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吉辽蒙卷__2025届高考化学考前冲刺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黑吉辽蒙卷__2025届高考化学考前冲刺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5-08 21:5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届高考化学考前冲刺卷
化学(黑吉辽蒙专版) 分值:100分 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文物凝结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华。下列文物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
A .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 B .商代杜岭方鼎 C .唐三彩马 D .清代象牙鬼工球
A.A B.B C.C D.D
2.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述错误的是( )
A.基态Na原子最高能级电子云轮廓图:
B.的晶体类型:共价晶体
C.基态O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D.的空间结构:V形
3.陶铸曾说过:“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养鱼时加入过氧化钙可以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B.家里使用漂白粉时不必加酸,空气中的溶于水可起到弱酸的作用
C.铁锅清洗干净后及时擦干,能减缓铁锅在空气中发生析氢腐蚀
D.高温水煮给碗筷消毒,利用了高温可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
4.硫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因之一,工业生产中对煤燃烧产生的废气进行脱硫处理,其反应为。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1 mol由和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原子数为
B.每产生,失去的电子数为
C.时,则该温度下饱和溶液中含有个
D.常温常压下,气体含有的分子数小于
5.下列装置(或操作)可完成对应实验的是( )
A B C D
混合浓硫酸和乙醇 分离碘酒中的碘和乙醇 检验溴和苯反应有HBr生成 排空气法收集
A.A B.B C.C D.D
6.高纯度可用作玻璃擦光剂、搪瓷抛光剂、催化剂等。利用水解反应制备高纯度的原理为。某温度下,测得体系中、(电离产生的不考虑)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逆反应速率:a>b
B.平衡后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减小
C.b点时水解反应已停止
D.)
7.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玻尿酸的反应原理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物X是乙醇的同系物
B.有机物Y的分子式为
C.玻尿酸既可发生取代反应,又可发生消去反应
D.1 mol Y与碳酸钠反应得
8.室温下,根据下列实验过程及现象,能验证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过程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饱和溶液中滴加几滴苯酚溶液,无气泡产生 酸性:苯酚<碳酸
B 用pH试纸分别测量①溶液和②溶液的酸碱性,pH试纸:①显示蓝色,②显示红色 结合的能力:
C 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溶度积常数:AgCl>AgI
D 向KI溶液中滴入少量溴水和,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还原性:
A.A B.B C.C D.D
9.电负性是一种重要的元素性质,某些元素的电负性(鲍林标度)数值如下表所示:
元素 H Li O Al P S Cl
电负性 2.1 1.0 3.5 1.5 2.1 2.5 3.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H是-1价,该物质具有还原性
B.非金属性:O>Cl
C.H-Cl键比H-S键极性大
D.Si的电负性范围在2~3之间
10.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下列性质差异与结构因素匹配错误的是( )
选项 性质差异 结构因素
A 碳正离子稳定性: F的电负性比Br大,电子云更加偏离碳正离子
B 溶解度:碳酸氢钠<碳酸钠 易与水形成氢键,溶解度降低
C 导电性:石墨>金刚石 石墨层内未杂化的p轨道重叠使电子在整个碳原子平面内运动
D 配位键的强弱: N的电负性小,给电子能力强,配位键强
A.A B.B C.C D.D
11.W、X、Y、Z、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X、Y、Q可形成一种离子液体,结构如图所示,Z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Y、Z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ZB.W、Y不能形成具有稳定结构的极性分子
C.该离子液体熔点较低的原因可能是离子体积大、阴阳离子间距离远、作用力弱
D.W、X和O形成的“杯酚”可分离和,体现了超分子的分子识别特征
12.武汉大学某科研团队提出了电化学浸出与溶剂萃取耦合的方法,从废锂离子电池中分离和回收锂和钴,示意图如图所示。有机相为P507(表示为HA,常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可选择性萃取。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t电极为阴极
B.参与的电极反应为
C.萃取过程中不断提供质子,溶液的pH保持不变
D.电子转移方向:Pt电极电极溶液电极
13.某种以辉铜矿[,含杂质]为原料制备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溶液D中加入无水乙醇并用玻璃棒摩擦试管壁可析出目标产物
B.向溶液C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后呈现红色
C.煅烧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方程式为:
D.中配位原子为N
14.以废铅膏(等)为原料,制备超细PbO,实现铅循环再利用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步骤Ⅰ中和反应生成和,又和Pb反应生成和。
②PbO溶解在NaOH溶液中(杂质不溶于NaOH溶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Ⅰ中的主要作用是作催化剂
B.步骤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精制的操作宜在用的NaOH溶液溶解,然后冷却结晶,过滤
D.该流程中滤液1和滤液3循环使用可分别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产品产率
15.利用氨石灰水法吸收燃煤烟气中的过程如下所示。室温下,用氨水吸收烟气,通入烟气所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和挥发可忽略,溶液中含硫物种的浓度。已知:电离常数;电离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收”时,的溶液中:
B.的吸收液中:
C.“转化”时,通入后的溶液pH增大
D.“再生”后的溶液中: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磷酸铁锂电池是以磷酸铁锂()作正极材料的二次电池,因其对环境友好、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一种由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为原料制备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难溶于水;常温下,;当时,即认为“A”沉淀完全。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基态Fe与核外电子云为的伸展方向种数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碱溶”时,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写出“碱溶”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__(写一个即可)。
(3)“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常温下,实验测得滤液3的pH=2、,则____(填“能”或“不能”)沉淀完全。
(4)“沉铁”过程中,滴加的氨水不宜过多,原因是___________。
(5)制备的过程中,还有CO生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6)磷酸铁锂电池的正极材料是,负极材料是锂,电池反应为,使用含导电固体为电解质,则放电过程中,电池正极材料的质量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材料存在传输速率与电子电导率低的问题,科技工作者采用在材料表面加入包覆剂,以形成结构稳定的包覆层来提高其颗粒间的电导率,下列材料不能作包覆剂的是______(填标号)。
a.金属材料
b.离子导电剂
c.聚乙烯
d.石墨
17.硫酸羟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呈白色粉末状,可溶于水。一种利用亚硫酸氢铵制备环己酮肟的过程如下:
已知:①环己酮()和羟胺()反应生成环己酮肟()称为肟化反应;
②环己酮肟能溶于水,难溶于浓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生成,若,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浓缩的目的:①防止在后续蒸发浓缩制硫酸铵时耗能过多;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3)“肟化反应”中还需通入气体X,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4)“分离”的操作名称为____________。
(5)环己酮肟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实现脱肟。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环己酮肟的脱肟并制备硫酸羟胺。补充完整制取硫酸羟胺的实验方案:在三颈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环己酮肟、蒸馏水和硫酸,____________,萃取相经气相色谱分析环己酮肟的转化率较高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可得到硫酸羟胺粗品。(实验中需要使用的试剂、仪器:甲苯、溶液、蒸馏水、pH计)
18.新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积极发展氢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回答下列问题:
(1)近年来催化重整制氢是氢能源获取的重要途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①反应Ⅰ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填标号)。
A.高温 B.低温 C.任意温度 D.无法判断
②工业生产时,通过提高水碳比来促进反应Ⅱ的进行,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
③下列操作中,有利于提高催化重整速率的是_____(填标号)。
A.及时分离出 B.增加催化剂的表面积
C.恒容时按原水碳比通入热的原料气 D.恒压时通入稀释气体
(2)反应Ⅱ也可在Pd膜反应器中进行,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等物质的量的CO和通入无Pd膜反应器,仅从a口出,CO的平衡转化率为;若换成Pd膜反应器,60的平衡转化率为,则该温度下反应一的平衡常数________,相同时间内出口a和出口b中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硼氢化钠是一种高效储氢材料,时在掺杂了的纳米合金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水解制氢的机理如图2。
①写出与水反应生成和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②已知时和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28g和55g,其他条件相同,测得平均每克催化剂使用量下,质量分数对制速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制的最佳质量分数为,试分析浓度过低或过高反应速率变慢的原因_____________。
19.菜多菲(盐酸非索非那定)用于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由酯A等为原料制备其中间体G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ⅰ.(为烃基或H,为烃基)。
ⅱ.(R为烃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2)E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
(3)上述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H是D的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的H的结构有__________(不考虑立体异构)种。
ⅰ.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
ⅱ.能发生银镜反应,1 mol H最多消耗2 mol NaOH。
ⅲ.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
写出符合上述条件且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为1:1:2:6:6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6)已知:①(为烃基);②以丙酮()、乙醇为原料制备酯A,写出相应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无机试剂任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第一步,注意审题,问合金材料。第二步,逐项分析。玉的主要成分是等,A错误;B项是青铜器,由铜合金制成,B正确;C项是陶瓷制品,由硅酸盐材料制成,C错误;D项是象牙制品,主要成分是无机盐和有机物等,D错误。
2.答案:B
解析:基态Na原子最高能级电子云轮廓图为球形,题给图示正确,A正确;是由共价键构成的单质,属于分子晶体,B错误;基态O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C正确;的中心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孤电子对数为1,的空间结构为V形,D正确。
3.答案:C
解析: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可以增加水中的溶氧量,A正确;2HClO,空气中的溶于水生成,可起到弱酸的作用,B正确;在弱酸或中性条件下,钢铁发生吸氧腐蚀,C错误;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变性,D正确。
4.答案:C
解析:1个分子或分子中均含有2个O原子,故0.1 mol由和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原子数为,A正确;中S的化合价升高,失去2个电子,中O的化合价降低,得到4个电子,由,可知每产生44 g,失去的电子数为,B正确;在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时,则该温度下饱和溶液中,但由于该饱和溶液的体积未知,故无法计算该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所含数目,C错误;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为22.4 L,但是在常温常压下,则气体含有的分子数小于,D正确。
5.答案:D
解析:浓硫酸的密度大于乙醇,混合浓硫酸和乙醇时,应将浓硫酸缓慢倒入乙醇中,并用玻璃棒搅拌,A项不符合题意。碘溶于乙醇,所以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碘酒中的碘和乙醇,B项不符合题意。液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溴蒸气也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溴化银沉淀,则该装置不能达到检验溴和苯反应有HBr生成的实验目的,C项不符合题意。的密度大于空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D项符合题意。
6.答案:D
解析:a点反应正向进行,b点反应达平衡,逆反应速率a7.答案:C
解析:同系物是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或n个原子团的有机物,X分子中含有酰胺基和多个羟基,与乙醇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A错误;根据Y的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Y的分子式为,B错误;根据玻尿酸分子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含有羟基和羧基,能发生取代反应,玻尿酸分子中羟基所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故也可以发生消去反应,C正确;Y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羧基,根据反应转化关系:,与碳酸钠反应,可生成,其质量为22g,D错误。
8.答案:D
解析:向饱和溶液中滴加几滴苯酚溶液,饱和溶液中过量,无气泡产生不能证明苯酚的酸性小于碳酸,A错误;由实验现象可知,溶液显碱性,溶液显酸性,则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由二元弱酸的性质知,酸性:,则结合的能力比弱,B错误;银离子过量,和均与生成沉淀,未发生沉淀的转化,不能比较AgCl和AgI的,C错误;向KI溶液中滴入少量溴水和,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说明置换出了,即还原性:,D正确。
9.答案:D
解析:A.Li、Al、H三种元素中,H的电负性最大,所以中H是-1价,该物质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
B.O的电负性大于Cl,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其非金属性越强,所以非金属性:O>Cl,故B正确;
C.Cl的电负性大于S,则Cl和H形成的H-Cl键的极性比S和H形成的H-S键极性大,故C正确;
D.Si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ⅣA族,其电负性应介于它前面的元素Al和它后面的元素P之间,即Si的电负性范围在1.5~2.1之间,故D错误;
故选D。
10.答案:B
解析:F的电负性比Br大,电子云更加偏离碳正离子,使碳正离子的正电性更强,稳定性更差,A正确;碳酸氢钠中易形成氢键,形成较稳定的“缔合”结构,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减弱,从而使溶解度降低,B错误;石墨中每个碳原子有一个未参与杂化的2p电子,它的原子轨道垂直于碳原子平面,这些p轨道相互平行且相互重叠,使p轨道中的电子可在整个碳原子平面中运动,因此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而金刚石中C原子的四个价电子均已参与杂化形成σ键,C正确;N的电负性小,给电子能力强,中的配位键更强,D正确。
11.答案:B
解析:第一步,抓住题给信息和物质结构,推断元素。Z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则Z为Na元素;W、X、Y、Q可形成一种离子液体,根据离子液体的结构,可推知W、X、Y、Q分别为H、C、N、Cl元素。第二步,逐项分析。Y、Z形成的简单离子分别为,两者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根据“序大径小”的原则,,A正确;W、Y可组成的化合物有和,其中具有稳定结构,且为极性分子,B错误;由该离子液体的结构可知,分子中阳离子体积较大,导致阴阳离子之间的距离增大,相互作用力减弱,离子键减弱,离子液体的熔点降低,C正确;超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分子相互“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聚集体,超分子具有分子识别和自组装特征,其中用“杯酚”分离和体现的是超分子的分子识别特征,D正确。
12.答案:B
解析:由工作原理图可知,在硫酸中溶解,生成了,Co由+3价降低为+2价,则电极作阴极,Pt电极作阳极,A错误;参与的电极反应为,B正确;由B项知,阴极生成时,消耗4mol,生成2mol,同时阳极消耗0.5mol,生成,萃取时P507提供2mol,水相中浓度减小,溶液的pH增大,C错误;“电子不下水”,电子不能通过溶液,D错误。
13.答案:C
解析:向辉铜矿中通入氧气进行煅烧,发生反应,气体X为,固体B为CuO、和,加入硫酸,不溶于硫酸,过滤后得到含有的溶液,加入过量氨水,得到沉淀、沉淀和溶液,向溶液加入乙醇,析出。向溶液D中加入无水乙醇,可降低溶液的极性、降低产物的溶解性,用玻璃棒摩擦试管壁可析出晶体,A项正确。溶液C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和,含有,加入KSCN溶液会呈现红色,B项正确。煅烧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反应为,C项错误。中配位原子为N,配体是,配位数是4,D项正确。
14.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流程。
第二步,逐项判断。步骤I中发生的总反应为,主要作催化剂,A正确;步骤Ⅱ中发生沉淀转化,转化为,B正确;根据已知信息可知,PbO在的NaOH溶液中溶解度较大,且在过程中随温度升高溶解度逐渐增大,则精制的操作宜在用的NaOH溶液溶解,然后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C错误;滤液1的溶质主要是,可返回步骤Ⅰ循环使用,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滤液3中含有NaOH和溶解的Pb元素,循环使用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PbO的产率,D正确。
15.答案:B
解析:用氨水吸收,当时,含氮微粒浓度之和等于含硫微粒浓度之和的2倍,则该溶液的溶质为,又由于水解常数小于的水解常数,则该溶液呈碱性,,A错误;的,则的吸收液中,即,B正确;“吸收”后得到溶液,结合A项分析可知,溶液呈碱性,“转化”时,通入后转化为,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溶液由碱性转化为酸性,故溶液pH减小,C错误;“再生”发生反应,此过程中生成了沉淀,故溶液中,D错误。
16.答案:(1);相同
(2)粉碎赤铁矿石、搅拌、适当加热、适当提高NaOH溶液的浓度;
(3);能
(4)滴入的氨水过多,会生成沉淀,导致制得的中混有杂质
(5)
(6)增大;c
解析:第一步,分析流程。
第二步,结合已知信息,逐问分析并作答。(1)Fe的原子序数为26,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可得基态F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基态Fe与核外电子排布均有s、p、d能级,且每个原子轨道上均填有电子,电子云的伸展方向均为(1+3+5)种=9种。
(2)粉碎赤铁矿石可增大固、液接触面积,加速溶解;搅拌、适当加热会增加固、液微粒间的碰撞机会,加速溶解;适当提高NaOH溶液的浓度,可提高NaOH与矿石颗粒间的碰撞机会,加速溶解。是酸性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二者会与NaOH发生反应,根据原子守恒,即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3)结合已知信息可知难溶,再结合流程分析可知,加入NaF溶液,可除去,故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则,故能沉淀完全。
(4)当滴入的氨水过多时,会使溶液的碱性增强,生成沉淀,从而导致制得的中混有杂质。
(5)制备的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由电池总反应方程式可知,放电时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故放电过程中,电池正极材料的质量增大。金属材料、离子导电剂、石墨等都是电的良导体,均可作包覆剂,聚乙烯不导电,不能作包覆剂,故选c。
17.答案:(1)
(2)增大后续肟化反应的速率;减少环己酮肟在后续硫酸铵溶液中的溶解损失
(3)
(4)过滤
(5)加热,充分反应,用甲苯萃取反应液萃余水相转移至烧杯中,加溶液,同时用pH计测量萃余水相的pH,直至约为7.0后,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蒸发、浓缩、结晶
解析:(1)“反应”过程中,为还原剂,则作氧化剂,当时,离子方程式为。
(5)环己酮肟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硫酸作催化剂,有助于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的选择性,加热使其充分反应,用甲苯萃取反应液,分离水相与有机相。待转化率较高后,将水相转移至烧杯中进行进一步转化,加溶液调pH,此时为获得硫酸羟胺粗品,应过滤后,用蒸馏水洗涤,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蒸发,浓缩,结晶,即可得到硫酸羟胺粗品。
18.答案:(1)①A
②消耗CO并放出热量,从而促进反应I平衡正向移动,提高的转化率,同时生成了更多的
③BC
(2)9;1:8
(3)①
②浓度较低时,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未被充分利用,催化剂性能未充分发挥;浓度较高时,产物易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从而阻碍与催化剂活性位点的接触
解析:(1)①反应Ⅰ的,根据时反应自发进行,则反应Ⅰ在高温条件下可自发进行。
②根据反应Ⅱ的热效应和相关物质的量两个角度思考提高水碳比的好处。反应Ⅱ的正反应放热,提高水碳比促进反应Ⅱ的正向进行,可放出更多的热量,从而促进反应Ⅰ的正向进行,提高了的转化率,同时生成了更多的。
③题目的要求是提高反应速率,应区别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及时分离出,可促使平衡正向移动,但不能提高反应速率,A错误;增大催化剂的表面积,其活性位点更多,可提高反应速率,B正确;恒容且水碳比不变,但温度升高,可提高反应速率,C正确;恒压时通入,原料气被稀释,反应速率降低,D错误。
(2)第一步,根据无Pd膜反应器时的数据列“三段式”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设通入的CO和均为1mol,无Pd膜反应器情况下一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为,可列“三段式”如下:
因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用物质的量代替物质的量浓度计算K,则。第二步,计算有Pd膜反应器时出口a中的物质的量。有Pd膜反应器情况下,部分被选择性分离出去,一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为,设达到平衡时出口a中的物质的量为,列“三段式”如下:
温度不变,则K不变,故,解得。第三步,计算相同时间内出口a和出口b中的质量比。出口a中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则出口b中的物质的量为,则相同时间内出口a和出口b中的质量比为1:8。
(3)①根据信息,和发生归中反应生成,离子方程式为。
②浓度较低时,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未被充分利用,催化剂性能未充分发挥,反应速率较慢;浓度较高时,产物易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从而阻碍与催化剂活性位点的接触。
19.答案:(1)2-甲基网烯酸乙酯;
(2);酯基、酮羰基、羟基
(3)③④⑤⑥
(4)
(5)2;、
(6)
解析:B分子式为,B和反应生成C,根据已知信息ⅰ可知,B是,逆推可知A是。C和乙酸酐反应生成D,D和反应生成E。由E逆推可知,D是。由E、G的结构简式可知,F为。
(1)A是,其化学名称是2-甲基丙烯酸乙酯。根据上述分析可知,B的结构简式为。
(2)根据E的结构简式,E的分子式为。由F的结构简式知,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酯基、酮羰基、羟基。
(3)上述六步反应中,①是加成反应,②是还原反应,③是取代反应,④是取代反应,⑤是取代反应,⑥是取代反应。故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③④⑤⑥。
(4)由已知信息ⅱ可知,反应③是和乙酸酐反应生成和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ⅰ.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ⅱ.能发生银镜反应,
1molH最多消耗2molNaOH,说明H含有—OOCH结构片断且与苯环直接相连。ⅲ.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说明结构对称。符合条件的的同分异构体有、、、、,共5种。符合上述条件且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为1:1:2:6:6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6)由已知信息①②,丙酮和HCN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发生消去反应生成,水解为,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