
译文: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了。
过 是 溪,逢 老媪 方 磨铁杵。
路过

遇到
老妇人
正在
译文: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位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
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问之,曰:“欲作针。”
代指老妇人

想要做针
译文: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被她的意志感动
回去完成了学业
译文:李白被这位老妇人的意志所感动,于是就回去勤奋学习,完成学业。
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品读课文
老妇人“铁杵成针”的意志和行为感动了李白,促使他回去完成了学业。这也告诉我们:只要有恒心、有毅力,肯下苦功夫,无论多么困难的事情都能取得成功。
老妇人要把铁杵磨成针,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啊!
李白勤学苦读,终于成为“诗仙”,“铁杵成针”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的俗语是: 。
这两则故事给了你什么启发?
(1)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我们都要勤奋苦学,这样日后才能有所成就。
(2)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以顽强的意志战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铁杵成针
学业未成
弃去
遇老媪
磨针
感其意 还卒业
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
文章结构
本文选编了关于车胤和李白的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揭示了只有坚持不懈地勤奋学习,才能取得成就的道理。
主题归纳
水滴石穿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译文:一天偷盗一枚铜钱,一千天就会偷盗一千枚铜钱。用绳子不停地锯木头,木头就会被锯断;水滴不停地滴,能把石头滴穿。
拓展延伸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恭敬(gōng xiàng) 勤劳(qín qíng)
铁杵(xǔ chǔ) 卒业(cù zú)








随堂练习
二、写出下列红字的释义。
1.胤恭勤不倦
2.博学多通
3.逢老媪方磨铁杵
4.还卒业
肃敬勤勉
通晓,明白
正在
完成
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教材习题
◇胤恭勤不倦。
◇家贫不常得油。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贫困)
(放弃)
(疲倦)
提示:这种方法叫扩词法,也叫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找一找其他与本文主题相关的小故事,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