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我们一起来制造(课件 25张PPT+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5.2 我们一起来制造(课件 25张PPT+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5-08 23:01:49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5.2 我们一起来制造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新知导入
每天刷牙时,打开水龙头,用杯子盛水,用牙刷刷牙,我们所用的物品是用不同材料制造的。
我们会发现金属、陶瓷、塑料制品随处可见,这些物品是怎么制造的?
思考:
新知讲解
金属制品的制造
1.金属制造技术:把金属材料加工成零件或物品的工艺,称为金属制造技术,一般包括成型技术与铸造技术。如铁锅、导线、金属螺丝、金属水杯、合金门窗、汽车轮毂等都是利用金属制造技术进行生产的。
思考与讨论
不锈钢盘的制造过程利用了哪些科学知识?采用了哪些技术?
利用了不锈钢的特性(延展性、可塑性)、力学、计算机等科学知识;采用了成型技术、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等。
2.成型技术:可以放材料发生永久的形变,根据制造时工件的受力和变形,有轧制、挤压、拉拔、锻造等方式。生产中,人们会根据所需金属制品的形状选用不同的成型技术。
成型技术条件:施加压力——金属成型需要对材料施加足够大的压力,才能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锻件。
成型技术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成型技术也在发展。古时铁匠用铁锤、铁砧和火炉,锻造农具、硬币、珠宝等金属制品;现在,大多数锻造机已经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控制,可自动制造各类工具、零部件和产品。
科学阅读
手撕钢
手撕钢薄如蝉翼,厚度只有普通A4纸的四分之一,用手能轻易撕开,价格堪比黄金。手撕钢广泛应用于航天、通信、医疗器械等高精尖制造业,如折叠屏手机底衬加入手撕钢后,可被反复折叠40多万次而不变形或者断裂。
2016年,我国突破技术封锁,研制出手撕钢。2020年,我国成功轧制出厚度为0.015mm的手撕钢,打破了全球手撕钢领域的最薄记录。
3.铸造技术:是将液态金属注入模具,待金属凝固,再移除模具得到所需产品的制造技术。
技术条件:
①高温液态金属;②模具;③凝固。
技术发展:随着技术发展与工业数字化、智能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陆续生产出超大型智能压铸单元,引领一体化压铸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推动了汽车压铸零部件向大型化、集成化发展。
实践活动
1.从你家的厨房中找到5件金属物品,查询它们是采用哪些方法制造的。
2.收集铜丝、铁丝、易拉罐等金属材料,制作一件实用的创意金属制品。
不锈钢刀:采用冲压或锻造的方法制造; 不锈钢汤锅:采用冲压或旋压的方法制造;
不锈钢汤勺:采用冲压或弯曲的方法制造;不锈钢碗:采用冲压的方法制造;
不锈钢筷子:采用冲压或锻造的方法制造。
塑料品的制造
塑料的定义:塑料是由石油工业副产品制造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
分类 热塑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
特性
用途
在加热时会软化,在降温时会硬化
在制造时受热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硬化,成品在加热时不会软化,也不能被重新塑形。
用于制造ABS安全帽、PMMA手表镜片、PE塑料袋、PVC水管等。
用于制造FRP浴缸、PF插座、聚酯纽扣、UF图钉、MF餐具、EP模型等。
思考与讨论
结合实例阐述塑料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以及大量使用后可能造成的影响。
塑料轻便耐用,例如,塑料包装有助于保鲜食物,减少食物浪费,而塑料医疗器械也促进了医疗保健的进步。此外,塑料制品通常比替代品更实惠,使更多消费者能够购买到。
塑料的广泛使用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一次性塑料制品,如袋子和吸管,导致污染并危害野生动物。塑料的生产和处理过程产生有害气体和废水,污染空气和水资源。
3.注射成型:将粒状塑料从注射机的料斗送进加热的料筒,经加热熔化呈流动状后,注入塑膜中成型。
2.挤出成型:将原料加热成泥状,利用旋转的螺杆把原料由细孔中挤压成管状、丝状或条状物。
塑料品的制造技术
1.模压成型:将粉状或粒状的热固性塑料填入模具后加热、加压,压制成品。
4.浇铸成型:将液状塑料倒入模具中硬化,即可制成薄板等制品。
陶瓷器的制造
种类 陶器 瓷器
定义
用料
烧制温度
表面情况
发展历程 由黏土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
由陶器发展而来的,它们的制造工艺接近,成品却截然不同。
陶土(含有较多氧化铁)
瓷土(氧化铁含量低,氧化铝含量高)
焙烧温度约为900℃
焙烧温度在1200℃以上
表面无釉或只有低温釉
表面有高温釉
中国瓷器驰名世界,被西方人誉为“瓷器之国”。中国瓷器经历了由陶器到瓷器、由青瓷到白瓷、由白瓷到彩瓷的发展过程。
思考与讨论
1.陶器与瓷器的特性有哪些不同?它们的特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2.古代陶瓷器有哪些用途?
陶器质地粗糙、有颗粒感,瓷器质地细腻光滑;陶器吸水性强,瓷器几乎不吸水;陶器强度较低,瓷器强度较高;陶器颜色较单一,瓷器颜色丰富。
这些特性与原料、烧制温度和烧制工艺有关。陶器原料是黏土,杂质多、颗粒不均,瓷器原料纯度高、颗粒小。陶器烧制温度在800~1100℃,矿物质不能完全分解,结构疏松。瓷器烧制温度在1200~1400℃,矿物质充分熔融,结构致密。陶器烧制工艺简单,瓷器烧制工艺复杂,对窑内条件控制严格。
古代陶瓷器用途广泛。在生活方面,用于制作餐具,像碗、盘用于盛食物;壶、杯用于盛酒水。也用于制作容器,如储物罐。在建筑领域,有陶制的瓦片用于盖房。在艺术领域,陶瓷器被制成精美的摆件和装饰器具,体现审美价值。
陶瓷器的制作
1.揉泥:目的是排空泥料中的气泡。缺少这一工序,坯体中容易出现气泡,坯体干燥烧制时容易破裂变形。
2.制坯:在泥揉妥后,即可开始制坯,依据最终的器型做出大致相应的坯体。
3.干燥:坯体成型后,自然晾干。
4.素烧:将干燥的坯体烧到800~900℃,使坯体变得较牢固,以减少在搬运、施釉时发生的破损,且坯体较容易吸附釉料。
5.施釉:釉就是陶瓷表面那层光亮、类似玻璃的物质。釉的原料一般是矿物的粉末,用水调和成釉浆。施釉即将釉浆均匀地加在坯体表面,以待烧制时釉能熔在坯体表面。施釉的方法有浸釉法、淋釉法、刷釉法、荡釉法及喷釉法等。施釉可使陶瓷更实用、美观。
6.烧制:烧制陶器的窑炉有柴窑、煤窑、气窑、电窑。陶器烧制温度低于瓷器。
目前,人们通过精确地控制温度,使釉料在特定温度下发生化学变化而烧制出精美 的成品。
陶瓷用途广泛,用陶瓷可制造日用餐具、卫生器具、建筑瓷砖、绝缘体、火花塞、耐酸碱的化工器皿等。近年来,人们制造了更精密的陶瓷材料,具有坚硬、耐磨、耐高温、耐腐蚀和优异的光、热、电、磁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与电气工业、机械与汽车工业、医疗器材制造、通信工程与军事国防工业。
陶瓷的用途
如图所示即为用陶瓷制造而成的。
思考与讨论
举例说明陶瓷在各领域的应用,分析陶瓷对人类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生活中,陶瓷餐具如瓷碗、陶盘被广泛使用,因其无毒、耐高温的特性,能安全盛放食物。在建筑方面,陶瓷瓦片用于屋顶,像琉璃瓦还兼具装饰性,使建筑更美观。在工业领域,陶瓷刀具硬度高、耐磨性好。
陶瓷可用于微电子与电气工业、机械与汽车工业、医疗器材制造、通信工程与军事国防工业,陶瓷的技术不断进步,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科技发展,例如陶瓷关节,可以用来代替骨和关节的功能,能够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工程实践
设计与制作一件陶艺作品
目的
器材
过程
了解陶瓷制作过程,制作具有创意的陶艺作品。
如图
1.展开想象,设计具有创意的陶瓷日常用品,画出草图。
思考:怎样的设计能使作品稳固站立,不容易垮掉?
2.选用如图的一种方法,将设计概念加工成型,制作出你所喜爱的陶艺作品。
(1)手捏成型:通过双手对陶泥的揉捏,制作陶瓷坯体,如图甲。
(2)土条成型:将陶土制作成一条条的土条,再利用一圈圈的土条,一层层堆高,制作出陶瓷坯体,如图乙。
(3)压片成型:先将陶土擀成片状,然后制作成型,如图丙。
问题讨论
4.投票选出最具创意的陶艺作品。
3.配合陶瓷制作的其他加工方法,将最后成品制作出来。
1.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你觉得哪些步骤最困难?为什么?
2.说出你对最具创意作品的看法。
课堂总结
我们一起来制造
金属制品的制造
塑料品的制造
陶瓷器的制造
金属制造技术
成型技术:轧制、挤压、拉拔、锻造等
铸造技术:砂型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等
塑料分类(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
塑料品的制造技术:模压成型、挤出成型、注射成型、浇筑成型等
陶瓷器的分类(陶器、瓷器)
陶瓷器的制作步骤:揉泥、制坯、干燥、素烧、施釉、烧制
陶器的用途:①制造日用餐具、卫生器具、建筑瓷砖、绝缘体、火花塞、耐酸碱的化工器皿 ②微电子与电气工业、机械与汽车工业、医疗器材制造、通信工程与军事国防工业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同课章节目录