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分层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分层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8 20:4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五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fàng sì háng xíng chuán cāng xià hu
máo dùn yù yán jī fěng wéi gān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
1. 亡:①逃跑;②失去,丢失;③灭亡;④死去的。
(1)亡羊补牢( ) (2)亡国之君( )
(3)逃亡( ) (4)伤亡( )
2. 素:①本色,白色;②本来的,原有的;③蔬菜类的食品;④平素,向来。
(1)素不相识( ) (2)素材( )
(3)素食( ) (4)银装素裹( )
三、下列关于本单元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自相矛盾》中,楚人因为自己的矛和盾都不够好,所以才被人质疑。
B. 《田忌赛马》中,孙膑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帮助田忌调整马匹出场顺序赢得比赛。
C. 《跳水》的故事告诉我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要沉着冷静,果断采取措施。
D. 本单元的课文都富有哲理,能让我们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考问题的角度。
四、将本单元出现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15分)
( )( )不得 ( )( )勃勃 ( )( )欲试
( )( )为胜 ( )( )失措 ( )( )不动
1. 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2. “ABAC”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请再写一个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___。
3. 面对突发状况,他_______________,冷静应对,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选词填空)
4. 用画“__”的词语写一句话。
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自相矛盾》这则寓言出自《韩非子·难一》,它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
B. 《田忌赛马》中,田忌第二次赛马能获胜完全是运气好。
C. 《跳水》的作者通过描写孩子、水手和船长等人物的表现,使故事更加生动。
D. 学习了本单元,我们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种,要善于思考,寻找最优解。
六、下面一段话重新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孩子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②猴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横木上,还龇牙咧嘴地做着怪样。
③船长看到这危险的一幕,立刻拿枪逼孩子跳水。
④孩子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⑤孩子跳到海里,水手们把他救了上来。
A. ②④①③⑤ B. ④②①③⑤ C. ②①④③⑤ D. ④①②③⑤
七、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5分)
1. 《自相矛盾》中,楚人对矛和盾的描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被人笑话。这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6分)
2. 《田忌赛马》中,第一次比赛田忌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比赛田忌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3分)
3. 本单元我们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跳水》中船长用枪逼孩子跳水,他的思维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田忌赛马》中孙膑调整马匹出场顺序,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策略。(2分)
4. 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可以用郑燮《竹石》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鼓励自己。(2分)
5. 写一句关于勇敢面对困难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1分)
6. 小红做事总是缺乏信心,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你会用“_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来鼓励她。(1分)
八、阅读理解。(23分)
(一)揠苗助长(9分)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1)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
(2)芒芒然归(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
4. 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则寓言的理解。(2分)
(二)聪明的徐文长(14分)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水桶系在一起,然后再把装满水的水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竹桥。
伯父还想再考考徐文长,便把徐文长领到一座高挂着的竹竿顶端系着一个礼物的地方,对他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说:“孩子,如果你能在不碰到竹竿、不把竹竿放倒的情况下拿到这个礼物,我就把它送给你。”
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眼睛滴溜溜一转,马上就想到了办法。只见他拿了一根绳子,在绳子一端系上一块小石头,然后用力将绳子甩向竹竿,让小石头绕着竹竿顶端的礼物缠了几圈。接着,他小心翼翼地拉动绳子,使礼物随着绳子的移动慢慢向下滑。不一会儿,礼物就顺利地被他拿到了手中。伯父看到徐文长如此轻松地完成了挑战,不禁竖起大拇指,夸赞道:“文长,你真是太聪明了!” 徐文长拿着礼物,开心地笑了起来。
在第二个挑战中,徐文长是如何拿到高挂在竹竿顶端礼物的?请简要概括。(3 分)
从徐文长两次应对伯父挑战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他具有哪些优秀品质?(4 分)
如果你是徐文长,面对第二个挑战,你还能想出其他办法拿到礼物吗?请简要描述。(4 分)
4.文中伯父对徐文长的夸赞有什么作用?(3 分)
九、写作。(25分)
生活中,我们总会面临各种难关,它可能是学习上的一道难题,可能是和他人相处时的一次矛盾,也可能是自我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挑战。请结合自己的经历,通过具体事例,详细描述你攻克这道难关的过程,表达出你在这个过程中的思考、感受和收获,不少于 500 字。
五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放肆 航行 船舱 吓唬 矛盾 寓言 讥讽 桅杆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8分)
1. (1)② (2)③ (3)① (4)④
2. (1)④ (2)② (3)③ (4)①
三、选择题(2分)
A。楚人被质疑是因为他说话前后矛盾,并非矛和盾质量不好。
四、四字词语及练习(15分)
哭笑 兴致 跃跃 转败 惊慌 纹丝
1. 跃跃欲试
2. 纹丝不动;示例:自言自语
3. 纹丝不动
4. 示例:听说要去郊游,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讨论着。
五、选择题(2分)
B。《田忌赛马》中田忌第二次获胜是因为孙膑合理调整了马匹出场顺序,并非运气好。
六、句子排序(2分)
A。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先是猴子逗孩子(②),孩子追猴子爬上桅杆(④),接着走上横木取帽子(①),船长看到危险拿枪逼孩子跳水(③),最后孩子跳水被救(⑤) 。
七、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5分)
1.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弗能应也;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不能相互矛盾
2. 失败;胜利;孙膑帮助他调整了马匹出场顺序,以下等马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
3. 转换思维,以退为进(用强制的手段让孩子摆脱危险处境);合理安排顺序
4.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 示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6. 示例:有志者事竟成。
八、阅读理解(23分)
(一)揠苗助长(9分)
1. (1)同“悯”,担心,忧虑 (2)疲惫不堪的样子
2. 他的儿子急忙跑到田里去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3.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否则只会把事情弄糟。
4. 示例:在学习中,有些同学为了提高成绩,每天熬夜刷题,不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学习方法的总结,就像揠苗助长一样。这种做法可能短期内看似做了很多题,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掌握知识,反而会因为过度疲劳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该遵循学习规律,脚踏实地,才能真正提高成绩 。
(二)聪明的徐文长(14分)
1. 徐文长用绳子系上小石头甩向竹竿,让小石头绕着礼物缠几圈,然后拉动绳子使礼物下滑拿到礼物。
2. 从他应对挑战的过程可以看出,他聪明机智,遇到问题能迅速想出解决办法;还善于观察思考,能利用身边的物品解决难题。比如第一次用绳子系水桶借助水的浮力过桥,第二次用绳子和小石头拿到礼物,都体现了这些品质。
3. 示例:可以找一根足够长的杆子,一端绑上一个可以抓取物品的工具(如铁丝弯成的钩子),然后用杆子去钩取礼物。(答案合理即可)
4. 伯父的夸赞一方面直接表现出徐文长的聪明才智得到了认可,另一方面也从侧面烘托出徐文长解决问题的出色表现,同时也体现出徐文长成功完成挑战后的喜悦心情,使故事更具感染力。
九、写作(25分)
写作思路:
1. 开头:直接点明自己遇到的难关是什么,如一道复杂的数学题、和好朋友的误会等,引出下文对攻克难关过程的叙述。
2. 中间:详细描述攻克难关的经过,包括自己的思考过程、尝试的各种方法、遇到的困难以及最终成功的关键步骤。在描述过程中,可以加入自己的心理活动、动作描写等,让文章更加生动。
3. 结尾:写出攻克难关后的感受,如成就感、自信心的提升,以及从这次经历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对自己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有什么启示。
评分标准:
1. 一类文(20 - 25分):题目补充恰当,内容具体,能详细描述攻克难关的过程,情感真挚,语句通顺流畅,结构清晰,书写工整。
2. 二类文(15 - 19分):题目补充合理,内容较具体,能写出攻克难关的大致过程,情感较真实,语句较通顺,结构较清晰,书写较工整。
3. 三类文(10 - 14分):题目补充基本完整,有攻克难关的内容,但不够具体,情感表达较平淡,语句基本通顺,结构不够清晰,书写较潦草。
4. 四类文(10分以下):题目补充不当,内容空洞,攻克难关过程不明确,情感不真实,语句不通顺,结构混乱,书写潦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