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5-08 19:4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化学
(满分: 100分 时间: 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Na:23 K:39 Fe:56 Cu:64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1-10题每小题2分,共 20分;11-16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重大成就。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造中国天眼FAST使用的碳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新能源汽车领域使用的高导热率氮化铝陶瓷属于金属材料
C. DeepSeek 正广泛招募芯片设计人才,芯片的成分是 SiO
D.“天和”核心舱用的镁合金涂层中自愈缓蚀剂2-巯基苯并噻唑(C H NS )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葛洪所著《抱朴子》中“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原成丹砂”,二者互为可逆反应
B.“自热饭”、“自嗨锅”是利用了发热包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
C.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铵根离子和硝酸盐属于氮的固定
D.合成氨工业一般选择400~500℃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使氨的产率较高
3.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H Cl的电子式: 和 互为同分异构体
C. CCl 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D. C H 和C H 互为同系物
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正确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明矾溶于水形成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第1页 (共8页)
B.浓硫酸有脱水性,可干燥某些气体
C. KIO 受热可分解,可用作食盐的碘添加剂
D. NH 极易溶于水,可做喷泉实验
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叙述与其图像相符的是(夹持装置已略去)
A.配溶液时,定容后摇匀 B.实验室制备SO C.研究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实验室制取氨气
6.下列离子组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 、K 、S 、NO
7.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gFe与足量的硫单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B. 标准状况下, 11.2LSO 所含的分子个数为0.5NA
C. 密闭容器中, 2mol SO 和1m ol O 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2NA
D. 1.0molCH 与Cl 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 Cl分子数为NA
8.下面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B.将氨气和e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可得到
C. d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比O 强 D.过量b在高温下被 氧化成e
9.下列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
B.氯化铜溶液中通入硫化氢:
C.用足量的氨水溶液吸收SO 尾气:
D.向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
第2页 (共8页)
10.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一组是
实验设计 现象 结论
A 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 KI溶液 先变橙色,后变蓝色 氧化性:Cl >Br >I
B 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某气体 品红褪色 气体一定是SO
C 向Na SiO 溶液中通入CO 气体 溶液变浑浊 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D 向某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无明显现象 原溶液中不含有NH
11.利用CeO 脱除汽车尾气中CO和NO的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①中有一部分Ce 转化成Ce 。
A.该反应的催化剂为CeO
B.大力推广该技术可减少酸雨的发生
C. 过程②中, 每脱除1molNO转移2mol电子
D. 当x=0.2时, 中
12. Fe和 Mg与H SO 反应的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
现象 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 Fe表面产生少量气泡后迅速停止 Mg表面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Fe表面有大量气泡,Mg表面有极少量气泡
关于上述实验说法不合理的是
A. I中产生气体的原因是:
B.取出Ⅱ中的铁棒放入CuSO 溶液立即析出亮红色固体
C.取出Ⅲ中的镁棒放入 CuSO 溶液立即析出亮红色固体
D. IV中现象说明 Mg的金属性比 Fe强
第3页 (共8页)
13.某蛇纹石的组成如下: ,通过下图流程可由蛇纹石制备较纯净的二氧化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①中涉及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 滤渣A 的成分有 MgO、Na O、K O和
C.检验步骤②中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向洗涤液中滴加酚酞看是否变色
D.实验室进行步骤③需要用到的主要仪器有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和三脚架
14.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化学能完全转化为电能
B.电池工作时, 向电极B移动
C. H 参与的电极反应为
D.电极B 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15.实验小组探究SO 与 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向盛有 的烧瓶中加入 固体,用传感器测得反应体系中( 含量的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有 生成推测发生了反应:
B. bc段 含量下降与反应 有关
C.产物 也可能是 与 直接化合生成的
D.可用 酸化的 溶液检验b点固体中是否含有
第4页 (共8页)
16.一定温度下,在5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气体A、气体B发生反应生成气体C,12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 1.2mol(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g)+B(g)=3C(g)
B.2s 内用气体A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C.12s时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与起始时的气体压强之比为13:11
D.4s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6分)。
17.(14分)烷烃、烯烃是有机合成的重要母体,在工业和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
I.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物质的量的①C H ②C H O完全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① ②(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在C H 的同分异构体中,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烷烃是 (写结构简式),用系统命名法命名该有机物,其名称为: 。
Ⅱ.石油裂解可得到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 ,有关乙烯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
(3)写出 A 的结构简式: 。
(4)②的反应类型为 。
(5)类似于反应③,丙烯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生成聚丙烯,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
(6)已知反应④的原子利用率(期望产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之比)为100%,则其化学方程式为 。
第5页 (共8页)
18. (12分) 工业上由含铜废料(含有 Cu、CuS、( 等)制备硝酸铜晶体的流程如图所示:
(1)“焙烧”在( 时进行,写出“焙烧”时CuS 反应生成CuO 的化学方程式:

(2)“酸化”过程为加快反应速率,可采用的措施有 (写出一条即可)。
(3)“过滤”所得滤液中的盐类溶质主要为 (填化学式)。
(4)“淘洗”所用的溶液 A 可以是 (填字母)。
A.稀硫酸 B.稀硝酸 C.浓硝酸
(5)“反应”一步所用的试剂是20%HNO 和1 发生反应 若不加10%的H O 溶液,只用浓的HNO 溶液,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上升并出现大量红棕色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6)某工厂用m kg上述工业含铜废料(含铜元素64%)制备( 假设原料无损失,理论上得到 的质量为 kg。
19.(14分)利用CO 氢化法合成二甲醚( ,可实现二氧化碳再利用。其中涉及以下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两步反应的能量曲线如下图。若该容器与外界无热量传递,则反应达到平衡前容器内气体的温度逐渐 (填“升高”、“降低”或“无法判断”)。
(2)向一个10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 和 合成二甲醚。在恒温恒容时,5min时以上反应达到平衡,检测到容器中含有 和 则5min内的速率
第6页 (共8页)
(3)在恒温 (T>373K)恒容条件下,将一定量的( 通入密闭容器中(含催化剂)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够说明该反应体系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B.反应I中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E. CO 的转化率不变
(4)在酸性二甲醚燃料电池中加入硝酸,可使电池持续大电流放电。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池工作时,Pt电极为电池的 极,电极反应式为 。若电池工作时,无有毒气体放出,当消耗23g二甲醚时,通过质子交换膜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是 ,参加反应的 的体积(标况下)是 。
20. (16分)( 具有强氧化性,可作氧化剂和漂白剂,被广泛用于蓄电池工业。
的制备原理为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 ,试剂X是 。
(2)支管b的作用是 ,烘干产品时,用红外灯低温烘干,可能的原因是 。
第7页 (共8页)
能氧化 Mn ,反应后溶液变为紫红色,还原产物为SSO 。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实验方案如下:
序号 0.1mol/L MnSO 溶液/mL 0.1mol/L(NH ) S O 溶液/mL 水/mL 温度/℃ 加入 Ag SO /g 溶液开始变紫红色所用时间/min
① 10.00 25.00 0 30 0 t
② 10.00 20.00 V 30 0 t
③ 10.00 25.00 0 30 1.00 t
④ 10.00 25.00 0 40 0 t4
⑤ 10.00 15.00 10.00 35 0 t5
(3)写出MnSO 和(NH ) S O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V= 。
(5)实验测得: t (6)实验测得:t >t ,由此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7)定量探究 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查阅资料:该反应速率与 和c(I )的关系为 k为常数。
实验任务:测定不同浓度下的反应速率确定m、n的值。测得浓度与速率关系如下:
实验 c(S O )/ mol·L c(I )/ mol·L v/ mol·L . s-
a 0.038 0.060 1.4×10
b 0.076 0.060 2.8×10
c 0.076 0.030 1.4×10-5
根据实验数据确定m、n的值。其中 n= 。
第8页 (共8页)
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1-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16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D A B C D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B A C D B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6分)。
17.(共14分)
(1)等于 (2分) (2分) 2 ,2 - 二甲基丙烷(2分) (2分)
(4)取代反应 (2分)(5) 七CH 一CH (2分) (2分)
18.(共12分) (2分)
(2)将“焙烧”后的固体粉碎/升高温度/适当增大H SO 的浓度等合理即可(2分)
(3)FeSO (2分)
(4)A(2分)
(2分)
(6)2.42m(2分, 合理即可)
19.(共14分)
(1)升高(2分)
(2分)
(3)CE(2分)
(4)负(2分) (2分) 6mol(2分) 33.6L(2分)
20.(共16分)
(1)分液漏斗(1分)生石灰(或碱石灰或氢氧化钠) (1分)
(2)平衡压强,使浓硫酸能够顺利滴下(2分) 产品受热易分解(2分)
(2分)
(4)5.00(2分)
(5)作催化剂(或降低反应活化能等) (2分)
(6)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2分)
(7)1(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