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三下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8分)
材料一: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和重要载体,汉字既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特性,又参与塑造了这些特性。
汉字是世界上三大自源文字体系之一,也是唯一持续使用至今的文字体系。汉字体系的悠久性、持续性和稳定性,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得以记录、保存和传承,形成了世界上保存数量最多的古典文献。汉字贯通古今,通过汉字典籍可以神交古人,理解和掌握中华文明的内核和精髓。汉字本身也承载和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准确揭示和科学阐释其中蕴藏的内涵,可以直接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展示中华文化传承有序的历史。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标志,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无论历史长河经历多少曲折,汉字体系一直保持基本稳定,犹如定海神针,维系了中华文明的根脉,推进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和传播。
汉字是中华文化自主孕育的智慧结晶,彰显了中华民族锐意创新的精神。汉字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绝,就在于能够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完善文字构造方式,丰富字词表达。汉字形体由不规则的块状逐渐演变成正方形的进程,映照着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历程。汉字由产生之初的象形文字为主,发展出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再到形声字为主,突破以形表意,体现出中华民族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演变。待到秦汉之际的“隶变”和后来发展出的楷书、行书等,汉字更加线条化、符号化,书写更加便捷。汉字不是封闭的语言符号系统,而是不断接纳新事物,守正又创新。近代以来,科技领域出现大量术语,对此,汉字创制了许多新词。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汉字鲜明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性,而且有力推动了中华文明的有机更新。中华民族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新鲜事物,并内化为中华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中华文明的有机更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在民族众多、疆域广袤的中华大地,汉字在统一思想文化观念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汉字形成和发展的时代,正是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汉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华文化进入文明阶段。汉字记录夏商周的历史文化,传承先秦经典和诸子百家学说,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主色调。秦朝大一统,“车同轨,书同文”,巩固了中央集权;汉代以后形成的经学阐释传统,使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核心价值在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广泛传播,进而塑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的价值体系,形成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只有深入挖掘汉字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价值,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摘编自霍志刚《汉字:中华文明的守护者》)
材料二:
汉字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揭示汉字的起源、发展及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对于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汉字的起源、发展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基本同步。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时代。在距今8000多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刻划在龟甲、骨器、陶器和石器上的大量原始文字,带有刻符的背甲与腹甲是“天圆地方”的象征,这是古人宇宙观的反映,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体现。在安徽蚌埠双墩遗址,考古学者发现了数量不少的象形、会意符号。这些符号与在距今5000多年的大汶口遗址等地发现的符号一样,属于原始文字。距今4000多年的山西临汾陶寺遗址出土的扁壶上“文”“尧”二字清晰可见,表明该遗址与尧都平阳密切相关。文字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识。
汉字丰富的内涵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古人造字赋予了字形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对古文字的正确解读,是了解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特点。汉字的起源、发展充分反映了这五大突出特性:从原始的刻划符号到今天的汉字,许多字形和内涵都一脉相承,体现了突出的连续性;汉字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诸阶段,书写趋于简洁实用,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文字形体至秦而归于统一,形成“书同文”的局面,此后政令归一,文化一统,反映了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文字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吸收不同族群、区域的特色,形音兼顾,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古人对“协”“和”“同”等文字的创造和使用,将“武”解读为“止戈为武”,反映了中华民族追求和平的理念。
古文字是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只有深入探究其深刻的文化意蕴,阐发其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中的作用,才能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摘编自代生《古文字: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上有三大自源文字体系,汉字因为保存古典文献最多而成为其中唯一持续使用至今的文字体系。
B.汉字从以象形字为主到以形声字为主的演变历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C.汉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深入挖掘这些文化价值,古为今用,有助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
D.汉字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人们只有通过对古文字的正确解读才能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如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就可能像有的文字体系一样走向消亡,进而影响到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和传播。
B.古人席地而坐,没有专门供人坐的家具,后来生活方式改变了,“椅”“凳”等字也随之产生,这说明汉字具有包容性。
C.人们在河南舞阳贾湖、安徽蚌埠双墩等考古遗址上发现了很多原始文字,这些原始文字是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的有力证据。
D.“人”和“戈”组成“伐”,“田”与“力”组成“男”,“戍”是“人”侧有“戈”……由此可知汉字字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3.材料一论述了汉字和中华文明的关系,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纵观古今汉字,体式多样,形态各异,但方块是其绵延千年的根本特性。正如语言学家所说:“方形之内,乃对称平衡意识最佳的培育土壤和表现天地。”
B.汉字在漫长的积淀、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规范的文字体系,传播深远,与其他文字相互交融,影响了周边国家的文化,形成了覆盖多国的“汉字文化圈”。
C.汉字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文”的阶段和“字”的阶段。“文”的造字方法是象形,其形成的多是独体字;“字”的造字方法是组合,其形成的是合体字。
D.文字学家指出:“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持续稳定且历久弥新的自源文字符号系统,这一特点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华文化的完整保存和持续传承。”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张表格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汉字最初以象形文字为主,这些文字的起源和发展,是中华文明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B.从“日”“田”来看,汉字形体在演变过程中,具有从不规则的块状逐渐转向正方形的特点。
C.从原始刻划符号到今天的方块字,汉字演变的各阶段持续而稳定,使字形和内涵一脉相承。
D.从整体看,汉字逐渐从描摹事物形状向线条化、符号化转变,书写更加便捷,注重简洁实用。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汉字在中华文明创新性方面的表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8分)
风 波
鲁 迅
七斤虽然住在农村,却早有些飞黄腾达的意思。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他也照例帮人撑着航船,每日一回,早晨从鲁镇进城,傍晚又回到鲁镇,因此很知道些时事,例如什么地方,雷公劈死了蜈蚣精;什么地方,闺女生了一个夜叉之类。他在村人里面,的确已经是一名出场人物了。
这时七斤捏着竹烟管,低着头,慢慢地走来,坐在矮凳上,慢慢地抬起头来,叹一口气说:“皇帝坐了龙庭了。”
七斤嫂呆了一刻,忽而恍然大悟:“这可好了,这不是又要皇恩大赦了么!”
七斤又叹一口气,说:“我没有辫子。”
“皇帝要辫子么?”
“皇帝要辫子。”
“你怎么知道呢?”七斤嫂有些着急,赶忙问。
“咸亨酒店里的人,都说要的。”
七斤嫂这时从直觉上觉得事情似乎有些不妙了,因为咸亨酒店是消息灵通的所在。伊一转眼瞥见七斤的光头,便忍不住动怒,怪他恨他怨他;忽然又绝望起来,装好一碗饭,操在七斤面前道:“还是赶快吃你的饭罢!哭丧着脸,就会长出辫子来么?”
太阳收尽了它最末的光线了,水面暗暗地回复过凉气来。七斤嫂吃完三碗饭,抬起头,看见又矮又胖的赵七爷正从独木桥上走来。
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却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发顶;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而且七斤一定是非常危险。
赵七爷一路走来,坐着吃饭的人都站起身,拿筷子点着自己的饭碗说:“七爷,请在我们这里用饭!”七爷也一路点头,说道“请,请”,却一径走到七斤家的桌旁。七斤连忙招呼,七爷也微笑着说“请,请”,一面细细地研究他们的饭菜。
“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么?”赵七爷说。
“皇帝坐了龙庭了。”七斤说。
七斤嫂看着七爷的脸,竭力陪笑道:“皇帝已经坐了龙庭,几时皇恩大赦呢?”
“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地总要大赦罢。”
七爷说到这里,声色忽然严厉起来,“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七斤和他的女人没有读过书,不很懂得这古典的奥妙,但觉得有学问的七爷这么说,事情自然非常重大,无可挽回,便仿佛受了死刑宣告似的,耳朵里嗡的一声,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七斤嫂站起身,自言自语地说:“这怎么好呢?这样的一班老小,都靠他养活……”七斤嫂自己急得没法,便忽然又恨到七斤。伊用筷子指着他的鼻尖说:“这死尸自作自受!造反的时候,我本来说,不要撑船了,不要上城了。他偏要进城去,进城便被人剪去了辫子。现在弄得僧不僧道不道的。这囚徒自作自受,带累了我们又怎么说呢?这活死尸的囚徒……”
赵七爷绕出桌旁,打断她的话,“大兵是就要到的。你可知道,这回保驾的是张大帅①。张大帅就是燕人张翼德的后代,他一支丈八蛇矛,就有万夫不当之勇,谁能抵挡他。”他一边说着,一边往回走,跨上独木桥,扬长去了。
村人们呆呆站着,心里计算,都觉得自己确乎抵不住张翼德,因此也决定七斤便要没有性命。七斤既然犯了皇法,想起他往常对人谈论城中的新闻的时候,就不该含着长烟管显出那般骄傲模样,所以对七斤的犯法,也觉得有些畅快。
七斤将破碗拿回家里,坐在门槛上吸烟;但非常忧愁,忘却了吸烟。他心里觉得事情似乎十分危急,也想想些方法,想些计划,但总是非常模糊:“辫子呢辫子?丈八蛇矛。一代不如一代!皇帝坐龙庭。谁能抵挡他?……”
此后七斤虽然是照例日日进城,但家景总有些黯淡,村人大抵回避着,不再来听他从城内得来的新闻。七斤嫂也没有好声气,还时常叫他“囚徒”。
过了十多日,七斤从城内回家,七斤嫂非常高兴,问他说:“你在城里可听到些什么?”
“没有听到些什么。”
“皇帝坐了龙庭没有呢?”
“他们没有说。”
“咸亨酒店里也没有人说么?”
“也没人说。”
“我想皇帝一定是不坐龙庭了。我今天走过赵七爷的店前,看见他又坐着念书了,辫子又盘在顶上了,也没有穿长衫。”
“你想,不坐龙庭了罢?”
“我想,不坐了罢。”
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地招呼。
(有删改)
【注】①张大帅;指张勋,北洋军阀之一。原为清朝军官,辛亥革命后,他和所属官兵仍留着辫子以示忠于清王朝。1917年7月1日拥护清朝废帝溥仪在北京复辟,7月12日即告失败。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七斤是幸运的,最终没有因为没有辫子而被惩治;他又是不幸的,当他面临可能被惩治的命运时,不仅村里人不同情他,而且妻子也怪罪他。
B.赵七爷有钱有学问,在村里人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其辫子的放下与盘起反映了时局的变化,也体现了他是个圆滑善变、见风使舵的人。
C.七斤的境遇随着时局的变化而变化,村里人对七斤的态度也随之经历了“尊敬—幸灾乐祸—嘲讽—尊敬”的变化,富于戏剧性。
D.小说写了两条辫子:一条是七斤已剪掉的辫子,这条辫子贯穿全文;另一条是赵七爷的辫子,这条辫子主要体现了故事背景的变化。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语言具有鲁迅式的幽默,如“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都觉得自己确乎抵不住张翼德”,既幽默又深刻反映了人物的精神境界。
B.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富有个性色彩,不仅凸显了人物性格,而且预示了故事的发展走向,如七斤和七斤嫂关于“皇帝要辫子”的对话,就预示了风波的来临。
C.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如“七爷也一路点头,说道‘请,请’,却一径走到七斤家的桌旁”,足见赵七爷对七斤的重视。
D.小说中有些看似简单的叙述,实则富含深意,如“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说明不管是辛亥革命还是张勋复辟,对农村都没有多大影响。
8.请简要分析七斤这一人物形象与《阿Q正传》(节选)中的阿Q有哪些相同点。
9.文中反复出现皇帝“坐了龙庭”“不坐龙庭”这样的话,请分析其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叔向见韩宣子①,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吾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宣子拜稽首。
(节选自《国语 晋语》)
材料二:
(王)充性恬淡,不贪富贵。为上所知,拔擢越次,不慕高官。不为上所知,贬黜抑屈,不恚下位。比为县吏,无所择避。或曰:“心难而行易②,好友同志,仕不择地,浊操伤行,世何效放?”答曰:可效放者,莫过孔子。孔子之仕,无所避矣。为乘田委吏,无於邑③之心;为司空相国,无说豫之色。舜耕历山,若终不免;及受尧禅,若卒自得。忧德之不丰,不患爵之不尊;耻名之不白,不恶位之不迁。处卑与尊齐操,位贱与贵比德,斯可矣。
(节选自《论衡 自纪篇》)
材料三: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 颜渊》)
【注】①韩宣子,名起,春秋时期晋国卿大夫。②心难而行易:心怀高远而行为随便。③於邑:愤懑之意。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吾有A卿之名而无B其实C无以从D二三子E吾是以忧F子G贺我H何故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离,通“罹”,遭受,与“‘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的“离”意思相同。
B.子,古代为男子的美称,称别人为“吾子”,有相亲或敬爱之意,可直译为“您”。
C.耻,以……为耻,与《石钟山记》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的“鸣”用法不同。
D.归,归附之意,与《项脊轩志》中“后五年,吾妻来归”的“归”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栾武子没有很多田产,也没有完整的祭祀礼器,但是他能够行德遵法,声名远播。
B.由于叔向对自己的态度真诚,直言不讳,韩宣子深解其义,对叔向的祝贺由不解到欣然接受,并且由衷感激。
C.王充性格淡泊、不贪图富贵。他主张学习孔子,因为孔子出仕,做小官不避权贵,做高官无骄傲自满之色。
D.“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说明孔子强调实现“仁”更需要自我修养和实践,不能指望别人帮助。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吾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2)处卑与尊齐操,位贱与贵比德,斯可矣。
14.三则材料分别从什么角度来阐述如何“修身”?请简要概括。
三、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春
【唐】储嗣宗
野树花初发,空山独见时。
踟蹰历阳道,乡思满南枝。
早春
【唐】畅诸
献岁①春犹浅,园林未尽开。
雪和新雨落,风带旧寒来。
听鸟闻归雁,看花识早梅。
生涯知几日,更被一年催。
【注】①献岁:岁首正月。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储诗首句以野树的花刚开放写春来之早,畅诗首句点明时间是岁首来写春来之早。
B.畅诗颔联两句以“雪和新雨”和“风带旧寒”写出了早春乍暖还寒的天气特征。
C.储诗中“踟蹰”写出内心的惆怅,畅诗颈联从听觉和视觉两角度写出内心的惊喜。
D.畅诗写诗人听鸟声便知大雁来归,看花开便知梅花开放,烘托出早春的浓厚氛围。
16.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满”和“催”各有怎样的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张养浩途经潼关,遥望古都,感叹昔日秦汉恢宏奢华的宫殿,如今皆荡然无存的两句是:“ , 。”
(2)苏洵《六国论》中以“ ”表达对朝廷重蹈六国覆辙的忧虑,其实早在唐代杜牧《阿房宫赋》中就用“ ”对其中的原因进行揭示了。
(3)古人常用冰或雪来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 , ”。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0分)
“世界终于追上了科幻小说的脚步。”这是詹姆斯·冈恩所著《交错的世界:世界科幻图史》1975年初版时的开篇语,此书2018年再版时他又在开篇中写道:“40多年前,人们向科幻作家提出的问题,已经从‘你们这些疯狂的想法是从何而来的’,变为‘人类现已登上月球,你们还能写什么呢’。”而今,当科学技术每天都将科幻小说中的想象变为现实时,这些问题已变得 ① 。
当然,大可不必嘲笑先人们的 ② 有多离谱。仅仅是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当时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对科幻小说当中的概念 ③ ,如飞机、核武器、太空旅行和登月等。
英语文学中第一部记录登月旅行的作品《月球上的人》出现在1638年,小说讲的是,一个小流浪汉在圣赫勒拿岛登岸后,驯养了像天鹅一样的一群大鸟,并把它们拉着飞越天空登上了月球。1657年,法国冒险家贝热拉克撰写了《月球之行》,不自觉地应用了反作用原理,首次提出应以“火箭”作为太空旅行的工具,并设想出“多级火箭”的雏形。
法国作家凡尔纳1865年推出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写一群人利用在巨型大炮内部点燃的抛射装置,把旅行者送往月球。这与后来真实的登月情形惊人的相似。
1901年,英国作家威尔斯发表小说《登月先锋》,写一个科学家提炼出一种可以隔绝万有引力的物质,用它制成一个球体旅行器,带着朋友飞上月球。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文中引用詹姆斯·冈恩的两个开篇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0分)
热爱生活的方式有很多种, 甲 。其中有一个处方能预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抑郁症等数十种疾病,你是否想得到呢?它就是运动!
“运动是良医”在2007年11月由美国运动医学会和美国医学会正式提出,最初是一种学术理念和健康促进项目。而对健康人群来说,运动不仅是“花费最少,防病最多”的“良医”, 乙 。根据研究表明,科学运动能有效提高免疫力,坚持规律运动的人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现象明显下降,每次进行20-4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就可见效。所以,当我们重新认识运动时,需要看到它带来的不仅是汗水和疲劳,还有满满的正能量。想要提升健康素养,需要我们先动起来。
尼采说,运动是生活的兴奋剂。运动不是片刻的欢愉, 丙 。当我们通过运动锻炼身体时,也在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坚持力。所以,不管选择什么运动,都要学会热爱和坚持。热爱,可抵岁月悠长;坚持,总能追逐亮光。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3.下列句子中的“什么”与文中加点的“什么”,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这次的话剧你担任什么角色?
B.什么晒一天,晒三天也晒不干。
C.他不喜欢踢足球什么的,就爱下棋。
D.我现在有点饿了,想吃点什么。
六、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走过千山万水,还要跋山涉水;跨过雄关险隘,还要闯关夺隘。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四周年招待会上的一句重要讲话。国家如此,人生亦然。
作为青年人,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受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2.B 3.D 4.C 5.①汉字形体不断变化;
②造字方法不断丰富;
③不断接纳新生事物,创造了许多新词。
6.C 7.C 8.①两人的身份都是底层劳动者。七斤帮人撑船,阿Q靠打短工维生。②两人的思想都是愚昧落后的。七斤因撑船而消息灵通,然而所关注的只限于妖魔鬼怪的奇谈,并非真的“时事”;对于皇帝复辟也只知道与辫子有关。阿Q思想守旧,盲目排外。 9.①交代故事的社会背景。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后,张勋扶持溥仪复辟时期。②塑造了一批受封建奴役、愚昧麻木的国民形象。村民的世界里只有皇帝和龙庭,与龙庭相关的是有没有辫子,没辫子就是犯法,要被砍头。③推动情节发展。风波因皇帝“坐了龙庭”的传言而起,又因皇帝“不坐龙庭”而终,七斤没有辫子是否被治罪,取决于是否有皇帝。④反映小说主题。皇帝的复辟对于老百姓来说,只意味着是否应该留辫子,这反映了辛亥革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脱离。
10.CEF 11.D 12.C 13.(1)如果你不去忧虑自己不能立德,而只担忧财物不足,我恐怕哀悼还来不及,又有什么可以祝贺的呢?
(2)身处低位和身处高位时操行一样,身份低贱和身份尊贵时品德相同,这样就可以了。 14.①材料一从“安贫修德”的角度阐述;
②材料二从“保持恬淡,不贪富贵”的角度阐述;
③材料三从努力“克己复礼”的角度阐述。
15.C 16.①储诗抒写乡思之情。“满”字把本来抽象的乡思具象化了,烘托出浓浓的乡思情感。
②畅诗感叹人生短暂。“催”字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光阴易逝的伤感。
17.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
18.①无关紧要 ②想入非非 ③嗤之以鼻 19.小说讲的是,一个小流浪汉在圣赫勒拿岛登岸后,驯养了一群像天鹅一样的大鸟,并被它们拉着飞越天空登上了月球。 20.①引用初版开篇语,生动地表现了人类科技的进步,强调了科幻小说对科技发展的引领作用。
②引用再版开篇语,强调了人们对科幻小说关注度的提高,已经对科幻小说作家的创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21.
甲:治疗(预防)疾病的处方也有很多种
乙:更(而且)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热爱生活的方式)
丙:而是一种持久(长期)的提升/考验/挑战 22.示例:根据研究(研究表明),科学运动能有效提高免疫力,坚持规律运动的人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概率明显下降,每次进行20-4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就可见效。 23.D
24.例文:
踔厉向前,笃行不怠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年前,屈原喟然长叹。如今,“走过千山万水,还要跋山涉水;跨过雄关险隘,还要闯关夺隘”,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生命不息,求索不止,就像时间的长河,片刻不停地奔涌向前。人生亦然,在路上,没有人能扼住生命前行的脚步,或匍匐行进,或砥砺前往,或戮力向前。青年我辈,自当踔厉向前,笃行不怠。
风雨飘摇时,俯下身,匍匐前行。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曾经,国事危笃,大厦将倾,中华民族岌岌可危,前路一片迷茫,无数爱国志士匍匐前行,探索救亡图存之路。严复的睁开眼睛看世界,梁启超的为国奔走,林觉民的一片赤诚,他们在风雨如磐的暗夜之中,俯身匍匐,以己之力,前行不止。如今,物阜民丰,生活优渥,可是,年青一代太缺少历练和沉潜,故而,踵武前贤,在求学路上,束己修身,我辈更需匍匐前行。只有能匍匐前行,才可以踔厉向前,笃行不怠。
道路崎岖时,昂起头,砥砺前行。时下有一句很流行,“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忍着不适,承受着不甘,经历磨炼,克服困难,砥砺前行。没有人随随便成功,历经磨砺始得玉成。笑对苦难,昂然前行,江梦南不惧疾患,收获学业硕果累累;从脑瘫少年到“阿甘”厂长,44岁的他“感动中国”。若没有伤痛,伤口就难以长出翅膀,他们砥砺前行,不惧坎坷。我辈青年,面对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建功立业更需磨砺,不断前行。砥砺奋进,无畏艰难,踔厉向前,笃行不怠。
创榛辟莽时,挽起手,戮力前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万物互联,天下大同,与人合作,勠力向前。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形成合力才能走的更远。更何况在这个性张扬的时代,最需要团队合作,所以,青年想要有更大的进步,必须学会与人合作,戮力前行。中国航空航天团队,国测一大队,北斗导航团队----精诚合作,相互协调,前行的路上,只有手挽手,肩并肩才能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合作共赢,勠力团结,我辈青年干事创业不断前行。建功新时代,我辈当勠力,踔厉向前,笃行不怠。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踔厉向前,笃行不怠。在路上,不要停下前行的脚步。阿尔卑斯山谷的路牌上写着“慢慢走,风景在路上”,是啊,只有不断前行,才能看得见一路的彧彧花繁。世间百味在路上,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