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15 分)
第 1—4 题每小题 2 分,第 5 题每句 1 分。
1. jī 尤
2. 、
3.精神很饱满的意思。文中指乐观、积极、阳光。
4.C
5.(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胡为乎泥中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二、阅读
6.(2 分)柳宗元 永州八记
7.(2分)格外 轻快迅疾的样子
8.(2分) 自 坪 头 潭 /行 曲 路 中/ 三 十 余 里 9.(3 分)清澈 颜色 动态美
10.(3 分)【甲】文中作者的感情由喜悦变为哀伤(由乐到哀)。开头“ 闻水声,如鸣 佩环,心乐之 ”,写出期待美景的愉悦;接着看鱼“似与游者相乐 ”,有短暂的喜悦; 最后在潭边感到“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心中被贬谪的抑郁终难排遣,变得忧伤无 比。
11.(3分)“西行 ”“下见 ”“近岸 ”“西南而望 ”“渡溪入山 ”“循深潭而行 ”“涧随山转, 人随涧行 ”说明两文都用了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描写了途中所见之景。
12.(4 分)(1)认识并记住斑鸠,认为它朴拙、不显眼、丑陋(2)八十年代到九十年 代初(3)“我 ”惊喜看到斑鸠,但斑鸠因“我 ”出现而飞走(4)斑鸠敢到院内落脚啄 食,但“我 ”在场时,它们不会落院进食
13.(4 分)(1)强调了人们曾经对鸟儿兽儿进行伤害的行为多样且程度严重,突出人 类对动物造成的巨大伤害,表达了作者的痛心与反思。
(2)不能去掉。“探头探脑 ”形象地写出斑鸠小心翼翼的神态,表现出斑鸠对“我 ” 仍有戒心,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14.(4 分)不多余。2、3 两段写在波士顿与鸟兽共处的经历,以及回忆人们伤害鸟类 的过往,与“我 ”对家乡实现人鸟和谐共处的期待形成对比,为下文斑鸠的出现做铺 垫,突出了“我 ”对斑鸠的喜爱以及对人鸟和谐共处的渴望,丰富了文章内涵。
15.(4 分)示例一:能等到。从文中看,斑鸠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敢到院内落脚啄 食,说明它们对“我 ”的戒心在逐渐消除;从生活体验看,只要人类与动物友好相处, 不伤害他们,动物就会逐渐信任人类,所以“我 ”能等来“我家的斑鸠 ”。
示例二:不一定能等到。文中提到了人类曾经对鸟类造成了严重伤害,斑鸠对人类的
恐惧和防范已成为生存规律;在生活中,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环境还未完全形成, 仍存在伤害动物的行为,所以“我 ”不一定能等到“我家的斑鸠 ”。
16.(2 分)A
17.(2 分)不能去掉,因为“有一部分 ”从范围上起限制作用,如果去掉,说明所有 人都能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看到问题,提出来并想办法去解决。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18.(2 分)列图表。中小学生知道科学家事迹后对科学研究产生一些兴趣和好奇心的 占比最高,而且中学生占比高于小学生。
19.(3 分)学习中避免“刷题 ”所形成的路径依赖,提倡创新和学生科学理解、吸收 知识;发挥科学家榜样的力量,使他们对科学研究保持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加强科 普宣传,用科技的巨大成就激发孩子们探索宇宙的好奇心(播种好奇心的种子)。
20.(1)(2 分)D
(2)(3 分)示例:《经典常谈》是一部注重传承的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概 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作者的撰写按照“ 以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 念研究传统典籍 ”这一原则,摒弃一味“尊经 ”“崇古 ”的旧习。阅读它,我们能够 了解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还能学会实事求是地审视传统文化。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一)综合性学习(10 分)
1.(3 分)“低碳生活 ”指以节能的方式,以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 排放,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的生活方式。
2.(2 分)示例: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3.(5 分)示例:“低碳 ”是一种生活习惯,在提倡健康生活的今天,“低碳生活 ”不 再只是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生活方式。让我们走进“低碳生活 ”,为我们的美好 生活献计献策,共建我们美好的家园。
(二)写作(50 分)
附中考写作评分标准(有删减),仅供参考
评分标准:
(1)满分 50 分。立意深刻,选材新颖,构思巧妙,语言富有个性,表达真情实感,书 写美观,标点使用正确,行款格式规范。
(2)一等:47-49 分,基准分 48 分。立意深刻,选材新颖,构思巧妙,语言富有个性, 表达真情实感。
(3)二等:38-46 分,基准分 42 分。主旨明确,表达流畅。
(4)三等:30-37 分,基准分 34 分。主旨基本明确,文从字顺。
(5)四等:30 分以下,基准分 25 分。主旨不明确,表达不清楚,行款格式不规范。
评阅说明:
(1) 评阅试卷时,首先确定等次,然后根据所评等次的基准分,上下浮动。
(2) 字迹规范美观、卷面整洁的作文在相应等次的基准分上加 3 分;字迹潦草、卷面
不整洁的作文在相应等次的基准分上扣 3 分。
(3) 作文中出现无标题或写错标题,写真实校名或姓名等情况,要在相应等次的基准 分上扣 1—2 分。
(4) 作文中出现低俗的、不规范的语言以及使用外语表达情况,要在相应等次的基准 分上扣 1—2 分。
(5) 标点符号错误每两个扣 1 分,扣至 3 分为止;错字、别字每个扣 0.5 分,扣至 3 分为止。
(6)评阅有争议的作文时,要慎重对待,要集体讨论、评定其等次和分数,要鼓励考 生自由、有创意地表达。
(7) 学生作文不唯美词美句作为加分条件,不可套作。评阅时对“用质朴的语言自然 地表达,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生活(观点) ”的作文给予肯定。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15 分)
第 1—4题每小题 2 分,第 5 题每句 1分。
1. jī 尤
2. 、
3.精神很饱满的意思。文中指乐观、积极、阳光。
4.C
5.(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胡为乎泥中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二、阅读
6.(2 分)柳宗元 永州八记
7.(2分)格外 轻快迅疾的样子
8.(2分)自 坪 头 潭 /行 曲 路 中/ 三 十 余 里
9.(3 分)清澈 颜色 动态美
10.(3 分)【甲】文中作者的感情由喜悦变为哀伤(由乐到哀)。开头“闻水声,如鸣
佩环,心乐之”,写出期待美景的愉悦;接着看鱼“似与游者相乐”,有短暂的喜悦;
最后在潭边感到“寂寥无人,凄神寒骨”,心中被贬谪的抑郁终难排遣,变得忧伤无
比。
11.(3分)“西行”“下见”“近岸”“西南而望”“渡溪入山”“循深潭而行”“涧随山转,
人随涧行”说明两文都用了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描写了途中所见之景。
12.(4 分)(1)认识并记住斑鸠,认为它朴拙、不显眼、丑陋(2)八十年代到九十年
代初(3)“我”惊喜看到斑鸠,但斑鸠因“我”出现而飞走(4)斑鸠敢到院内落脚啄
食,但“我”在场时,它们不会落院进食
13.(4 分)(1)强调了人们曾经对鸟儿兽儿进行伤害的行为多样且程度严重,突出人
类对动物造成的巨大伤害,表达了作者的痛心与反思。
(2)不能去掉。“探头探脑”形象地写出斑鸠小心翼翼的神态,表现出斑鸠对“我”
仍有戒心,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14.(4 分)不多余。2、3 两段写在波士顿与鸟兽共处的经历,以及回忆人们伤害鸟类
的过往,与“我”对家乡实现人鸟和谐共处的期待形成对比,为下文斑鸠的出现做铺
垫,突出了“我”对斑鸠的喜爱以及对人鸟和谐共处的渴望,丰富了文章内涵。
15.(4 分)示例一:能等到。从文中看,斑鸠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敢到院内落脚啄
食,说明它们对“我”的戒心在逐渐消除;从生活体验看,只要人类与动物友好相处,
不伤害他们,动物就会逐渐信任人类,所以“我”能等来“我家的斑鸠”。
示例二:不一定能等到。文中提到了人类曾经对鸟类造成了严重伤害,斑鸠对人类的
恐惧和防范已成为生存规律;在生活中,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环境还未完全形成,
仍存在伤害动物的行为,所以“我”不一定能等到“我家的斑鸠”。
16.(2 分)A
17.(2 分)不能去掉,因为“有一部分”从范围上起限制作用,如果去掉,说明所有
人都能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看到问题,提出来并想办法去解决。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18.(2 分)列图表。中小学生知道科学家事迹后对科学研究产生一些兴趣和好奇心的
占比最高,而且中学生占比高于小学生。
19.(3 分)学习中避免“刷题”所形成的路径依赖,提倡创新和学生科学理解、吸收
知识;发挥科学家榜样的力量,使他们对科学研究保持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加强科
普宣传,用科技的巨大成就激发孩子们探索宇宙的好奇心(播种好奇心的种子)。
20.(1)(2 分)D
(2)(3 分)示例:《经典常谈》是一部注重传承的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概
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作者的撰写按照“以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
念研究传统典籍”这一原则,摒弃一味“尊经”“崇古”的旧习。阅读它,我们能够
了解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还能学会实事求是地审视传统文化。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一)综合性学习(10 分)
1.(3 分)“低碳生活”指以节能的方式,以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
排放,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的生活方式。
2.(2 分)示例: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3.(5 分)示例:“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在提倡健康生活的今天,“低碳生活”不
再只是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生活方式。让我们走进“低碳生活”,为我们的美好
生活献计献策,共建我们美好的家园。
(二)写作(50 分)
附中考写作评分标准(有删减),仅供参考
评分标准:
(1)满分 50 分。立意深刻,选材新颖,构思巧妙,语言富有个性,表达真情实感,书
写美观,标点使用正确,行款格式规范。
(2)一等:47-49 分,基准分 48 分。立意深刻,选材新颖,构思巧妙,语言富有个性,
表达真情实感。
(3)二等:38-46 分,基准分 42 分。主旨明确,表达流畅。
(4)三等:30-37 分,基准分 34 分。主旨基本明确,文从字顺。
(5)四等:30 分以下,基准分 25 分。主旨不明确,表达不清楚,行款格式不规范。
评阅说明:
(1) 评阅试卷时,首先确定等次,然后根据所评等次的基准分,上下浮动。
(2) 字迹规范美观、卷面整洁的作文在相应等次的基准分上加 3 分;字迹潦草、卷面
不整洁的作文在相应等次的基准分上扣 3 分。
(3) 作文中出现无标题或写错标题,写真实校名或姓名等情况,要在相应等次的基准
分上扣 1—2 分。
(4) 作文中出现低俗的、不规范的语言以及使用外语表达情况,要在相应等次的基准
分上扣 1—2 分。
(5) 标点符号错误每两个扣 1 分,扣至 3 分为止;错字、别字每个扣 0.5 分,扣至 3
分为止。
(6)评阅有争议的作文时,要慎重对待,要集体讨论、评定其等次和分数,要鼓励考
生自由、有创意地表达。
(7) 学生作文不唯美词美句作为加分条件,不可套作。评阅时对“用质朴的语言自然
地表达,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生活(观点)”的作文给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